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2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數學教育學報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反饋藝術的巧妙應用 推薦本站特色期刊:《數學教育學報》推動我國數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反映數學教育實踐與改革的新成果,發(fā)揮對我國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指導作用。傾力將用得上的先進理論,可借鑒的素質教育改革實驗措施,帶有啟迪性的學術爭鳴,中學數學教改的豐碩成果。
摘要:反饋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激勵性的反饋,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信心十足、情緒高漲的心理狀態(tài)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反饋意識,講究反饋藝術。
關鍵詞:數學教育學報,小學數學教學,反饋藝術
一、 反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前提,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受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的限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反饋時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滿腔熱情地去扶持他們,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
案例:五年級環(huán)形面積教學
同學們在小組內通過操作,合作探究出了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老師設疑:如果用R表示外圓的半徑,用r表示內圓的半徑,大家能總結出用字母表示環(huán)形的面積公式嗎?同學們很快發(fā)現S環(huán)形=πR2-πr2,又有同學發(fā)現還可以寫成S環(huán)形=π(R2-r2),經驗證,這種表示方法也是正確的,符合乘法的分配律。這時又有同學說:“老師,還可以寫成S環(huán)形=π(R-r)2。”老師馬上反饋:“大家看,這位同學又有了新發(fā)現,我們來驗證一下用這個公式來計算環(huán)形的面積行不行?”同學們積極舉例驗證,一會兒就發(fā)現這樣的表示是不正確的。老師立即說:“剛才這位同學善于動腦筋,并且為我們今后在計算環(huán)形面積時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提了個醒,應當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π(R2-r2)和π(R-r)2計算的結果不相同,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探討一下。”這樣處理,提出新發(fā)現的同學毫無失落的感覺,整堂課上學習的興致都很高,又回答了幾個有難度的問題。老師飽含熱情的贊許與鼓勵,化作了他學習的動力。這樣的反饋還可能掀起全班同學一次課后研討的熱潮。
二、 反饋要及時抓住學生迸發(fā)出的智慧火花。
卡皮查認為:數學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合適的陣地之一。
孩子們在課堂上常會產生一些新穎獨特的見解,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這方面的心理,在課堂上捕捉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通過反饋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使課堂成為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成為靈動的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案例:教學和倍、差倍問題
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運動會場面,小記者向同學們提供了3條信息:參加跳高比賽的有12人,參加賽跑的人數是跳高的3倍,參加拔河比賽的人數是跳高的5倍。同學們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了許多問題,在解決“賽跑和跳高的一共有多少人”時大家小組合作,通過畫圖,擺小棒找到正確的解法:12×3+12。這時一位女生站起來說:“老師我還可以用12×4直接求出賽跑和跳高一共有多少人。”老師馬上表揚:“你講得真好,真聰明,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小女孩跑上講臺通過擺小棒說:“參加賽跑比賽的人數是跳高人數的3倍,也就是賽跑比賽人數有3個跳高的人數那么多,和跳高人數合起來一共就是4個12人,所以用12×4就可以直接算出賽跑和跳高一共有多少人了。”老師激動地說:“這位女同學講得太好了!”同學們也都投來了贊許的目光,給了她熱烈的掌聲。接下來解決賽跑比跳高多多少人時,全班絕大部分的同學用12×2直接把問題求出來。
三、 學生的思維發(fā)生碰撞時不要急于反饋,應當為他們的思維碰撞搭好臺
周玉仁教授提倡:“凡是學生能探索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課堂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tài),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話敢說,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表述不同的思路,當學生們的思維處于碰撞時我們的反饋應當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多向反饋,使得信息在“曲徑”傳遞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促進教學相長。
當然,在反饋時,教師更要善于發(fā)揮“機智”。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們有時候會突發(fā)奇想,經常會超出教師的預設,課堂上意外的生成,教師在備課中不一定都能考慮到,因此,課堂上要善于運用“教育機智”,靈活巧妙地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