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05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消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并重塑文化認同》論文發表期刊:《黑龍江高教研究》;發表周期:2020年11期
《消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并重塑文化認同》論文作者信息:劉穎1,李雪松2(1,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吉林吉林 132013;2.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作者簡介: 劉 穎,北華大學師范分院講師,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家庭教育; 李雪松,黑龍江大學副研究員,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
摘要:縱觀我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焦慮”伴隨著其現代性追求與后現代批判一路并存。自以鴉片戰爭為起點的近代時期起,中國思想進入多元碰撞期,空前的民族危機引發了高等教育領域的文化“焦慮”現象,在折射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癥結的同時,也相對制約了高等教育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歷經百余年探索發展,中國高等教育經歷了萌芽、成型、發展、鞏固、繁榮的歷史階段,已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比、追、趕、超”,國際化融合程度逐漸加深,與世界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緊密的共生關系。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高等教育仍需要繼續堅定文化自信,建立包容、開放、普適性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持續增強國際影響力,與國際接軌并重塑文化認同,以提升在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文化話語權。
關鍵詞: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文化認同;話語權
當今,高等教育國際地位已成為國家實際國力的彰顯,中國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國際地位和文化“話語權”成為備受學界關注的議題,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以下簡稱“雙一流”)建設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躋身“世界強流"的殷切期盼和愿景寫照。囿于中國高等教育體系在世界高等教育知識生產格局中的實際處境,中國高等教育體系國際文化話語權建設仍面臨著強烈的現代性焦慮,既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力,也成為其發展的限制和制約。要化解中國高等教育的現代性焦慮,需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主動融入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堅定文化自信,秉持文化自覺,與世界高等教育體系形成和諧共生、相互促進的良性關系。
一、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發源與文化認同危機
焦慮作為心理學概念,1910年由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中首次提出,是指個體面對現實或未來事物出現嚴重惡化趨勢時,所產生的緊張、不安、憂慮等情感狀態。結合弗洛伊德的觀點和國內外主流學術觀點,焦慮的產生機制可以描述為:個體基于信任通過“自我”與外界環境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獲取本體安全滿足,實現心理安全防線的構建:當個體面臨外界威脅時,會在生理、心理、神經等方面產生焦慮這一警示反映,為心理安全狀態提供防御機制,防御過當則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社會焦慮可以視為個體焦慮的群體性集合,社會中的不確定因素會引起公眾的焦慮反應,主要表現為群體的緊張不安情緒,屬于社會心理疾病.由此可知,社會秩序的瓦解重構、文化生活的變化遷移均能導致原本的心理安全防御機制發生適用性變化,從而造成社會焦慮的產生和加劇.如今,社會焦慮已經成為跨國界、跨意識形態、跨文化的普遍性問題,成為現代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典型矛盾現象。究其原因,與國際社會在實現“傳統"與“現代”
的割裂以及在此過程中高頻率、高跨度、高強度的社會變動跨越有著緊密的聯系。當變動成為現代社會的固有標簽和普遍性癥結時,社會成員不得不被動且常態化地進行自我狀態的調整和適應,以重構自身在新的社會環境中的安全信任邊界。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與近代中國的社會焦慮共生共存,是社會焦慮在該領域的細化和派生。
不同學科、不同思想派別、不同時期的研究者對“現代性"概念的理解和描述不盡相同。當前的“現代性”是指起源于啟蒙時代的“新世界”體系生成時代,是一種持續進步、合乎目的性、不可逆轉的發展時間觀念,與"理性"密不可分,是現代與傳統的相對和斷裂。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現代晚期的自我與社會》中指出,現代性焦慮來自某種悖論,即理性能否提供對世界的可靠性理解,而這種可靠性會因理性的懷疑特質被消解,由此疑慮現代性能否以科學理性為參照。這一觀點盡管對理解中國高等教育的現代性焦慮有參考意義,但并不能完全概括,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國的“被現代”性質。中國的“現代性”是其由原發國家向后發國家蔓延擴散的連鎖突變現象:在現代性參照系的問題上,中西文化整體呈現對立狀態,雙方話語權二元爭衡的現象始終存在口。清朝末年,中國被裹挾進入現代性大潮,被動地迎來了社會結構性的顛覆和變革,在與西方世界文化思想的碰撞中扮演“追隨者”和“依附者"的角色。習慣了“天朝上國”的自我優越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得中國人民急于擺脫民族危亡、社會顛覆的危難困境,然而面對作為“先行者”的西方列國,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其“追隨者”的角色存在歷史必然性,民眾的主觀意愿未能實現社會環境的穩定和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超越,由此導致社會集體精神失范和群體焦慮問題。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御外來侵略、救亡存圖的斗爭史,中國高等教育體系同樣面臨者從科舉制到學校制的轉變。中國高等教育的“現代性焦慮”來源于現實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群體焦慮對高等教育體系的即時性反應。
1842年,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為身處劇烈社會變革中的國人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1895年,中國近代教育面臨“科舉”與“學校”之爭,高等教育“中學”與“西學"的取舍爭議日趨白熱化。教育家嚴復在《亡決論》中主張“大講西學”,全盤西化,倡導教育體系以“西學”替代“中學”,并認為其是“救亡圖存”的唯一途徑:1898年,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在《學篇》中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提倡在物質層面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現代化問題上遵守中華文明,厘清了中國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處理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根本思路日.近代中國民眾的社會心理經歷了由“天朝上國”的民族優越感到全面否定自我文化個性,摒棄身份認同,由此產生的群體焦慮同樣蔓延至以高等教育體系為代表的教育領域。因此,高等教育現代化面臨著教育制度變革、文化認同"重塑"、群體焦慮化解的歷史使命。
文化認同是個體在民族共同體中長期生活所形成的民族價值認同,是凝聚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和生命基因,過度崇尚外來文化價值而否定自身文化足以引起國家政治制度的分崩離析。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誕生于中國近代史內憂外患、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是“文化撕裂”導致的群體“文化認同"沒落,反映了社會公眾急于快速擺脫傳統模式桎格的殷切期待。中國現代化進程經歷了從技術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嬗變,高等教育體系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然需求。1862年,清末第一所官辦外語專門學校“京師同文館”成立,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入學資格有科名、官階、年齡等多重限制,課程以外國語言文學和西方近代學科知識為主,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高校。1866年,中國第一所科技專科學校、技工學校福建船政學堂創立,推動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興起。1895年,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西學學堂”在天津創辦,為建立中國高校體系率先垂范,將中國延續千余年的封建教育畫上了終止符。1898年,誕生于戊戌變法“新政”之一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它的誕生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帷幕正式拉開1.
中國高等教育體系誕生于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發展高等教育是國人謀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實現教育救國、文化強國之路徑。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政治產物,中國高等教育的現代性焦慮自新式大學誕生起就貫穿其發展過程。由于受長期戰亂和外來侵略的影響,爭取獨立、擺脫落后成為全民族的共同精神訴求,近代大學成為拯救民族危機的文化工具。在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現代性焦慮”是貫穿其發展路徑的鮮明標簽: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文化產物,中國高等教育急于快速擺脫“追隨者”和“后來者”的角色地位,近百年間的課程、制度、體系建設全面接軌國際先進高等教育模式,整體呈現出明顯的依附特性,逐漸摒棄了自身的文化個性回。在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中,雖然西方成熟的高等教育體系確實起到了參照的作用,但脫離該體系將會導致中國高等教育陷入參照焦慮。作為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后發國家,急于擺脫依附地位的現代性焦慮導致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速度求快、目標求高、過度關注發展績效等建設偏差。要轉換中國高等教育身份地位、實現“超越”和“領先",亟須在借鑒西方高等教育現代化先進性的同時,結合本國社會環境的實際需求、文明基礎以及自身的文化個性,從而實現文化認同的重塑。
二、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表征1,頻繁模式移植導致的文化個性迷失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和國家文明一同被裹挾進入現代化浪潮,伴隨著現代性焦慮,高頻率效仿、移植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模式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的主旋律。1862年,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自京師同文館發韌,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制度等方面都全面移植西方高等教育模式,采取廣泛效仿西方的"泰西模式”,主要針對民族存亡危機下的實用型人才培養:而新式學校由政府主辦,沒有明顯的結構層次,是基于封建制度肌體的現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承載著中國人救亡圖存的民族愿景。囿于社會歷史發展階段和傳統教育觀念,該階段的中國高等教育注重器物層面的效仿和借鑒,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使中華民族陷入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高度西化的日本使國人認識到學習西方制度文化的重要性。這一時期,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開始移植日本高等教育模式,從理論到制度紛紛進行效仿,以培養政治改革、工商業、科技發展等所需的專門人才,實現社會轉型和民族自救的歷史使命。創辦于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其高度移植了日本東京大學教育模式。在這一階段,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實現了從器物效仿到制度模式移植的跨越,但無論是泰西模式還是日本模式下的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均以培養行政官員、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根基為目標,都未能擺脫為封建政治體制服務的傳統教育理念,均為“中體西用”思想的教育產物回1916年,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開始以德國洪堡大學為藍本構建中國特定話語方式下的大學理念、教育宗旨,帶領北京大學實現了從京師大學堂到現代新型大學的歷史性跨越。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開始進入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德國模式,服務于專制政治的教育模式由此終結。1920年,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效仿對象由德國轉向美國,于1922年公布的“王戌學制”將辦學模式全面移植為美國模式,郭秉文執掌的東南大學成為這一模式的代表:直至民國落暮,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一直沉淪于對美國高等教育模式的全面模仿新中國成立初期,囿于特殊歷史時期的政治環境,中國開始以構建適合工人階級領導和國家建設需要的高等教育,全面效仿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國家高等教育模式。中蘇兩國關系破裂后,中國大學進入自我封閉和獨立探索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了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進程,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高等教育再度成為美國模式的“追隨者"。從1862年到1978年的百余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先后經歷了泰西模式、日本模式、德國模式、美國模式、蘇聯模式的快速移植變遷,移植過程全面接納而忽略批判性吸收,導致中國高等教育始終處于對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模式的移植、摒棄、再移植的循環過程,由于隨著國際局勢變幻而不斷更換模仿對象,致使始終未能形成具備自身文化傳承及文化自信的高等教育體系,直至改革開放后重新回歸美國模式,在自身發展模式的探索上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抉擇。在移植西方高等教育模式期間不斷更選移植目標對象,導致在西學東漸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個性,本土文化內涵逐漸模糊,自我更新能力日益下降甚至喪失,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認同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現實挑戰。
2,急于擺脫依附者定位的功利性發展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誕生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功利性目的,其歷史初衷是學習西方器物、技術,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而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體系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模式移植,也大多是為了滿足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統治階級權力的需要,注重高等教育對現代化建設的實用性服務功能,并將其運用至高等教育模式移植的核心理念中。建立符合中國現實國情和發展需要的特色高校,重塑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文化根基,成為不同歷史時期中國教育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呼聲。梁啟超、胡適均對當時高等教育嚴重依賴翻譯、留學等現象提出過批評,認為器物層面的效仿僅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過渡轉型,號召將中華文明繁榮復興納入高等教育體系中,建設比肩世界一流水準的現代化高校,重塑中國學術文化在世界學術思想界的領先地位。西學東漸歷史進程的推移,使中國高等教育對世界高等教育體系的依附和追隨更為嚴重: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和民族主義思潮的涌起,教育界對全盤移植效仿、不加揚棄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嚴肅批評,但未能提出有效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方案,缺乏歷史實踐的有力支撐[2,導致擺脫依附追隨、重塑學術領先地位的現代性焦慮始終貫穿于中國高等教育百余年的現代化進程中
進入21世紀之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規模始終較小,毛入學率長期處于個位數水平,學科專業結構和教學體系殘缺不全。作為源自外部世界刺激和誘導下的后來者,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在國際高等教育體系中始終扮演著“追隨者”和
“依附者”的角色。為了加速擺脫這一處境,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一度出現了速度求快、目標求高、過度關注發展績效等建設偏差。根據國際認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于15%時屬于精英教育,15%-50%則為大眾化階段。經過百余年的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于2002年達到15%,提前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國高校數量達2663所,各類高等教育在學學生達3833萬人,毛入學率為48.1%,高校連年擴招帶來的直接結果,一方面是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加速推進,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引發了教育質量下降、人才供求體系扭曲等新問題,具有高度迎合社會、經濟、政治建設的功利性。大學城是中國高等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而產生的大學區域化聚集體,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普及的物理空間形態。大學城有自然生成和人為構建之別,中國的大學城通常是人工規劃構建的產物,但需要正視的是,大學城在擴大高等教育供給、加速城市化進程時,若發展價值觀錯位、盲目建設則可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隱患.
3.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學術話語權失衡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與其一脈相承的現代性焦慮卻未能得以消解。有樂觀評論認為,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升,已經實現了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體系的并行甚至跨越,但實際上,由于數百年來西方文明的全球擴張,世界文明體系和學術話語權已被西方世界牢牢掌握,西方學術則牢牢控制著國際學術研究對話。中國高等教育在西方學術霸權下被迫邊緣化,這與實現與國際先進高等教育體系“并肩”甚至“超越”的目標仍存在較大差距.其中,以美國教育專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的“教育依附論”主張最為典型。他認為,國際知識生產格局存在不平等性,在金字塔結構的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歐美國家占領著塔尖和世界知識生產的中心位置面向世界輸出高等教育模式標準,發展中國家則處于塔底和世界知識生產格局的邊緣,二者之間的依附關系難以扭轉。而以英語為特定語言媒介的國際文化交流方式又進一步使其鞏固化,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超越發達國家的前景不容樂觀。該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闡釋了中國作為現代高等教育體系后發者的現代性焦慮表征。中國高等教育體系迫切期望融入世界體系中,并接軌國際一流水準,然而,過度追求世界高等教育排行榜單優異名次,急于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受困于短期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平衡與取舍,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新的群體性焦慮。
三、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的消解與文化認同重塑
1.張揚文化個性,重塑文化認同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投入擴大、建設力度加強,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之間的差距正顯著縮小·文化認同直接關系到國家凝聚力的塑造、培養與延續,是民族認同、政治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文化根基,在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需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重塑文化認同、秉持文化自覺,構建包容、開放、普適性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主動融入世界高等教育體系中。為了強化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必須緊緊扎根中國文化底蘊和文明社會根基,將中國文化氣質和民族品行融入中國高等教育的話語體系中,貫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血脈,從中獲取高等教育傳承與創新的文明火種,探索基于自我文化個性、文化根基、文化積淀和文化認同的良性發展路徑[
一是注重中國高等教育獨特文化個性的塑造和保持。
在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認同的過程中,充分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國古代高等教育所凝結的歷史瑰寶和精華,剖析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進一步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文化個性,需要持續豐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文化內涵,構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保持自身文化個性避免外部庸俗文化侵蝕。發揚不同高校辦學優勢與特色,明確高校定位避免同質化發展。高校文化特色深植于其辦學性質、歷史文化積淀、師生信念、發展愿景,除了構建中國高等教育共同文化特色以外,還要塑造不同類型高校的文化特色,結合高校自身定位重塑文化特色,實現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百花齊放與多樣化發展。
二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激發社會群體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認同感與自豪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與先導性既能夠為高等教育文化認同重塑提供根本支撐,也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文化精神的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民族精神共識,將其貫徹至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認同重塑的過程中,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進程,能夠幫助社會群體正確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取得的發展成果,增強公眾文化情感認同,堅定中國高等教育體系躋身世界高等教育一流水平的文化自信。
三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文化認同凝聚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和教育理念,將愛國主義情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入高等教育文化孕育過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并主動傳承,同時要避免傳統文化“復興"的思維誤區,合力創造出既有民族文化自覺又有人類文化共性的新型文化,構建真正的文化認同。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介質,提升青年學生群體民族認同、自我激勵與自我凝聚能力,加強學科建設過程中的文化認同功能滲透,并將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提升青年群體個體素質與其在國家社會集體環境中的功能作用,以激發個體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鼓勵其主動參與到文化認同、國家凝聚力的建設過程中,以高等教育文化認同推動民族共同體意識塑造,增強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回2,提升高等教育現代化水平及質量持續提升高等教育現代化水平,為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認同提供實力支撐。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源自近代中國民族救亡圖存的上下求索,其本質是中華民族對抗外部危機的應激性反應和積極行為,為推動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動力支撐。作為現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后發者,消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慮,必須結合本國社會環境的實際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內在邏輯的基本原則,依托自身體系建設與完善,提升高等教育現代化水平和發展質量,將建設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作為實現高等教育強國戰略目標的強力支撐。
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必須結合中國國情,總結分析中國高等教育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經驗教訓,對歷史階段中的不當效仿進行自我修復,尋求具備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比追、趕、超的發展路徑,正確、理性地看待文化認同重塑過程中的高等教育現代化與全球化關系,為高等教育現代化與變革創新提供發展動力。避免盲目崇拜文化心理下的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全盤移植和套用,正確地看待孕育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文化土壤與西方世界的本質區別,重視高校與學科發展的特色化建設,避免唯量化指標、追求排名的急功近利建設思維,優化高校學科評價體系,規范管理高校評估市場,糾正高等教育評估體系中的等級劃分認知偏差,實現不同辦學層次的高校在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以一流水平和質量積極服務社會發展建設。
3.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在現實中,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大量理論、概念、術語均為西方高等教育體系的“舶來品”,辦學模式、管理體系、課程設計和教學評價等實踐領域仍投射出強烈的西方色彩。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文化認同,消解中國高等教育現代性焦患,必須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減少對西方高等教育體系的發展依附。隨著高校主體意識的覺醒和價值訴求的明晰,高校作為政治工具和文化工具的傾向逐漸得到糾正,在世界高等教育體系的后發借鑒中有了更為主動的獨立思考空間[12,當前,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政治色彩逐漸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以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水平為根本目的,借鑒、吸取世界先進經驗,擴大高等教育國際對話,致力于建設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為世界高等教育體系貢獻中國智慧。
構建世界高等教育體系的中國表達,維持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與民族化的平衡。要正確地看待西方高等教育體系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話語權和改造作用,借鑒吸收其中的優秀元素并進行本土化轉換,注重中華文化的國際表達,強化高等教育參與主體在構建話語體系中的文化自覺和學術能力,構建精準闡釋中國高等教育體系核心理念和理論原則的語法規則,系統提煉符合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理念,形成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中國表達,以向世界分享中國經驗。一方面,國際文化交流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要條件,應在國際視野下建立與世界高等教育體系的緊密聯系和合作交流,積極推進國際接軌,深化改革創新:另一方面,要注重外來文化的本土化演繹,避免對單純某一國家的過度效仿和文化依附,綜合吸收不同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的優勢和長處,站在全球格局和視界上完成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0]黃肖嘉,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思想論戰與現代性焦慮U].河北學刊,2017(4):210.
[2]任平,論現代性的中國道路及其世界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性思想解讀[].馬克思主艾與現實,2018(1):5.
[B]劉繼青,王孫禺,那一龍,探尋高等教育強國的發展之路--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歷史與未來D].
中國高教研究,2017(1):23.
[4]陳興德.焦慮、認同與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D].教育發展研究,2018(23):5.
[5]吳立保,吳芝青.論中國近代大學的文化性格及其現代意又[.江蘇高教,2020(2):17.
[6童鋒,夏 泉.“一五”時期中國高等教育探索發展的
“鑒”與“戒"D].高教探索,2020(2):103.
[D]程斯釋,李漢學,中國近代著名大學校長的教育質量觀探析.大學教育科學,2018(1):16.
圓李揮,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教材建設D0.高教探索,2019(12):99.
的]唐景莉,韓曉萌,王 竭.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邏輯(4)國勢之強由于人-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高等教育發展述評[].中國高等教育,2019
(18):8.
D0]顧志勇,中國高等教育自信:歷史積淀、現實基礎、政治優勢、提升路徑D].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4):16.
01]解德渤,等,思維·價值·秩序: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變革之路(筆iD].重慶高教研究,2019(3):70.
02]別敦榮,亢 萌.中國高等教育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0.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9(5):27.
Dispelling the Anxiety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haping Its Cultural Identity
Abstract: Throuchou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of hit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xiety"has accompanied its pursuit of moderrity and post-modern criticism. Since the modern history with the Opium War as the starting point, Chinese thought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multiple collision. The unprecede nted national crises has caused cultural "anxiety"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crus of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accelerated develou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elatively resticts the podernization of the hizher education sstem. After more than 100 vears of expk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hicher education has expeienced the historical stages of gemination, fomation, development, consolidation and prosperity, and has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comparison, pursuit, catching up, and surpassin"of modernization of hisher education, foming a close sv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dd hisher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in the pocess of moderization. Chinese hither education needs to continue to strenzthen its 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establish an inclusives open, and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sv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
tics, an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improve international accept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order to en-
hance the right of 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ty anxiety: cultural identity; discourse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