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注重法律人才培養目標是提高法科學生的實踐能力,這與刑法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部門法特征相符。作為刑法學教師,我們將努力發現當前刑法學實驗課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探索改進刑法學實踐課教學方法,采用多手段進行刑法教學,加強學生在刑法學教學中的參
我國注重法律人才培養目標是提高法科學生的實踐能力,這與刑法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部門法特征相符。作為刑法學教師,我們將努力發現當前刑法學實驗課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探索改進刑法學實踐課教學方法,采用多手段進行刑法教學,加強學生在刑法學教學中的參與程度,使刑法學實驗課程從形式走向實質。為國家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職業人才。這是一篇法學期刊投稿論文,關于刑法學實驗課教學方法探究。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與中央委員會政法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核心是提升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重點是提高法律人才的實踐能力,目的是要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的卓越法律職業人才。在《意見》指導下的卓越刑法人才培養目標的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刑事實踐能力。具體而言,就是保證法學院培養的本科學生能夠自覺運用所學的刑法理論知識解決各類刑事案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當然,對法學本科生而言,這應當是一個長期的自我訓練過程。特別是對那些打算從事法律職業的學生而言,更是一個理論學習與經驗累積的漫長過程。對法學院學生而言,對刑法學知識的系統學習主要就集中在本科階段,在本科階段通過好的學習方法培養扎實的刑法理論功底,也將增強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刑法學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我國現代刑法理論移植于西方大陸法系,理論體系完備。刑法中的概念和理論是在部分大陸法系國家的社會、經濟、宗教及哲學背景下產生和完善的,其產生背景和條件與我國社會生活背景相去甚遠,特別是與我們學生的知識形成和發展背景相異。同時,受到課時和本科生知識儲備所限,理論講述無法深入,否則學生則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對刑法學本科教學而言,在有限的課時中,既傳授學生一定的刑法理論,又要使其學會將這些理論運用于實踐,授課內容的安排極為重要。在授課內容中輔以案例是一個較為可行的選擇。課堂案例的選擇要注意和民航安保相銜接,突出民航的特點。航空犯罪天然的國際性特征以及當今的全球化時代,使刑法學的學習也增加了國際性的要素。因此,在民航大學法學院刑法學教學中,除了將刑法作為部門法講述外,我們還要關注其中與民航安全有關的航空刑法特色,以及國際民航刑法公約中保護航空安全的相關規定,強化對國際航空恐怖主義犯罪構成特征與制裁等內容的學習。在刑法課時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案例實驗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刑法學知識。好方法能事半功倍,刑法學實驗課教學是提高學生刑法專業素養的良好探索。
一、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辨析
實踐是指人類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全部活動。實踐具有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是動態的,是一個過程。實驗,又稱為試驗,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必要的手段,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觀察研究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一種實踐活動。是科學認識的基礎,又是判斷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也在社會科學和社會生活的研究中運用。實驗本身是理論和實際相互作用的表現形式之一。與實驗活動相比較,實踐活動的重要特點是其社會歷史性,實踐活動是一種歷史性創造活動,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成部分,例如,教師的授課活動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實驗活動的重要特點在于其人工模擬性,通過對特定環境的設計達到自我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實踐活動與實驗活動之間是種屬關系,其中,實踐活動是屬概念,是上位概念,實驗活動是種概念,是下位概念。我們在刑法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人為設計的案例和環境,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這一過程并不具有改造社會的直接性,而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屬于實驗教學方法。學生也會參與一些直接改造社會的活動,例如學生在檢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門的實習,以及納入教學計劃的社會調查等活動,在教師指導下的這些活動屬于實踐教學活動。實驗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認知的有效途徑,對實現卓越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作用。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
二、刑法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科階段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提升本科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法律問題的實踐能力。這一目標的提出與當前我國法學課堂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緊密相關,這些問題在我們已經推行的刑法學課堂實驗教學中仍然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主要表現為以下問題:
(一)重理論講授,輕案例分析
理論講授是刑法學課堂教學的傳統方法。作為刑法學教師,我們在法學本科教育過程中接受的主要是這種教學方法,它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并成為基本的刑法學教學方法。在介紹刑法學知識點的時候,理論講授是必要的并且是主要的部分。但是,過多的刑法理論講授則難以使學生全面理解刑法學知識點,特別是現代社會已經改變了對法學學生從事法律職業的考核方法,作為法律從業者門檻的全國統一司法考試也要求學生掌握刑法案例的分析技巧,而不僅僅是背誦刑法理論。突然要轉變這一教學習慣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并且要在我校本科刑法學108個課時內除完成總論和分論的理論講授外,增加課堂實驗教學內容,對刑法學教師而言無疑是一項挑戰。因此,合理分配刑法理論講授與實驗教學的比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重滿堂灌輸,輕師生互動
對老師而言,相對于師生互動的授課方式,滿堂灌輸的授課方式更為容易。因為前者只要老師手中有教材就可以做到,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按照教學進度有序進行,但是,卻使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盲點,教師也將無從發現并改進自己的教學薄弱環節,對教學雙方都是極大的損失,不利于教學相長。
(三)重實踐課形式,輕實踐課實質
我院從2014年開始進行法學課程教學實踐化改革,并提高了實驗課成績在學生考核成績中的比重。經過一年的刑法學授課實踐,筆者發現,實踐課環節存在重形式,輕實質的問題。例如,我們往往習慣用模擬法庭教學作為法學實驗課程的代名詞。其實,模擬法庭教學主要適用于訴訟法學課程的學習,刑事實體法的學習重點是對案件事實的法規范分析,主要通過頭腦風暴實現。因此,刑法學實驗課程的主要內容應當設置為鍛煉學生運用刑法規范分析案件的能力,而非庭審的程序。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實踐課的目標與我們仍然相距甚遠。
三、現行刑法學實驗課教學手段利弊分析
刑法學實驗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即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當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外,還應當具有課堂組織能力,對實驗教學進行設計和引導。下面將對我們通常采用的實驗課教學方法做出分析:
(一)實務人員進課堂
目前,教學工作與實務部門相聯系的最佳途徑就是邀請檢察官、法官和律師等司法實務人員在課堂上介紹刑法理論在刑事司法實務中的運用,培養學生根據案件事實查找法律規范的方法,明確刑事案件事實與刑法規范之間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區分犯罪構成事實與量刑事實,明確量刑建議的內涵等內容。其本質是讓學生了解法官和檢察官的思維方法。但因為實務人員的講授仍然具有抽象性,學生是認真聽講的受眾,沒有機會參與到刑事案件的實際辦理過程,無法感受到司法案例的復雜多變性。
(二)旁聽刑事案件庭審
旁聽刑事案件的庭審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具有較大作用的刑法學實驗課。刑事案件庭審是控辯審三方對犯罪構成要件事實進行調查和辯論的精彩呈現,特別是控辯雙方要在浩如煙海的案件事實中分析和發現有利于己方的證據事實,這不但需要經驗,耐心,更需要扎實的刑法理論知識。學生在旁聽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并學習控辯雙方對案件事實與刑法規范對應關系的分析判斷方法,學習在復雜的事實中如何依據法律分析不構成犯罪或者從輕、減輕處罰的關鍵事實。但是,這一方法也只是對實踐的間接參與,并沒有親自參與辦案的效果顯著。
(三)學生參與授課
以小組為單位,給學生提供參考書目,讓各小組的學生自行領取授課任務,小組的學生通過閱讀參考資料,共同對某一個刑法知識點從概念、構成要件特征、認定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最終形成PPT,小組的同學對自己負責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對其他學生進行講解,在此過程中老師和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或者提出問題。這一實驗方法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鍛煉學生在眾人面前表達的能力。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收集和分析整理資料,結合現實形成對所研究課題的全面認識并有條理地表述。此外,引導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是老師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四)課堂案例分析討論
這是實驗教學的經典方法,在教師精心設計下的課堂案例討論分析活動能有效達到老師的教學目的。而學生通過頭腦風暴,可以結合案例整合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在案例分析中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難點在于老師對案例的選擇和設計,應當保證所選案例難易適中,既具有一定的理論復雜性,能夠全面包含所學知識點,也要貼近社會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的立場分析案件,學會為自己的觀點尋找法律依據。但是,這種方法比較耗時,可能為解決學生們的疑問而延時,打亂教師的教學計劃。
四、強化刑法學實驗課程實踐性的建議
實驗課程實踐性的本質在于學生的參與,參與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進行的。其方法不限于案例討論或者模擬法庭,而應當是多手段多途徑的綜合方法。作為刑法專業課教師,必須適度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將學以致用作為學生的培養目標。筆者通過對自己近兩年的實驗課程實踐,以及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對刑法學實驗課程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
課前預習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一堂課結束之前,筆者都要將下一堂課要講授的內容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各個小組,讓他們以組為單位,提前預習。刑法學專業課程的預習并不是對刑法學教材的閱讀,而是搜集與新的知識點有關的案例,以及對知識點有關概念的延伸閱讀,為下一節課的討論和互動準備素材。正是經過課前預習,每一個學生才有在實驗課程階段發出自己聲音的機會,才能深化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老師也能夠在互動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授課方面的不足之處,及時改進自己的課件內容和授課方法。這是一個必要的相互提高過程。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我們充分擴展了一學期的54個刑法學課時,學生不但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還在較為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刑法專業知識并加以運用,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和刑事司法實務
刑法學是社會科學,任何刑事案件的處理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情理法的較量。刑事案件的分析既有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更有對價值的判斷。案件的處理往往要考慮到實質的公平正義,還要達到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的效果。司法實務中對刑事案件的處理更是因為考慮到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而具有復雜性。因此,刑法學課程不僅僅是法律職業課程,還應使學生認識到刑法理論中處處體現著人性的溫情。唯有通過刑事司法實務中的具體案例,才能更為真實地引導學生認識復雜的社會,關注社會問題,提高學生對刑事案件背后的深厚的刑法哲學理論的學習和認知,促進對刑法知識的熱愛。
(三)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法條
在刑法課程講授中,學生往往過于重視教材中,而忽視對刑法條文和刑法司法解釋的閱讀和分析。部分學生甚至不能準確理解刑法典、刑事司法解釋與刑法理論三者之間的關系,誤以為刑法理論就是刑法,這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我們常說法律思維,對刑法而言,很重要的就是對每一個案件的評價都必須有法律依據,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應當強調刑法規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和運用法條并關注法條之間的協調關系,訓練學生找法的能力,這應當是培養職業法律人才的實踐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強化學生在實務人員進課堂中的參與性
司法實務人員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和實際辦案經驗,但是,他們對學生的需求可能了解不多。要充分發揮司法實務人員對學生的指導作用,需要刑法學教師與實務人員共同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強化課程的實踐性。初步認識是,老師與實務人員事先溝通,請實務人員事先將司法實務中有一定難度的案例稍作改動后提供給學生,將學生分為控辯雙方兩個組,讓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分析案件中的事實與規范。由實務人員在課堂中聽取雙方討論,并將其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辦案思路提供給學生參考,并提供最終判決結果供學生比較和思考。我相信,學生在前期理論與實驗課程訓練的基礎上,通過實務人員的指導,將強化其對刑法理論的掌握,從而提升其實踐能力。
(五)強化對話式教學法的運用
對話式教學法主要是借鑒蘇格拉底式教學法,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是英美法系國家法學教學的主要方法,其特點是采用對話式、討論式、啟發的教學方式,注重師生互動,通過不斷揭露學生回答問題中的矛盾,否定學生原有的錯誤認識,鼓勵學生對各種法律問題和現象進行研究和思考,最終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法律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話式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啟迪學生積極思考刑法問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質疑并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師也能夠從學生提問以及對問題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補充更新知識和調整教學方法。對話式教學法不論在知識點的講授中,還是在案例分析討論中,都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將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并完善這一教學方法。
作者:張莉瓊 單位:中國民航大學航空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院
參考文獻:
[1]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廖益新、舒細麟.英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啟示.現代法學.2004(5).
[3]吳情樹.我國法學教育的未來走向.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4).
[4]薛然巍,等.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經濟研究導刊.2011(11).
[5]郝秀輝.論中國法學教育推行案例教學法的實踐誤區.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3)
[6]曾令良.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卓越”要素芻議.中國大學教學.2013(1).
法學期刊推薦: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圍繞公務員培訓和各類管理干部教育的教學內容、研究領域,發表科研成果,交流學術,傳播知識,通報信息,為提高國家公務員和各類管理干部隊伍素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