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0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新文科建設的提出與正式啟動,于圖書館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新文科的“新”主要體現在學科協同之新、信息技術融入之新、人才培養模式之新等方面。圖書館需要適應新文科建設的新形勢,滿足出現的用戶服務新需求,在服務的學科融通、技術應用、協同支撐等方面積極變革,面向管理部門、科研團隊、師生個人開展學科規劃、智庫決策、嵌入式學科服務、智慧平臺支撐等服務。
關鍵詞:新文科;圖書館服務;智庫服務;智慧服務;嵌入式學科服務
2018年10月,教育部等部門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等人文學科,“新文科”概念浮出水面。
相較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出現的更晚,而隨著“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正式啟動,新文科建設也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學、科研以及人才培養的最重要教輔機構,如何面臨與回應新文科建設新形勢下用戶提出的新要求,進而推進圖書館事業的與時俱進發展,是圖書館界需要面對與思考的一個新課題。
1新文科之“新”在何處
新文科建設如同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等建設一樣,是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一大創新探索。新文科建設旨在重構我國高等院校文科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文科人才培養質量,但由于文科具有內容多元、兼具科學屬性和價值屬性、發展后起等性質和特點,新文科建設的廣度更寬、難度更大,也更為復雜。
因此,新文科建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科學認識新文科建設的特征與要求,進而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引領人文社科新發展,促進文科融合化、提升時代性、增強中國化和國際化,最終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1]。
1.1學科協同之新
此前,由于人們認識事物全貌的條件、環境、知識水平等因素限制,為了更加快速、深入地研究不同的事物本質及發展規律,不得不將作為整體的科學體系劃分為文理工醫農類以及一個個更加專深、狹窄的學科專業。這樣,雖然更易建立一個個學科體系和提高研究效率,但也隨之出現了學科間相互隔離、互不往來,科學體系難以相互融匯的局面,這種隔閡在實驗歸納、模型推演、仿真模擬即前三代科研范式時代的文科領域尤其嚴重。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及科研方式,第四科研范式即數據密集型科研范式開始出現,在出現如數據科學、生物信息學、管理哲學等交叉科學的同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法律、倫理和道德問題,而這些問題遠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人們從未涉足的深層次社會文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顯然不能依靠單一學科,必須多學科協同。在這一科學研究新環境和新需求下提出的新文科這一創新探索,就是希望借助于文科的內部融通、文理交叉來研究、認識和解決學科本身、人和社會中的復雜問題[2]。
1.2信息技術融入之新
傳統人文學科的劃分與確立,在逐漸建立起相應學科體系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各自學科或獨立、或交叉、或借鑒的研究方法及學科體系。毫無疑問,這些研究方法與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為每一學科的知識發現、理論拓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著整個科學體系的向前發展與完善。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大量計算機軟件、工具的支撐應用,傳統學科的計算機化、信息化乃至數據化特征逐漸顯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科間傳統相對隔絕的狀態,一些文科專業的學習便利性得到了提升、研究場景得到了豐富,整個文科的研究范式、學習方式、應用場景均發生了變化。
基于典型文科交叉發展而來的社會計算、空間計量經濟學、數字人文、技術哲學、金融科技、計算語言學等新興交叉專業、方向的興起,顯現出了大數據時代文科交叉發展的廣闊前景與緊迫形勢。新文科的提出就是通過學科體系、知識體系、培養體系的變革來推動傳統的文科研究者、學習者在“技術主導一切”與“技術偏見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進而真正擁抱和融入新技術,借助現代科技重塑我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體系,更好地回應和闡釋科技與人文社會科研之間的邏輯關聯。
1.3人才培養模式之新
高校的學科競爭力既與學科布局密切相關,也與支撐學科發展的核心要素緊密相連。回顧和梳理新世紀以來高校的學科重組與研究機構設立可以發現呈現出典型兩大特征:一是符合時代變遷與需求變化的新學科如大數據、物聯網、機器智能等雨后竹筍般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就有250所高校新設大數據專業[3]。
二是面向交叉學科、新興領域的研究機構層出不窮,如遙感科學與技術、生物信息學、管理經濟學、公共衛生管理等。同時,相較于傳統的單一學科教育模式,我國面向新學科與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有了一定探索,在知識整合的寬度與學習者綜合素養要求上有了一定經驗積累。如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近些年來出現了人文科學實驗班,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出現了學院式教學模式,在綜合素養評定、博士論文選題、撰寫和答辯過程中,各學科的老師會進行相應指導。這些嘗試都為我國新文科建設的探索積累了必要的經驗。
2新文科驅動的圖書館服務及實現
高校圖書館既是高校設施設備功能最齊全、服務最貼近用戶的教輔機構,也是高校教學體系、人才培養體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文科建設的提出,既是對文科學科建設、科學知識體系建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創新探索,也是一次考驗高校綜合教育能力的大變革大戰略,勢必對包括圖書館等在內的教學教輔架構體系提出新要求,驅動其走向變革。
2.1新文科建設對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新要求
新文科戰略的提出,文科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將呈現出綜合性、跨學科、融通性等特征,這就對圖書館服務特別是學科服務提出了新要求。
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國內率先創立學科館員制度,這既是圖書館服務專業化、個性化、知識化的創新舉措,也是從傳統圖書館走向現代圖書館轉型變革的重要標志。20多年來,學科服務這一面向專業人員與特定對象的圖書館服務被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等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所采納,并隨著服務經驗的積累、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大量服務平臺的開發應用,學科服務步入到了2.0時代,融入到用戶全科研過程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基于數據支撐的科學數據服務等成為學科服務的新模式,學科服務呈現出服務對象分層化、服務內容知識化、服務手段智能化、服務方式平臺化等特征。
新文科建設的提出將對學科服務提出兩大方面的要求:一是新文科建設對圖書館的知識服務產品學科邊界有了更加寬廣的要求。在新文科建設環境下,文科范圍內乃至整個科學體系內的學科交叉、融通是常態,學科服務的用戶學科背景及需求將不局限于單一學科,這就對服務的知識內容結構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新文科建設對圖書館服務的協同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推動著圖書館基于文獻的服務向基于數據、知識的智慧服務轉型,智慧服務的資源不但將是更為復雜、多元、異質的網絡文獻、科學數據等,圖書館智慧服務也對相關的場景、情境要素的協同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創新性、協同性要求非常高的新文科建設環境下,面向新文科的圖書館新一代嵌入式學科服務也必將對用戶的智慧反饋、資源的數據映射、服務的情景計算等提出更高要求。
2.2新文科環境下圖書館服務需要新舉措
綜上可知,新文科建設戰略的提出對圖書館服務特別是學科服務提出了新要求,圖書館必須在服務的內容、模式、方式等方面有所新舉措以回應這些要求。筆者以為,新文科建設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變革,要結合圖書館發展的規律與新文科建設的內外在要求,以館藏文獻/科學數據為根本、以信息技術/智慧平臺為支撐、以用戶需求/發展趨勢為驅動,面向師生等個人用戶提供文獻傳遞、知識組織、數據挖掘等服務,面向教學管理、改革管理等機構用戶提供科學決策等智庫服務。
(1)面向教學改革機構的學科規劃服務。
新文科建設不僅僅是在文科學科中進行學科重組與通融,也強調文理交叉、技術融合,從實施建設來看首先需要在人文科學內部進行傳統學科劃分壁壘的打通,真正做到文史哲不分家;其次是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貫通;再次就是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類學科間的貫通。只有這三個層面實現了真正的貫通,新文科建設才會更有意義,而只有實現頂層的科學設計,這三個貫通才有實現的基礎。而在當前新文科計劃實施的起步階段,如何進行頂層設計,既是教育部這一教育最高管理機構所需考慮的,也是每一所院校所考慮與具體實施的一大課題。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被廣大師生所認可,但也擁有豐富的智庫資源,特別是高校圖書館所擁有其他機構不可能擁有的多學科、高層次專業用戶,皆可為圖書館的智庫服務提供寶貴的人才資源。因此,圖書館可以在學校層面的新文科建設規劃、課程設置、培養方案確定等方面給予專報、專題定制、知識咨詢、信息組織等智庫服務,凸顯自己所具有的智庫屬性及價值。
(2)面向院系/科研團隊的新一代嵌入式學科服務。
筆者對我國985高校圖書館網站的瀏覽可以發現,我國“985”高校圖書館在主頁上公布的學科服務內容主要內容包括面向院系的圖情學科服務、面向院系或研究機構的資源保障/支撐/推廣服務、面向企業等用戶的情報分析服務、面向全校師生的信息素養、嵌入科研團隊或課題項目的教學科研服務等。其中最后一類服務為學科服務的深層次和新形式,是學科服務就是其發展態勢之一,也將是新文科建設環境下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增長點。
圖書館需要借助此次學科整合契機,緊緊把握師生在整合初期對于文獻資料、科學數據、課程提綱等利用與掌握的大量需求,發揮圖書館在資源檢索、信息組織、知識咨詢、數據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與經驗,在已經開展的資源保障等學科服務基礎上,面向不同層面、不同需求的用戶開展諸如資源集成、知識推送、數據發布等新一代嵌入式學科服務。
(3)面向用戶的綜合素養教育服務。
2009年,教育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啟動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選擇部分高校的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和生物5個學科率先進行試點,力求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所突破。作為首批入選高校,武漢大學于2010年成立了弘毅學堂,實行動態的學習管理機制,采取小班個性化培養。與此同時,在上述5個學科實驗班的基礎上,自己又增設弘毅學堂國際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班、弘毅學堂國學班兩個文科班。
武漢大學對兩個文科班制定了在課程設置、培養過程、培養要求等各方面均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培養方案。最后證明,當這批學生畢業時,就已經在知識、能力和價值關懷等方面跟普通的文科生大不一樣。實踐證明,這種文科培養模式并不是讓學生學習某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而是通過這種整合訓練,使其擁有好奇心、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很強的文化價值感和社會責任感,這也正是新文科所強調和需要抓住的核心內容[4]。這一成功的探索也給了圖書館應對新文科建設、實現服務革新的諸多啟示。
筆者認為,圖書館滿足新形勢下用戶的綜合素養教育服務需求,關鍵的一點就是深度融合到新文科師生的培養體系之中。正如上述案例所證明的,新文科并不是只強調對學生在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培養,其他如學術規范、網絡素養、數據素養等都是所看重的內容,這也就為圖書館發揮自己在數據素養教育、學術規范訓練等方面的優勢與資源提供了窗口與機會。圖書館可以借助新文科建設的契機,通過嵌入到重新整合后的新學科培養體系之中,開展諸如素養教育、學術沙龍、展覽體驗等活動或服務來拓寬新文科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
(4)基于協同創新與技術應用雙驅動的智慧服務。
2009年1月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被認為是繼“信息高速公路”之后的又一國家優勢競爭戰略,其核心是將先進IT技術嵌入行業設備,形成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使得物物互聯,物隨人智,從而達到智慧狀態[5]。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諸多領域出現新的變革。例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在圖書情報領域,同樣面臨著如何定義、規劃和實現涉及眾多智慧元素的圖書館建設問題[6]。
于是,智慧圖書館(SmartLibrary)的概念應用而生,并從業務結構到運行機制、從管理方式到服務方式隨著事業的發展及技術的驅動而變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加速了這一變化,智慧圖書館已成為現代圖書館發展的目標。在新文科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可以借助圖書館的知識發現系統如LibGuides及智慧服務門戶平臺,綜合運用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設施技術開展諸如情景感知、信息行為分析、潛在需求發現、影響因素識別、未來態勢預測等智慧服務。
3結語
新文科的提出與正式啟動,影響和受到變革的不止是學科及教學單位,圖書館也需要做出回應、變革服務、提升價值。筆者以為,不管學科的布局與整合如何變化,只要圖書館緊跟時代的發展,洞察事業發展的規律,及時發現用戶的需求變化,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平臺,圖書館就能在學校的教學科研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凸顯事業價值。
圖書館方向論文范文:如何構建高效圖書館創客空間
如今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有所改變,逐漸形成了創客空間,為此下面文章主要對創客空間的概念與發展概況進行了簡要的闡述,總結了高校圖書館開展創客空間服務所面臨的問題,并從實體空間,虛擬平臺,資源配置等方面對空間建設提出了相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