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08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工程建設越來越多,其對土地的污染也在不斷增加。原有工業用地、居住及公共建設等用地,進行搬遷或拆除后遺留的土壤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給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安全、有效地開發利用原有地塊,需要進行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保障地塊進行安全的開發利用。土壤污染后,有毒有害物質經生物體的吸收而富集,人類食用這種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物,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土壤污染多為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在新形勢下,既要重視土壤污染的預防,也要重視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在土壤污染的防治上,應謹慎處理農藥問題、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病害蟲、加大對土壤保護的宣傳力度。本文主要介紹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的要點,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引言
我國土地遼闊,類型多樣,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土壤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如土壤酸化、鹽堿化、水土流失、土壤侵蝕、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為了更好的對土壤環境進行保護和管理,生態環境部于2018年9月13日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HJ964-2018),科學地預測與評價人為因素導致某種物質進入土壤環境,導致土壤環境質量惡化的過程或狀態。《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防治法規定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應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地塊基本信息、污染物含量是否超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等。如污染物的含量超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的標準,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則應包括污染物類型、污染物來源、地下水污染狀況等相關內容。
農業方向評職知識:土壤微生物分析論文怎么發表
1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的危害,可從三點說起:第一,土壤污染會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重金屬污染對農作物的危害,不僅造成農作物本身重金屬超標,重金屬的富集造成農作物的不可食用,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重金屬也會造成糧食減產,只要農作物重金屬超標就會給群眾帶來輿論恐慌,如新鄉大米鎘超標,就嚴重影響到整個豫東地區的糧食銷售;第二,土壤污染會降低農作物的質量,土壤污染除了會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外,還會降低農作物的質量,如在城市近郊一旦土壤污染,就會影響到附近的蔬菜種植業,這不僅會導致蔬菜種植業的產量、質量下降,也會在人們食用這些蔬菜后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第三,土壤污染會危害人體的健康,土壤一旦遭受污染,就會給人體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這是因為污染的土壤含有重金屬,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第四,秉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土壤污染影響后續土地流轉。
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2.1 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本階段主要工作是污染源識別,通過分析收集的相關資料,現場踏勘了解的地塊信息,人員訪談核實的信息,明確地塊有無污染源存在。一般不進行現場鉆孔、采樣檢測工作。若調查過程中發現地塊內或周邊地塊(一般以緊鄰地塊為主)歷史和現狀均無相關的污染源存在,則表明地塊的環境狀況良好,可進行地塊對應的開發利用。
需收集的資料主要有地塊內各使用權人變更信息、測繪報告、地塊內企業環評、地塊內管線圖、地塊未來規劃等,若調查過程中發現與調查地塊緊鄰的地塊或500m范圍內地塊可能存在大氣沉降、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等途徑造成地塊污染的情況,則應調查可能造成調查地塊污染的其他地塊的信息。
現場踏勘主要了解地塊及相鄰地塊的現狀、地塊周邊敏感目標、現場有無疑似殘余廢棄物、有無疑似污染區域或存在異味的區域等。結合收集到的資料,明確有無污染源存在。
人員訪談主要訪談地塊現狀和歷史的知情人,一般訪談3類,包括當地政府人員、地塊的使用者或工作人員、周邊居民等,主要是核實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了解地塊的使用歷史,有無污染事故發生,有無固廢填埋等信息。
若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發現地塊歷史上涉及工礦企業、危廢或固廢堆放等,或現有資料缺失缺少判斷依據,應進行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明確污染物種類和污染范圍。
2.2 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本階段主要工作為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分為初步采樣分析和詳細采樣分析。
初步采樣工作:(1)布點依據:根據前期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了解的地塊現狀及歷史信息選擇合適的布點方法(參考25.1、25.2),優先選擇專業判斷布點法。(2)樣品采集:土壤采樣深度一般分三層采集,實際工作過程中依據水位、地質條件等適當調整。采樣過程中優先采集測定揮發性有機物的樣品,測定揮發性有機物的樣品采樣方法應滿足《地塊土壤和地下水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技術導則》(HJ 1019-2019)中的要求。樣品采集后分別裝入對應的容器中。(3)質量控制:設置設備淋洗、運輸空白、現場平行等質控樣品,實驗室分析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包括方法空白、基體加標、空白加標、實驗室平行等,應滿足HJ/T 164和HJ/T 166中的要求。
(4)樣品保存: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的相關要求,采用專門的冷藏箱(帶藍冰)進行樣品的運輸,及時將樣品送至實驗室。若樣品無法當天送達實驗室的則放置于冰柜(0~4 ℃)保存。(5)如需采集地下水應建地下水監測井,監測井的建設應滿足HJ25.1、HJ25.2、HJ/T164中的相關要求,監測井設立完成后需進行成井洗井及采樣前洗井工作,一般情況下采樣深度應在監測井水面下0.5m以下。為方便后續了解地塊內地下水流向,需進行監測井水位標高的測定,繪制出地塊內地下水流向圖。根據采樣過程中土層性質繪制剖面圖,了解地塊的地質條件。
(6)檢測指標:檢測指標以污染識別階段確定的污染物為主,土壤和地下水主要以《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的因子為主,同時滿足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及檢出限等要求。(7)評價結果:根據初步采樣階段土壤和地下水的檢測結果,若相關污染物濃度滿足國家或地方相關的標準限值,則調查工作結束,可認為地塊環境狀況可接受,可進行下一步的開發利用;若相關污染物檢測結果超過相關的評價標準,需進行第二階段的詳細采樣分析工作,確定相關污染物污染的程度及污染范圍。
詳細采樣工作:(1)根據初步采樣的檢測分析結果,確定超標污染物、污染點位和污染深度,開展詳細調查工作。詳細調查采用系統布點法對超標的土壤和地下水點位進行加密布點,采樣單元面積不大于1600 m2,采樣深度不低于初步調查階段超標樣品深度。若原土壤點位超標應在原點位建立地下水監測井。(2)檢測指標以第一階段確定的關注污染物為主。(3)現場質量控制、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保存運輸、實驗室檢測參照初步采樣階段,檢測指標以初步采樣階段確定的關注污染物為主。(4)檢測結果對標相應的評價標準,依據初步采樣和詳細采樣階段確定的關注污染物的超標情況,進一步進行風險評估工作。
2.3 第三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本階段調查的主要內容為地塊特征參數和受體暴露參數,調查結果供地塊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和修復使用。
3 新形勢下土壤污染防治的根本措施
3.1建立調查評估制度
建設用地土地儲備、使用權人變更、收回、續期前,應組織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若調查超標,應進行風險評估工作,必要時進行修復及監管工作。各階段報告應向環保部門申請備案,為后續土地流轉提供相關依據。
3.2謹慎地處理好農藥問題
在種植農作物、瓜果蔬菜時,應科學地使用農藥消滅病害蟲,如果濫用農藥后,卻沒有處理好農藥殘渣,就會嚴重危害到土壤,農藥的合理使用,要依據相關說明嚴格進行,要從科學保存農藥、科學運輸農藥及規范使用做起,當然,使用農藥的人員要積極學習健康知識,合理把控和操作農藥的噴灑次數及噴灑范圍,把農藥污染土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3優化施肥
采取有機、無機肥料的合理施用,增施有機肥,減施化肥。氮肥增施銨態氮和硝態氮的比例,磷肥以鈣鎂磷為主,鉀肥以硫酸鉀為主。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降解重金屬的活性,有利提高土壤有機質,促進耕地耕作帶來的最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4嚴控工業及生活垃圾污染
工業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做好工業污氣、污水、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環保不達標不得生產。居民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收集,由招標第三方專業化企業集中無害化處理,杜絕工業及生活垃圾的污染。
3.5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新形勢下,土壤污染的治理,可從以下幾點說起:一是采用生物修復技術治理土壤污染:由于土壤污染物質能結合生物降解的方式,以植物吸收的方式凈化土壤,處理工業上的廢氣污染物、城市垃圾、重金屬及農藥等,就能為土壤污染的治理帶來前所未有的作用。生物修復技術治理土壤污染的過程中,也促使農藥污染的微生物對菌劑加以降解,從根本上降低農藥的殘留量。非食用的植物對重金屬具有吸收的作用,就能借助于這一方法,去治理土壤污染,如羊齒類鐵角蕨屬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并改善土壤中重金屬含量,進而治理土壤污染;二是采用化學處理技術:由于化學藥劑會造成土壤污染,這時候就能借助于化學藥劑的作用進行改善,如化學藥劑能把土壤中的重金屬在一系列化學反應下,形成難溶性物質,這時候植物吸收量就會降低;當土壤的酸性含量較高,就可以加入石灰,這時候土壤的 pH 值就會提高,并使得銅、鎘等形成氫氧化物,進而出現沉淀,并帶給土壤極小的危害;當土壤含有大量的硝態氮,就能減少氮肥的使用量,配置抑制劑就能控制氮的含量,進而從化學角度治理土壤污染。
三是采用換土和翻土技術治理土壤污染:當土壤污染不是非常嚴重時,就能采用深翻土技術進行處理;當土壤污染相對嚴重時,可及時更換客土或者除掉土壤的表土,就能減輕土壤污染。采用換土和翻土技術治理土壤污染,能從根源上改善當前的土壤污染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換土和翻土技術比較適用于治理土壤污染面積較小的地方,一旦土壤污染的范圍非常大,這一方法操作起來就會有非常大的難題。
3.6加大土壤保護的宣傳力度
對農作物、瓜果蔬菜種植者進行大量的健康宣教,增強人們保護土壤的根本意識,為他們講解和培訓相應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與知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好土壤污染的預防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主要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了解地塊及周邊現狀及歷史信息。通過污染源識別明確地塊內是否存在污染;若存在,通過初步采樣與數據分析,確定關注污染物是否超過相應的評價標準;若超標,通過詳細采樣及數據分析,確定目標污染物是否超標,及后續風險評估中目標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致癌風險或危害水平是否可接受。
參考文獻
[1]朱遠峰,任仲宇,郭迎濤.《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編制問題探討[J].環境影響評價,2017,39(6):23-25.
[2]HJ169—201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S].北京:生態環境部,2018-10-14.
[3]周俊.我國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設計探討[J].環境保護,2017,45(12):29-32.
[4]袁峰.淺析我國耕地土壤污染現狀及其改善措施[J].廣州化工,2014(6):125-127.
[5]吳君蓮,杜燃利.試論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及防治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7):127-128.
[6]吳德富.淺析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及實用措施[J].華夏地理,2016(3):63.
作者:李紫惠 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