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初中階段是人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科學這一綜合科目,是催化學生創新思維的引擎。教學中注重突破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系統中各個要素的價值,在倡導合作與自主的教學理念里,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科學;教學理念;思維互動
有效課堂教學從本質上是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服務的。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生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在以學論教和關注動態生成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需要在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內以較少的投入,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情意,促成學生積極體驗、有效活動、主動思考、學會學習及創造新知識,促成全體學生的最優發展。初中階段的“科學”課程是一門不斷的發展的實驗性學科,且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初中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應是: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制約,初中“科學”課程的地位總是不及傳統的語文、數學,再加之一些學校硬件條件的制約,導致“科學”課程在很多初中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興趣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高。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新課改”出臺后,明確指出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始于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對自然界的認識,而不是單純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接受,這對“科學”課程的開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通過多措并舉的開展初中“科學”課堂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構建適合初中科學課堂的開放式教學體系,為初中科學教師實施開放式教學提供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依據對有效教學策略的評價的理性思考及課堂環境要素的認識,將有效教學策略的評價體系分成兩個一級指標,即環境創設和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又指向為合規律等四個二級指標。主要觀察對話互動等8個教學策略,而后綜合評價最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學策略建議。
由于課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不同,所采用的教學策略會有所側重,不是每個教學策略都必須在任何一堂課中出現,也并不是說某一個教學策略使用不佳的課就不是好課。我們制訂評價表的目的是更深入探求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一般特征,研究并尋找適合教師群體與個體的最佳教學策略,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及改進作用。教師應緊扣課本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做到層層推進,為學生提供背景資料、場所、實驗指導,把學生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問題的設計應以學生為本,符合他們的最近發展水平。
葉瀾教授曾經講過:“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經歷,是他們個體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傳統課堂教學則把傳遞知識的價值視為重中之重,這樣高效課堂就不可能得到實現。如果把課堂教學演化成以完成認知目標為宗旨的課堂和演繹“教案”的過程,就會制約師生的活動,導致課堂教學程式化,非常的機械和沉悶。這樣的課堂就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實施初中科學教學時,我們應根據教材知識的內在體系,結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并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把課堂演繹成學生獲取新知和探尋真理的樂土?茖W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切科學知識都來自生活,并受生活的啟迪。在一定程度上,教學中能否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學習科學新知識,影響科學學習的效果。有效的科學教學需做到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積淀和已有的知識積累,讓學生將生活中科學問題集中展現在課堂,并借助生活經驗思考科學問題,要讓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初中科學是一門以實驗活動為基礎的學科。在科學教學時,讓豐富的科學事實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才能為學生的思維提供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如果學生死記硬背現成的結論,不進行實驗活動和探究,就無法學到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無法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學的樂趣,也無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學的知識。初中科學具有實踐性強等特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明顯的作用。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引入多媒體等豐富的教學手段,從實際的生產或生活中,從現實社會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中選取素材,也可運用科學實驗等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情境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初中“科學”課程所包含的外延知識及教材內的知識,很多都可以做為培養學生興趣的素材。如生物課里面,學習綠色植物部分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自然界千姿百態的綠色植物,包括不同氣候環境中的植物,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等引起學生興趣;也可以舉例袁隆平于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培育雜稻,解決了億萬人民的吃飯問題,被譽為“雜稻之父”等等[4]。
通過學生對偉人的崇拜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學習化學中水污染問題時,可以學生們課下搜集資料,課上分小組展開討論,集思廣益,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充分鍛煉正值青春年華活躍的思維,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學習物理中參照系部分時,可以讓同學們坐車親自感受外面樹的“運動”與汽車的“運動”之間的關系,加深對參照系的理解。
總而言之,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科學課堂最關鍵的支撐點和根本出路。教師應不斷探索與創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行為,以學為本,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
初中教師職稱論文:淺談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
摘要:閱讀水平的提升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語文教學頗為關鍵的環節,其地位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急需解決,這將嚴重阻礙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實踐和經驗,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策略,全面提升中學基礎階段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