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1月22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 要:繪畫創作不是簡單地抄襲、描摹或搬運客觀物象,而是經過畫家大腦的分析后構建形成的,是其意識的表達。 《瑤王狩獵》即是借助繪畫藝術的形式,提煉物象內核信息,從而達到超越物象本身。 它所表現的不是單純的古代瑤王狩獵的故事,而是蘊含著瑤族先民的家庭觀念、族群觀念以及人倫道德,是瑤族傳統的優秀文化的載體,給人以美的啟迪。
關鍵詞:繪畫創作; 美育; 黃泥鼓舞
前言
繪畫作品的創作完成須經歷素材收集、素材整理、草圖繪制、上畫布(即構圖、色調、造型的處理)、畫面調整等一系列步驟。 在收集素材后,要進行的就是對素材的梳理和整合,著手籌劃繪畫創作的前期工作。 在草圖繪制中,會出現多項元素,須考慮每一元素所代表的內在信息,且有序不失藝術格調地將其經營于一個限定平面內,如此在后續的工作才能穩步推進。
《瑤王狩獵》取材于瑤族傳說,講述瑤王上山狩獵、被山羊抵入山崖,掛樹身亡,瑤王妻兒尋回瑤王遺體,砍伐梓桐樹,捕山羊剝皮制鼓。 在思念瑤王時擊鼓而舞,遂形成黃泥鼓舞,即瑤族黃泥鼓舞的由來。 《瑤王狩獵》的繪畫創作,是對瑤王上山狩獵至墜崖身亡這一段故事的藝術加工再現,亦是宣揚瑤族傳統的族群法則,將族群的倫理教育,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團結鄰里等基本人倫認知,借助繪畫形式進一步揭示,將歌頌以瑤王、三公主為典型代表的瑤族同胞為家庭、族群的勤勞和無私奉獻精神,寓于繪畫作品當中,傳承和宏揚瑤族同胞的族群意識、集體觀念、團結互助的美德。
當下受市場經濟影響,藝術領域出現了形式多元化、娛樂化、奇異化和內容通俗化、快餐化、碎片化傾向,對黃泥鼓舞的傳承和發展沖擊甚大,其獨特的民族審美意蘊也有與大眾審美趣味趨同的傾向。 為此,繪畫創作就應該秉承美育的精神,在記錄人們生活生產事件的同時傳達人們對美的追求,以達到審美教育的功效。 繪畫作品應當呈現出具有文化意識的純正的審美追求,在價值觀多元化的情勢之下進行的《瑤王狩獵》的繪畫創作,即可視為以審美為中心的美育文化研究活動。
它以藝術的審美性、象征性,以美塑人、以美育人,以助于開拓人們的審美視野,培養正向的價值觀,面對藝術形式的多元化,提高辨別美丑的藝術能力。 作者通過藝術再創作將瑤族獨特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于作品之中,避免單純的描摹客觀物象,發揮繪畫藝術集審美和教育于一體的優勢,透過物象深挖內在的人文氣息和精神內涵,做到了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繪畫創作過程中,作者對作品構圖、造型、色彩的提煉和經營,注入了個人情感和思想。 作者將自身感受到的美為基礎進行繪畫創作的升華,以作品作為橋梁,溝通作者與觀眾,一起通過審美想象感受這一高級的審美境界。
構圖
在限定的平面空間內,作者合理有序地安排繪畫元素,結合故事的發展順序,對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和位置做藝術性的排列。 為表達瑤王狩獵這一主題,借鑒敦煌壁畫的布局方式,將多個故事情節糅合在一個畫面中。 因此沒有用焦點透視,而采取更為靈活便于安排多個情節場景于同一畫面中的散點透視。 將畫面分為近、中、遠三個場景,所描繪的場景各不相同,但卻環環相扣。 整個畫面布局依據瑤王和三公主定居瑤山、開山辟地、造屋育子、生產儲存糧食、上山狩獵到墜崖身亡這一順序去經營。 為此在構建畫面時作到了明確畫中的各項元素的位置、大小、數量等,合理有序的安排。
繪畫元素的布局,畫面前景左邊是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是族人平時活動的聚散場所。 緊挨著在畫面前景中心位置是房子,且房子的形體設置為畫面中最大的造型。 其目的在于凸顯家庭是族群生活的基本單位,也是揭示人類居住建筑的發展,從簡單的遮風擋雨上升到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家庭作為人類群居的基本單位,是維系集體活動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族群成員無時無刻都是在運動著,但所有的生產生活都圍繞著家庭,出發點和回歸點都是家庭。 位于房子右側布置食物,從側面反映瑤王與三公主的勤勞智慧,善于種植、儲存和開發糧食。 畫面中安排陶器的出現,暗示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懂得利用泥土制作容器,提升生活質量。 中景和遠景布置的是瑤王的生活環境——高山密林。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瑤族同胞頑強堅韌地扎根于此,繁衍生息和壯大族群。 中景中心位置出現了一個拉弓射箭的人物,借喻瑤王上山狩獵,亦是畫面的畫眼,體現作為家庭的主心骨的擔當與責任。 瑤王上山路線是從家里告別妻兒,由前景糧食區域過渡到中景右部樹叢。 樹叢與糧食中間處理成虛化的空間,是為瑤王出門做鋪墊。 糧食的生產是有季節性的,那么虛化這部分就是說明人類依據自然變化的規律進行生活生產。 瑤王家庭人口眾多,正常的糧食生產儲備難以維持日常消耗,因此需要在農閑時上山狩獵以補充實物,凸顯出瑤王強烈的憂患意識。 為充實家庭物資而上山狩獵,穿越高山密林,追獵山羊。
緊挨樹林左側有被圍圈的山體,是瑤王追獵的足跡,也是后續妻兒尋找瑤王的線索。 在瑤王上方的方形門框,暗示瑤王即將墜崖的悲劇,由生往死的界門。 門框左側站立著一只回望的山羊,似乎在暗示著什么。 它所處位置也是瑤王箭指之地,但因山高霧氣重,瑤王射獵未能成功,因此便有了中景左側高山上奔跑的兩只山羊。 高山之外還有高山,兩山之間有懸崖,懸崖之下有梓桐樹,這便是山羊返壁撞瑤王墜崖之地。 遠景左上部分,放置了六個飄浮的帶種子的葉子,借指為尋找狩獵未歸的瑤王的六子六女。 遠景的其他部分以灰色底上布置黑色橢圓點,借指族群中的遠親近鄰。 一家有事,鄰里親朋相助,以此彰顯個體與群體的社會關系的重要性。
色彩
物象在限定的空間內,在共同的光源環境中,色彩之間對比和影響所形成的物象色彩關系,對畫面效果具有統領性作用。 那么得從繪畫本身和繪畫主題內核去考慮色彩問題,不能局限于簡單的物象表面的色相,還應該從色彩的心理暗示去規劃作品色彩。 如是,描繪瑤王墜崖這件悲傷的事件用什么色彩,能夠合適地表現情感從悲傷過渡到化悲傷為力量,且強調時間和空間的轉換? 作者借用中國太極圖的觀念,黑為陰,白為陽,黑白在變化運動著,喻指瑤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輪回,也是暗喻家庭和族群的領導地位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輪換。 在色彩當中黑色是代表著凄慘、悲傷和憂愁,并代表神秘性,因此黑色是最適合表達瑤王墜崖這悲壯的事件。
白色在物理學中的屬性是可以反射所有光,象征著光明、包容、干凈、樸素、雅致和貞潔,與女性的性格特征是契合的。 瑤王墜崖后,三公主的一系列舉措,表明作為妻子她是溫柔賢惠的,作為母親她是偉大的。 在瑤王逝去后她義無反顧地挑起重擔,撐起悲傷的家庭,帶來希望光明。 畫面中除了黑白,就是灰色,是用來補充或連接景物間的關系。 黑白是兩個極端的對比色,是畫面中兩種力量的抗衡和轉換。 在強烈的極端色彩之間需要過渡性的色彩調和,無論是畫面的經營還是觀者的觀感,灰色不可或缺。 灰色對畫面中悲傷緊張的氣氛起到緩和作用,也是瑤王妻兒和族人從悲傷情緒中走出的過程。
整個畫面的黑白灰的平面秩序帶有極強的主觀性,且能優先喚起視覺神經感知的特性,在視覺上能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1]。 《瑤王狩獵》的色彩運用,一是從繪畫色彩美感考慮,使黑白灰的色彩階梯變化賦予畫面節奏韻律,給人美的感受; 二是對發生在過去的事件做回憶性記錄再現; 三是對男性和女性的贊譽,黑為男白為女,強調在個體、家庭和族群中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三是以黑白灰的變化轉換,強調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是有自然規律的,人類的活動必須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進行。
造型
造型即是對客觀物象藝術處理的形式與結果,通過提煉歸納概括得到的藝術形象,它源于客觀卻又高于客觀,能透過客觀物象獨特的外在形象特征彰顯其內核。 運用在繪畫上常見的有二維和三維兩種形式,兩者既可以獨立,也可共融。 在《瑤王狩獵》中以高度抽象的視覺語言,打破視覺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表面聯系,強調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增強主觀能動性,使形象簡化。 以瑤王的身體造型為例,將三維的軀體平面化、抽象化為幾何圖形的平面。 將點線面更加獨立化,弱化透視、體積和空間關系,高度概括歸納形體,抽象其典型特征,轉化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符號。
二維平面的造型處理相較于三維立體的造型塑造,讓觀者的視覺關注整個畫作,進而思考畫作的內核,而不是關注畫作中的某一個元素。 平面化的塑造不局限于現實的形象和具體的造型,弱化或取消傳統透視關系對物象形象的具體塑造,如此,在造型上勢必降低物象的體積和空間感,通過犧牲物象的透視、體積和空間來增強平面化的藝術性。 對瑤王出門到墜崖身亡這一系列事件抽離出的具有典型性的片段處理,就是將客觀物象凝練組合在一個限定的平面空間內,就是將平面化造型捕捉片段的特性展現出來[2],以便更加自然地講述一個完整的事件發展。 平面化物象造型不再追求逼真寫實,不再追求三維立體的感覺。 如同蒙克的《吶喊》轉換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三維立體的客觀世界的視覺經驗,將重心落在內在的精神性傳達。
藝術論文范例:淺談舞臺藝術文化現狀及趨向
結語
繪畫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優秀作品無不體現繪畫藝術與人們生活生產的關系。 繪畫在記錄人們生活生產的事件,同時還傳達人們對美的追求。 例如廣西的花山壁畫、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穴畫等,當時的人們用繪畫記錄生活的日常情景,千年后的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其對豐衣足食的生活強烈的渴望和臨場感,這即是藝術的審美和教育的作用。 對此,在解析《瑤王狩獵》繪畫作品時,需要透過現象去看本質。 它不是單純的狩獵行為,而是蘊含著一個家庭觀念、族群觀念的深層次的社會人際關系以及道德人倫觀念。 如此,畫面中的物象所體現的不只是繪畫形式上單純的造型美、構圖美和色彩美,而是瑤族傳統優秀文化依托的載體,在藝術審美和教育的催化作用下,透過凝練的藝術形象給人以美的啟迪。
參考文獻:
[1]李婭娜.繪畫藝術中的平面秩序[J].現代藝術與設計,2007(1):106.
[2]劉杏林.當代舞臺設計中的平面繪畫因素[J].舞臺藝術,2007(4):5-12.
作者簡介:曾令權,碩士,廣西科技師范學院講師,油畫教學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