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2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shù):
很多學生提到古詩詞都頭疼,不過,當你真正走進古詩詞的世界,一定會喜歡詩詞的感覺,尤其是宋詞的意境。古詩詞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古詩詞表達形式重含蓄,詩文講究凝練,充滿畫意。針對這些特點,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在教法上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應用獨特的方法,靈活有效的授課,讓學生從古詩中開智慧之泉,養(yǎng)浩然正氣,立奮發(fā)之志,為將來的成就奠定基礎。
一、 從詩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
詩人都善于觀察,他們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刻畫出來。如《鵝》、《游園不值》、《春曉》等詩。這些詩的教學可以通過直觀啟迪,從詩文入手,讓學生對教材有感性認識,使學生體會到,原來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夠觀察到。
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教學,只需引導學生從詩文入手,順理而下,自然就領會詩中意味:碧空萬里,江水浩蕩,江面一葉孤舟,揚帆東去。站在黃鶴樓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愛的孟浩然就在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遠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兒了;眼一迷糊,帆影不見了。可見詩人矚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長嘆一聲: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感情多么真摯。
1、縱引:提升“期待視界”,激發(fā)閱讀興趣
所謂“期待視界”是“讀者在閱讀一部作品以前由閱讀經驗、教育水平、文化修養(yǎng)、生活經歷,藝術趣味等所形成的思維定向或先在結構”。具體來說,當學生面對一部作品時,他的“期待視界”總是縱向發(fā)展的,接著,創(chuàng)新期待作為“期待視界”中的深層因素便會浮現(xiàn)出來。因此在詩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定向期待,但又絕對不能遷就,而是要把單純的定向期待提升為活躍的創(chuàng)新期待,不斷拓寬和建立新的視界,以此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我從詩題出發(fā),先讓學生說說對“廬山”、對“瀑布”的印象。
學生很快就在自身的“期待視界”內找到了相關的知識積累:有的結合學過的課文介紹了廬山千變萬化的云霧,有的吟誦了蘇軾的《題西林壁》,還有的則聯(lián)系旅游見聞描述了瀑布的氣勢。然后我再詢問學生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的問題五花八門:“詩人是在哪兒望廬山瀑布的?”“廬山瀑布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詩人游覽廬山,為什么單單對廬山的瀑布情有獨鐘?”此時,我再讓學生帶著疑問自讀詩文尋找依據(jù),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2、橫聯(lián):架設情感橋梁,實現(xiàn)心靈對話
劉勰所言:“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除了說明,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情感投入,也說明沒有情感的審美欣賞只能是被動的,不會獲得深層次的領悟。古詩詞教學中除了以美讀悟真情之外,還應強調文學欣賞中的“移情”, 離不開情感投入,即引領學生設身處地地從作者的角度去體會其心情,這種換位體驗引起心靈的共鳴,真正走進詩詞情境。在教學《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的時候,讓學生把自己當做辛棄疾,去感受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去感受靜謐安詳?shù)囊咕埃ぐl(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美
1.古詩詞中的韻律美
教材中選入的古詩詞大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品味古詩詞中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詩詞中的主要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進行朗讀示范,學生在教師朗讀的聲音中,學習詩歌閱讀時應當如何停頓,體會古詩詞朗朗上口的特點。以《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學習為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教師對學生進行示范閱讀,學生標記節(jié)奏,了解詩歌在閱讀時如何斷句。教學時教師給學生時間根據(jù)詩詞的斷句練習朗誦,并逐步多形式誦讀,加深學生對詩詞中韻律美的感受。
2.古詩詞中的映射美
有些詩詞中借助景物的相互映襯,營造出了一幅幅非常美麗的圖畫,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品味古詩詞中的映射美。以曹操《觀滄海》的學習為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句,詩人通過描寫山和水之間的映射,突出了大海的遼闊之感,借此抒發(fā)自己的胸懷像大海一般寬廣。又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中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詩句,詩人通過描述濃重的烏云和鎧甲之間黑色與金色色彩的差別,營造出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詩句中的內容,思考詩人采取了何種映射手段,是山、水、樹行舟之間的相互映射,是詩句中色彩的明暗對比,還是多種景物之間的相互映射,從詩人采取的映射手段出發(fā),感受詩人營造出的美好畫面。
3.古詩詞中的語言美
古詩詞中的語言大都經過詩人精心思考,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欣賞古詩詞中的語言美。以《錢塘湖春行》的學習為例,詩的首句便點明了湖所在的位置,“水面初平”、“云腳低”等幾個詞語便寫出西湖邊春天時水和云的特點。之后詩人用“誰家”、“啄”等簡單的詞語描繪出一番生機勃勃的春景。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點出詩詞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獨自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感受到春天時的美麗景象,體會詩詞中詩句的語言美。
4.古詩詞中的意境美
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體會古詩詞中蘊含的意境美。以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學習為例,詩人用短短的幾句詩句描繪出了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直觀的體現(xiàn)出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較為悲傷的音樂,渲染氣氛,在悲傷的氣氛中帶領學生學習詩詞的主要內容。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讓學生體會“小橋流水人家”與“斷腸人在天涯”這兩句詩中意境的反差,引領學生體會詩人悲涼的心境。教師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詞中的美,使學生與詩人的情感達到共鳴,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詩詞教育論文投稿期刊:《詩詞月刊》文學文章論文發(fā)表報刊 是由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文學詩詞類刊物。
三、把古詩詞與寫作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想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將古詩詞與寫作結合起來,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果。將古詩詞與寫作結合起來,一方面指的是學生將古詩詞中的內容轉變成記敘文或散文,了解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十五夜望月》的學習為例,詩人借賞月的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了人物的情態(tài)。教師完成古詩的教學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古詩的主要內容,將故事中的內容改寫成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
學生分別根據(jù)自己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對詩人賞月的環(huán)境進行描寫,體現(xiàn)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另一方面,是教師引導著學生進行詩詞的仿寫和創(chuàng)作詩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們多讀,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南驅W生介紹詩韻、格律、詞牌等古詩詞中的常識知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時間進行詩詞仿寫,并利用激勵教學法,增加學生的信心。
在語文教學中,流行在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小學語文可以從淺顯易懂的入手,逐步深入,感受古詩詞中的美,從古詩詞中開智慧之泉,養(yǎng)浩然正氣,讓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個性飛揚!
作者: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