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0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隨著區域間教育硬件設施達到基本均衡,義務教育均衡的主要矛盾也隨之改變,提高鄉村教育質量、促進學校多元發展成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目標。教育質量監測不僅可以監測區域教育質量,還可以評價區域的教育效率,通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更能找到鄉村教育的薄弱環節,進而對區域教育的改進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策略。因此,本文將以浙江省教育質量監測的數據,研究農村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一、城鄉學校基本情況
1.師資配備
全省科學教師和體育教師滿足的比例最低,均只有27.9%,其次是音樂教師和美術教師,分別是30.9%和30.4%,教師滿足比例最高的是英語教師和數學教師,分別是48%和38%。其中鄉鎮農村學校科學、體育、音樂以及美術教師尤其缺乏。
小學教師職稱論文投稿刊物:《現代中小學教育》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東北師范大學學術期刊社編輯出版的基礎教育學術理論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1985年創刊,原名為《東北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季刊。1989年報請國家教委轉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更名為《現代中小學教育》,季刊。1990年改為雙月刊。
2.教師感受
對教師感受進行方差分析發現,地區性質、學校規模在學校教學管理和職業認同上主效應顯著(學校教學管理的F(J6Kes)=10.45***,F世晌=3.21~;職業認同F唇性質)=5.44:F(學枚眄=8.16-),且有交互作用(學校教學管理的F(地區性質*學校規棋)=3.04***,職業認同的F(地區性質*學狡趣棋)=2.39*“),而在教師滿意度上,學校規模的主效應顯著(F(學叭棋)=3.98***),學校規模與地區性質有交互作用(F(地區性廈*學校規痙)=2.70-),地區性質的主效應不顯著(F健區性®=0.34)。從學校管理看,城市中規模學校的管理最好,其次是城市超大規模的學校,而城市小規模學校的管理與鄉鎮小規模學校的管理最差。
從教師滿意度看,鄉鎮農村大規模學校、小規模學校教師滿意度最高,而各地區中小規模學校的教師滿意度都要顯著高于超大規模和大規模學校的教師滿意度。從教師的職業認同看,城市小規模學校的教師職業認同感最高,而各地區中小規模學校的教師職業認同感也顯著優于超大規模和大規模學校的教師職業認同感,小規模學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在各地區中都是最高。
3.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指數由校長問卷獲得。對學校的課程建設進行方差分析發現,地區性質(F=9.08®)、學校規模(F=14.5L)在課程建設上主效應顯著,但是兩者無交互作用(F=1.75)。事后檢驗發現城市和縣城學校的課程建設要顯著優于鄉鎮農村學校,而大規模的學校課程建設也要優于小規模學校的課程建設。
4.閱讀對農村學生的影響
(1)閱讀對數學應用的影響控制家庭社會經濟地位(SES)后,從語文的積累與閱讀對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回歸分析發現,語文積累回歸系數為0.23,R2為0.144,語文閱讀回歸系數為0.339,R2為0.449,說明學生的語文積累和閱讀對數學的問題解決具有正向預測作用,且語文閱讀能力的預測作用更大。通過城鄉之間語文積累、閱讀對數學問題解決的回歸分析發現,學生的語文閱讀都能顯著地預測數學問題解決,鄉鎮農村、縣城、城市在語文積累和閱讀上的IV分別為0.083和0.433,0.118和0.398,0.143和0.411,說明語文閱讀對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影響較大,而鄉鎮農村的孩子閱讀更能預測其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2)課外書閱讀與補課的比較從圖1可知,全省公辦學校的成績呈現完全本籍子女公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流動多數公辦學校、留守多數公辦學校逐漸下降的趨勢,在分別控制家庭藏書和每周補課時間后,家庭的藏書量對學生學業成績提高的幅度要高于每周補課時間的提升幅度,說明學生補課不如家庭買書對學業成績有效。
二、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從學校建設的情況看,浙江省各類學校師資配備參差不齊,科學、體育、音樂和美術的教師配備不足,而鄉鎮農村學校的配備更加欠缺。缺少相關教師,會影響學校相關學科教學活動開展,如果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這種教非所學的現象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還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相關學科的學習興趣,阻礙學生全面發展。對教師感受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學校教師的感受差異顯著。從校長問卷的情況看,大規模學校的課程建設良好,小規模學校的課程建設意識相對落后,數據發現城市學校在課程建設上要優于縣城和鄉鎮農村學校的課程建設。通過多水平模型對全省學校的均衡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不同規模、類別的學校在學生學業成績的變化趨勢上也有顯著差異。鄉鎮農村學生的閱讀量遠落后于城市、縣城學校的學生,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業成績與語文理解能力,而且間接影響到鄉鎮農村學生在題干閱讀量較大的數學應用題上的理解,從而影響數學學業成績。
2.建議
(1)優化農村學校的部分教師配備為各類學校配足相關的教師。從監測發現,科學教師是所有學校都缺少的。可見,對小學階段的科學重視不夠,另外小規模學校除了英語老師和數學老師相對足夠外,其他師資配備都比較欠缺,因此師資配齊配足是保證教育優質均衡的充分條件。
(2)提高農村學校的課程建設水平從監測發現,不同規模的學校在課程建設的理念上差異顯著,中小規模學校的管理層對校本課程建設的意識重視度不夠,因此建議城市大規模學校繼續學習,做好學校的精品課程,鄉鎮農村的中小規模學校向優質學校學習取經,提高意識,加強校本課程建設,提升學校品質。
(3)轉變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一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未來的學科不會是單獨孤立的學科,他們將是幾門學科的綜合,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模式都習慣采用比較單一的師說生聽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自我管理能力較高的學生,他們會主動預習、復習功課,也會主動訂正錯誤,查找自己的薄弱點,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夠使學生主動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釋放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4)改善農村學校教師的工作環境首先,注重農村大規模學校教師的職業和工作感受,從監測的數據看,大規模學校的教師工作感受明顯比全省平均水平低,這些學校教師工作倦怠感更強,職業效能感更低。因此,學校不應該只注重教師的教學成果,也應該注意教師的工作感受,這樣學校才能可持續發展。其次,注重農村小規模和超大規模教師的專業發展,從監測的結果看,農村學校教師的職業感受良好,但是小規模的學校和超大規模的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明顯比中間規模的教師差。因此,農村教師專業水平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與培養。
(5)培養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晶質通過教師教學方式、學生的認知策略、以及動機策略對學業成績進行回歸分析發現,這些因素對學業成績的影響顯著,且對鄉鎮農村學校的學生、留守多數公辦學校的學生影響更加明顯,說明城鄉之間的差異一部分來源于生源,另一部分來源于學校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策略。因此首先要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
兒童的學習動機主要有四種:為了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表揚或為了得到獎勵而努力學習;為履行集體和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或者為集體和組織爭光而學習;為個人前途、理想和未來幸福學習;為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等而勤奮學習。前兩種是外部學習動機,后兩者是內部動機。通常學生初始的學習動機都是由前兩種開始的,但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后兩者的動機開始產生。所以學生要明確自身學習的目的,開闊眼界,提高格局,激發自己的內部學習動機。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針對每一門學科,學生應該養成不同的學習方法。
(6)提升農村學校學生的閱讀質量閱讀能力不僅影響學生語文成績,還影響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理解與科學探究能力。因此建議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學會閱讀。一是指導讀什么書,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相對較弱,如今的課外書良莠不齊,有些并不適合學生閱讀,學校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做好讀物的推薦工作,尤其推薦一些科普讀物和短小精煉的故事書;二是指導什么形式的讀書,當前科技發展,學生不再局限于紙質書籍的閱讀,還可以用電子閱覽器、手機等形式來閱讀。
監測發現,在所有的讀書形式中,紙質的閱讀對學生更有利,紙質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感覺,還可以避免電子類閱讀器對孩子的眼睛造成損害;三是指導怎么讀書,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譬如選讀法、精讀法、速讀法、摘錄批注法等等;四是上好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指導學生共讀幾本好書,通過閱讀指導課進行“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