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法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民族凝聚力

時間:2015年10月2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期刊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 要】民族凝聚力是國家綜合

  期刊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服務。

  【摘 要】民族凝聚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軟實力,制約著國家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發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族凝聚力 特點

  一、民族貴在有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隨著民族的產生而產生的,是民族的生命力、發展力。任何一個現存的民族都有自身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就會解體、消亡。

  “凝聚力”原本是物理學的概念,是指物質結構中能使分子之間、原子之間、基本粒子之間結合在一起、保持該物體的質的那種力量。藉此,能夠把全體民族成員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內的力量,就是民族凝聚力。這種“力”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三個部分(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民族成員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的有機統一。其中,吸引力一般起著主導作用。這里還得特別指出,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其強度大小決定于民族領導核心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越大,向心力和親和力就越強。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都是以民族認同為基礎的。

  民族要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離不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實現的民族認同。民族認同包括兩大層面:一是族類認同,這是由于共同的血緣、地緣而存在的自然認同;二是體現于社會物質生產、社會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社會認同(從大文化的角度說,就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認同是較穩固的;而社會認同是常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社會認同的內涵必然發生變化。民族凝聚力的強弱,直接受著社會認同狀況的制約。因此,居于民族領導地位的政黨、集團,如何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協調和擴大民族的社會認同,對民族凝聚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特點

  中華民族凝聚力既具有所有民族凝聚的一般屬性,又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

  (一)多層次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復合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結合成的民族大家庭。費孝通教授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復合民族,“以民族認同意識為民族這個人類共同體的主要特征,進而引申到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性”。換句話說,在中華民族內部,既有56個民族自身的認同和和凝聚力,又有大家庭的認同和凝聚力。從政策的角度說,必須兼顧到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并不排除有時候也會有矛盾。解決矛盾的思路是把民族大家庭的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兼顧發展各民族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二)同中帶異的文化凝聚力。中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中,漢族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發達,文化發展程度也是最高的。通過長期的民族間的交往(包括貿易、婚姻、戰爭等),不斷產生民族融合。各少數民族不僅繼續保存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而且把漢文化推進到主導地位,從而形成同中帶異、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這一過程是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的。同中帶異的中華文化成了中華各族人民的凝聚劑,推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鞏固和發展。

  (三)統一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追求的永恒主題。在包括“大一統”思想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長期培育下的中華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國家統一是民族興旺的關鍵所在,歷代無數英雄豪杰為此奮不顧身,流血捐軀。特別是近代以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維護國家的統一與主權完整的斗爭如火如荼。在這些斗爭中,中華民族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中華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更加自覺的階段?梢赃@樣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在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

  三、精神文化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以一種觀念形態(感情、愿望、理想、價值觀)蘊藏在民族成員之中,是一定精神文化反映和作用的結果。比起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對民族凝聚力有著更為直接、更加深層的作用。精神文化的外延很廣,包括了民族的心理特征、價值取向、倫理觀念、思維方式等。它是歷史的產物,也是現實的存在,其對民族凝聚力的影響是多元的。能夠對民族凝聚力起核心作用的,是一定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可稱為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并有著光輝燦爛文化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未中斷是因為文化從未中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大體有:

  (一)價值整合作用。通過不斷實踐,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如剛健自強、貴和尚中、人本主義、寬厚兼容等,把中華民族鍛造為一個文明的民族。

  (二)規范行為作用。在如何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關系上規范人們的行為,協調人們的相互關系,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的凝聚力。

  (三)導向作用。中華民族向哪個方向發展,通過什么途徑實現民族目標,如何處理與外部民族的關系、國家關系等,給予正確的導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適應民族凝聚力發展的要求。在當代,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堅持這一方向并會諸實踐,中華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夠不斷增強。

  四、改革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近60年間,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了重新整合和應時提升的兩大飛躍,其中前30年可劃歸重新整合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后30年可歸為應時提升時期。提升的基本成因,是改革開放所造就的良好政治生態、雄厚經濟基礎以及和諧文化氛圍。

  政治生態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要素。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百年間,“三座大山”的壓迫和階級關系變化,使中華民族原有的凝聚核心將破未破,重構的凝聚核心將立未立,社會各群體的政治需求(難以整合,民族傳統的凝聚格局)難以為繼,以至于出現軍閥割據、內戰頻仍的混亂局面,“自從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成為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鄧小平語)這是因為,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獲得了國家主人的地位,以黨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得以重新組合和迅速增強。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國的階級、階層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已不存在確切意義上的剝削和壓迫階級,這也為提升當代民族凝聚力創造了基本條件。

  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由于黨一度在方針和路線上的嚴重失誤,出現了被嚴重擴大化了的反右斗爭、“文化大革命”等不合國情的政治運動,這客觀上產生了弱化民族凝聚力的效應。改革開放后,營建良好政治生態的問題被迅速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社會利益群體深感置身于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收到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效果。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同樣感同身受,港澳同胞更在充滿政治智慧的“一國兩制”方案中回到祖國的懷抱。顯然,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凝聚核體(共產黨)的吸引力,還是核外群體對核體的向心力,均獲得了大幅的提升。  【摘 要】民族凝聚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軟實力,制約著國家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發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民族貴在有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隨著民族的產生而產生的,是民族的生命力、發展力。任何一個現存的民族都有自身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就會解體、消亡。

  “凝聚力”原本是物理學的概念,是指物質結構中能使分子之間、原子之間、基本粒子之間結合在一起、保持該物體的質的那種力量。藉此,能夠把全體民族成員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內的力量,就是民族凝聚力。這種“力”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三個部分(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民族成員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的有機統一。其中,吸引力一般起著主導作用。這里還得特別指出,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其強度大小決定于民族領導核心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越大,向心力和親和力就越強。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都是以民族認同為基礎的。

  民族要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離不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實現的民族認同。民族認同包括兩大層面:一是族類認同,這是由于共同的血緣、地緣而存在的自然認同;二是體現于社會物質生產、社會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社會認同(從大文化的角度說,就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認同是較穩固的;而社會認同是常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社會認同的內涵必然發生變化。民族凝聚力的強弱,直接受著社會認同狀況的制約。因此,居于民族領導地位的政黨、集團,如何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協調和擴大民族的社會認同,對民族凝聚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特點

  中華民族凝聚力既具有所有民族凝聚的一般屬性,又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

  (一)多層次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復合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結合成的民族大家庭。費孝通教授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復合民族,“以民族認同意識為民族這個人類共同體的主要特征,進而引申到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性”。換句話說,在中華民族內部,既有56個民族自身的認同和和凝聚力,又有大家庭的認同和凝聚力。從政策的角度說,必須兼顧到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并不排除有時候也會有矛盾。解決矛盾的思路是把民族大家庭的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兼顧發展各民族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二)同中帶異的文化凝聚力。中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中,漢族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發達,文化發展程度也是最高的。通過長期的民族間的交往(包括貿易、婚姻、戰爭等),不斷產生民族融合。各少數民族不僅繼續保存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而且把漢文化推進到主導地位,從而形成同中帶異、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這一過程是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的。同中帶異的中華文化成了中華各族人民的凝聚劑,推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鞏固和發展。

  (三)統一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追求的永恒主題。在包括“大一統”思想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長期培育下的中華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國家統一是民族興旺的關鍵所在,歷代無數英雄豪杰為此奮不顧身,流血捐軀。特別是近代以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維護國家的統一與主權完整的斗爭如火如荼。在這些斗爭中,中華民族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中華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更加自覺的階段?梢赃@樣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在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

  三、精神文化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以一種觀念形態(感情、愿望、理想、價值觀)蘊藏在民族成員之中,是一定精神文化反映和作用的結果。比起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對民族凝聚力有著更為直接、更加深層的作用。精神文化的外延很廣,包括了民族的心理特征、價值取向、倫理觀念、思維方式等。它是歷史的產物,也是現實的存在,其對民族凝聚力的影響是多元的。能夠對民族凝聚力起核心作用的,是一定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可稱為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并有著光輝燦爛文化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未中斷是因為文化從未中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大體有:

  (一)價值整合作用。通過不斷實踐,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如剛健自強、貴和尚中、人本主義、寬厚兼容等,把中華民族鍛造為一個文明的民族。

  (二)規范行為作用。在如何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關系上規范人們的行為,協調人們的相互關系,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的凝聚力。

  (三)導向作用。中華民族向哪個方向發展,通過什么途徑實現民族目標,如何處理與外部民族的關系、國家關系等,給予正確的導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適應民族凝聚力發展的要求。在當代,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堅持這一方向并會諸實踐,中華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夠不斷增強。

  四、改革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近60年間,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了重新整合和應時提升的兩大飛躍,其中前30年可劃歸重新整合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后30年可歸為應時提升時期。提升的基本成因,是改革開放所造就的良好政治生態、雄厚經濟基礎以及和諧文化氛圍。

  政治生態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要素。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百年間,“三座大山”的壓迫和階級關系變化,使中華民族原有的凝聚核心將破未破,重構的凝聚核心將立未立,社會各群體的政治需求(難以整合,民族傳統的凝聚格局)難以為繼,以至于出現軍閥割據、內戰頻仍的混亂局面,“自從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成為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鄧小平語)這是因為,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獲得了國家主人的地位,以黨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得以重新組合和迅速增強。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國的階級、階層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已不存在確切意義上的剝削和壓迫階級,這也為提升當代民族凝聚力創造了基本條件。

  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由于黨一度在方針和路線上的嚴重失誤,出現了被嚴重擴大化了的反右斗爭、“文化大革命”等不合國情的政治運動,這客觀上產生了弱化民族凝聚力的效應。改革開放后,營建良好政治生態的問題被迅速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社會利益群體深感置身于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收到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效果。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同樣感同身受,港澳同胞更在充滿政治智慧的“一國兩制”方案中回到祖國的懷抱。顯然,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凝聚核體(共產黨)的吸引力,還是核外群體對核體的向心力,均獲得了大幅的提升!菊 要】民族凝聚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軟實力,制約著國家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發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民族貴在有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隨著民族的產生而產生的,是民族的生命力、發展力。任何一個現存的民族都有自身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就會解體、消亡。

  “凝聚力”原本是物理學的概念,是指物質結構中能使分子之間、原子之間、基本粒子之間結合在一起、保持該物體的質的那種力量。藉此,能夠把全體民族成員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內的力量,就是民族凝聚力。這種“力”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三個部分(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民族成員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的有機統一。其中,吸引力一般起著主導作用。這里還得特別指出,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其強度大小決定于民族領導核心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越大,向心力和親和力就越強。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都是以民族認同為基礎的。

  民族要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離不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實現的民族認同。民族認同包括兩大層面:一是族類認同,這是由于共同的血緣、地緣而存在的自然認同;二是體現于社會物質生產、社會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社會認同(從大文化的角度說,就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自然認同是較穩固的;而社會認同是常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社會認同的內涵必然發生變化。民族凝聚力的強弱,直接受著社會認同狀況的制約。因此,居于民族領導地位的政黨、集團,如何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協調和擴大民族的社會認同,對民族凝聚力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特點

  中華民族凝聚力既具有所有民族凝聚的一般屬性,又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

  (一)多層次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復合民族,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結合成的民族大家庭。費孝通教授認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復合民族,“以民族認同意識為民族這個人類共同體的主要特征,進而引申到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性”。換句話說,在中華民族內部,既有56個民族自身的認同和和凝聚力,又有大家庭的認同和凝聚力。從政策的角度說,必須兼顧到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各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大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并不排除有時候也會有矛盾。解決矛盾的思路是把民族大家庭的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兼顧發展各民族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二)同中帶異的文化凝聚力。中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中,漢族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經濟發達,文化發展程度也是最高的。通過長期的民族間的交往(包括貿易、婚姻、戰爭等),不斷產生民族融合。各少數民族不僅繼續保存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而且把漢文化推進到主導地位,從而形成同中帶異、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這一過程是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的。同中帶異的中華文化成了中華各族人民的凝聚劑,推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鞏固和發展。

  (三)統一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追求的永恒主題。在包括“大一統”思想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長期培育下的中華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國家統一是民族興旺的關鍵所在,歷代無數英雄豪杰為此奮不顧身,流血捐軀。特別是近代以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維護國家的統一與主權完整的斗爭如火如荼。在這些斗爭中,中華民族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中華民族凝聚力提升到更加自覺的階段?梢赃@樣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在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

  三、精神文化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以一種觀念形態(感情、愿望、理想、價值觀)蘊藏在民族成員之中,是一定精神文化反映和作用的結果。比起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對民族凝聚力有著更為直接、更加深層的作用。精神文化的外延很廣,包括了民族的心理特征、價值取向、倫理觀念、思維方式等。它是歷史的產物,也是現實的存在,其對民族凝聚力的影響是多元的。能夠對民族凝聚力起核心作用的,是一定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可稱為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并有著光輝燦爛文化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未中斷是因為文化從未中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大體有:

  (一)價值整合作用。通過不斷實踐,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如剛健自強、貴和尚中、人本主義、寬厚兼容等,把中華民族鍛造為一個文明的民族。

  (二)規范行為作用。在如何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等關系上規范人們的行為,協調人們的相互關系,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的凝聚力。

  (三)導向作用。中華民族向哪個方向發展,通過什么途徑實現民族目標,如何處理與外部民族的關系、國家關系等,給予正確的導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適應民族凝聚力發展的要求。在當代,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的方向。堅持這一方向并會諸實踐,中華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夠不斷增強。

  四、改革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近60年間,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了重新整合和應時提升的兩大飛躍,其中前30年可劃歸重新整合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后30年可歸為應時提升時期。提升的基本成因,是改革開放所造就的良好政治生態、雄厚經濟基礎以及和諧文化氛圍。

  政治生態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要素。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百年間,“三座大山”的壓迫和階級關系變化,使中華民族原有的凝聚核心將破未破,重構的凝聚核心將立未立,社會各群體的政治需求(難以整合,民族傳統的凝聚格局)難以為繼,以至于出現軍閥割據、內戰頻仍的混亂局面,“自從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成為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鄧小平語)這是因為,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獲得了國家主人的地位,以黨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得以重新組合和迅速增強。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國的階級、階層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已不存在確切意義上的剝削和壓迫階級,這也為提升當代民族凝聚力創造了基本條件。

  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由于黨一度在方針和路線上的嚴重失誤,出現了被嚴重擴大化了的反右斗爭、“文化大革命”等不合國情的政治運動,這客觀上產生了弱化民族凝聚力的效應。改革開放后,營建良好政治生態的問題被迅速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社會利益群體深感置身于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收到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效果。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同樣感同身受,港澳同胞更在充滿政治智慧的“一國兩制”方案中回到祖國的懷抱。顯然,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凝聚核體(共產黨)的吸引力,還是核外群體對核體的向心力,均獲得了大幅的提升。

  小編推薦優秀期刊 《新長征

  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介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經驗,回答一些重大思想認識問題;探索和研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及其發戰略,提出對策、經驗和信息;介紹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新概念。中文核心期刊(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