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文化傳統是制度設計理念的基石。一個社會的福利觀對社會保障制度及其實踐的影響力比具體技術更為突出,因為它不僅決定著制度的出發點和發展路線,而且影響著制度的運作和變革。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念不僅對中國的社會保障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國家產生了某種啟發。
關鍵詞:社科期刊推薦,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社會保障實踐,香港?
1建立在個人和家庭的道德責任之基礎上的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宗族制度逐漸瓦解,傳統的宗族制度在保障功能方面也有新的演化。以家庭為核心的傳統社會福利觀念,開始認為個人在照顧自己及家庭之余,有責任為社會上其它不幸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社會開始鼓勵個人和群體積極投身各種性質的志愿工作。可以說,東方社會各種團體和個人的慈善活動背后的價值根源是家庭責任觀的一種演化。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念應該包括一下幾個部分:(1)強調個人的責任,提倡自立自強和對家庭成員的負責。(2)強調家庭的責任,社會保障制度是以家庭為中心的。(3)從“小家”引申到“大家”,強調社會互助。
2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在香港社會保障實踐中的?地位與作用
2.1政府未承擔社會保障責任的時期?
從19世紀中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香港社會保障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時期,承擔了社會保障的主要責任的是華人社團和宗教團體,如1870年成立的東華三院,1878年建立的救助婦孺的保良局等。港英政府對此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旁觀者態度。政府功能的缺失,使得個人和家庭成為承擔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責任的重要主體。而“東華三院”等民間團體承擔某些社會救濟功能的初衷也是出于對同一地域的“族人”的照顧。可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念在此階段發揮了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
2.2政府介入社會保障事務的時期?
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在戰后經濟蕭條和大量難民涌入的情況下,救助任務空前繁重,華民和志愿團體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于是,香港政府開始有限度地介入社會保障事務。但從總體上看,政府提供的的社會保障是為了“救火”的緊急援助,而非制度性的保障。香港政府因襲戰前的觀念,將社會服務視為一種施惠,而不是政府的責任,其理念仍是要借用民間團體的力量解決種種社會問題。港府社會福利署雖然參預了多項福利工作,但正如港督葛量洪評論,“它謹慎地避免取代或控制志愿機構的工作。這個部門主要是提供指導及統籌工作”。這一階段中,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還是家庭和民間團體弱。
2.3政府開始承擔主要社會保障責任的時期?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香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家庭為主的保障無法完全負擔起個人的保障需求,各社會團體紛紛要求政府承擔起社會保障的主要責任。為協調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當局借鑒了西方國家的某些做法,逐步推行社會保障工作。1971年,港英政府從志愿機構手中接過了現金援助的責任,正式實施以“公共援助”為主體的社會保障,標志著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從表面看,在這一階段,家庭功能弱化、政府責任擴大,但此階段的社會保障是低標準、低水平的,個人和家庭的責任仍然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數據顯示,香港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時,社會保障支出僅占財政支出的1.5%,到20世紀90年代也僅為8.4%,支出水平遠遠低于同一時期的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
2.4改善民生福利、支援弱勢群體的時期?
21世紀以來,香港政府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并大幅增加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社會福利支出在過去十年里增幅超過一倍。但總體而言,香港政府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社會保障模式,走上高福利國家的道路,而仍然是以傳統文化背景為支持,審慎而穩定的進行改革。2000年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指出:“福利服務是社會福祉所依。我們的使命是建立一個關懷互愛的社會,讓人人進展所長,社會維持繁榮安定。我們的福利制度著重支援個人及家庭,協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并提供機會,使他們可以自力更生,力爭上游,從而促進社會團結和諧”。可見,福利制度的重點仍然以自立自強為特征,看重個人和家庭的責任。
3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的啟示作用
一個國家依據自身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經濟狀況等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保障制度,并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適時、適當地調整。香港依托于其東西合璧的文化背景、現代化的社會發展背景、自由主義的經濟制度背景、行政為主導的政治制度背景,確定了以中國傳統的個人、家庭負責制為主,發揮社會團體作用,政府承擔有限責任的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在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貫穿始終。但從普遍意義上講,在現代社會,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對世界各國都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1)強調了個人責任,有利于避免社會依賴。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一直強調自力更生,這對于減輕社會保障制度的負擔、減少高福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意義重大。
(2)有利于鞏固家庭的結構,維護家庭倫理。對家庭責任觀念的弱化,只能進一步激化了家庭結構的分離。如果認為是制度性社會保障而非個人對家庭成員負有主要責任,那么傳統家庭得以凝聚的元素缺失,聚合的必要性減弱,不利于家庭關系的維護。中國傳統的社會福利觀將家庭擺在了提供保障的核心地位,強調個人對其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有利于良好家庭關系的維系。
(3)有利于營造互相關愛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社會過于強調權利,易造成社會保障的資源分配觀念異化。以“權力”當作“權利”,以奪得社會救濟資源為榮,從而導致富人爭奪屬于窮人的那部分權利,進而造成新的社會不公平。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念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鼓勵個人和社會團體的志愿性服務,有利于強化公民的社會責任感,營造相互關愛的社會風氣。
(4)維護受助者的人權和尊嚴。強硬的政府政策容易忽略對弱勢群體精神上的關顧和支持,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以關愛為核心,是物質和精神上的雙向扶持,維護了受助者的尊嚴。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傳統社會福利觀有其合理性與現實性。它注重發揮家庭的特有功能,從親情關系入手去培養社會關懷與互助,使得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也以一種平易、溫和的方式貫徹下去。它既調節了基層社會——即家庭內部的關系,又增強了民眾對政府的認同與歸依;既使得為弱勢群體和有特殊困難的社會成員提供保障的目標得以實現,又對良好社會風氣的樹立與維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麗.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遷[J].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
[2]樊平.試論香港社會保障模式選擇的客觀基礎[M].上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
[3]甘貝. 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及其啟示[J].社會經濟與政治論壇.1997同,01.
[4]張桂林,彭潤金. 新加坡社會保障模式評析[J].經濟月刊.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