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0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高等教育論文發表了高校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促進愛國主義時效性有著重要意義,論文探討了新媒體時代下對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并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愛國教育進行創新問題進行了探討。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政工作的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為了進一步彰顯出愛國主義的時代性,增加其實效性,各大高校必須要進行思政工作的愛國主義教育創新。
關鍵詞:高等教育論文,新媒體時代,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網絡將整個世界連接起來。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也同時在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去適應新的時代的發展要求,創新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具有實效性是當前許多高校思考的課題。所謂的思政教育創新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對課堂的內容、教學的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加強思政教育創新對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新媒體時代下對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
由于新媒體時代具有的實效性、多樣性、共享性和互動性的特點,使得世界上紛繁多樣的信息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傳遞到世界各地。在這樣的優越的條件之下,教師或學生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及時了解國內外發生的重要事情和國家的最新方針與政策,及時學習國家的政治思想,以筑牢個人的思想防線,提高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升了高校的思政課程的教育方法,將課堂的講授方式由傳統的灌輸式變為互動式的教學課程。新媒體時代不僅為提供了較多的機遇,也同時帶來著新的挑戰。傳統媒體時代下愛國思潮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報紙和書本等固有的方式,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之下,大學生在接受愛國思想的傳播時也會同時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利用互聯網的漏洞進行毒害人們的身心;另一方面,由于網上所謂的教授學者言之灼灼,對大學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帶來沖擊。一些學生由于還未踏入社會,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因此在網上瀏覽相關言論時不能對言論的正確與否進行精準的判斷,只會一味的人云亦云,同時對教師在課上的講授內容表示懷疑甚至有罷課不聽的心理,導致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效思政工作的愛國教育中的不利影響。
二、對高校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創新的重要意義
對現代高校的思政工作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創新有利于進一步鞏固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的地位,有利于進一步彰顯愛國主義教育的民族性。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如果要彰顯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必須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意識。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傳播進一步打破了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界限,使得各個民族之間更加和諧、團結,但是同時也使得大學生的民族意識淡化,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高校需進一步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增加學生的民族自尊心。不同的時代愛國的意義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新的時代之下,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必須與當今的時代特點相結合,與時俱進。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的思政教育應該充分的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學生的思政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平臺。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工業也在不斷的轉型升級,尤其是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都得到了大的發展,同時傳統的文化中很多精華需要我們加以吸收并大力傳承。為了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高校的思政教育還需進一步創新。傳統的思政教育往往是教師將課本上的內容口傳言教,這些課堂的內容大多是木訥、無趣的,因此為進一步提升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愛國教育的實效性,需要對大學課堂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課堂的內容進一步進行創新,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可以借助網絡為平臺發揮網絡的優勢,增加學生上課的興趣與課堂的內容的樂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三、如何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愛國教育進行創新
要對當代高校的思政工作的愛國教育進行創新需要對課堂的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只有進一步創新才能進一步實現思政工作愛國教育的實效性。對課堂教育的內容進行創新。在進行課堂內容的創新時需主義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當今課堂內容相結合,進一步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要注意將中國的傳統教育與當今的愛國主義精神相結合,在中國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文化在不斷的發展需要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的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與富強;毛澤東思想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因此在進行高校思政工作愛國主義教育時要融合毛澤東主義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國的理論在我國不斷的深入踐行,因此,高校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將依法治國為教育的基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國家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將當今的社會形勢與政策相結合,通過時政的教育培養學生對于當今社會形勢的辨別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對課堂的愛國主義教育方法進行創新,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時要主義教育方式,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將教師為主的課堂教授方式轉變為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教育方式,同時針對多媒體時代多樣化的特點,根據每一名學生不同的特點轉變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的時政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師在課堂之下必須學會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同時高校也應該加大利用多媒體教材的投入力度,增強學生辨別是非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為高校思政工作的愛國主義教育創新提供有力的條件。
作者:吳佳偉
推薦閱讀:《創新與創業教育》由原《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而來。本刊由中南大學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與創業教育分會協辦,我校黨委書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與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高文兵教授任編委會主任,校黨委副書記徐建軍教授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