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產業結構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并正在成為影響我國就業結構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分別從三次產業產值與就業人數結構角度和三次產業結構偏離角度分析了轉型期我國產業結構變化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關鍵詞] 產業結構 就業結構 結構偏離度
轉型期以來,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81元上升為2009年的25575元,增長了66倍多。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與之相適應,就業結構也發生相應的調整與變化。
一、從三次產業產值與就業人數結構角度分析
從1978年到2009年,我國一、二、三次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數構成比例及其變化可通過圖1直觀地描述出來。
圖1 1978-2009我國三次產業GDP及就業人數構成圖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0)》,國家統計局網站。
產業結構的變動決定著就業結構的變動。從圖1揭示的1978年以來我國勞動力在三次產業中的轉移情況看:(1)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迅速下降,從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9年的38.1%,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中流出,第一產業已成為勞動力凈流出的部門。(2)第二產業的就業人員比重穩中略有上升。(3)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增長最快,從1978年的12.2%增加到2009年的34.1%,1978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勞動力就業人數的比重不足1/8,到2009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勞動力就業人數的比重為1/3,31年間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了1/5。
從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的關系發現,我國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具有非同步性的特點,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業結構滯后于產業結構的發展。盡管第一產業產值在GDP中的份額快速下降,到2009年,第一產業的產值份額只有全部GDP的1/10,但它吸納的勞動力就業人數卻接近全社會就業總人數的40%。第二產業的情況與其相反,在其產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但吸收勞動力的能力不高,實際就業人數占全社會總就業量的比例只有1/4。第三產業在1978-2009年間,從占就業總人數的比重最小到超過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就業人數比重增加的幅度遠遠大于其產值比重在GDP份額中的增加幅度,第三產業成為吸收勞動力的主要產業。
二、從三次產業結構偏離角度分析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勞動力會在三次產業中發生轉移和流動,形成新的就業結構。當然,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動盡管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的速度與規模上卻不一定完全同步,存在著一定的偏離現象。結構偏離度可用下式計算:
公式一中清楚地描述了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當結構偏離度為零時,該產業的產出結構與就業結構達到均衡狀態。結構偏離度越接近零,該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越合理。當結構偏離度大于零時,說明該產業就業比重小于產值比重,該產業勞動生產率較高,應該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從而使產業的發展規模與就業吸納能力保持一致;當結構偏離度小于零時,說明該產業就業比重大于產值比重,意味著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較低,該產業己存在隱性失業。
圖2 1978-2009年我國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度圖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0)》,國家統計局網站。
根據圖2顯示的1978-2009年我國三次產業結構偏離度的數據,可以得出這一時期我國各產業產出結構和就業結構演變的特點:
(1)我國第一產業存在大量隱性失業的勞動力。第一產業在改革初期結構偏離度己為-0.60,說明當時我國第一產業中己經存在著大量剩余勞動力和隱性失業問題。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逐年偏離零值越來越遠,到2009年己達-0.73,說明第一產業不僅不能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相反,成了使勞動力源源不斷流出的部門,有大量勞動力需要從第一產業中轉移出去。
(2)第二產業的結構偏離度為正值且較大。這說明:①該產業應當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該值呈現出越來越小的趨勢,說明該產業各部門在這個時期正在接納越來越多的從其他部門轉移出來的勞動力,這與前面分析的此期間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比重上升的情況一致。③1991年后第二產業的結構偏離度值又有所上升,從1991年的0.95上升到2003年的1.13,與第二產業在GDP中過高的比重比較,說明第二產業正在走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生產路線,更多的選擇依靠資本投入推動其發展,對就業的吸納能力下降。④2004年后第二產業的結構偏離度又有所下降,從2004年1.05下降到2009年的0.67,說明國家這一期間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開始出現成效。
(3)第三產業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就業,但就業吸納空間逐步縮小。第三產業的結構偏離度為正且愈來愈向零值靠攏,這說明第三產業就業增長速度盡管最快,但繼續高速增長的空間逐步減少。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第三產業開始恢復性增長,從其它部門轉移出的勞動力大部分被第三產業吸收,直至90年代中期時,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穩定地超過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但在經過長時期高速增長以后,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會趨于飽和。在沒有新的服務需求與服務產業出現的情況下,第三產業的就業增長速度趨于收縮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迄今為止的我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演變過程中,第一和第二產業的產出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了方向相反的嚴重的偏離。第一產業結構偏離系數為負值且呈逐漸增大的趨勢,它表明第一產業積壓了太多的剩余勞動力有待轉移,表明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城市化建設的任務還極其艱巨;第二產業結構偏離系數為正值,且在三大產業部門中絕對值最大。它表明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走了一條資本密集型道路,而這條發展道路正好是與我國的資源稟賦背道而馳的;只有第三產業的結構偏離系數相對較小,它表明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走了一條產出結構和就業結構相對比較協調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袁倫渠.勞動經濟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 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黎玉柱、陳全功、張智勇.轉型期中國經濟增長的就業效應[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 陳楨.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失衡的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10)
[5] 馮飛鵬.經濟增長與就業結構的變遷[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