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16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 利用文獻計量法對CNKI中2010—2019年與科普有關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呈現與解讀,揭示了科普研究的熱點和演進趨勢。 分析中聯合運用了CiteSpace和Vosviewer軟件,更綜合、清晰地呈現了研究熱點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近十年的科普研究可劃分為兩個階段:2010—2015年的穩步發展階段和2016—2019年的全面戰略升級階段。 國內科普的研究熱點正從健康、傳統媒介、氣象、科學素質和自然災害等方面轉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信息平臺建設、新媒體等新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科普VosviewerCiteSpace
對于科普的概念,袁清林、周孟璞、任福君等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基本的共識性觀點是“科學普及的基本內容包括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普及的對象是社會公眾,目的是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1-3]。 關于科普的階段,吳國盛提出三階段說,包括傳統科普、公眾理解科學、現代科普[4]。 劉華杰認為,“現代科普”用“科學傳播”來代替更合適[5]。 基于對科普的內涵和階段的分析,最終本文將科學傳播、科學普及、公眾理解科學、科技傳播等均納入科普的范圍。
科普研究包含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具體到各方面可劃分為中外科普理論比較、公民科學素質測度、科普資源及其共建共享、科普目的和目標、科普政策法規、科普內容體系、科普監測評估、科普創作、科普效果、科學教育、科普傳播機制等[6]。
目前,國內已有學者利用文獻研究法分析了國外科普研究的特點、現狀。 周雁翎[7]以1994—2011年發表在《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上的文獻進行分析,闡明了科學傳播研究的基本學術理路; 邢曉雯[8]對SSCI中2007—2016年發表在《健康傳播》(Health Communication)上的文獻進行分析,總結了國外健康科普的研究現狀,并對我國健康科普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王國燕[9]對SSCI中收錄的2008—2017年有關《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的文獻進行分析,闡明了國際科學傳播的研究趨勢; 學者們多以特定領域或者期刊為對象進行研究,來揭示國外科學傳播與普及研究的發展特點和趨勢。 對國內科普現狀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針對某個領域的研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我國20年健康科普研究的文獻分析》在總結了健康科普存在的相關問題后,提出了加強精準健康科普研究的方向[10]; 高宏斌[11]對高校科普研究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梳理了高校科普研究進展; 佟賀豐[12]梳理了科普政策,并且通過對科普經費的統計分析和知網中相關文獻的計量分析,梳理了我國科學技術普及現狀,還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科普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建議等。 還有部分學者從載文期刊著手,以載文期刊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相關研究,如顏燕和束春德均是以《科普研究》期刊的文獻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束春德[13]的研究以2006—2010年的536篇文獻為研究對象; 顏燕[14]是以2013—2014年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
使用文獻計量法對國內科普發展狀況展開研究的有桂晶晶和張婷等,桂晶晶主要對科普研究的論文數量、基金支撐力度和論文被引情況進行了研究,發現論文數量和基金支撐力度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論文被引情況有待進一步加強[15]; 張婷在其博士論文中對科學傳播研究進行了可視化分析,探尋科學傳播研究熱點的演進軌跡[16]。 總體來看,目前關于我國科普整體現狀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以2010—2019年近十年的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與科普相關的論文為研究對象,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視化軟件對文獻進行計量分析,對我國科普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解讀與分析。
1數據和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數據來自CNKI,研究對象是學術論文,因此選擇的文獻是期刊文章和學位論文。
檢索期刊文獻:使用高級檢索功能,選擇期刊選項,主題設置為“科普”,時間設置為2010—2019年,共檢索到文獻20 856篇,為保證數據的有效性,通過手動篩選和軟件去重進行數據清洗。 手動篩選時剔除無關論文(按照科普和科普研究的界定范圍進行剔除)和非學術論文(主要包括公告、新聞、動態、通知、啟事等),最終得到有效文獻7 516篇。
檢索學位論文:利用高級檢索功能,選擇碩博士選項,將主題設置為“科普”,學位年度設置為2010—2019年,檢索到博士論文78篇,手動篩查剔除無關論文,最終得到有效論文30篇; 檢索到碩士論文1 746篇,手動篩查剔除無關論文,最終得到有效論文513篇。 將8 059篇論文下載成Refworks格式,下載的CNKI的數據信息不包含參考文獻信息,由于參考文獻信息缺失,CNKI數據無法進行文獻共被引分析。 本文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和關鍵詞時序分布及關鍵詞突發性檢測,探究科普研究的熱點和演進趨勢。
本文分析工具是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視化軟件。 CiteSpace 軟件能夠用于科學知識圖譜的繪制[17],Vosviewer具有標簽視圖、密度視圖、聚類視圖和散點視圖四種展示方式, 相較于其他同類軟件可視化效果更為突出, 且分析功能更為多樣[9],該軟件對關鍵詞聚類呈現得更加清晰。 因此,本文聯合運用了CiteSpace和Vosviewer軟件,利用CiteSpace進行關鍵詞時序分析和關鍵詞突現分析,利用Vosviewer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和聚類密度視圖分析,更綜合、清晰地呈現研究熱點及研究熱點間的相互關系。
1.2 數據有效性驗證
在數據清洗過程中手動篩選剔除無關論文和非學術論文時,為提高效率,采用分組剔除的方法:點擊分組瀏覽的主題選項,在每一類主題中分組瀏覽,手動篩選符合本文所界定的科普研究含義的文獻。 由于本研究只分析學術論文,因此只選擇了期刊和學位論文進行檢索。 由于分組太多,數據繁雜,因此不再一一列明。 例如,期刊檢索篩選情況:期刊文獻按條件共檢索到20 856篇,在分組瀏覽的每個主題下篩選,其中“科普大篷車”主題下的文獻共194篇,最后篩選出128篇; “科技館”主題下的文獻共894篇,最后篩選出746篇; “科普場館”主題下的文獻共416篇,篩選出337篇。
“科普資源”主題下的文獻共241篇,篩選出192篇; “科普期刊”主題下的文獻共189篇,篩選出149篇; 科普圖書共355篇,篩選出287篇; 這些主題下篩選得到的文獻屬于科普研究范疇中的科普資源及其共建共享。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科學普及教育”這幾個主題屬于科普研究范疇中的科普教育。 所有下載的文獻均屬于文章中所界定的科普研究的范疇。 在數據清洗過程中,使用了手動篩選和軟件去重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數據的有效性。
2整體分析
為了使分析結果更全面,本文在知識圖譜分析的基礎上輔助分析代表性學者。 在利用CNKI檢索文獻時,對CNKI檢索到的文獻進行整體觀察分析。 通過檢索結果和相關文獻閱讀,尋找進行科普研究的代表性學者詳細分析。
2.1 研究熱點
在 CiteSpace 中使用時區視圖( timezone),按時間片關鍵詞 Top N=50 統計了科普研究關鍵詞時序圖譜,結合文獻閱讀及相關背景將我國科普研究大致分為以下兩個階段:2010—2015年的穩步發展階段和2016—2019年的全面戰略升級階段[18]。 2015年我國產生了首批擁有研究生學歷的科普專業人才,研究群體發展壯大,且更加專業; 2016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重要理念; 高校人才培養體制更加完善,為科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因此從2016年起,科普研究進入全面戰略升級階段。
可以看出2010—2015年這一時間段內,研究熱點有科普場館、科普活動、科普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科普活動、網絡科普、資源共享等。 2016—2019年,由于高校專業科普人才的產生,部分科普研究工作開始由高校承擔,高?茀f也擔當起了重要角色,專業科普人才協助中小學開展科學教育,虛擬現實技術更好地助力科普,科普工作逐漸向標準化方向發展。
為了保證數據分析的一致性,筆者綜合運用了CiteSpace和Vosviewer軟件,將CiteSpace中的數據導出為.net格式,利用Vosviewer中的Create a Map Based On Network中的pajek來呈現關鍵詞共現網絡[19]。 在Vosviewer中每一個顏色代表一個聚類,本文中將相近關鍵詞形成的聚類概括為一個主題; 連線的粗細代表關鍵詞之間的關聯程度,連線越粗代表關聯程度越大[20]。 由于研究熱點太過分散,因此調整Analysis功能區Min.cluster size的值,以呈現合適聚類(此值越大聚類越集中,此值越小聚類越分散),最終形成5個主要聚類。
綠色聚類圍繞科普教育,主要研究熱點有科學普及教育、防震減災、防震減災宣傳、氣象科普、科普宣傳等; 紅色聚類圍繞科普工作和科協系統,研究熱點有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協、老科協、志愿服務、科普規劃、科普對策、科普問題等; 黃色聚類圍繞科普創作,主要研究熱點有科普圖書、科普作家協會、科普讀物、科普展品等; 紫色聚類圍繞青少年科普展開,涉及高校專業科普人才以及采用館校結合等方式加強中小學的科普和科學教育; 藍色聚類圍繞科技館和科普場館展開,主要研究的是科普資源的共建共享。
2.2 代表性學者
科普是一個交叉性很強的學科,相關文獻的作者也是來自各個專業,作者很多,分布也比較散,本文主要分析任福君、翟杰全、吳國盛三位專業學者。 任福君關注的領域主要是科普產業、科普法制、科普基礎設施、科普資源、科學素質、大學科普、科技傳播與普及等; 翟杰全關注的領域主要是科技傳播、科學傳播、科技公共傳播、大學科普、科技傳播學、科技傳播研究、科普工作、國家科技傳播體系、國家科技傳播能力、科技傳播政策、科技傳播機制等。
兩位學者合著的《科技傳播與普及概論》對科技傳播與普及進行了理論探索和實踐總結,是學習科普的優質參考教材; 合作文獻《我國科普的新發展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要課題》對科普研究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并指出需要深化研究的課題,是我們進行科普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吳國盛主要從科技史和哲學的角度來進行科普研究,其對于科學傳播的研究和科普的界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3重點文獻可視化分析
由于科普本身是一個交叉學科,研究熱點很分散,分析整體數據時分析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整體分析的基礎上,再選擇有代表性的重點文獻進行細致分析。 經整體分析和閱讀文獻,最后選擇出1 006篇重點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
3.1 關鍵詞共現分析
字體的大小表示該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通過頻次可以反映研究熱點。 科普出現的頻次最高,反映在圖譜中字體最大; 其余關鍵詞均是圍繞科普展開,其他研究熱點有新媒體、青少年、創新、氣象科普、科技館、教育、科學素質等。 新媒體是最新科普方式的代表,各種微視頻、短動畫的出現極大地創新了科普方式并且提高了科普效率。 青少年是科普對象的代表,這個群體一直是科普的重要對象。 創新是科普研究的未來趨勢,涉及科普理論、資源、模式等方面的創新。
氣象科普和醫藥科普等一直以來是科普研究的重要領域,因為它涉及防災、救災、公眾健康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內容。 科技館是對公眾進行科學普及的主陣地,開展的展教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在某一特定領域的科學素質。 由于該圖很難清晰地反映關鍵詞的聚類,因此進一步采用Vosviewer軟件來顯示聚類,并對各聚類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在Vosviewer中每一個顏色代表一個聚類,本文中將相近關鍵詞形成的聚類概括為一個主題; 根據聚類之間的關系,將關鍵詞共現網絡呈現的聚類概括為四類主題:①基礎科普與創新探索; ②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科普方式的研究; ③以氣象、防震減災為代表的針對具體科普領域的研究; ④信息化平臺建設與人才培養。
第一類主題:基礎科普與創新探索。 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對應于圖4中紅色聚類與深藍色聚類,主要包括圍繞在“科普”周圍的科學素質、社區、教育、科學傳播、傳播效果等,以及圍繞在“創新”周圍的企業、青少年、科技館、展品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年) 》等法案、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實現了大科普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一致性,科普工作把提高國民科學素質作為基本目標已被普遍認同[21]。 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社區科普的重要性變得日益凸顯。 胡俊平和石順科在這方面做了相關研究,通過對當前我國城鎮居民的社區科普需求和滿意度現狀的調查分析, 使社區居民在科普內容、科普渠道、科普載體等方面的觀點信息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反映[22],社區科普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科學素質。
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王麗慧研究了大教育觀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發展以及科普教育基地網絡的建設[23]。 執政者的科學素質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極其重要,王大鵬和高宏斌研究了提升執政者科學素質的蘇州模式,在此模式中具有相對完善的可以提高科學素質的科普體系[24]。 劉彥君等學者還對面向突發公共事件輿論引導的應急科普機制進行了研究,指出了科普機制構建的路徑[25]。 科普創新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科普產業,任福君在2011年對科普產業發展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指出了科普產業的特征、內涵界定、分類、發展原則、存在的問題、發展的主要任務等[26]。
第二類主題: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科普方式的研究。 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對應于圖4中下方的黃色聚類,主要關鍵詞有圍繞在“新媒體”周圍的動畫、傳統媒體、網絡、大數據等。 新媒體是指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 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27]。 目前針對新媒體在科普上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有學者立足于科普網站和新浪科普微博研究了網絡新媒體在我國科學普及中的發展現狀,并從新媒體發布者、信息接收者和管理者等角度對網絡新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改進建議[28]。 趙軍和王麗對新媒體在科普中的應用和相關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指出了傳統媒體應當加速媒體融合,積極發展新領域,并指出新媒體在科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科普的科學性和知識產權問題[29]。
新媒體既是科普知識的傳播方式,同時也是進行科普效果評估的方式。 潘龍飛和周程利用新媒體進行了大型科普活動的效果評估,相較于傳統方式能夠更全面的獲取數據,使得評估效果更加準確[30]。 蔡雨坤基于6個科學類微信公眾號對新媒體科學傳播的特色進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科學類公眾號主要關注的內容是醫藥、公共衛生、生命科學等,同時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特別是提升科學類微信公眾號傳播效果的理論與實踐[31]。
第三類主題:以氣象、防震減災為代表的針對具體科普領域的研究。 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對應于圖4中左側的綠色聚類,主要關鍵詞有圍繞在“氣象”周圍的防震減災、教育基地、服務、活動、經驗、微信公眾號等。 氣象科普一直都是科普研究中的重點,做好氣象與防災減災的科普是關系國泰民安的重要工作。 目前氣象科普的研究熱點主要聚焦于新媒體時代氣象科普的發展狀況。 朱學娟指出新媒體時代氣象科普部門已將微網頁、微視頻引入了氣象科普的研發中,通過新媒體平臺也可以實現氣象科普知識的快速傳播,但是仍存在傳播內容單一、缺乏創新等問題[32]。 網絡上各種短視頻、短動畫是進行氣象科普的有效方式,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傳播迅速。
5·12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聯合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在華北電力大學成功地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水力發電與地質減災”科普論壇[33],為了增加宣傳效果,還利用了網絡和微信公眾號進行直播。 做好氣象科普與防震減災科普的同時,健康科普也一直是科普研究的熱點。 吳一波曾對20年的健康科普進行了分析,指出健康科普研究中社區宣傳關注較多,運用新媒體的健康科普研究發展迅速,而期刊等傳統媒體日益衰弱; 研究的領域存在“重點疾病多, 非重點疾病少; 慢性病多,非慢性病少; 老年兒童多,青中年少”的“三多三少”問題[10]。
第四類主題:信息化平臺建設與人才培養。 這一主題的關鍵詞對應于圖4中最上方的紫色聚類與淺藍色聚類,主要關鍵詞有信息化、平臺建設、人才、培訓等。 科普信息化建設是實現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跨越提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支撐手段和重要組成部分[34]。 有學者研究指出,進行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在于促進“科普人”的信息化,需要“科普人”具備互聯網理念、長板策略理念、連接器理念、朋友圈理念、獲得感理念等[35]。 互聯網理念是科普信息化建設的邏輯起點,如何發展和利用互聯網也是科普信息化建設中的研究熱點。
中國科協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借助互聯網平臺,積極實施“互聯網+科普”行動和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開辟了網絡科普主戰場[36]。 “互聯網+科普”具有立體化、時效性、參與互動性等特點,利用大數據分析科普需求能夠獲取更加全面的信息[37]。 “互聯網+科普”的各種實踐中,“科普中國 + 百度”戰略合作是一個成功案例,它將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的技術和平臺資源與科協自身的組織和專家資源相結合,在準確感知公眾科普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彼此合作提供精準化、個性化與均等化的智慧科普服務[38]。 在科普信息化的過程中,信息化人才起著關鍵作用。 培養信息化科普人才需要建立系統的培養模式。
首先需要確定科普人才培養理念,其次需要構建網絡科普教育平臺,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科普課程的模式。 科普工作的有效開展,至少要抓好三支科普人才隊伍:一是高端專門科普人才隊伍,二是面向基層的科普骨干人才隊伍,三是面向基層直接開展科普工作的科普人才隊伍[39]。 例如,科技館作為科普的主要陣地,其科普人才目前存在學歷較低、流動性大、缺少科學的考核機制等問題。 應吸引更多高學歷、高素質的科普人才,建立穩定的科普人才隊伍,從而促進科普事業良性發展[40]。
為了清晰地展現以上研究主題的研究熱度,利用Voeviewer軟件做出了聚類密度視圖,兩圖的關鍵詞是一一對應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主要揭示關鍵詞之間的聚類關系,而聚類密度視圖主要揭示研究熱點以及研究熱度。 圖中的深紅色、橙色、黃色、綠色、淺藍色對應于研究熱度依次減弱,研究熱度越高越接近紅色。 該圖清晰呈現了每個研究熱點的研究熱度,圖中呈現出的研究熱度與關鍵詞共現網絡呈現的研究熱點一致。 研究熱度最高的主要有科普、創新、新媒體、氣象、對策,研究熱度比較高的還有信息化、科技館、中醫藥等。
3.2 關鍵詞突現分析
其中包含排名前21的關鍵詞,紅色顯示的是該關鍵詞突現的年份,所有突現關鍵詞按時間順序排列,可以看出突現研究熱點的變化情況。 例如,“調查問卷”在2010年成為研究熱點,它是進行科普需求和科普效果調查的一種重要工具:“popular science”也出現在2010年,其研究熱度在2010—2012年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水平,當時針對科普相關概念的討論熱潮使得“popular science”持續受到關注; “航空”突現在2014年,在這一年,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航天發射計劃均進展順利,但同時2014年的航空事故致亡人數超過往年的平均數,因此針對航空的科普一時成為科普研究者關注的熱點。
2016年微信的廣泛流行促進了科普事業的發展; “平臺建設”是近年來科普研究越來越關注的熱點話題,科普網站等信息化平臺建設和科技館等科普資源平臺建設都是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的必備工作; 2018年12月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舉行“解讀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科普報告會”,報告會分析了弗朗西斯·阿諾德提出的酶的定向進化技術,這一技術已經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的綠色化學發展,綠色化學的科普也逐漸發展起來; 隨著民眾就醫觀念的改變,百姓更加注重日常保養和健康管理,中醫養生逐漸受到民眾的關注,學者開始探尋“正宗中醫學術”,使之打破地域和渠道的限制,服務于更廣大人群的路徑。
2018年1月5日云診健康科技與易美傳播攜手開啟了中醫藥健康文化科普的“跨界融合”,中醫藥科普也逐漸成為科普研究的熱點; 2018年各種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得到推廣,借助微信公眾號進行科普的研究成為熱點,一直持續到今天。 各種創新層出不窮,比較知名的如“科普中國”“新發現”“果殼科學人”“科學1915”“炫酷科學”“墨子沙龍”“大科技”等微信公眾號。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某個研究熱點的出現是與時代背景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做好科普及其研究工作,應密切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狀況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
4結語
目前科普工作已涉及多個領域,其中主要的有氣象科普、自然災害科普、防災減災科普、健康生活科普、人工智能科普幾方面。 科普方式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媒體的利用上。 科學方法的宣傳普及也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41]。 科普資源有了很大的創新,流動科技館的出現是科普工作的突破性進展,新的主題科技館已經開始漸漸涌現,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集成電路科技館、廣州人工智能科技館。
科普對象的群體也在逐漸擴大,科普惠農計劃卓有成效[42]。 大學擁有重要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是科普發展的一支重要的主力軍,因此對大學科普推進模式的研究也成為一個研究熱點[43-44]。 近十年的科普理論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對科普實踐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在科普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又給科普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兩者相互促進發展。
科學論文投稿刊物:《自然辯證法研究》雜志為月刊,每期112頁,是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交叉、跨學科的哲學社會科學性學術刊物。學術論文涉獵面廣,學術信息量大,反映自然辯證法界的最新成果和學術活動全貌。
由于科普的范圍非常廣泛,本文在文獻收集方面可能不夠全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通過對現有8 059篇文獻的數據分析,可以對我國科普研究的未來趨勢作出預測:健康科普的研究將會持續深入,氣象科普將會繼續保持研究熱度并且會加入各種創新形式,人工智能的科普將會逐漸增多,集成電路科普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科普方式將會更加多元化,科普信息化和科普人才平臺建設將會逐漸體制化,對科普效果評估的定量化研究仍會受到持續關注。
參考文獻
[1]袁清林.科普學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周孟璞,松鷹.科普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任福君,翟杰全.科技傳播與普及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4]吳國盛.當代中國的科學傳播[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6,38(2):1-6.
[5]劉華杰.論科普的立場與科學傳播的信條[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8):76-80.
作者:羅文學 陳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