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3月04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馬克思主義認為,在“真正的共同體”中個體身份得到普遍認可、個體與共同體共生互構、個體自主性在共同體的活動中顯現度更高。絡社群組織的發展趨向在理論上與其相契合。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對其成員對社群活動的感知質量進行實證分析,可以明確感受到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以及個體在社群活動中的顯現度均對網絡社群組織運行具有正向影響作用;但實證研究結果也表明,在現實網絡社群的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個體與網絡社群組織的互惠度認可度不高、成員在社群組織中身份認可不明確等問題,需在發展中進一步予以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網絡社群,感知質量
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人類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將“現實的個人”基于生存訴求的實踐活動作為生成前提,將對資本主義工業化時代形成的“虛幻的共同體”予以批判為核心,展望了產生于共產主義社會的“自由人聯合體”,提出了“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1]394。即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不同歷史階段生產和分工水平所決定的不同共同體形態。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不同個體在一定范圍內形成最大共識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活動場域,其現實表現為網絡社群組織的蓬勃發展。這一以成員之間“意識、行為以及利益等因素”[2]88維系而成的全新虛擬組織,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網絡空間內“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3]97,契合于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的發展趨向。因此,發掘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的當代價值意蘊,輔之以實證分析研究,會進一步探究網絡社群組織的實踐邏輯。
一、馬克思主義共同體視閾下網絡社群組織的基本架構分析
共同體是馬克思主義解讀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的重要概念,馬克思從人類社會實踐出發,對人類歷史的共同體形態予以考察,指出共同體產生于人猿揖別,隨著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演變,社會生產結構呈現出從“無剝削的共同所有”到“剝削基礎上的所有”,再到“更高階段無剝削的共同所有”的演變序列。
因此,在馬克思的視野中,共同體并不是抽象的理論范疇,也不是單純的人類組織結構,而是人們的生存與生活方式,不同形構的共同體表征了人類歷史性生存的不同實踐形態,即馬克思所說“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4]
在人類社會不同樣態的共同體中,“真正的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歸宿,是人的本性的真正復歸,也是構建“自由人聯合體”的必由之路。在這個共同體中,個體身份得到普遍認可,“自主活動才同物質生活一致起來,而這又是同各個人向完全的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相適應的”[5]130;個體與共同體共生互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6]730;個體自主性在共同體的活動中顯現度更高,“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5]119。
馬克思主義“真正的共同體”論述,不僅描繪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組織內核,也提供了通往“自由人聯合體”的路徑。伴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社群組織迅速發展,其以符號共同體代替了實體共同體,以虛擬組織方式跨越了時空界限,這為馬克思主義的共同體思想提供了全新的時間范疇和觀察視角,也為共同體的利益與價值注入了全新內涵。
“網絡社群”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霍華德·萊茵戈德于1993年提出,他認為網絡社群(VirtualCommunity)是“一種社會群體,是足夠的人、情感與人際關系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上長期互動、交流與溝通而產生的社會聚合體”[7]7。這一概念界定偏重于從活動空間對社群組織予以重新設定,是與現實社會相對的概念,即現實社會組織在網絡空間的投射或延伸。
但網絡社會給人類活動帶來最為顯著的變化不僅僅是活動場域的變更,而是社會呈現出更為強勁的個體化趨向,個體從各種傳統群體如家庭和單位組織中獨立出來,基于自己的信仰和態度并根據自身的目標和需要決定個體定位,以個人為中心的“個體網絡”(personalnetwork)成為人際關系主要的呈現方式[7]8。“網絡社群”則趨于以個體意志為紐帶的“精神共同體”,即在碎片化的網絡社會結構中,身份認同、利益趨同的人們以互聯網平臺為固定載體,聚焦社會熱點問題,在現實利益驅動下,在網絡上匯聚而成的話語表達共同體。
由此可見,在網絡社群這一共同體中,群體成員的身份認同和利益趨同是共同體構建的價值基礎,以此形成某種身份標簽,并通過這一符號體現共同體邊界。在社群運行過程中,共同的行為偏好和利益認同將進一步強化成員的身份認同,社群內部的互動、交流和相互協作將更加順暢;同時社群以組織形式協調個體訴求,并將其與滿足社群用戶需求與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進而用以調節、規范和引導社群內用戶的人際交往行為[8]99,使個體和社群實現同生共建、利益互惠。如果個體的身份認同和群體規范之間能夠彼此強化并內生成為一種社群亞文化時,社群內部的自組織活力就會被激活[9]132。社群凝聚力在不斷得到強化的同時,社群成員的自生活力也將不斷增強。
二、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視域下個體對網絡社群組織感知質量的實證分析
感知質量源于顧客滿意度理論,1982年瑞典著名服務市場營銷學專家克·格魯諾斯提出了“顧客感知服務質量模型”,以為顧客對服務質量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對服務心理預期的比較,如果實際感受滿足了顧客期望,那么顧客感知質量就是好的,反之,感知質量不好[10]499。本文借用“感知質量”這一概念,以考察成員對網絡社群組織的獲得感,據此衡量網絡社群的運行效果。依據前文對馬克思“真正共同體”和網絡社群的契合性分析,影響個體對網絡社群組織感知質量的因素應包括三部分:
①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即社群成員擁有相似的利益、情感及價值訴求,并成為社群運行的核心共識性載體。②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即成員可通過虛擬社群內部的交往互動和組織活動,實現個體在情感與利益上的訴求,在促進群體合作的過程中,自覺為社群發展服務,推進社區壯大,實現個體與社群的共生互構。③成員在社群活動中的個體顯現度,與在社群外相比,成員在社群內部活動中信息輸出和情感表達的意愿更為強烈。
(一)研究假設
前文依據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將個體對網絡社群的感知質量予以三維解構,設定其是社群運行的前因變量,即①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②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③成員在社群活動中的個體顯現度在不同程度上對網絡社群組織的運行施加影響。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H1: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對網絡社群感知質量產生正向影響;H2: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對網絡社群感知質量產生正向影響;H3:個體在社群活動中的顯現度對網絡社群感知質量產生正向影響。根據研究假設,本文構建了網絡社群感知質量影響因素模型,研究模型包含三個潛在變量。本研究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運用AMOS軟件對潛在變量間的因果關系以及研究假設進行檢驗。
(二)問卷設計
本研究調查問卷采用Likert5級量表測量法,針對前因變量(①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②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③成員在社群活動中的個體顯現度)和結果變量的指標。對所有變量的賦值均從低到高排列:1為“非常不認同”,2為“不認同”,3為“不確定”,4為“比較認同”,5為“非常認同”。量表設計如下:基于研究假說,參考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的相關理論和網絡社群組織運行基本規范,結合當前網絡社群組織運行所顯現出的現實問題設計測量題項,隨后邀請有過網絡社群組織參與經歷的50名人士進行預調查,對問卷各個變量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分析,重新調整量表,最終形成了包含22個測度項的量表。
(三)數據收集和樣本說明
本論文所用數據來自于2019年12月10日—2020年1月20日對陜西省西安市5個網絡社群組織成員進行的隨機抽樣調查,采用網絡發放問卷、參與調查人員網絡作答的調查方式進行,本次調查總共回收有效問卷213份。本次調查所取得5個網絡社群組織分別為西安LJ讀書會、FD西安讀書會、WM跑團、YS瑜伽、西安BY戶外俱樂部,這五個社群組織在西安活動時間均在5年以上,成員準入規范、線上線下活動均較為成熟,在西安的網絡社群活動中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本文選取該5個網絡社群組織成員生為樣本進行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義。
(四)結果分析
1.各測度項描述統計量結果
影響網絡社群感知質量的三個因素的分值均在理論討論范圍。由平均值和標準差為代表所反映出的數據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分布較好,可清晰、全面描述各組數據的特征。經各樣本每一維度總分統計,個體與成員的身份認同度分值相對較高(23.40±3.73),其次是個體對網絡社群的感知度(22.42±2.38),以及個體在社群活動中的顯現度(18.99±2.94)和互惠度(18.63±2.38)。這說明個體與其他成員在網絡社群中的身份認同程度、個體互惠程度和顯現度影響網絡社群的有效運行,同時也影響著個體在網絡社群中的交往互動、組織活動以及情感意愿的表達。
2.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為保證量表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對變量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量表采用同質性信度檢驗法,Cronbach’sa系數評價的是各測度項間的一致性,本量表的a系數為0.894,說明量表內部一致性很好,信度高測量誤差小。KMO值為0.86,大于0.70,說明該量表可以進行因素分析,而且分析效果較好。同時,經巴特萊特球形檢驗p<0.01,達到顯著性水平,均表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在解釋總方差結果的數據中,主要列出所有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的數據,有四個因素,其解釋變異量分別是24.09%,19.63%,11.28%,8.85%,四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63.86%,公因子方差提取程度均達到0.6以上,表明公因子對各變量的解釋能力較強。因此,綜合數據結果說明結構效度較好,數據指標達到標準。
3.假設檢驗
將數據代入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得到標準化圖示并對所提出的三個研究假設(H1,H2,H3)進行驗證,經檢驗,所有研究假設的臨界比值(C.R.)均大于2.58(H1:5.63,H2:5.372,H3:3.599)且P值均達到0.01水平,表示各研究假設的結果均達到顯著性要求。三個外部變量對于網絡社群感知質量的影響系數從大到小依次是身份認同(0.287)、互惠度(0.244)、顯現度(0.105)。同時,本研究提出的所有假設H1,H2,H3的檢驗結果均得到了數據支持,說明假設成立。
三、分析討論
(一)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對網絡社群運行的影響
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個體與其他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度對網絡社群組織感知質量具有正向影響作用,路徑系數為0.287,其影響度是三個變量中最高的。心理學中“同性吸引原則”或“個體相同假設理論”認為,人們更加樂意和與自己意見、興趣等相同或相近的對象進行交流[11]57。互聯網技術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這為以趣緣為紐帶的同趣用戶聚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基于身份認同而成的網絡社群組織應運而生,因此成員之間的身份認同是網絡社群組織運行的初始動力。
馬克思從人類的社會實踐本質出發,認為人的“類本質”體現在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之中,在生產合作基礎上的“共同活動方式”是人與動物區分開來的根本特征。但在“真正的共同體”產生以前,人要么生活在“政治共同體中”,“把自己看作社會存在物”,要么生活在“市民社會中”,“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為工具,并成為異己力量的玩物”[1]172。而隨著社會化生產的推進和交往的日益密切,逐漸形成旨趣相同的“共同活動方式”,“各個人的全面的依存關系、他們的這種自然形成的世界歷史性的共同活動的最初形式,由于這種共產主義革命而轉化為對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覺的駕馭,這些力量本來是由人們的相互作用產生的,但是迄今為止對他們來說都作為完全異己的力量威懾和駕馭著他們”[5]89。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認為“共同活動方式”為“真正的共同體”的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構成了“真正的共同體”中人類社會實踐的基本形式。
“您是否認為網絡社群成員的身份認同是網絡社群行為活動的共識性載體?”這一測度項所獲平均值為4.15,為各測度項平均值最高一項,這表明身份認同被廣泛認為是網絡社群組織運行的核心紐帶。馬克思認為實踐關系具有基礎性特征,只有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關系才是真正現實的、可實現的客觀關系,同時推動社會關系的發展;而共同的活動方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其產生于特定的社會關系并在社會關系中存在和發展,社會關系是社會實踐的具體組織形式。
因此,在馬克思看來,共同活動方式是一種對象性的、主體間性的、開放性的動態狀態,人們共同生活方式的產生根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又受制于一定的社會關系。由此看來,依據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在當前網絡社群組織的運行過程中,應不斷完善組織規范,依據成員活動需求,提供相應的線上線下活動,通過內容分享、主題互動、生活服務、營銷推廣等,不斷提升網絡社群的信息聚集效應,同時組織活動積極提升社群成員的身份認同度以提高社群的活動特性。
(二)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對網絡社群運行的影響
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對網絡社群組織感知質量具有正向影響作用,路徑系數為0.244。馬克思主義在構建“真正的共同體”過程中,并沒有將“現實的個人”僅僅局限于“個體本位”予以片面考量,而是將個體置于唯物史觀的整體架構中,體現出了“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的“群體本位”特征。馬克思將人的本質概括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60,表達了人不可以脫離社會關系而獨立存在的深刻蘊含。
“社會不是由個人構成,而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12]221其在一定程度上論證了“現實的個人”與“真正的共同體”之間存在的關聯,展示出二者發展目標一致性原則,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構建過程中才能解決個體特殊利益與群體共同利益之間矛盾。因此,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立足于“每個人”和“一切人”之間的關系,闡發了個體自由發展與群體共同發展的一致性,不僅揭示了個體自由發展對于整個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意義,而且強調了自由人聯合體對于全體社會成員自由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個體與組織之間的利益互惠度”的“總分”為18.63分,在三個影響變量中最低,這表明參與調查的成員對個體與網絡社群組織的互惠度認可度并不高。
其中,測度項“您認為網絡社群組織所發起的活動是否可降低類似活動的行動成本?”僅為3.45分。這表明網絡社群組織所提供服務的滿意度較低,未能有效實現個體與組織的同生互構。因此,網絡社群組織應進一步完善自身系統與運營方式,一方面網絡社群組織應通過各類型活動加強成員之間的聯系,培養成員的共同興趣,提高組織對成員的內部向心力,使社群凝聚方向,成為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心理與價值訴求的重要歸宿,使成員在樂于接受社群所提供服務的同時,自覺主動為社群貢獻力量。
另一方面,網絡社群組織應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有效利用新媒體的價值傳播渠道,提高社群形象的價值轉換能力,降低社群回報成員的延時性與滯后性,使成員可從社群中獲得現實利益,增強社群成員融入感。 網絡社群這一網絡時代新型社會組織的產生,一定程度上將技術層面的互聯網移植于人類的社會交往互動中,實現了對社會網絡的重構。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真正的共同體”進行理論解構,我們認為其在理論上契合互聯網技術條件下網絡社群組織的發展趨向。
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網絡社群組織進行社群組織“感知質量”的實證分析,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真正的共同體”理論與網絡社群組織的契合性——身份認同是網絡社群組織運行的核心紐帶,社群成員與社群組織有較強的利益互惠關系,社群成員在社群活動中個體表現的欲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在實證研究中我們發現網絡社群對成員的利益回報具有延遲性和滯后性等問題也凸顯出來。因此,依據馬克思主義“真正的共同體”理論推動網絡社群組織發展,應不斷完善組織規范,豐富組織現實活動;調整自身系統與運營方式,增強成員融入感;提供有組織的有效服務,實現社群成員在社群關系網中身份的重新確認。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彭蘭.從社區到社會網絡:一種互聯網研究視野與方法的拓展[J].國際新聞界,2009(5):87-9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喬夏陽,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