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11月1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肝病發病率呈現直線上升趨勢。肝病主要包括原發性肝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性肝病及急、慢性肝炎等多種疾病,對人類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為此,平時對肝病的預防及養生極為重要,本文作者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從中醫理論總結如下。
1 運動調節
漢代名醫華佗曰:“動搖則血脈流通,谷氣得消,病不得生。”意思是適當的進行身體運動鍛煉可使經絡疏通,血液流暢,關節活絡,利于防治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肝病患者應根據自身體質情況,選擇如慢跑,太極拳及步行等適宜自己運動項目,鍛煉時動作要緩慢柔和,全身協調一致。每日持之以恒,以增加機體氣血流動,達到護肝養肝的目的。適當的鍛煉運動不僅能幫助肝病患者舒筋通絡,促進全身氣血流通,還可使身心愉悅,有利于肝病的康復[1、2]。
2 起居調節
《素問》中謂曰:“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秋月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在日常生活中人應順應這一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使臟腑協調,經絡通暢,陰陽平衡。對于肝病患者更應養成起居有常的良好習慣,即作息時間有規律性[3]。不過需注意的是起居方面要避免過度勞累,“久視傷血”,提醒的是應避免長時間熬夜。“肝主筋。”為此久行則傷筋,久立則傷骨。“肝還藏血”,“人臥則血歸于肝”,休息可增加肝臟的血流量,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因而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對肝病的康復極為重要,尤其是急、重癥肝病患者更應注意臥床休息。“久坐傷肉,久臥傷氣。”過度安逸長時間的久坐或久臥對于肝病患者也不適宜,不利于氣血循環,會致使人體出現肥胖及便秘等疾病。此外,肝病患者還應慎避外邪。《素問· 上古天真論》中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思是說肝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就差,極易受外邪侵襲,致使病情反復或加重,因而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需避風寒,適應寒暑,適時增減衣被。
3 飲食調節
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謂曰:“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這說明飲食對人體生命與健康的重要性。肝病患者對飲食的調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謹遵宜忌。對于已患有肝病者,首先飲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忌煙酒,辛辣,生冷及油膩等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品。對于有過肝性腦病史或肝性腦病前兆患者應忌高蛋白飲食。對于肝硬化合并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應給予易消化的無渣食物。《靈樞·五味篇》中謂之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因而,肝病患者可適當多食如葡萄,橙子及番茄等酸味食物,此外還需注意膳食精細搭配,飲食多樣化。②飲食宜和。即飲食營養均衡。《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意為飲食五味貴在和,不可偏。飲食營養均衡是維持肝臟代謝與保證肝臟健康的重要條件[4]。③飲食宜節。顧名思義即飲食要有規律和節制。孫思邈《養生論》中有“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就是說飲食過飽、過饑均會損脾傷胃,則氣血生化不足,致使肝失濡養,引起肝病的發生。④飲食宜潔。不潔的飲食是許多疾病之源。《靈樞·五味論》中“病從口入。”故飲食上宜多吃潔凈食物。
4 情志調節
中醫學理論認為,人的意志、精神活動與臟腑陰陽氣血的功能活動有密切關系。驚,恐悲,思,憂,喜、怒此七種情緒,突然發生強烈變化可使人體陰陽平衡失調,臟腑功能紊亂,經絡受阻而發病。“驚、恐傷腎,喜傷心”,“憂慮傷肺,思傷脾”,因而劇烈的情緒變化能使病情急劇惡化或進一步加重。而精神愉悅、心情舒暢,則氣血平和,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肝主疏泄。”情緒抑郁、不暢最易傷肝,故在日常生活中應知足常樂,控制不良情緒,這對預防肝病,護肝、養肝具有重要意義。
祖國中醫學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認識到了“有病早治,未病預防,病后防復”的重要性,這對于肝病的預防及養生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而我們應不斷深入研究中醫理論,用寶貴的中醫理論養生、保健方法來預防肝病,治療肝病,促進身心健康。
小編推薦優秀醫學期刊 《中國保健》
雜志創刊于1993年(旬刊),系國家級醫藥衛生科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并全文錄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