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1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我國社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關系日益密切。為了確保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國際貿易中必須要積極提高收益分配管理,確保企業自身的收益水平得到有效保障,盡量減少在對外貿易中的不良損失。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主要包括靜態利益和動態利益兩種形態,其中靜態利益是指傳統貿易中的比較利益,而動態利益則是指國際分工中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所帶來的利益。
關鍵詞:國際貿易;公司;收益管理
引言
在國際貿易收益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必須要積極優化資源配置的整體效益。在進入20世紀后期,國際貿易理論得到了快速發展,貿易收益管理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密。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加強對國際貿易生產力貿易收益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究,保證國際貿易收益管理的質量達到有效提高,增強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競爭實力。通過貿易收益管理,提升我國商品的綜合競爭實力,處理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國際貿易收益管理
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不同國家擁有各自優勢的資源或產品,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實現資源或產品的交換,為本國獲取更多的社會福利,從理論上分析。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能夠通過國際貿易來獲得均衡收益。在實際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發達國家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和資金,產品價格更高。發展中國家工業品和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比較差,競爭優勢相對較小。發達國家只需獲取較低的成本,就能夠快速獲得更多的收益。發展中國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產品或資源獲得相等的資源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加工貿易和外資會大量介入發展中國家,使得收益管理變得更加復雜。與傳統國際貿易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在發展中國家技術、知識產權、產品品牌等多個方面競爭力不夠。
在利益分配方面,發展中國家也很難有話語權。發展中國家在資源要素生產時,除了需要對發展中國家的原材料大量進口之外,還需要對產品進行加工處理,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使得收益利益分配變得更加復雜多樣。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發展中國家始終受到發達國家的影響,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資本在全球開展壟斷性采購,將發展中國家納入到全球生產體系之中,利用自身的絕對優勢獲得更多的生產利益,甚至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利益進行擠壓,就使得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大量自然資源人力成本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但卻沒有能夠獲得相對應的貿易利益。很多發達國家通過損害他國進口手段的貿易保護政策,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特別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進入發達國家后實行進口限制,提高關稅和技術壁壘,盡可能減少發展中國家的收益。
2國際貿易動態利益
2.1國際貿易能夠提升就業水平,增強人力資源素質
在國際貿易,收益管理方面,如果只考慮靜態收益而忽略了動態收益,就很容易導致收益管理失去應有的價值,在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國際貿易能夠對發展中國家帶來一系列巨大影響。勞動力就業問題是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必須面臨的突出問題,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村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城里的部分勞動力也被大量釋放,就能夠為國際貿易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嵌入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發展中國家,能夠使得人力資源得到有效提升確保選擇就業會更加多樣。
外資企業為了保證國際化經營,就必須要加大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力度,確保公司實現統一標準和操作管理。在外資企業經受過培訓的員工也能夠通過企業間的流動和國內人際交流,將外資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技術規范,帶入到發展中國家的各個產業,提高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2.2國際貿易促進技術進步
在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變革日新月異,通過技術創新能夠有效提高生產率,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隨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也會促使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水平得到顯著增強,通過出口企業能夠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意見和建議,滿足本體化需求,促使企業創新。在國際市場中對新產品進行演示,對用戶進行技術培訓,也可以使企業以更低的成本開發出相似的產品,產生競爭效應,降低生產成本。
2.3國際貿易推動產業升級
對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主要從事中低端的加工、組裝等環節。加工貿易能夠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水平帶動了國內的產業升級。通過外貿能夠有效吸納,來自先進國家轉移來的技術和產品,促進產業結構不斷發展。新產品的生產始終來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能夠憑借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取代發達國家成為最主要的生產地。
由不同的國度展開貿易合作與往來,對于不同國家而言,其財政金融政策之間并非一致性,特別是對于國際融資渠道,不僅要關注本國的金融政策及環境,還要關注合作方國家的金融政策與環境,任何一方金融政策的變化,都將對國際貿易融資帶來直接影響。如在進行國際貿易合作時所簽訂的金融政策合同文件,對相關融資方向、政策、要求都進行了明確規定。
3對外貿易收益管理的主要建議
3.1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規模和質量,提高我國價值鏈中的整體地位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依然處于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環節,從短期來看,我國目前依然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為此需要通過擴大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形成規模效應,增強企業的制造能力和整體收入,甚至成為大型國際企業以及跨國企業。
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形成品牌效應,促使加工組裝環節形成獨立品牌,通過一流的加工質量和快捷的交貨速度增強對大型國際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吸引力,在加工制造環節中形成了突出優勢,那么就能夠在國際價值產業鏈中,爭得更主動的選擇權。我國外貿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但不能夠永遠停留在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之中,而是要不斷實現高技術密集型生產環節的專業化發展,促使價值鏈分工從勞動密集型轉變為高技術密集型,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整體收益。
3.2注重人才培養,推動技術創新
我國人才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目前缺乏人力資本和職業技能人才,就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為此,必須要積極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還要積極加大優秀人才的優惠力度,吸引更多國外的高精尖人才,在科技創新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強的推動作用,不僅需要重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的作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國內的科研機構要促使改革創新,保證產學研相互融合,集中攻關各種高精尖技術,增強我國的技術競爭實力,積極開創制度創新,為國際貿易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經濟師論文投稿期刊:《商業經濟研究》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旬刊),創刊于1982年,曾用刊名:商業時代;1982年創刊,是專業理論刊物。研究社會主義商業經濟理論,介紹企業改革和營銷經驗。主要讀者對象為商業、供銷系統管理和工作人員、經濟理論工作者及經濟院校師生等。主要刊發經濟類稿件,尤以研究流通理論而獨樹一幟。
結語
在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背景下,必須要實現制度創新,全面激勵人們的行為制度規范體系,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應該吸引外資,招攬人才,引進技術等多種措施增強我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參與程度,確保貿易便利,費用節約,交易成本低廉,推動產業的全面發展。我國要積極認真向發達國家學習,借鑒經驗教訓,有效消除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利益管理效率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1]安彩虹.加強存貨管理,提升企業收益[J].財訊,2019,(16):63-64.
[2]王新."一帶一路"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對國際貿易支撐作用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20,(18):147-150.
[3]許燕.產品多樣化與國際貿易收益分析[J].南風,2016,(23):84.
[4]徐建偉.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貿易收益分析[J].宏觀經濟管理,2014,(11):42-46.
作者:劉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