時間:2017年03月07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這篇文化產業論文發表了受西方文化影響,動畫電影符號是怎樣傳播的呢?動畫電影利用電影符號為觀眾帶去隱喻的思想,其中帶有不同的思維模式,當前引領動畫電影文化的當屬好萊塢模式下的電影工業,論文將以布拉德•伯德導演的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為例,梳理影片中角色的符號性傳播、美國本土文化的塑造以及故事文本“全球化”的符號傳播和時空細節化符號傳播。
關鍵詞:文化產業論文,動畫電影,文化維模,文化傳播
伴隨多元文化的發展,電影成為各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動畫電影作為電影的特殊門類通過一定的傳播渠道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的傳播總是伴隨著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好萊塢電影以市場為導向的傳播渠道,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傳播結構。從誕生之日起,好萊塢電影就是以商業和票房為目的的大眾文化產業。[1]縱觀美國動畫電影,它所傳播的主線均貫穿了“美國夢”的價值觀折射,美國精神在電影文本中的符號化展示,娛樂精神與消費主義文化促進了觀影的需求。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文化傳播對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傾向性保證了受眾群體的文化認同感,在動畫電影的文化傳播中,主體身份的認同是電影價值觀傳播的保障,也是電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動畫電影文化在世界傳播體系中確立地位必須突破“文化維模”,積極地吸取不同民族優秀文化,拓展國際化眼光,完成民族化與世界化的融合。社會學家帕森斯最早提出了“文化維模”理論,“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經過長期歷史發展形成了穩定的結構模式,這既保證實現文化的積淀、存儲、傳承,也是吸收外來文化成分、形成新傳統的基礎。因此相對穩定的文化結構模式與文化選擇、自我保護功能(即維模功能)相聯系。[2]”文化的維模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本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也會阻礙本民族文化的“走出去”策略。優秀的文化形態在一個民族中獲得文化認同必須是適應這一民族文化圈的特殊形式。兩個擁有明顯文化差異的民族在文化的交流中應該適應和尊重民族的特殊性,吸收這種文化的精華為本民族文化輸出做鋪墊。動畫電影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試圖突破文化的維模有利于加速本土文化的全球化進程。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是好萊塢導演布拉德•伯德在2004年推出的作品,這部影片的問世有其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自“9.11”事件后,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美國民眾處于恐怖主義的籠罩之下,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使民眾無暇顧及娛樂文化,蒸蒸日上的好萊塢電影工業自此開始走向下坡路。為了挽救民族的自信心和安撫民眾的焦慮心態,個人英雄主義和自由主義題材的動畫電影開始重新走進觀眾的視野。“超人”形象重新回歸好萊塢電影,大團圓的結局作為好萊塢動畫電影文化傳播中的經典敘事結構在提升“美國信念”的構思中提供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觀眾能夠最大限度的在個人英雄主義電影題材中尋求依賴力量。本文將探尋《超人總動員》中的角色符號,美國本土文化的塑造以及故事文本“全球化”的符號傳播和時空細節化符號傳播,總結出布拉德•伯德導演在動畫影片中所要傳達的文本主題蘊意。
一、動畫角色的符號性傳播
電影符號學家克里斯蒂安•麥茨認為:“電影符號學可以設想為內涵的符號學,也可以設想為外延的符號學。[3]”電影的符號學是一種以依托觀眾視聽的形象符號,受眾群體可以直接感知的本真存在。動畫作為物質傳播的載體,它運用造型符號組織故事文本,運用一系列連續的元素塑造動感,引領觀者的思維模式。動畫電影通過符號化的行為帶給觀眾符號化的思維,影片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把故事情節將傳統的文字符號轉化成視覺形象圖式,觀眾在試圖解讀這一符號隱喻的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維。美國動畫電影中也存在這種特定的角色符號化形式,觀眾在美國動畫電影的觀看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維。在電影《超人總動員》中,布拉德•伯德嫻熟的運用了“超人”這一經典人物形象,影片講述了主人公鮑勃經歷一系列困難后重拾超人魅力的大團圓故事。“超人”這一形象符號開始于1938年6月的《動作漫畫》雜志,是DC漫畫公司推出的超級英雄,在這一時期美國剛剛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的經濟危機,急需尋求經濟上了復蘇和文化上的撫慰,超級英雄的出現迎合了觀眾的訴求。《超人總動員》中超人形象與美國電影出現的形象由最初的一致到后來隨著劇情的轉變而改變,衣夫人去掉超人斗篷改良了超能服,鮑勃在故事情節中變成了擁有超能力卻遭遇中年危機和家庭問題的普通人,他在一系列變故中重新運用超能力幫助民眾恢復往日的安全環境。“超人”這一角色符號隨著時間的演變,形成一種美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每一次經濟政治的重大轉變后,“超人”都會重新搬上銀幕,它所表達的個人英雄主義讓觀者聯想到美國價值觀,重拾民眾信念,形成固有角色符號蘊意。《超人總動員》利用眾所周知的視覺符號,來引發觀眾的文化認同感,運用角色符號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媒介,恰到好處的與觀眾建立了一種交互關系,采取這種集體無意識行為與觀眾產生了共鳴。這種符號化塑造既符合美國的主流文化傳播價值觀,又避免了主體身份的缺失或文化認同的分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角色塑造通過借助特有的民族元素,動畫作品中含有鮮明的本土風格,通過影視這一獨特的視覺傳播傳達本民族的價值觀念。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對于外來文化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在融合本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也允許多元文化的并存。在《超人總動員》中反派角色超勁先生巴迪一出場的設定是超能先生的頭號粉絲,但是并沒有引起鮑勃的注意,遭受冷遇的巴迪內心開始變得扭曲。他發明了層出不窮的新武器對付超人,成為了超能先生的大麻煩,引領者故事的走向。影片中超勁先生發明的章魚機器人符號更是頻繁的出現在美國科幻電影中,形成了固有的符號特征。后現代精神引發的解構意識讓觀眾更加傾向于不再完美且飽滿立體的角色符號,動畫故事文本中角色的功能性設計根據情節的需要而產生,像巴迪這樣的主體型角色在個性、能力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他與主人公鮑勃有著情感上的聯系,但最終兩者走向了分裂。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將美國社會中的現實問題融入到故事的文本中去,深層的探討了關于自我存在的價值觀念。影片推出的年份是“9.11”事件之后的第三年,這也寓意著蒸蒸日上的美國遭受了恐怖主義的重創后開始深度反思。以本•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也曾像巴迪崇拜超能先生那樣仰望著美國尖端的科技,甚至劫持客機的恐怖分子的駕駛技術均受訓于美國,強大的美國像超能先生不會注意到巴迪一樣不會把實力弱小的基地組織當成威脅,當恐怖主義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時候卻為時已晚。布拉德•伯德運用巴迪這一角色符號深入的解構了隱藏的社會問題,與觀眾產生了共鳴。隨著電影藝術作品藝術價值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觀者的鑒賞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觀眾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形象有了一定的審美鑒賞的限度,當這些藝術形象不符合本民族審美的時候就被自動阻止外來文化的入侵。影視作品在傳播的過程中應該將外來文化進行民族化的融合,突破這種文化的維模功能。觀眾作為文化傳播的接受者應該不僅僅局限在民族化的審美中,積極地拓寬文化視野,接受動畫作品中角色符號的外來精華文化。
二、美國本土文化的塑造以及故事文本“全球化”的符號傳播
美國包含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它的文化形成與移民國家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聯,美國向往自由和獨立,美國價值觀中體現著個人主義和生而平等,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的價值觀念在影片《超人總動員》中有著充分的展現。動畫電影傳播的本身也是一個對文化闡釋并認真記錄的過程,一是表現本土文化的深刻內涵,力圖通過軟實力的輸出去影響觀者的世界觀,進而讓本土文化影像世界構成最主流核心價值體系。[4]《超人總動員》中鮑勃在政府和民眾的壓力下不得已退出超人崗位,開始了平民化的生活,年逾中年的鮑勃對保險公司理賠員的工作面顯木訥,面對重新回歸超人生涯的機會,大腹便便的鮑勃開始了健身行動,努力實現自身價值,重拾昔日輝煌。影片中衣夫人抱怨當年是給超人設計服裝,現在只能給瘦骨嶙峋的模特設計衣服,通過對她動作、語言和神態的刻畫,暗喻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強烈的個人主義感召引導觀眾借助精神寄托符號來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美國本土文化強調個人主義意識。好萊塢動畫電影從來不缺娛樂性,即使在充滿激情刺激的打斗場景中也充滿著詼諧幽默的元素。影片中的街道場景充斥著美國時尚都市氣息,體現著民眾的娛樂色彩。超人家族在與惡勢力的斗爭中,敵人準備對隱身在水中的巴小倩開槍時,飛毛腿巴小飛撞到了敵人的槍救了小倩,這一情節設計充滿著娛樂色彩,讓觀者在激烈的打斗中感受娛樂氣氛。彈力女超人在營救鮑勃的過程中,敵兵關門時一扇門夾住女超人的腿,這段鏡頭把巴荷麗的彈力特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在緊張的氛圍中營造了一絲娛樂氣息。影片定位在美國社會,故事文本的統一性傳達著冒險挑戰和英雄主義的母題,這種潛在的美國文化的娛樂性恰到好處的營造了輕松幽默的氛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文化的全球化也逐步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美國動畫電影為了走出本土化的設定,迎合世界市場,在影片細節中也追尋著全球化的文化主題。美國動畫在這一時期開始尋求本民族的價值觀與世界價值觀相一致的契合點,借助文化的認同感引起觀眾的共鳴。《超人總動員》中鮑勃一家開始平民化的生活時,巴荷麗不希望小飛在學校使用超能力,努力讓家人恢復平民化的生活,她渴望平等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但是超人的使命總是與愿望背道而馳。美國價值觀中宣揚的平等主義、追求自由和個人奮斗也是世界各民族的呼聲,美國動畫電影中對這些元素的宣揚利于美國文化的全球化傳播。美國文化正在強勢擴散到其他民族區域中,“文化維模”有著雙重的作用,既能使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本民族文化,又能阻礙民族文化的傳播。文化的維模應4在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中辯證地看待本民族與外來民族文化的交流,“全球化”的主題給各民族文化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在文化的維模中也應適應外來文化的精華部分,辯證的接受這一文化現象,為國產動畫的“走出去”開辟道路。
三、時空細節化符號傳播
動畫藝術有其特有的夸張性,它的夸張性不僅表現在造型上,還呈現在故事文本的敘述時間上。動畫中的時間既能延長,也能縮短,是感覺上的時間不與真實時間等長。《超人總動員》中超人先生在與超勁先生打斗過程中,推、拉、搖、閃鏡頭的嫻熟運用體現了時間疾馳的體驗感,用鏡頭動感符號把感官時間細節化、生動化表現在影片里。彈力女超人在墜機后跌入大海,為了躲避敵機的攻擊帶領孩子們在水中飛快的疾馳,這種鏡頭符號的急速運轉增加了緊張氣氛,讓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超人總動員》中運用鏡頭的流轉表現虛幻的時間形態,鮑勃從萬人敬仰的超級英雄到大腹便便的辦公室職員再到健身改變拯救人類,重拾昔日榮耀的時間線索,虛幻時間與現實時間交織在一起,推進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動畫電影以描述運動為基礎,運動畫面使電影的空間感更加立體,《超人總動員》開頭段落的拉鏡頭運用運動攝影的方式,將觀眾帶入到故事文本的場景中。動畫電影也可以通過色調形態改變空間場景,鏡頭運動也可以給空間背景帶來不同的效果。《超人總動員》中,攝影機位跟隨主人公輾轉不同場景,轉化空間環境營造了緊張氛圍。影片中的細節處理也相當考究,一閃而過的鏡頭也滲透出專業化和細致化。動畫電影作為一種審美性文化,它的文化認同性不僅僅在于對民族特殊性的認同,還包括細節化的處理。縱觀中國經典動畫大多采用了民族傳統題材,缺乏將人類共同文化寶藏作為題材創造符合世界文化適應的“中國表達”符號,沒有引起不同文化群體的共鳴,這也是國產動畫“走出去”戰略中必須克服的難題。
四、結語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美國動畫電影開始滲透到世界領域。美國動畫的文化傳播借助于對本土元素符號化的合理運用和對全球化主題準確把握,它的主題寓意更多的傾向于人文主義關懷,在角色符號和時空符號的處理上更加嚴謹和細致。因此,在國產動畫的文化傳播中要以全球性的文化價值為主體視角,在展現民族化符號的同時追求動畫作品的細致和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不同文化受眾群體的認知。在動畫的文化傳播中也要試圖突破“文化維模”,為國產動畫走向國際化道路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彭吉象,影視美學(修訂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33
[2]王兵,“外位性”與“文化維模”:華文域外傳播策略[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8
[3][法]克里斯蒂安•麥茨,電影符號學的若干問題,載外國電影理論文選[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1.382
[4]周越,李可文.動畫電影與文化傳播[J].設計藝術研究,2014.6.33
作者:張永寧 邢明珠
推薦閱讀:《軍工文化》(月刊)創刊于2008年,是由中國航空工業信息中心主辦文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