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4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其排水體制也在逐漸更新、優化,隨之排水管網的建設也在不斷完善當中。排水管網系統包括雨水管網系統和污水管網系統,本文主要針對污水管網系統,結合廣州市西朗污水管網系統的建設情況,對現狀污水管網系統的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環保科技評職范文,職稱論文發表,合流制,分流制,處理,收集,截流倍數
1.前言
在這個發展迅速的廣州大都市來說,其污水管網的建設一直相對比較落后,也只能跟在一座座標志性的建筑后面窮追猛建。廣州市本來就水系發達,按照以前老一套的排水制度,或者直接叫方法來說,都是采用直排式,無論污水還是雨水,見到有水系或者有連通到水體的途徑,均排至那。另外,連我們思想先進一點的技術人員,在建設早期的排水管網系統時,也采用了合流制排水方式,認為這為先進之法。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的發展等等,我們有限的河涌自凈能力不斷下降,直至幾乎完全消失,影響環境美觀,影響生態自然,我們才意識到污水的殺傷力有多么厲害!
2.污水處理系統
根據2009年編制的《廣州市市區污水治理總體規劃》,廣州市中心城區現狀共分為瀝滘、大沙地、大坦沙、獵德、西朗、江高~石井、龍歸和竹料八大污水處理系統,其中西朗污水處理系統的服務范圍為整個荔灣區芳村片(除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造船廠等大型企業外)和海珠區洪德分區,服務面積為54.5km2。其中芳村片區面積45.6 km2,海珠區洪德分區面積8.9 km2。服務人口36萬人。
芳村區和洪德分區是廣州市重要的城區,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年穩步提高,目前已經成為廣州市重要的生活區、工業區和花卉種植基地。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區域內的污水管網部分區域出現淤積或者排水不暢,還有部分區域有污水直排入河中,對水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影響了人民的生活質量。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同時根據《廣州市市區污水治理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盡快開展西南部片區污水現狀摸查與連接——西朗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2.西朗污水收集系統規劃
西朗污水收集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1)洪德分區;2)花地河以東;3)花地河以西。進廠總管有2根,位于污水廠東側的為東線總管,管徑DN2000,位于污水廠西側的為西線總管,管徑DN2000。
2.1洪德分區
規劃期限內仍為合流制地區,污水經馬涌1號泵站提升后,DN1200出水管沿沙渡路向西,在鶴洞大橋以北過珠江后航道,再沿芳村大道向南,接入環城高速公路DN2000東線總管,進入西朗污水處理廠。
2.2花地河以東分區
共分為三條收集干線,分別為西線、中線、西線。
(1)西線:起點為山村橋泵站后的分流井,管徑DN800-DN1500,管道走向為沿花地河東測堤岸向南,至鐵路橋處,再沿鐵路東側規劃路向南至龍溪路泵站,經龍溪泵站提升后,管徑為DN1500,再向南在花地大道南接入DN2000西線總管,進入西朗污水處理廠。
(2)中線:起點為從廣佛路、芳村大道口,管徑DN800-DN1350,管道走向為沿芳村大道向東,收集芳村大道兩側污水后進入山村橋泵站,經山村橋泵站提升后,用壓力管道過花地河,采用分流井分為兩路。其中一路向南接入西線,另一路繼續向東,至花地大道向南,至龍溪大道向西接入西線DN1500管道。
(3)東線:起點為花地大道、芳村大道口,管徑DN700-DN1500,管道走向為沿芳村大道向南過沙涌后,接入鶴洞立交已建的污水管道,再沿芳村大道南過東朗涌后進入東沙泵站,經東沙泵站提升后,與洪德分區DN1200過江轉輸管道合并,再沿芳村大道向南,接入環城高速公路DN2000東線總管,進入西朗污水處理廠。
2.3花地河以西分區
起點為龍溪大道、海龍路口,管徑DN600~DN1350,管道走向為沿龍溪大道向東,至花博大道向南,再至海中北路向東接入海龍圍泵站,經海龍圍泵站提升后,沿西環高速公路向南,至花地大道向東,過花地河接入西線DN2000總管。
3.西朗污水處理與收集系統現狀
3.1西朗污水處理系統現狀
西朗污水處理系統的服務范圍為整個荔灣區芳村片區(除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造船廠等大型企業外)和海珠區洪德片區,服務面積為54.5km2。其中芳村片區面積為45.6km2,海珠區洪德片區面積為8.9km2,服務人口約36萬人。
目前合流制面積為40.53km2,分流制面積為13.97km2,分流制區域內混接較嚴重,現狀為混合排水體制。
規劃芳村大道以東沿珠江邊一帶的舊城區仍為合流制,面積3.0km2,洪德片區馬涌以北仍為合流制,面積3.73km2,其余均為分流制系統。
西朗污水處理廠是我國第一個采用中外合作及項目融資方式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項目。位于荔灣區芳村片區的廣中路魚尾村橋南面,占地面積13hm2,于2004年建成,污水處理采用AAO工藝。
3.2西朗污水收集系統現狀
西朗污水收集系統尚未完全完善,部分道路甚至采用明渠排水,有些地方還沒有排水管道。荔灣區芳村片地區新建路網均已實施分流制排水系統,原有居民區和自然村仍為合流制排水系統。目前花地大道、龍溪大道、東漖北路、鶴洞路、花蕾路、浣花路及芳村大道等路段已敷設了污水干管,管徑為d400~d1350。花地河以東地區東、中、西三條污水主干線的東線已建成,中、西線正在逐步完善中,花地河以西地區海龍圍主干線已建成,西朗污水處理廠已建成(20萬m3/d)并運行。
4.西朗截污管網的截流倍數
4.1影響取值的因素
1)受納水體的功能要求
2)城鎮的文明程序(或級別)
3)人口密度大小及人口構成
4)污水的處理處置方式
5)投資合理性
6)降雨量大小
7)本地區遠期排水體制及污水量預測
8)工商業結構及布局
9)相關工程經驗
10)其他因素:例如由于地下水、滲漏水、山溪流進入污水系統,使污水量增加,則相當于減少了截流倍數。
4.2建成區考慮截流倍數的原因
本地區現狀采用合流制排水體制。在房屋與房屋,房屋與廠房緊靠的縫隙間及狹窄的街道下,用石塊或水泥鋪設著難于改造的管渠,接納建成區的污水和全部地面雨水,若將其改為分流制十分困難。這就須考慮與降雨徑流受地表污染程度以及地表水應達到的水質目標控制值有關的截流倍數。
有實測資料顯示,降雨過程經約600s(10mins)后,城鎮地表徑流中污染物的濃度一般可降低50%以上,當降雨過程超過800~1000s時,徑流中污染物濃度便趨于一個穩定的低值。顯然,前期雨水集中了城鎮地表各處的大部分污染物,因此需要截流一定量的地表徑流,經處理后再排入環境水體才是合適的。
由于地區年降雨量豐富,從建設施工難度及資金收集等因素考慮,不推薦采用較高的截流倍數,應根據受納水體的納污量來確定截流倍數的取值。
4.3截流倍數的取值
截流倍數的選取關系到城市水環境控制目標,其參數的取值與受納水體的功能區劃、環境容量、水文特性、工程投資、水廠規模等因素有關。
對水質要求嚴格的受納水體的截流倍數應取大些,而對水質要求低的水體則截流倍數也就相應小一些。
沿河片區人口密度大,截流倍數可取小一些。因為人口密度大則污水量大,這時較大的截流倍數將令污水廠的規模太大,造成實施困難。
降雨量小的地區一般降雨頻率也低,地表積存的污染物也多,故截流倍數應取大些,反之,則可取小值。從降雨徑流的角度看,若截流倍數取1~2,基本可以保證在東河枯水期季節的全部降雨天數,截流量不少于10%以上的降雨徑流。僅在每年7~8場暴雨時,截流量不足10%,不過此時徑流量大、對污染物有足夠的稀釋作用,因而不會明顯影響河流的水質。
項目服務區為新建小區、城中村及少量工業用地混合,雖然現狀城鎮的文明級別不高,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教育的普及,人們的環境意識將逐步提高,是可以做到人群衛生習慣良好,不亂倒垃圾,不亂扔雜物,保持街道、廠區清潔的,因此城市地表積存的污染物也將逐年減少,截流倍數的取值可相對小一些。
目前的污水處理工藝,很難實現污水廠的出水水質比較穩定、可靠地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截流倍數取大,增加了污水廠的處理難度;若截流倍數取小,不利于保證河流的水質要求。因該片區具有較強的納污能力,將截流倍數取小一些。
綜上所述及結合《廣州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2009),本區域設計截流倍數取n0=1。
參考文獻:
[1]《廣州市城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修編》廣州市水務局2009年編制
[2]《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3]《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
[4]《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6]《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
[7]《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2011年版)
[8]《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
[9]《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10]《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
[11]《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