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采編播方式的變化

時間:2020年12月11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 要:當今社會在高速運轉,一切都以效率為先。 隨著社會模式的轉變與移動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我國媒體格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給傳統主流媒體帶來了挑戰。 面對困難,我臺廣播頻率部門與技術部門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在原有采編、播出生產線

  摘 要:當今社會在高速運轉,一切都以效率為先。 隨著社會模式的轉變與移動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我國媒體格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給傳統主流媒體帶來了挑戰。 面對困難,我臺廣播頻率部門與技術部門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在原有采編、播出生產線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形成“云+網”的采編與播出模式。 這更符合新時代受眾的需求,為有效應對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臺技術系統的改變,進一步加強主流媒體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奠定基礎。

  關鍵詞:全媒體; 云辦公; 移動采編; 可視化播出; 新冠肺炎

廣播電視信息

  導語

  社會高速發展,信息快速交互,工作效率提升都得益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與此同時,我國媒體格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主流媒體,正面臨著全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召開,會議不僅強調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還要求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并為傳統媒體向全媒體過渡指明了方向。

  1. 廣播媒體格局的變化

  當今,廣播媒介隨著我國媒體格局的變化也在變化,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在內容形態上,由傳統的音頻這一簡單、獨立的要素逐漸向多元素融合的方向發展。 媒體內容可以不單單局限于音頻,還會有視頻、圖文、VR等更加豐富的元素;

  在采訪過程中,以往只需要音頻文件,隨著廣播在內容形態上的改變,現在更需要融媒單兵這樣的采訪機制,并利用智能終端,將多種格式的內容采集;

  隨著以上兩點的變化,在編制節目上也不單單局限于聲音,廣播媒體人會涉及直播視頻與訪談視頻的制作,尤其是短視頻這種更具有碎片化與伴隨性的觀看模式會越來越普及;

  接收終端移動化日益明顯。 根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我國手機上網用戶數量為12.9億。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大規模運用,受眾收聽途徑朝著終端移動化與“瘦化”發展。 [1]

  2.移動方式下的全媒體即時采編系統

  如今,人們接收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所獲得的渠道越來越多。 作為傳統主流媒體,把黨和政府的聲音正確、快速、有效地傳遞給老百姓,仍是廣播電臺的第一要務。 這也是牢固樹立黨媒公信力與權威性、占據輿論引導制高點的重要舉措。 尤其今年我國乃至全球暴發了大規模新冠肺炎感染事件。 面對這種公共突發事件,采編人員更需要一種能進行多渠道信息匯聚、全媒體資源采集、多途徑產品發布、可移動的采編系統,以高效地完成新聞稿件的生產流程。 [2]

  2.1全媒體移動采編系統的技術特點

  針對廣西廣播電視臺的采編流程,采編崗位人員的需求以及技術系統的特性,其全媒體移動采編系統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2.1.1內外網系統的無縫交互

  本套全媒體移動采編系統的技術架構是新建的,但是之前我臺擁有一套部署在臺內的廣播智能輪盤稿件系統。 如何使外網使用的移動采編系統與內網的稿件系統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高速交互與資源的整合與配置,是我們面對的難題之一。

  要攻破上述難關,第一點要解決移動采編系統的安全性。 這一點廣西廣播電視臺主要采用私有云技術來解決。 我們首先把稿件儲存服務器布置在了臺內私有云,而臺內私有云又通過防火墻與外網相連接。 當前方記者通過外網使用移動采編系統對稿件進行讀寫時,這一操作會被重新定向到這一安全區域,這個是臨時的,此后其再被定向到指定的訪問路徑。 當稿件存儲服務端的數據產生變化,它會啟動自身驅動來確保底層數據的安全。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采用數據包加密,授權訪問控制等措施,加大系統對稿件數據安全防護能力。 只有來自外網的移動采編稿件數據安全,我們才能確保其與內網稿件系統的安全連接。

  第二點,需解決移動采編系統與臺內稿件系統的交互同步。 移動采編系統與臺內稿件系統配備有交互接口,當采編人員對移動采編系統里的稿件進行最后一關審核后,交互接口會把稿件內容封裝成JSON數據包,被周期性地推送到臺內稿件系統。 之后,臺內稿件系統會對JSON數據包拆裝解析,從而獲取到與移動采編系統一樣的稿件。

  2.1.2 移動終端全媒體內容的生產

  移動采編系統打破了以往新聞稿件只能在臺內辦公區生產的流程。 同時,實現了能在多種終端平臺上采取到多種媒體資源,如音頻,視頻,圖片等。 通過移動采編終端,只要在網絡環境下,即可實現多種工具、多種表現形式的全媒體內容生產。 除此之外,電視臺還與第三方平臺配置了內容轉發接口,即成品內容可進行多渠道的發布,如微信,微博等主要社交媒體。 真正做到了只要有智能手機,有網絡,即可完成全媒體下的單兵采編。

  2.2移動采編系統的功能

  移動采編系統主要可以實現以下功能: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媒體格式資源的采集; 稿件的同步錄入、編輯、審核、訂閱、調度使用; 成品內容多平臺分發; 數據統計與管理; 采訪任務下發與內部通訊等。

  3. 廣播的可視化播出

  一直以來,人們對廣播的印象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近年來,隨著全媒體的變革大潮到來,廣播也逐漸探索可視化的播出模式,探尋廣播與視頻的結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下面,以廣西廣播電視臺為例,對這一方式進行介紹。

  3.1廣播與視頻

  廣播因其具有伴隨性、輕成本、時效性強的優勢,在全媒體時代,其所受到的沖擊要小于報紙等傳統媒體。 在過去,聲音是廣播的唯一表現形式,許多場景與細節,受眾只能夠靠想象來感受。

  而對于視頻,其主要在網絡上傳播,覆蓋面廣,可通過動態的畫面與聲音的結合,向受眾展現更為立體生動的內容。 但是視頻的制作遠比廣播音頻制作復雜,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廣播的優勢也無法在視頻上體現‍‌‍‍‌‍‌‍‍‍‌‍‍‌‍‍‍‌‍‍‌‍‍‍‌‍‍‍‍‌‍‌‍‌‍‌‍‍‌‍‍‍‍‍‍‍‍‍‌‍‍‌‍‍‌‍‌‍‌‍。 [3]

  目前,我臺許多節目開始以“廣播+視頻”的播出方式進行嘗試,將廣播與視頻強強聯合的同時互相彌補彼此的不足。 這種創新的方式,向受眾傳遞更加立體生動,多樣化的節目內容,從而為提升受眾體驗,增強用戶黏性創造了有利條件。

  3.2廣播可視化播出的關鍵技術

  科學技術決定生產力,在廣播可視化播出的制作上,技術水平就決定著播出可視化的質量。 而過硬的播出質量是留得住老受眾,吸引住新受眾的重要因素。 廣播節目在以內容建設為根本的同時,還需要科學技術的助力。

  3.2.1直播室聲學設計兼顧視覺設計

  單純的廣播直播室設計往往只需要符合標準的聲學環境。 但是,在全媒體直播室還需要考量到視覺技術的問題。

  在全媒體直播室,我們往往會在主持人與嘉賓身后配置全媒體大屏,作為節目背景的同時,也需要展示部分圖片與數據。 在選購大屏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其材質,色彩清晰度,噪音與散熱性能,還需要考量大屏控制與可視化播出工作站的協調性。 特別要注意的是,大屏刷新頻率要和攝像機拍攝頻率一致,至少也要成倍數關系,這樣在可視化播出中,不會出現大屏頻閃的現象。

  除此之外,直播室的燈光效果也需要進行設計,一般來說,全媒體直播室的燈光總體上會比普通廣播直播室的要柔和明亮,燈光布局點也較多。 同時,我們還會為主持人或嘉賓單獨配置可移動的近景美顏燈,燈具色溫在3400K左右。 [4]

  3.2.2鏡頭的分配與控制

  在全媒體直播間,我們分配了4個迷你攝像頭,分布在主持人與嘉賓座位前方。 這些攝像頭可支持全高清攝像采集,并可實現調音臺的同步控制。 即當調音臺上的主持人或嘉賓話筒推出或開啟時,播出畫面自動切換到相應的攝像機。 所以,主持人往往在直播時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就可確保傳統的廣播播出安全的同時,又可順利完成一場網絡直播。 這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員(如導播)的配置,更加符合廣播輕成本的特點。

  3.2.3視頻操作軟件與視頻流的推出

  在我臺,視頻操作軟件一般會配置在直播間內,主持人可在直播的時候插入相關圖片、素材,甚至打上臺標,或者人工手動切換鏡頭,以此豐富播出內容。 在平時,更可以在不開鏡頭的前提下,插入相關素材進行日常網絡播出。 在節目制作中,甚至還可以使用手機,無人機等移動設備,將直播場景拓展到戶外,適合大型展覽,新聞突發事件等的現場報道。 不僅如此,還可以將網絡信號、電視信號作為攝像源,并將這些視頻信號匯聚于視頻操作軟件,經過編輯后,整個節目的播出視頻便會以H.264或H.265的格式進行編碼,形成IP視頻流后便被推送到指定的播出云平臺。

  目前,我臺經濟廣播相親欄目,教育廣播汽車欄目等多個節目已實現可視化播出的常態化,在受眾之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用戶通過各種終端進行收聽收看的同時,可實時與主播進行點贊、打賞、視頻連線的雙向互動。 這為開拓節目市場、吸引受眾群體、提升受眾黏性內容與互動的緊密結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3.3廣播可視化播出的思考

  第一,對于媒體而言,內容的質量是最為根本、最為關鍵的生存之道。 在全媒體時代,不能只為了融合,盲目地追求廣播可視化播出,廣播視頻節目的千篇一律,往往會帶來審美疲勞的反效果。 因此,必須要遵循內容為王這一原則,將內容做細做優的同時,運用廣播視頻直播進行效果包裝,創新性地打造精品節目。

  第二,廣播與視頻的結合,不單單局限于播出。 我們更可將其作為電商營銷的一種形式,為廣播頻率創收增加新的途徑。

  4.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媒體技術發揮的作用

  今年年初,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席卷我國。 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我們利用第2節所述的全媒體移動采編系統把新聞現場與臺內辦公場景延伸到了居家云辦公。 記者與編輯,通過網絡與全媒體移動采編系統即可居家完成稿件的編輯、審核、調度、發布、任務通知等全套內容生產流程,減少了特殊時期給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5]

  隨著我國采取各項嚴格的管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各行各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仍面臨著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所帶來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臺各廣播頻率也在積極探索更貼合當下要求的節目播出形式。 廣播可視化播出很好地滿足這一需求。

  自復工復產以來,我臺6個廣播頻率合計制作廣播可視化節目將近80場,內容涵蓋文化宣講、直播帶貨、人才招聘、音樂盛會、活動推廣、樓市看房等多種表現形式。 只需推廣主播、直播助理、策劃與技術人員數名即可完成一場直播活動。 這不僅比舉辦線下大型活動耗費更少的人力與資金,還能有效地避免因人群聚集為疫情防控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復工復產的道路上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同時,為新形勢下廣播節目的制作播出提供了新的思路。

  5.新興技術與全媒體發展

  近年來,5G與4K可謂是廣電行業最為關注的新興技術,再加上最近提出高新視頻的概念,這些是否能推進媒體融合往更深層次的發展,是我們所期待的。

  早在2019年7月,我臺就對運用5G網絡對廣播可視化視頻傳輸這一課題進行了探索。 當時,我臺與中國移動展開合作,對某音樂節活動進行了5G直播。 在本次可視化直播中,率先運用了還未上市的5G手機作為移動機位,將其捕捉到的現場盛況,通過5G信號上傳到云平臺,導播工作站通過視頻操作軟件對移動機位的畫面進行實時查看與切換,并把直播視頻流通過5G網絡推送到云平臺。 在整個視頻播出過程,我們驚喜地發現,從使用5G信號回傳現場畫面,到播出內容的推送,再到最后受眾的觀看,其流暢度,延時性與穩定性要明顯好于4G網絡。

  當然,我們在新聞直播中也嘗試采用5G網絡對4K超高清信號進行傳輸。 我們知道4K超高清的信號所占用的帶寬是非常高的,而5G也具有較高的傳輸帶寬,非常適合傳輸4K信號。 在直播的過程中,終端收看的4K高質量畫面得到最大程度還原的同時,其流暢度的表現也讓人滿意。 [6]

  高新視頻,是指采用了如4K/8K,VR/AR等高新技術格式,采用新概念的創新應用場景的視頻。 在許多廣播欄目的可視化播出中,例如汽車節目、樓市節目與大型展會或娛樂現場等,未來可以進一步的采用VR技術‍‌‍‍‌‍‌‍‍‍‌‍‍‌‍‍‍‌‍‍‌‍‍‍‌‍‍‍‍‌‍‌‍‌‍‌‍‍‌‍‍‍‍‍‍‍‍‍‌‍‍‌‍‍‌‍‌‍‌‍。 我們可在相關物品,如汽車、房間、展品的不同部位貼上傳感器,使受眾足不出戶,就能360°沉浸式地感受到了現場氛圍。 這實現了云看車、看房、逛展覽、聽演唱會,使受眾獲得了最大程度的參與感,這是以往任何播出形式所不能給予的。 我們知道,5G技術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它是物聯網的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5G+高新視頻+可視化播出,有可能會催生出廣播融媒新業態。

  新聞媒體論文投稿刊物:《廣播電視信息》雜志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影視信息網絡中心主辦。是我國廣電領域的權威信息媒體、有線電視行業的龍頭刊物。國際刊號ISSN:1007-1997;國內刊號CN:11-3229/TN,郵發代號:82-46。讀者對象為:廣播電視行業決策人員、技術人員、市場與業務開發人員、廣電相關廠商與研究機構等。

  結語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等傳統主流媒體依托云平臺,移動終端等先進科學技術手段,由原來向融媒體探索轉型,到現在向全媒體方向前進。 我臺廣播在采編播系統上進行大膽地改革創新,實現了云平臺采集內容,資源快速交互,多渠道發布,多元素呈現的新型化內容生產發布流程,為主流媒體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鄧向東等.廣播電視臺融合媒體互動技術平臺白皮書(2017年版)[R].北京: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 2017.

  [2]錢岳林等.廣播電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2015)[R].北京: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 2015.

  [3]張金國.關于“廣播+視頻”的探索與實踐[J].廣播電視信息, 2018,03:42-47.

  [4]黃濤,易弘.廣播節目可視化直播的探索[J].廣播電視信息, 2019,03:66-67.

  作者:周 沖 黃 健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邁出我們合作第一步

符合規范的學術服務 助力您的學術成果走向世界


點擊咨詢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