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10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方式的探究
王 略
摘要:新課程是通過具體的教學而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向學生的,所以老師在課程改革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教師實質上的支持和參與,我們的課程改革也必將流于形式。筆者提出做到“五個重新認識”方式進行加以分析。
關鍵詞:課程改革、教學方式、教學方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研究與實踐的發展,適應新課程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方法應運而生。通過課程改革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和職業能力的發展是核心理念,教師作為一個他者不斷地檢驗自己已有的教育理念及過去、現在實施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地追問自己,否定自己,發現自己理論上的缺失和行為上的不足,探究更為科學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更為成熟完善的教育理論的過程。
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該如何做呢?
一、會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高中信息技術課是技術課,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去處理信息的技術和能力,不是專業的計算機課。學生是知識的探索者、建構者,教師是領航者、組織者。最終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適應信息時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為了更好地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啟動新課程前,我進行了教材分析。信息技術基礎部分涉及內容多,有文字編輯、數據統計、圖表轉換、信息的集成、動畫制作、網頁制作等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內容。涉及軟件也非常多,如:Microsoftoffice系列(Word、Excel、Access)、VB程序設計、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Flashget等十幾個軟件。如果還用過去的方法,時間上就顯然不夠了。如果簡單降低難度,每個內容、每個軟件,都走馬觀花一樣,讓學生隨便用用,淺嘗輒止,則顯然實現不了教學目標。我認為可以采取的策略是,核心內容不降低難度,而把一些細節部分一筆帶過。舉例 :VB程序設計。基礎部分中這一內容,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通過程序可以進行自動化信息處理,這個是關鍵。至于里面的排序算法、界面設計、面向對象的理解等都是次要內容。所以把一個學期的課用三節上,就必須剪除繁瑣的基本知識,建立好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讓學生跳出具體技術的框框條條,直接進入核心內容學習。
二、體驗課程,合理分配上課時間
課程就不只是“文本課程” (由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組成),而更是“體驗課程”(能被教師與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課程)。
時間分配的問題在信息技術學科顯得尤為重要。實踐中我做了這樣的分配,一節理論課,一節上機課,基本按照這樣的比率來上課。一個學期下來,發現效果比較好。在理論課上,注意講課時間控制在1/2,組織看書,引導討論,請學生小組上講臺完成任務等實踐控制在1/2。在上機實踐課上,教師講授時間1/3左右,包括引入、布置任務、小節。1/3 時間讓上機學生完成任務。1/3時間組織討論,評價,完善任務。這樣總的算下來,課堂上作為教師講課的時間大約是40%,學生活動和上機的時間大約是60%。
三、重新認識學生
第一、尊重學生,如一個手勢,變“指”為“請”
第二、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第三、學生不是一張白紙。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而且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學生在機房上機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一會死機了,一會兒工具欄沒有了,一會兒輸入法打不開了等等,總之學生只要上機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或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這就要求信息技術任課教師耐心加以指導。一定要以平和的語氣,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究,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學生學習的指揮者、譏諷者。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贊賞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信息技術學科培養信息素養的目標。
四、重新認識課堂教學
我們要在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上下功夫,首先我們要考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特點:
一是信息技術教師有“三多”。一帶的班級多,學生多;二是課時多,教學任務重;三是雜務多,信息技術教師大多還要負責機房的維護,各種課件的制作,甚至還有學校其它的工作。這“三多”不利于師生交互,不利于教學管理,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是學生起點不一樣,但普遍偏低,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應試教育依舊,低學段沒有開足課時或是沒有開課;再者家用計算機或是學校計算機的數量及硬件設施的情況不均勻,地區有別、城鄉有別、家庭有別;況且學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課時是一定的,這同樣也限制著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得關注生成,關注學生的生成。為此我認為在教學目標上可分出三個層次: 一是啟蒙教育;二是興趣教育;三是特長教育。課堂教學目標應遵循實踐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創造性原則,任務明確并且有趣。如在講授網頁制作時教師先出示自己制作的網頁,向學生展示制作網頁的效果,接著講述并演示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和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在WINDOWS的畫圖軟件教學中,我不是向以往那樣先講解"畫圖"軟件的使用方法,再讓學生畫副美麗的圖畫,而是在介紹一下"畫圖"的界面之后,讓學生 用自學的畫法及填充顏色的方法畫出一副圖畫。任務布置下去以后,同學們在生動具體的任務驅動下,積極地進行查閱、思考、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之間積極開展了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教師應適時的引導學生查閱、學習和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探索和實踐,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以上是本人對新課改這一階段教學的反思,也是自己對新教材,新課程的初步體驗,希望同仁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