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1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背景:2020年4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強調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體系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會議指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回顧2014年,我校在匯川區第六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會上一舉成名----獲得匯川區初中組第一名,當時在區內影響可不一般。甚至引來一些非議,質疑我們是否是本校學生參賽。殊不知別人為這次區運會可能準備了三個月或者半年,而我們為這屆運動會的召開整整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淚水與汗水同在,拼搏與成功相連。
在此之前,話從2012年9月說起,我們結合當時特色學校創建的要求,在學校原來“乒乓球”特色教育的基礎之上,經過全體班子成員和教師們認真商討,初步擬定“德智皆寄予體”的特色辦學理念,2013年9月,我們經過反復研討,發現國內體育發展都在倡導體教融合辦法促進體育發展,于是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又提出了“以體育人,健康人生”的辦學特色。在師生中提出“珍愛生命,健康第一”的辦學理念,于是我校體教融合的舉措得到長足發展,六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和成果:連續三屆獲得匯川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冠軍,2015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首批體育工作示范學校”,2016年元月獲得遵義市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稱號,所有的收獲源自于無私的付出。
一、關于體教融合的思考
學校體育的使命是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培育體育氛圍。對學校來說,讓體育為校園文化增添活力、注入積極元素,是進行學生體質教育和人格完善的必要手段。
(一)“德智皆寄予體”,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出處。“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這是毛澤東發表在(原載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號)的《體育之研究》原話。可見老一輩早就對體教融合提出了宏觀的理念。在體育活動中,我們可以把一些在德育和智育需要實現目標但是無法直接表現的內容直接、具體、可視化的呈現出來。例如:學生的團隊精神,拼搏精神、吃苦精神等在教室內無論老師講得多么生動,對學生來講都是抽象的、虛擬的。但是在體育活動中,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比賽,所有這些都會讓我們看得見、聽得見。
(二)學校教育中,作為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體教融合中體育運動愉快感所起的積極作用。運動愉快感是與身體鍛煉相聯系的一種心理健康因素等。以愉快態度參加鍛煉可以幫助人們減緩日常學習中的壓力,運動愉快感就其本身來說是鍛煉的心理過程,是一種鍛煉最優化的心理狀態。鍛煉產生的運動愉快感對個體的情緒和情感影響很大,表現為滿足、愉悅、舒暢、能力感增強和積極參與活動等。運動愉快感是一種心理的流暢狀態,個體處于流暢狀態時,將注意力集中于有限的范嗣,失去時間的感覺,忘記個人的問題,尤其是當前處理初中生早戀心理干預效果明顯,包括對剛進入青春期他們有著嚴重的叛逆期也是很好的矯正,使他們伴隨著豐富的愉快感、能力感體驗。
(三)體教融合中體育運動的成就感所起的積極作用。成就感是人們對某種運動、學習或工作保持長久興趣和熱情的主要動力,在各種活動中,只有找到成就感,才能從中獲得心理滿足,進而建立自信心和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的智育教育課堂要培養學生成就感總顯得乏力無味,而體育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在體育運動中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每一個重復的動作都是一次經驗再積累,再升華的過程,只有注意總結才能超越自我,完成更規范更漂亮的動作,在這種超越自我過程中,學生會有一個小小的成就感,而這種不斷產生的成就感,會對保持學生的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產生莫大的作用。
(四)體育顯性和隱性教育對網癮的緩解與遏制更顯得體教融合的意義不凡。
使學生積極投身文體活動中認清網絡虛擬世界針對部分初中生沉溺于網絡,逃避現實的傾向,結合德育教育使他們分清虛擬社會和真實社會的不同,向他們分析社會的復雜性和必定存在某些不足,引導和組織進行體育比賽,參加各類體育活動活動,拓寬他們的興趣范圍,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使學生使用網絡由目前的消極、無序、沉迷、向積極、有序、自覺的方向轉變。很多學生是因為在生活中沒有足夠的溫暖和關注才把目光轉向虛擬世界的,如果能讓學生有滿足自身被展示和顯示成就的平臺需求,就可以減少學生上網的欲望,把他們的視線從網絡上轉移到正常生活中。體教融合就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讓學生發自內心地認識到:“熱愛體育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世界”。
(五)體教融合,讓課堂滲透德育無處不在。
在夏季和冬季往往有學生怕熱或怕冷,流露出煩躁畏難情緒,這時就需要教師勇于克服困難,自己站在烈日炎炎或寒風凜冽的場地上,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全體學生,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給自己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不應再出現什么畏難怕苦的情緒,應以滿腔的熟情投身到學習當中去。這樣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無形中教育學生要認真上好每節課,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
體育教學中學生是在不斷運動的,運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生理反應,如疲勞感、肌肉酸脹等現象,這時就需要教師找準機會進行德育滲透。比如在耐久跑練習時,許多學生會出現“極點”反應,從而導致怕苦、畏難的情緒,這時教師就應及時的鼓勵學生要用頑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教育學生在“極點”過后人馬上就會倍感輕松,而且越跑越有勁。在精神上給學生以鼓勵,使他們能堅持完成任務,在練習結束后要及時讓學生回味,引導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氣,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這樣今后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勇往直前。只要教師細心觀察就能把德育很好地滲透于體育教育之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關于體教融合中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發揮基地輻射引領作用,通過基地建設享受必要政策性支持和經費支撐,才會勃發體教融合更大的生命力。就以我校為例,2015年以前,我們安排專門的體育訓練,由于無專項的經費支持,體育教師訓練費由不能從公用經費中列支,體育教師的付出得到就是學校情感關懷,2016年元月,我校有幸成為遵義市體育后備人才訓練基地,獲得專項的經費支持,才使我校體教融合的推進得到了臺階式的提升和發展。過去,就全國而言,體育部門負責培養競技人才,而教育部門并不承擔該職能,由于兩個系統培養目標的區別,高水平運動員往往難以從高校中誕生。
近年來,隨著體教融合在全國范圍的逐漸推進,近年來,在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都出現了運動水平國內頂尖的學生。在此過程中,我校2016屆學生嚴德源也被貴州省體工隊選中入隊,袁國濤等其他5名運動員也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國家級運動員成長在大學校園的更是舉不勝舉,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一方面,通過學校教育幫助運動員提高整體素養;另一方面,體育部門為學校提供運動訓練方面的支持。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體育和教育兩個系統應各展所長、聯合培育人才,在注冊、選拔等環節打通教育系統體育人才向職業、專業系統流通的渠道。
(二)體教融合需解決的問題。縱觀目前中小學,特別是我省農村中小學開展體育訓練的形勢來看,不容樂觀令人擔憂,由于教學任務、升學率、安全問題、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基層體育活動及訓練幾乎停止。訓練設施及場地缺乏也限制基層體育活動訓練的積極性。必須加大投入完善體教融合辦學機制,強化內部管理,加強教師、教練員素質,明確辦學方向和目的,提高文化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逐步形成以輸送為核心,以升學為主體,以輸送職業教育為補充的辦學體系。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有持續的發展,把學校辦成具有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學校。
(三)縱觀我省局面,針對體教融合,我提出幾點建議,一是要領導重視,二是完善措施,三是加大投入和扶持,四是強化考核,只有基礎穩根基牢,才有健康健全的體育人才進入體育訓練培養系統。讀訓并重與高中聯姻,向高中輸送合格人才是解決大部分初中生目的性追求的實質需要。向普通高中輸送合格學生,園高中夢是許多初中生和初中學校的必然選擇和使命,這幾年,我省高中學校加大了體育特長生的錄取,很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學校體教融合的積極性。
(四)根據“體教融合”的基本理念,普通的中小學校不僅是原有意義上文化課程學習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成了優秀運動員成長的重要場所。在這個場所內學生運動員所有的學習活動都受制于學校管理人員的決策。對于學校來說,工作的方向和動力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上級部門以及各種指標及對本校的工作業績進行評估。目前教育部門對普通中小學的評價主要依據仍然是學校學生的文化課程考試成績.對學生課余體育及娛樂活動的方式的要求以關心普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主,絲毫沒有競技體育的以比賽摘金奪銀的目標元素在當中。因此,在將競技體育的目標納入學校工作的范疇之時,上級部門是否能將原有的評價標準進行調整,形成一套既包括文化娛樂,也包括競技為一體的均衡性評價體系,將會接影響學校和體育部門在培養文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運動員工作上的配套效率。
(五)在我國人才選找制度影響下,短時間難以解決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的矛盾。從學生這一學校主體看,其學習的方向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基本取決于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在我國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致使文化課程考分在整個基礎教有階段的人才選撥中都占有壓倒性的優勢。家長也就普遍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高于一切,其他的課余興趣班都必須在不影響文化成績的基礎上才能學。筆者在學校管理中推廣以體育人的辦學特色宣傳時,經常遇到家長一邊喊著孩子的身體狀況差,得加強鍛煉。一邊又說最近孩子文化學習任務重,無法參加體育訓練,不管孩子在田徑隊有多少好處,體育老師講在體育方面有多高的天賦,只要觸碰到文化課學習成績的底線,馬上就會退出。
因此,在普通中小學要有效實現“體教融合”的全面開展得讓體育在人們心中樹立其教育地位.讓學生家長覺得讓自己的孩子進行體育訓練和進行文化課程學習同等重要。需要教育界人士不斷研究,讓運動成績在各級升學過程中體現其比重,而且這個比重要科學、合理地表現為在文化課程和運動成績間的平衡.讓學生運動員切實享受到優秀的運動成績在開學中的優越性。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北京教育教學研究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學會主辦的綜合性教育學術刊物。主要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門。
一場運動會,比拼的不只是競技水平,更是對體育和教育發展理念的檢驗。如何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更多學生參與運動,讓體育文化的傳播更有意義,這是體教融合的最大課題。
體教融合就更長遠的角度而言,如何讓體育回歸校園、回歸教育本源,更值得思索。
作者:王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