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20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當代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創造性轉化分析》論文發表期刊:《名作欣賞》;發表周期:名作欣賞
《當代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創造性轉化分析》論文作者信息:何佩鴻,碩士,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中國傳統文化。
摘 要: 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轉化,既是滿足廣大讀者群體信仰意識與沉浸娛樂的需要,同時也是網絡文學對中華民族文化探尋與呼應的主要路徑。從當前來看,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轉化主要是依托鏡像化反映、歷史架空以及歷史補白三種主要的方式,并在傳統網絡閱讀媒介的基礎上,通過 IP 化的傳播發展,進行短視頻制作、影視劇改編拍攝等方式,進一步為社會大眾提供集合視聽一體的網絡文學體驗,也在此過程中推動了網絡文學本身對中國深化的創造性轉化發展。本研究從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創造性轉化表現著手,對網絡文學背后的神話符號、結構與功能進行系統的分析,旨在為當代網絡文學的研究提供文獻參考。
關鍵詞:網絡文學 神話 轉化 表現 功能 符號重構
網絡文學是相對于傳統文學而言,核心特色在于其閱讀的媒介從紙質版轉型為電子版,此外網絡文學還存在著通俗化、娛樂化等特點,以文字的組合刺激社會大眾的視聽心理,體現出對讀者群體需求迎合的發展特征.這也是網絡文學在整個現代文學體系中遭受批評的主要原因。同時,網絡文學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傳統文學創作主體、閱讀主體的變動,體現出非專業創作主體的大量涌現,閱讀主體范圍的延伸以及網絡文學創作者與閱讀者關系的模糊化等現狀。在網絡文學創作的整體類型中,具有中國神話特色的文本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神魔仙俠小說等類別,均是從中國神話傳說中尋找背景依托,進行人物與故事主線的設置。網絡文學的飛速發展,也在與讀者群體互動的過程中,對中國傳統神話體系進行解構與再構,對中國神話體系進行了創造性的轉化。
一、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創造性轉化的體現
(一)依托傳統神話,進行鏡像化反映
從傳統神話故事中進行小說素材的發掘,并非是當代網絡文學特有的創作路徑,在我國古代以及近代小說中也有著體現,如以明清時代《西游記》《封神演義》等代表的神魔小說,該類小說的發展是以我國傳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追求為核心,通過小說情景的搭建,對精神與文化進行鏡像化的反映。在網絡文學中,對傳統神話與精神文化鏡像化反映的小說也相對較多,主要是以我國上古時代以及夏商周神話故事為背景,結合神話故事體系中的人物故事進行小說的撰寫,反映出具有當代主流價值觀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如九州系列的神話小說等,被稱之為中國網絡小說中的新生創世神話。
從傳統神話在網絡小說中鏡像化反映的具體作用來看,主要體現在價值觀融合與神話體系的現代化豐富兩個方面。首先,當前網絡小說創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將當代的價值觀內容以及思想融入傳統神話轉化過程中,以此來與廣大讀者群體的認知相符合,最大化的降低歷史因素對現代讀者審美、價值以及閱讀的影響,如在網絡小說對傳統神話鏡像化反映的過程中,通過對人物語言、情節的現代化轉型,提高讀者對內容的適應性。其次,網絡小說在對傳統神話內容鏡像化轉化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推動了神話體系的現代化豐富,主要體現在以傳統神話故事為主線,結合固定的神話背景,通過人物經歷虛擬、人物增設以及情節虛擬等方式,對傳統神話內容體系進行再次拓展與延伸。
(二)依托時代背景,補白神話歷史
從一定角度而言,傳統神話的時代背景中蘊含著豐富的可發掘性內容,如神話人物發展的經歷與過程等,既能夠確保讀者群體對人物的認知,提升網絡小說與讀者之間的接近性,同時也能夠滿足網絡小說故事情節等發展的需求。依托時代背景,對神話歷史的補白也是當代網絡文學對神話創造性轉化的主要體現之一。該類網絡小說的特色在于結合傳統神話體系中的人物、故事以及主要線索,對人物的發展、故事的細化進行架構,著力于根據原有的神話體系和神話邏輯,對神話故事進行豐富。如《山海經探秘》《悟空傳》等網絡小說,均是在追求與傳統神話體系“同”的基礎上,打造出基于個人想象與觀念的“異”。在具體的網絡小說實踐過程中,對神話歷史的補白也造成了傳統神話與現實之間的脫離,通過對神話符號的重新賦予,搭建出與傳統神話世界平行的網絡神話。同時,這也對傳統神話文學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單一線索造成沖擊,推動神話文本與當代商業化之間的聯系,如對網絡神話小說進行游戲開發、影視拍攝等。
(三)架空歷史體系,重構神話符號
在網絡文學對傳統神話創造性轉化的過程中,架空歷史、重構神話符號是主要的創作體現,在整體文本的占比中也相對較大。該類網絡小說創作者主要是模擬歷史中的朝代等發展,搭建具有平行特色的時代,在平行時代中實現對神話符號的重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從架空歷史體系的網絡小說來看,主要是將故事放置于“華國”“漢國”等國家中,從中可以看出與我國歷史發展中某個朝代的相似性,但是具體的情節與人物設置又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這也是對中國傳統神話體系創新探索的一種體現。同時,從網絡小說的具體實踐中來看,通過架空歷史體系,能夠為神話故事的創造性轉化營造一個巨大的敘事空間,網絡小說創作者也可以不用受制于歷史性內容的限制,圍繞小說敘事的開展,進行神話符號的重構,這樣也能夠為讀者群體提供新穎的敘事和情節,進一步提高讀者群體閱讀的積極性。
二、網絡文學中神話符號、結構與心理功能
(一)網絡文學中神話符號的重構
本質上,網絡文學中對神話符號的重構也是網絡文學時代化發展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網絡文學區別于傳統文學的符號特征。從整體來看,網絡文學對神話符號的重構體現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重構是對整個時代背景符號的重構,如對時代的架空與再次塑造等;微觀重構主要是結合小說敘事的需求,對傳統神話故事中的元素進行重構,最為典型的就是對神話人物角色的重構、神話人物功法的重構兩個方面,如對通過愛情故事、友情故事等對傳統神話人物性格等形象特征的豐富。從網絡文學的具體內容來看,神話符號的重構既體現出了歷史的特色,同時也蘊含著現代化的元素,并且在部分小說中也出現了基于東方神話故事體系與西方神話故事體系融合的古典韻味。
(二)網絡文學中神話結構的搭建
網絡文學對傳統神話符號轉義化與重構化發展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推動了神話架構的變動,出現了基于符號與架構匹配的自主探尋。傳統神話本身就是一種表意的體系,無論是符號的轉化還是形式結構的變動都是從時代背景出發,對神話行為生態的一種再現。再加上傳統歷史神話中的語義內容雖然蘊含了一定的信仰觀念,但是與當前社會大眾的需求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因此,網絡文學中神話架構的重構本身也是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以此來為新生代的群體提供新生的神。但是由于在諸多網絡文學文本中“神”與“神”之間缺乏統一性以及一定的標準依托,這也就相應的導致了“干神百態”的現狀,難以對歷史神話的樣態以及社會大眾心中對神的描摹造成影響。有學者認為,在網絡文學的神話結構中,神話文物與神話故事的塑造只是一種“快速閱讀文本”,再加上社會大眾科學素養的不斷提升,這就弱化了神話符號和結構本身的文學影響和歷史影響只不過是扮演著網絡文學生態中的一種表達元素。
(三)網絡文學中神話故事的心理功能
從網絡文學中神話故事的心理功能來看,主要體現在作品內部心理和對讀者群體的心理滿足兩個方面。首先,作品內部的心理主要體現在蘊含創作者創作目標的滿足以及個人情感的展示兩個方面,能夠依托網絡小說構建起創作者內心的世界。其次,對讀者群體的心理滿足主要體現在娛樂功能和精神需求滿足功能兩個方面。網絡文學最初的發展過程中就有著想象力豐富、空間架構宏大、內容體系豐富等特點,這也適應了廣大讀者群體閱讀偏好的需求,能夠實現讀者群體的實現轉移、緩解疲勞、人與文的交流等需求,為讀者群體營造一個輕松的閱讀環境。網絡文學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實現了與讀者群體的深度互動,打破了讀者與作者的界限,依托網絡視聽媒介,形成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相互轉化趨勢,并據此為讀者群體提供了參與的滿足感,突出讀者群體在神話小說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結論
網絡文學對傳統神話故事的創造性轉化,主要通過對傳統神話故事體系的現代化創作,以此來滿足讀者群體的心理需求,實現網絡小說的經濟化與商業化服務。與傳統神話小說相比,基于網絡文學的神話轉化體現出題材的一致性與信仰敬畏弱化、背景的相通性與內涵的弱化等矛盾,這也與我國當代網絡文學的發展背景、創作者的現實需求等明顯相關。網絡文學的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傳統神話的轉化與發展,體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作用,但是其中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網絡小說的量與質的差異化等,這也需要在后續的轉化發展過程中進行著重探討。
參考文獻:
[1]何勝莉中國網絡文學中的神話重述現象考察[神話研究集刊,2020(1).
[2]韋欣怡,許夢圓,任政娜淺析《山海經》對于網絡文學的影響[J].散文百家(理論),2020 11).
[3]王玉王廣義神話的現代轉換--21世紀以來中國古代神話元素在文藝創作中的運用[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5).
[4]陳芳芳,網絡“神話重寫"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5]段曉云,網絡仙俠小說文學空間研究[D]蘭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