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1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外語教學的要求,基于國內外課堂互動理論研究和課堂互動在英語教學法中的發展趨勢,構建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勢在必行。認真分析制約課堂互動教學的各種因素,并據此采取相應的措施,是構建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構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關系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以傳統的“教”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要求,必須進行改革。
一、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現狀
英語新課程倡導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以及合作學習等方式,達到任務所規定的目標,從而感受成功。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使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但是,長期以來,英語課堂教學變成了重復的背誦和默寫;由于考試指揮棒的作用,英語也像其他學科一樣,陷于題海,其本身最基本的作為交際載體的特性消失殆盡,英語學習變得枯燥乏味。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交際,學生所獲得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極少,不利于語言習得,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和發表見解的機會很少,師生、生生之間缺乏交流,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養。
二、課堂互動研究
互動是一個從社會心理學中引入到教學領域的概念。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突破語言系統和句子結構的局限,從更廣泛的角度考慮語言形式之外諸因素的相互關系,考慮語言使用和語言能力、語言功能以及使用語言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等。互動被引入課堂,并且逐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國內學者對師生課堂互動行為從教育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工程學等角度進行了探討。
吳康寧等人從互動主體角度,根據教師行為對象將互動劃分為師生互動、師班互動、師組互動三種課堂互動類型,按照師生行為屬性將互動劃分為“控制一服從”型、“控制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三種課堂互動類型。王家瑾采用系統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要素構建了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三維坐標體系。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中,如果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與媒體三者之間實現互動并趨于最佳狀態,教學效果就能達到滿意值的區域。
王家瑾還對教師和學生兩個因素進行了分析,構建了二維教學效果動態,即良好的師生溝通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將導致不良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種典型的、濃縮了的互動關系……良好的互動關系可以促進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不良的互動關系則是教學活動的障礙”。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推行民主教學,鼓勵學生參與;積極創設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三、構建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全面關注學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發展,牢記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習活動為主線的原則,整合多元學習方式,勇于實踐,積極反思;應以教材為基礎,激活教材,開發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寬教學資源。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應根據語言教學的規律積極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要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備課時,教師應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要在充分考慮課堂互動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促使學生用英語與教師、與同學進行交流,以達到培養學生逐步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互動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形成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它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使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即通過英語實現交流、學習及研究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營造“生生”、“師生”之間自由平等的氛圍,采用同桌互學、小組討論、大組辯論、自由發言等形式建立互動教學模式(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特別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可以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發展英語思維的習慣,從而達到取得英語學習的最佳效果的目標。
在目前中國大班教學的條件下,教師更應該采用課堂互動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應當是課堂教學的創設者(designer)、指導者(tutor)、組織者(organizer)和促進者(facilitator)。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設計什么樣的情境與學生實現互動,如何巧妙地提問以引起學生對話題產生強烈的興趣并進行討論。教學中,當學生出現表達困難時,教師應利用各種教學技巧,調節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的英語表達繼續進行。
在課堂互動教學、交流中,教師還應當具有調動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提醒過分健談的學生給予同伴話語權的能力。教師可采用“講授—聽講、示范—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提問—回答、激發—思考”為主的師生共同活動教學方法和以“組織—討論、指導—練習”或是“學生討論—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的互動教學方法,以達到多維互動的教學效果。
總之,要切實改變目前學生被動學習英語的現狀,還需要關注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應當是作為一個發現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思考、自我質疑、自查自練、自我歸納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才能更好地在小組活動中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互動交流,才能為下一步的組際交流創造條件。
教育方向論文范例:簡述數學教育中的建模教學
組際交流是小組活動的延伸和發展,是培養學生言語技能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組際交流可以達到使全班學生置身于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中,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而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發展學生的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1余育平;;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0年07期
2王居政;;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態度的教育[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年08期
3王群奕;;淺談英語課堂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12期
4楊建中;大學英語教學[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
作者:張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