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3月0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要重視專業性學習,加強跨學科教育,加大社會實踐及校企合作等措施,推進高職生創新能力培養。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學生,創新能力
當前,供給側改革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已經越來越明確,應用創新型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出口,在創新人才培養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善于將技術技能與實踐結合的創新性人才是當前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
一、高職院校創新能力培養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條件。各高職院校紛紛通過學習教育新理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改革、增加創新經費投入、加大教師培訓等方式,加強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本文以福建省某高職為例對該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特點,著重就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在調查對象上主要選擇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采用自我評估的方式,評估影響其創新能力的因素。總體上看,高職生創新能力培養面臨以下突出問題。
1.教育理念陳舊,缺乏創新引導。
教師作為學校最重要的育人群體,他們的創新意識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多為國內普通高等學校碩士或博士畢業生。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方式對其教學產生了固化的影響,他們對于高職教學方式了解不多,對于高職學生的特征和情感需求不容易產生共情。近年來就業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類課程在大學生中普遍開設,但授課教師多為年輕的輔導員,理論講授偏多而實踐較少。在創新創業上的教育實質上是不完善的,F實對高職教師的期望是既能理論教學又能實踐教學,既能職業指導又能科學研究,而當前高職教師群體對自己的要求普遍停留為“雙師型”。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迫切需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2.人才培養模式過于專業化,缺少跨學科知識的了解。
高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主張要重視專業能力的培養,加強專業實踐。學生對專業課知識了解多,通識知識了解少。根據調查結果統計顯示,學生對選修課的看法,52%以上的學生認為選修課是用來湊學分的,因興趣而選擇的學生不到33%,學生對專業課和選修課的態度截然不同。通識課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后果是學生的認識僅僅局限于本學科領域,對于跨學科的知識知之甚少。
3.硬件建設及創新經費明顯不足。
創業實踐是教學創新最根本的目的,它可以推進科技創業向教育成果轉化。硬件設施的配備對高職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對于促進交流、開展團隊合作、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都大有裨益。另外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就需要有特殊的場地。創新能力培養的落腳點是要建立實踐基地或場所,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
通過開展實踐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經費來源主要是各級創新創業大賽的獎勵金。很少有創新創業專項課題。高職學生要做創新創業項目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指導,而當前教師群體在創新創業研究方面更多的是處在試水階段,看看他人怎么做。
高職院校在資金支持方面投入較少。據問卷調查顯示高職生參與過創新創業類大賽的學生數量很少,參賽的作品大多質量不高,大部分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影響高職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有創新的積極性不高,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心理素質不夠好等主觀因素,除此之外的客觀原因大多數都指向校園氛圍不足。這也凸顯了高職生對創新環境以及硬件建設的需求。
二、加強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路徑分析
1.轉變高職教育理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教育有別于本科教育,它注重技能,但不完全是技能,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始終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首先它是一種基本理念和時代精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潛能的發揮得益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激發,高職教育轉型的根本在于轉變教育理念,培育創新精神。另外,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從需求端入手,精準了解市場“想要什么”,更要關注在供給側面上“能提供什么”。
創新創業資源能否有效供給,在于是否能夠適應社會轉型發展的需要,是否能夠滿足大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要從供給側改革入手,發揮強技能、重實踐以及校企融合的辦學優勢,從更接地氣的專業設置、更對接職業崗位的教學過程入手,改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環境和方法、模式等供給側結構,建立豐富、多元、靈活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與服務的新型供給機制,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時效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
2.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加強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
良好的校企合作環境是增強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加強與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組織的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如產學研基地、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和創業示范基地。學生定期參加專業實踐,創業實踐。實踐計劃由雙方共同制定,雙方委派教師分享資源。通過教學實踐和校外實踐,有利于大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號召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課余時間由教師指導學生進入公司、公共服務機構進行社會調查,充分熟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報效社會的使命感。
3.鍛煉高職師資隊伍,提供創新教育資源。
教師會對高職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越愿意開拓新思路、嘗試新方法、運用新成果,則學生越容易受到教師的感染,也愿意嘗試新思路新方法,進而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為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主動學習,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參加各種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充實自己,在企業實踐,科學研究中增強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教師群體還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學大賽和教學研究,了解與掌握當代高職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成長規律,有針對性地對高職生進行引導。同時,高職教師要樹立責任意識,帶動教師擺脫功利主義和惰性心理,履行他們的全過程職責,積極發揮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營造創新氛圍,培育創新思維。
一是經常運用新媒體新方法,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育。高職生群體思想活躍、個性獨立、樂于接受新事物。在教育中多用新鮮事物給予刺激更能夠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角度發散性地思考問題。
二是創造條件指引學生組建創新團隊。在教學過程中設置需要團隊共同完成的作業和任務,引導學生自發組建團隊、合理分工。同時對團隊成員的合作過程予以監督和指導,對團隊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另外在學生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多開展一些需要團隊合作完成的團隊比賽和項目,培育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要增強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們在做中學、做中思考。相較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更容易吸引高職生,他們的參與度更高,學習持續性更長久。教學中采取演示加考核模式增強學生的專注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知識;教學采用學生創制腳本,自主編排小品的方式演繹所學內容,豐富學生想象力和組織能力。
5.以賽促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型比賽,推廣各種科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術特點開展專業競賽。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和水平,努力創新舉行大型校級競賽活動,開展英語口語比賽、職業規劃競賽和醫藥商品營銷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承辦全省全國級賽事,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各類技能賽事。
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供給側改革的迫切需要,它應該貫穿于高職教育的整個過程,滲透在理論教學和實踐中。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從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完善體制;加強實踐,改革教學方法著重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以及實踐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殷鶯.增強高職生創新能力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8).
[2]張旭剛.高職雙創人才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的關聯耦合探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7,(5).
[3]王愛琴.增強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20).
教育評職知識:怎么投稿教育類的論文
教師是評職稱的重要人群,無論是評高級教師,還是教授職稱都要發表教育論文,然而如何投稿教育類論文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小編在此介紹:需要老師按照教育科研論文的規范要求,寫出高質量,有價值的教育科研論文,然后選擇合適的期刊進行投稿,當然老師們也可以找專業的機構幫助發表,這也是比較靠譜的一種方式,很多老師都是通過這一途徑順利評上了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