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俄羅斯重新崛起勢頭強勁, 很快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但仍不是“世界強國”。俄羅斯具有重新崛起為“世界強國”的巨大潛力, 但受多種因素制約, 要重新躋身于“世界強國”的行列任重道遠。
關鍵詞:雜志社發表文章,俄羅斯重新崛起,世界大國,世界強國
近年來, 俄羅斯發展勢頭強勁, 引起舉世熱議, 不少國際問題專家斷言“俄羅斯正在崛起為世界強國”。在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冷靜客觀分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俄羅斯具有重新崛起為“世界強國”的前景,但崛起的道路相當漫長。
多年動蕩造成嚴重破壞。俄羅斯經濟在葉利欽時代多年動蕩中所遭受的破壞遠遠超過二次大戰。用普京的話講,這是“20 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和民族災難”。布熱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一書中直言俄羅斯已經跌落到“第三世界的水平”。盡管俄羅斯經濟近年連續快速增長, 但 2005 年GDP仍僅為美國的12%,2006 年才能恢復到蘇聯解體之時的水平。俄羅斯已被西方發達國家、新興大國甩在后面。此外,俄羅斯在社會和諧、民眾心理方面受到的創傷相當嚴重,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撫平。雖然俄羅斯人重新崛起的決心堅定,但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難度極大。發展模式仍具不確定性。政府口頭上多講“自由市場經濟”, 但實際運作中行政干預甚多,國家計劃成分很大。隨著普京總統“強化對戰略資源和壟斷行業的國家控制”決策的推行,政府對經濟的行政干預可能會進一步增多。不少專家認為,俄羅斯前些年搞的是“寡頭資本主義”,現在實際在走“可控市場經濟”或曰“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由于政府主要官員、有影響的經濟界人士對此問題仍存較大分歧,目前的發展模式雖然已經成型,但是能否保持長期穩定尚難料定。市場經濟意識普遍淡薄。俄羅斯歷史上商品經濟很不發達,又經歷70 余年僵化的計劃經濟雖然進行了十幾年的經濟改革,但是從上到下市場經濟意識普遍淡薄。俄羅斯人總是急于求成,很容易出現唯意志論問題,存在違背經濟規律、把經濟發展引向歧途的危險,強力推行2010年經濟翻番戰略就是一例。而要改變這些陳舊意識、形成新的市場經濟意識絕非易事。因而俄羅斯很難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及周邊國家快速發展所提供的歷史機遇。俄羅斯民族思維跳躍, 易走極端。不喜歡先搞試驗再行推廣,更缺少“摸著石頭過河”的習慣,這對俄羅斯經濟發展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葉利欽時代因激進改革而吃了大虧,普京政府雖然贊賞中國的漸進改革,但行動中總求“一步到位”。
2005年年初出臺的社會福利制度改,即因過于激進而引起社會強烈反彈,導致普京支持率大幅下滑。最近出臺的清理市場上外國人的決定也屬此類情況。民眾普遍存在排外情緒,有色人種在俄總有不安全感。貪污腐敗盛行,不行賄送禮幾乎什么事都難以辦成。海關、警察的貪腐敲詐更是一大公害,成為許多有意到俄投資者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不少俄羅斯人大國主義心態強烈,很難平等待人,很難商量辦事。俄羅斯的官僚體制至今未見明顯改觀,辦事效率低下,要注冊一個企業需要跑數十個印章、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幾乎所有機關都不會加班工作,就連小商鋪也是到點就關門拒客。部分俄羅斯人缺少“共贏意識”,履約水平低,甚至容不得別人賺錢,不少合資企業剛剛贏利就被以各種借口驅趕。吸引外資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不穩定,市場秩序不規范。更為危險的是,俄羅斯人對存在的問題缺少自省,政策調整缺少力度。這種情況使得投資者疑慮重重,不敢貿然挺進俄羅斯,其結果是世界投資總額中只有1% 直接投向俄羅斯,且主要投到能源等原材料產業。而據專家估計,今后20~ 25 年,俄羅斯每年至少需要1000億美元的投資。沒有外資的大規模進入,顯然難以保持經濟以較高速度增長。
產業結構嚴重畸形。蘇聯時期形成的重工業畸重、輕工業畸輕、農業發展滯后、原材料產業膨脹的產業結構,經過十幾年的改革調整,不但未見改善,反而更加畸形。特別是對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近年越來越嚴重。出口總量的54% 依靠能源產業,政府預算也以對油氣價格的預測為基礎。一旦能源價格下跌,經濟形勢必然遭受沖擊。而要改變這種產業結構,不僅需要正確的經濟政策、大幅更新觀念,而且需要大量投資、大力引進先進技術。這一切顯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可能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又存在諸多瓶頸問題,因而不可能不影響到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持續能力。基礎設施發展滯后。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大多是蘇聯時代修建的。多年的經濟危機,加之政府是小財政、無力投入,寡頭資本唯利是圖、不愿投入,外資顧慮重重、不敢投入,多數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新建基礎設施少得可憐。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基礎設施的老化是俄羅斯經濟騰飛的又一突出瓶頸。
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大量財富集中在極少數富人手中,占總人口40% 的弱勢群體度日艱難,成為社會不穩的重大隱患。政府脫貧負擔沉重,可能制約對經濟發展的投入。貧困群體過大還會導致社會消費水平低下,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受限。普京已將消除貧困列為其第二任期的重要政策目標,但是至今收效不夠顯著。人口危機不斷加深。自獨立以來,俄羅斯人口逐年遞減70 萬~ 80 萬。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近13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出1120 萬人。男人的平均壽命只有59 歲。普京總統指出,俄人口形勢面臨危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紀末,總人口將減少50% 。
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育,但迄今未見到明顯效果。俄羅斯社會歡迎來自獨聯體國家的俄族移民,而對其他種族的移民則極力排斥,其最大擔憂是外來移民增多會改變俄羅斯的民族構成,增大國家分裂的危險。但是,這樣一個幅員極其遼闊的大國,沒有必要的人口規模,必然導致勞動力匱乏、兵員不足,難以支撐“世界強國”的地位。俄羅斯陷入兩難選擇之中。人口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俄羅斯復興的重大戰略問題。現有國際秩序,不論是政治秩序還是經濟秩序,都不利于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加之俄羅斯放不下大國架子、不善于利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機遇,其在現有國際秩序中崛起為世界強國的難度進一步增大。美國視俄羅斯為其稱霸世界的重大障礙,其“遏俄弱俄”、擠壓俄戰略空間的戰略不可能改變,俄羅斯在整個崛起過程中必然處處遇到美國制造的麻煩。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間遏制與反遏制、擠壓與反擠壓、崛起與反崛起的矛盾將長時間持續。此種地緣戰略環境對俄羅斯奔向世界強國的努力勢必形成掣肘。軟實力難有大的提升。要成為世界強國還有賴于軟實力的增強, 而在這方面俄羅斯也存在諸多障礙。除上文提到的缺少市場經濟意識、互利共贏意識以及大國主義心態嚴重、難以平等待人等問題外,沙俄和原蘇聯的擴張給俄羅斯國際形象留下的負面影響短時間難以消除。俄傳統戰略文化良莠不齊,至今未能認真梳理。
俄羅斯目前的國際影響力,主要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軍事潛力和能源優勢以及靈活、務實、大膽的外交運籌,而利于長期贏得國際社會信任的國際理念和道德形象相當欠缺。不僅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不放心,就連昔日的小兄弟——獨聯體國家也戒心重重、陸續離俄而去。俄羅斯人自感實力不足,亦想搞“韜光養晦”, 但同時又容不得西方國家小視,戰略上的清醒與戰術的急躁構成極大矛盾。俄羅斯崛起的方式也過于“張揚”,用俄羅斯媒體的說法是“有意無意地模仿美國人的對外政治戰略模式”,試圖“以強硬方式確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結果影響到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增大了俄羅斯崛起的阻力。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強大之后重走擴張稱霸老路的擔憂可能長時間存在,這些情況都可能干擾俄羅斯崛起的進程。以上分析表明,受多種負面因素的制約,俄羅斯的崛起道路可能相當曲折漫長,崛起的勢頭也并非不可逆轉。即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俄羅斯要成為發達工業國家,最早也要到2020年以后。觀察俄羅斯不能僅看數字、看表象,還要看到深層次問題的存在。那種認為幾年內俄羅斯就會成為“世界強國”的看法過于樂觀。
參考文獻?
[1][俄]謝·科爾圖諾夫.俄值得謀求大國地位嗎[M].俄羅斯新聞社,2006.
[2]姚雨杉.俄財長稱10 年趕超美國[N].環球時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