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由于受戰亂壓迫、自然環境等影響,羌族經歷多次向東、向南的遷徙,逐漸形成今天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理縣、汶川地區為主的羌族自治縣以及其他散居的羌族聚居群落。 羌族“薩朗”廣義指在羌區內的一種自娛性舞蹈,羌語譯為“唱起來,跳起來”。 在理縣將這種自娛性舞蹈形式稱為“喲蹴步”“席布蹴”。 “薩朗”狹義特指茂縣地區的自娛性舞蹈。 隨著民族遷徙過程中文化的交流滲透、居住的地理環境和起源于不同的古羌部落傳承等種種因素,導致羌族薩朗在各地的舞蹈形態差異。
【關鍵詞】理縣; 茂縣; 薩朗; 舞蹈形態
1.茂縣薩朗與理縣薩朗的起源比較
1.1茂縣薩朗起源的民間傳說分析
在茂縣河西村西湖寨羌族民間故事《薩朗姐》中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田野間的羊角花開得最鮮艷的時候,人們忽然聽見羊角花海中響起銀鈴般清脆響亮的歌聲。 跟著歌聲,大家在花海中看到一位身穿白色麻布衣、頭戴黑色頭帕、腰上拴著桃花圍腰的羌族姑娘。 她就是人們傳說的住在天上的舞蹈女神“薩朗”,每年農歷五月十五都會來到人間神山教人們唱歌跳舞。
舞蹈教育論文: 舞蹈生態與中國民族舞蹈的特異性分析
1.2理縣薩朗起源的史書記載
羌族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宗教信仰,停留在“萬物有靈”和對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階段。 《汶川縣志》中記載:“羌民……喪葬有鬧喪曲……互相舞蹈,以示悲歡,蓋古風尚存也。 ”我們可以看出理縣的“薩朗”與原始巫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至今仍保留著“以舞娛神”的原始舞風,內心始終保持著對神的敬畏、對釋比的尊敬。
1.3考古資料分析
羌族薩朗舞蹈歷史久遠,我們可以從出土的文物中考證,茂縣流傳的薩朗從體態風貌上來看與青海大通縣孫家寨出土的彩陶紋盆上古舞形象非常相似。 1973年,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古墓中出土了一個“馬家窯類型舞蹈紋盆”,陶器上的人物臀胯部的位置有毛物狀與頭飾方向相反。 舞蹈畫面線條清晰、簡潔。 1995年,青海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出土的“宗日文化舞蹈紋盆”形狀基本同于大通縣舞蹈紋彩陶盆。 彩陶盆出土的地點也正是遠古時期“氐羌族群”的生存發源地,在學界中諸多學者也基本認同“馬家窯類型舞蹈紋盆”與“宗日文化舞蹈紋盆”中的舞蹈形態屬于遠古“氐羌族群”文化。
2.茂縣薩朗與理縣薩朗的舞蹈形態分析
2.1形式和內容
茂縣薩朗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自娛性舞蹈,羌語解釋為“唱起來,跳起來”。 每逢重要的民族節日、聚會、豐收或婚喪嫁娶時都會跳“薩朗”。 表現內容反映了大家勞作后慶祝豐收的景象和日常中娛樂游戲及男女愛情等羌族生活和習慣的舞段。
理縣薩朗按羌族南部方言解釋為“辦酒席時跳舞”的意思。 是為喪事或祭祀舉辦酒席之后跳的舞蹈,一般沒有固定程序,自娛性強。 舞蹈跳法和韻律與“薩朗”雷同,只是活動的目的和舞蹈中唱詞、曲調有明顯差別。 理縣薩朗中明顯含有祭祀活動中的自然膜拜和虔誠的內心活動。
2.2動律特點
羌族人民常年生活在山地高原環境中,人們為了適應山地環境所能進行的正常勞動方式和行動往來的體態,這種體態逐漸成為羌族民間舞蹈中的風格特點。 舞蹈中的手臂動作較少,腿部動作較多且靈敏。 主要表現為以胯部帶動身體變化以及胴體的軸向轉動韻律和上身傾斜轉動的擰傾韻律。 茂縣薩朗由于地形開闊加之人們心中信仰薩朗女神,在體態上形成了身體挺拔的高體態舞姿。 身體的基本動律體現為胴體軸向后轉動韻律和上身傾斜轉動的擰傾韻律,這種舞蹈多為側身頂胯,重心放在出胯一側的腿上,使整個體態形成“S”形。 配著腿部靈活的步伐,舞蹈韻律獨特。
理縣薩朗受地形和宗教影響,俯身向下的舞姿較多,雙手體前左右擺動較多,單手向下按壓的動作也常出現,身體的軸向轉動幅度更大。 理縣薩朗中還有女子害羞遮面等動作。 腳下舞步豐富,多碎步。 理縣薩朗舞蹈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以唱為主,左右腳交替前踏,重而有力,緩慢前進。 主要在老齡的羌民和偏遠的羌寨中流行。 (2)在理縣浦溪一帶流傳的“單邊子”,單邊子是指舞蹈段落的連接以不對稱的方式進行。 (3)以《查查查威嘞》為代表的足對稱式多段體結構。 理縣薩朗的舞蹈跳法和動律與茂縣薩朗近似,只因活動目的、唱詞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3.茂縣薩朗與理縣薩朗音樂、服飾的差異
3.1音樂特點
羌族的舞蹈音樂同舞蹈的表現性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羌族的舞蹈是歌與舞的結合,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是羌族人民千百年以來集體創作的藝術結晶。 茂縣“薩朗”曲調流暢歡快,抒情性較強,它具有獨特別致的特性,便于記憶容易上口。 具有代表性的音樂有:薩朗妹妹莎、賣掩尕等。
理縣“席步蹴”音樂旋律平緩、線條干直,常以一個樂句構成一樂段的曲體為主,給人感覺古樸沉穩。 代表性音樂有:姜得兒里學、石奎呦奎等。 還有一種為領舞在領腔時群舞重復領舞唱過的樂句,如此反復形成“疊句”音樂和舞蹈表現一呼一應,烘托出熱烈的氣氛。
3.2服飾特點
茂縣女性頭戴黑底紅花瓦狀頭帕,用一根辮子纏繞頭帕。 身穿天藍或玫瑰紅色立領斜襟布衫,外套羊皮褂,腰部配有銀制裝飾物,小腿部用布纏裹,腳穿繡花鞋。 男性頭戴白色頭帕,身穿蔥白色麻布長衫,外套羊皮褂,腰部配有繡花煙囊袋,白黑色相間的裹腿,腳穿云云鞋。
理縣服飾特點分兩種:第一種:女性頭戴白色或者黑色頭帕交叉盤頭。 普藍或天藍色長衫,領口處湖藍底白線花紋,外套黑色底掛,藍色或者黑色的褲子配有繡花圍裙,小腿部裹腿配繡花鞋。 第二種:頭戴白色或者黑色頭帕配銀質耳墜,長衫領口到衣襟處有粉紅色花紋或者藍色花紋,衣衩和底邊也有湖藍色底粉紅色花紋,褲裝為湖藍色或黑色,腳穿繡花鞋。
4.茂縣與理縣“薩朗”差異的文化根源
4.1起源于不同的古羌部落
羌族是甲骨文中記載并且延續至今的一個民族,羌族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岷江上游一帶歷來是羌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之一。 遠古時期,茂縣所在的地方是《禹貢》中所指的“古梁州之域”,他們是當時生活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的古羌人一部。 他們經過遷徙至岷山及成都平原定居下來。
在《理縣志》中記載在薛城鎮建山村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這代表了在新石器時期便有古羌人生活在這里。 在秦漢時期曾被歸納到王朝的版圖之中,漢代族體為氐羌系冉駹,唐代白茍羌歸附,族體改為白茍羌。
4.2地理環境差異
茂縣是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過渡地帶,地處岷江上游一帶。 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茂縣是開闊的河谷地帶,而這種開闊的地勢形成茂縣薩朗舞姿挺拔端莊、舒緩悠揚的風格特點之一。
理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境內群山連綿,溝谷縱橫。 由此可見,理縣地區高山林立、地勢陡峭。 這種地形限制了當地人的手臂活動,所以我們看到舞蹈中的手臂動作較少,多是小臂跟隨動作自然擺動。 這種地形也形成了理縣薩朗腳下舞步沉穩、豐富的特點。 舞姿位置較低,腰胯動作幅度相對別處更為夸張,動作上下起伏也更加劇烈。
4.3民族遷徙中的文化交流滲透
追溯歷史,羌族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便有所記載。 理縣和茂縣所在的阿壩州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多次遷徙、聚散、融合、興衰的過程。 北自甘肅,南到西藏察隅、洛渝地區被稱為歷史上多民族向南移動的“民族走廊”,阿壩州恰處其內。
而今這一地區除羌族外,主要民族還有藏族、漢族。 我們從服飾中就能看出羌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 例如:茂縣地區婦女頭飾不同于其他地區婦女頭飾或包或纏,很像嘉絨藏人佩戴的繡花黑帕,似瓦片狀頂于頭上并用發辮從頭頂處纏繞固定。 同樣,在舞蹈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羌文化與漢、藏文化的滲透,各地薩朗均帶有不同的地域特色,由于羌族生活的區域屬“族群緩沖地帶”,不斷受著藏族與漢族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影響,使舞蹈文化相互吸收交融。
【參考文獻】
[1]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集成編寫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2]楊莉.古羌舞風[A].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文化學院.羌去何處——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專家建言錄[C].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文化學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2008:24.
[3]《理縣志》編纂委員會.理縣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4]《阿壩州文庫》編委會.茂州志道光[M].成都:四川大學民族出版社,2003.
[5]樸永光,羅銘,劉柳.羌族傳統舞蹈田野調查與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郭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