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文學刊物發表秦牧散文創作的藝術特點

時間:2014年11月0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秦牧是我國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他一生有著豐富曲折的經歷,為其散文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一生創作出很多膾炙人口,獨樹一幟的散文佳作。本文從四十至八十年代的不同時期,結合各個時期的背景去探討秦牧散文銳利冷峻,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十足,寓理于形

  摘 要:秦牧是我國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他一生有著豐富曲折的經歷,為其散文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一生創作出很多膾炙人口,獨樹一幟的散文佳作。本文從四十至八十年代的不同時期,結合各個時期的背景去探討秦牧散文銳利冷峻,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十足,寓理于形的藝術特色,并從中略談秦牧散文創作的不足。

  關鍵詞:文學刊物征稿,秦牧,散文,藝術特色,不足

  在中國廣闊的散文領域里,被稱為“中國當代三大散文家”之一的秦牧先生默默地耕耘了半個多世紀,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給文壇創立了一種嶄新的風格”,[1]是當代一位卓有成就和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散文家。縱觀他四十多年的散文,每個年代有著不同的特色,總體來說,體現著銳利冷峻,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十足,寓理于形的藝術特色。雖說秦牧的散文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但也有美中不足的所在。本文在試論秦牧散文藝術成就的基礎上略談其不足。

  一 、抨擊時弊,銳利冷峻

  “抨擊時弊,銳利冷峻”這一特色主要體現在秦牧四十年代的作品當中。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那時的秦牧還不到二十歲,“七七事變”發生后,他親眼目睹日寇瘋狂投彈炸死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他感到無比憤恨,在新加坡求學臨近畢業的他,毅然放棄學業,投身到救亡圖存的運動中去。1941年,他“在桂林當中學教師,時日寇侵犯,有亡國之憂,而后方官僚大賈,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看了令人氣憤”。[2]對“種種荒唐殘暴,卑污握凝”的事,秦牧十分不滿,想借此抨擊時弊,一抒胸中積憤”,[3]所以,在桂林,秦牧除了當教師外,主要寫雜文和散文,初步顯露了他的創作才華和藝術個性,是他登上現代文壇的標志。此時期的許多作品輯入秦牧的第一本散文集《秦牧雜文》中,內容抨擊時弊,同情受害者,鼓吹抗戰,直抒胸臆,飽含著強烈的愛國民主思想。

  (一) 滿腔積憤,直抒胸臆

  做為一個滿腔熱血的青年,秦牧抱著“痛念著國土的泥土,希望自己對祖國能夠有所報效”的心情,以散文為武器,把自己的滿腔積憤,傾注在自己的散文之中,抨擊國民黨反動派和黑暗的舊社會。

  《人肉》一文中作者極力地諷刺了“吃人肉的事件”,文章介紹了“流氓們把人肉混充馬肉出賣”,日本大兵“用火烤著吃一吃中國女人的肉”。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思考的問題;為什么養尊處優的“高等動物”對別人的慘苦漠不關心?隨后,作者又說:“炸耗,在饑餓時會吃自己的大腿,鷗裊在饑餓時會食同伴的肉,而我們是人,如果有一天環境壓迫我們吃人肉時,我想如有勇氣,該把這份勇氣轉移去殺人吧!親手殺那些造成吃人肉的時勢的人吧!”可見,作者的感情逐漸增強,由起初的憎恨轉為憤怒的反抗。

  秦牧在《私刑·人市·血的賞玩》一文中一一列舉了1943年所發生的各種駭人聽聞的案子,如有埋牌、踢死工友、吊打童犯、活埋女教師、虐殺童養媳等等,具體描繪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國開設“現代商業組織”的人市,以及殘自身,以血行氣的小市民“圍觀如堵”的慘象,并指控了那些濫用私刑的人是“一群歷史的渣滓人物,一群壞到無以復加的敗類”,指出“只有徹底把中國社會推進一步才有辦法”。要搗毀“各自為政的封建傳統”和“豪無法治的野獸作風”才能徹底摧毀非人道的暴行。秦牧敢于向封建的野蠻習俗開火,不屈服于黑暗勢力。抨擊時弊,宣傳抗日必勝的信念,抒寫了對黑暗社會的憎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把“滿腔積憤”傾瀉而出,不僅“可以使散文給人以強烈感”,而且能“使蘊藏于其中的思想,讓階級立場相同或接近的人產生共鳴”。[4]

  (二) 冷嘲譏諷,辛辣含蓄

  秦牧的一些作品也具有辛辣、含蓄、幽默的特色,看過秦牧的許多作品后,發現他的作品在進行冷嘲譏諷時,有一個固定的思路,就是先通過現實社會的描述,然后展開議論,針貶時弊,最后便達到了譏諷的目的。

  《拿破侖石像》是秦牧運用歷史知識,通過歷史對現實進行諷喻的。文章開頭,寫了拿破侖進攻莫斯科前的“榮耀使他樂得心癢癢的”心情,接著寫了來布錫大學“戴著單眼鏡”的教授“捧著一本厚厚的圣經”向拿破侖獻祝賀詞。作者幽默地挖苦拿破侖的得意忘形,最后與拿破侖撤軍時那布滿灰塵和蜘蛛絲的石像形成了對比。文章最后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當被稱為英雄的人尸骨腐朽時,它卻依然完好無缺,讓以后的人類從他身上讀一段人與人間悲慘的歷史。”充滿哲理,發人深思。

  此時期的作品中還有這樣一篇,《柔佛蘇丹》,它通過柔佛古國興亡的故事影射了賣國求榮,充當日本傀儡的薄儀和汪精衛,借古諷今,暗示中國政府抵抗不力。這篇則是通過一段故事來說明道理,借古諷今。

  二、 知識豐富,趣味濃厚

  “知識豐富,趣味濃厚”這一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秦牧五、六十年代的散文當中,特別是《花城》和《藝海拾貝》這兩部文集中。

  1959年至1961年和1965年至1966年,秦牧曾兩度擔任《羊城晚報》的副總編,在這段時間,他提出了散文要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文學主張,在隨后的中,秦牧他很好地實踐了這一文學主張,正是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結合的這一特色,使得秦牧散文在我國當代散文的寶庫中,獨樹一幟,自成一家。

  (一) 深刻的思想性

  秦牧是很重視作品的思想性的,他認為“文學創作離不開思想,生活知識和表現手法這三要素,一個作者,這幾方面的造詣如何,是不是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決定這個作者的創作水平。”[5]秦牧是一個善于用散文來歌頌先進思想的作家,他認為每一篇散文,它的中心總在宣傳一個什么思想,所以他提出:“思想是核,是靈魂”,“沒有正確的政治思想就像沒有靈魂一樣。”【7】所以,他的散文通常寓思想理論和教育于談天說地閑話漫筆之中,他的《藝海拾貝》和《語林采英》實質上是文藝理論的著作,但他卻以生動的散文形式,像林中散步,燈下談心般地引領讀者領悟艱深的道理,[8]無論是描繪山川風景,或是剖析事理幽微,秦牧的作品始終有著一條鮮明的思想主線:鞭撻丑類為社會主義的成長擂鼓吶喊,清掃舊社會留下的污穢,宣傳共產主義思想。〔7〕

  他的《社稷壇抒情》既寫了被放逐詩人屈原在流亡途中的凄慘悲傷,又寫了古代科學家對自然之謎的探索,也寫了農民揭竿而起的起義,還寫了國外華僑對祖國的思念,最后寫了作者盼望祖國光復的急切心情,這林林總總的每一件事都飽含著深刻的思想意義。

  (二) 廣博的知識性

  十六世紀的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秦牧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作家,讀他的散文如徜徉在知識的大海中。他曾說過:“缺乏生活就是缺乏的材料”,“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恰到好處運用各種形式材料來說明道理。”“豐富的知識所以重要,不僅在于它可以幫助作者說明道理,而且這些知識還能滿足讀者的求知欲,使人在閱讀的時候獲得新鮮感。”【9】古今中外,天上人間,鬼怪神仙,飛禽走獸,花卉蟲魚,山川勝景,總之,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各門各類的知識在他的筆下都得到廣泛的傳播,充滿了奇異的誘人的知識,有人說:“秦牧的散文象博覽會”,一點兒也不為過。在他的散文中,秦牧由知識引入風俗,借知識展開聯想,用知識說明道理,使得文章包羅萬象。

  1. 由知識引入風俗

  《花城》便是這么一篇散文,它把我們帶到南國的年宵花市,使我們觀賞到“那千千萬萬朵笑臉迎人的鮮花”,看到“把花樹舉在頭上,把盆花托在肩上”的人流,甚至聞到一片濃郁的花香。作者由“花市”而連帶寫到許多關于花的知識,從南方特有的吊鐘花的形狀、特性講到水仙、菊花的培育、變異以及牡丹的原產地,由“年宵”而聯想到我國民族過年的各種風俗人情,講了各地過年的許許多多花樣,從貼春聯、掛年畫這些環境的布置到舞獅子,玩龍燈這些雜耍,從人們的穿戴到有關的俗語,一篇三千來字的散文,包含了那么多的知識,從知識到介紹風俗,令人讀來趣味盎然,頓開眼界。

  2. 借知識展開聯想

  在《社稷壇抒情》中,作者從一個用五色土砌成的古代帝國祭天地的社稷壇凝神遐思,憑著思想和感情的羽翼,聯想到古代思想家是怎樣創造五行的觀念,想起我們漢民族在自己的搖籃黃河流域的生存和發展。在《潮汐和船》中,作者更充分發揮了博識廣聞,聯想開闊的特點。從幾十萬年前第一人從樹上下來生活的猿人,第一個用火燒東西吃的原始人,第一個抓野馬來騎的獵人,第一個從草里找出五谷來播種的農人,第一個挖獨木舟的漁人,聯想到世上第一條獨木舟到原子破水船的艱難歷程,更甚者聯想到許多有關的航海家,無數的水手驚人的毅力。一串串的聯想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知識。

  3. 用知識說明道理

  如《海灘拾貝》中,作者不僅向我們介紹了美麗,魄奇使人目迷五色的貝殼、椰子螺、天狗螺、鐘螺、蜘蛛螺、傘貝、唐冠貝,以及貝殼在人類歷史和人們生活中的貢獻和作用,還讓我們從海灘拾貝中領悟到事物之間復雜多變的道理,人對萬事萬物的矛盾、復雜、聯系變化的辨證規律認識不足時,常常招致許多不幸。

  而《菱角的喜劇》寫了作者從兒時到成年是怎樣逐步認識菱角的世界:少年時愛吃菱角,只知道它有兩只角,后來在廣西見到三角菱,在重慶見到四角菱,再后來又知道浙江嘉興有一種同角菱。在敘述菱角的同中有異之后,作者又講了蝗蟲和蝴蝶,化學、物理學、醫學、人體解剖學、天文學領域中一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現象和趣聞,最后這些材料歸結出一個道理: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還要掌握它的特殊性。

  可見,在秦牧筆下,包羅萬象的知識滿足了讀者的求知欲,更是讀者的精神食糧。

  (三)濃厚的趣味性

  秦牧的散文富有風趣性和幽默感。他認為“笑聲有時像烈火,可以燒掉一些丑惡的事物;笑聲有時又像是清泉,可以讓人的靈魂在其中好好蕩滌一下”。【10】與同時期的一些散文作家相比,他的審美原則更注重“散文味”和幽默。他文中的一些傳說,故事,趣聞新穎、奇異、怪誕,使題材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喜劇色彩,因而散文也就產生了趣味性和幽默感。文論集《藝海拾貝》就是以一種輕松風趣,活潑生動的筆調,探索文學藝術上的問題。在《不老》中引用了一位法國主教在大街上見到的趣聞:一位83歲的老人坐在教堂大門前哭,主教問他為什么哭?他回答挨了父親的打。主教于是去見他父親,這位110多歲的父親解釋說,之所以責罰他的兒子,是因為他不尊敬他的祖父,于是主教又去見那位健在的祖父,原來這是一位健在的140多歲的老人。諸如這類的題材在秦牧散文里比比皆是,增強了寓教于樂的趣味色彩。

  另外,在秦牧的散文中也運用了不少民間諺語、歌謠、歇后語等,增加文章的詼諧幽默。例如在《花城》中,作者用了北方俗諺:“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一頂新氈帽。”這一諺語寫出了舊時過年的氣氛,諺語的潤色,讀起來朗朗上口,詼諧幽默。

  三、議論說理,形象透徹

  “議論說理,形象透徹”這一特色主要體現在秦牧八十年代的散文當中,“四人幫”垮臺之后,親身經歷文革風霜雨雪的他“重新煥發了青春,總想奪回一些被毀掉的時間”,“多貢獻點力量”,【11】于是他又直面現實,重新敢于觸及重大題材,痛貶時弊,揭露腐惡。因此,他后期的散文議論說理的成分增加了。

  秦牧這個時期的散文在議論說理的同時,還充滿對一切腐朽,污穢,丑陋食物的憎惡之情。在《胞波》中,作者深刻地批判了民族歧視,民族壓迫的野蠻和民族偏見的卑怯與兇殘,從不同角度表現了民族友愛,民族團結的美好愿望。

  在《無字石碑和無頭石像》中,作者由乾陵想到武則天,又由武則天想到歷代女皇,并且對歷代女皇進行議論,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對這類人物“在權利、野心、任性胡為、狡詐殘忍以及放浪形骸等方面”的憎惡。而《狗的風館》這篇作品,則是對“文化大革命”特定歷史背景下,孵化出來的一些如同狼一樣的兇殘,但樣子卻猥瑣難看的鬣狗人物的無情鞭撻。

  四、美中求疵,略談不足

  關于秦牧的散文,其夫人,也是散文家紫風,有過這樣一段評議,她說:“秦牧是以‘打手’的姿態走上文壇的,40年的雜文尖銳,辛辣,以曲筆表達深刻地思想,那是對反動勢力的匕首和投槍。建國后的散文,也有不少是抨擊丑惡事物的,但主要是歌頌新事物的散文。他的散文文筆瀟灑,氣勢壯闊,往往在質樸中突現一點,那是有思想力量的地方。近幾年的散文,他注重理論性,文彩略少了些。”【12】紫風的這段評議說得非常中肯,金無足赤,秦牧散文也存在某些美中不足。

  閱讀秦牧的散文后,發現其中的一些篇目圍繞一個說理中心,過多地羅列材料,有時難免有冗雜之嫌。另外,秦牧的散文存在著知識壓抑情感的傾向,他的自我情感有時被思想、知識所牽累,而未能充分抒發出來,當然除了四十年代和一些針貶“文革”的作品能直抒胸臆外,很少充分流露出感情。很少把內心深處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有時知識典故過多地堆砌在文章中,這正是秦牧的某些散文藝術魅力美中不足之所在。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文學藝術聯合會.憶散文大師秦牧[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3,64.

  [2] 秦牧.我為什么[N].新明晚報,1989-05-30.

  [3] 秦牧.秦牧散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67.

  [4] 秦牧.秦牧全集:二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243

  [5] 華中師范學院中國當代文學編寫組.中國當代文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477-483.

  [6] 秦牧.藝海拾貝[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13.

  [7] 艾治平,翁光宇,黃卓才.秦牧散文的思想火花[J].暨南大學學報,1980(04):93.

  [8] 高建平.秦牧散文縱橫談[J].教學與進修,1981(04):11.

  [9] 秦牧.花城[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176 .

  [10] 秦牧.藝海拾貝[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04.

  [11] 秦牧.長街燈語后記[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79,240.

  [12] 南方周末編輯部.名流薈萃[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