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居住小區綠化規劃與植物配置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與居民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它對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增進居民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居住小區綠地在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分布最廣,是普遍綠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做好居住小區綠化規劃和植物的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居住小區綠化的重要意義,然后說明了居住小區綠化規劃應遵循的原則,并對其空間規劃方法進行了探討,最后詳細探討了居住小區植物配置的要點。
關鍵詞:園林工程師評職論文發表,發表論文期刊網,居住小區,綠化規劃,植物配置,喬木,鄉土樹種
一、居住小區綠化的重要意義
(一)改善居住區小氣候環境
居住區綠化以植物為主體,主要表現在對光、溫度、濕度、空氣等生態因子的影響上,在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改善小氣候、遮陽降溫、調節氣溫、降低風速。尤其在炎熱的夏季,促進了空氣交換,產生微風的效果。
(二)豐富設計層次
姿態萬千的花草樹木,豐富多彩的植物布置和建筑小品、水體等的點綴,增加了居住區環境的層次,美化了居住區的面貌,是居住區建筑群更顯生動活潑。
(三)提供社交場地
在良好的綠化環境中進行戶外活動,使老人兒童可以就近進行游憩、觀賞及進行社交活動。為居民互相了解,和諧相處創造了條件。
(四)舒緩心情
居住小區良好的綠化環境能消除都市的喧囂、身心的疲勞,使人情緒穩定,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而植物本身的枝、葉、花、果又可使人感到濃郁的自然氣息,調節人們的神經系統,產生令人愉悅和舒適的環境,使人們擺脫緊張的日常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
二、居住小區綠化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一)可達性
無論集中設置或分散設置,公共綠地都必須盡可能接近住所,便于居民隨時進入,設在居民經常經過并可以自然到達的地方。
(二)功能性
綠化布置要講究實用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最好,同時還應考慮其經濟效益。長青的針葉樹可以有些,但主要應選擇是生長快,夏季遮陽、降溫、冬天不遮擋陽光的落葉樹。
(三)親和性
為了讓居民在綠地內感到親密與和諧,小區綠地尤其是小區綠地一般面積不大,因此必須掌握好綠化和個項公共設施以及各種小品的尺度,使它們平易近人。
(四)系統性
小區綠地設計與總體規劃相一致又自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小區綠地是由植物、地面、水面以及各種建筑小品組成。它是小區空間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城市綠化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綠化形成系統的重要手法就是“點、線、面結合”,保持綠化空間的連續性,讓居民隨時隨地生活在綠化環境是、之中。對小區綠地來說宅間綠地和組團綠地是“點”,沿區內主要道路的綠化帶是“線”,小區小游園和小區公園是“面”。點是基礎,面是中心。
(五)全面性
小區綠化要滿足各類居民的不同需求,因此,綠化設施必須要有各種不同設施設置,通過居民室外環境需求的調查,大多數居民的共同愿望是小區內多種花草樹木,另外還要根據不同年齡組的居民使用特點和使用程度,作出恰當的安排。
三、居住小區綠化規劃的方法
居住區綠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居住區綠化主要采取分割與滲透的手法來組織空間規劃。
(一)空間的分割
1、用墻體、綠籬和攀緣植物分割
當分割體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時,空間還是連續的,人坐著也能向外觀賞,沒有封閉感,但空間是隔開了。當分割體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時,視線受阻,出現封閉感。隨著高度的增加,封閉感增強。
2、用水面、山石、樹叢、花架、小品等分割
水面如處理得當能拓寬空間,將有限的距離拉大。山石如砌筑得法,配以樹叢能增加空間層次。花架能使空間隔而不斷,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過于粗壯則有堵塞感,過于纖細起不到分割作用。
3、地面高差和鋪裝的變化
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改變地面高差來分割空間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時,地面鋪以質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為顯著。硬質鋪地磚同草皮形成質感的對比,綠地底界面高差的變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廣場給人一種獨特的領域感。廣場沿街邊界可用灌木、綠籬分割內外空間。
(二)空間的滲透
1、用門窗、花格墻和植物框景
在設置分割物時,可利用門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間既保持它的獨立,讓人們有場所感,又與外界聯系緊密,相互滲透。
2、巧用花架
居住區綠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間,還能使兩側的景物互為因借,彼此襯托。花架在這里作為中景,使空間具有遠、中、近3個層次,產生空間延伸的效果。
四、居住小區植物配置的要點
(一)居住小區植物選擇的基本要求
1、優先選擇鄉土樹種,適當引進外來特色樹種
居住小區是城市的細胞,有的小區甚至已成為城市的景點。因此,必須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優先選擇鄉土樹種,構造具有鄉土特色和城市個性的綠色景觀。
2、以喬木為綠化骨干,突出林蔭功能
“綠地不少,綠蔭不足”,是一些小區綠化的通病。喬木在小區中主要有生態和造景兩個方面的作用。由于喬木樹冠面積較大,能夠制造更多的氧氣,同時吸收較多的有害氣體,喬木的種植在小區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對喬木的選擇上,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在整個小區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約為1∶2。小區綠化設計時應該根據設計意圖合理安排選擇樹種。不能太多,多則雜亂,一般選2~3種主體樹種,選3~4種輔助樹種。
3、保健植物的選擇
基于現代居民對健康的要求,小區綠化的樹種,必須選用無毒的喬灌木,在居住區綠化時,選擇美觀、生長快、管理粗放的藥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體保健,又可調節身心,也可美化環境。這類植物如香樟、枇杷、牡丹、野菊花等植物。
(二)居住小區不同功能分區植物的配置
滿足居住區綠化功能居住區綠化分幾種類型:綠籬設置、宅旁綠化、隔離綠化、架空空間綠化、平臺綠化、屋頂綠化、停車場綠化、道路景觀綠化。
1、綠籬設置
綠籬以行列式密植植物為主,分為整形綠籬和自然綠籬。整形綠籬常用生長緩慢、分枝點低、枝葉結構緊密的低矮類灌喬木,適合人工修剪整形。自然綠籬選用植物體量要求相對較高大。
2、宅旁綠化
宅旁綠地貼近居民,特別具有通達性和實用觀賞性。宅旁綠地的種植應考慮建筑物的朝向。在近窗不宜種高大灌木,以免影響采光;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種高大闊葉喬木,對夏季降溫有明顯的效果,在冬季則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宅旁綠地也應設計方便居民行走及滯留適量硬質鋪地,并配植耐踐踏的草坪,而且在蔭影區宜種植耐蔭植物。
3、道路及隔離綠化
居住區道路兩側應栽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減少交通造成的塵土、噪音及有害氣體,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內保持安靜和衛生。行道樹應盡量選擇枝冠水平伸展的喬木,起到遮陽降溫作用。公共建筑與住宅之間應設置隔離綠地,多用喬木和灌木構成濃密的綠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區的安靜,居住區內的垃圾站、鍋爐房、變電站、變電箱等欠美觀地區可用灌木或喬木加以隱蔽。
4、平臺綠化
平臺綠化一般要結合地形特點及使用要求設計,平臺下部分空間可作為停車庫,輔助設備用房、商場或活動健身場地等。平臺上部空間作為安全美觀的行人活動場所。要把握“人流居中、綠地靠窗”的原則,即將人流限制在平臺中部,以防止對平臺首層居民的干擾。綠地靠窗設置,并種植一定數量的灌木和喬木,減少戶外人員對室內居民的視線干擾。
5、屋頂綠化
屋頂綠地分為坡屋面綠化和平屋面綠化兩種,應根據上述生態條件種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強、抗風力強、外形較低矮的植物。坡屋面多選擇貼伏狀藤木或攀緣植物。平屋頂以種植觀賞性較強的花木為主,并適當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邊式和庭園式綠化。總的來說,居住區美化選用樹木花草的品種,宜求精而忌繁雜。在樹種的配植上,應根據栽培的目的和生長習性,盡量做到喬、灌、地被相結合,要突出“草鋪底、喬遮蔭、花藤灌木巧點綴”的公園式綠化特點。
(三)居住區植物配置基調
每一個居住區都有一個主題思想、視覺焦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主景,對于居住小區設計來說一定要考慮其焦點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廣場,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與環境相協調就可以成為居住區植物配置的基調。如設計以私密為主的主題,多選擇高大喬木,灌木相搭配,選擇攀援植物進行廊架的裝飾,起到私密的效果。如設計以跳躍為主題,則可以選擇顏色豐富的草花和樹種搭配,設計以不同的造型,顯現跳躍的主題。
(四)掌握季相變化進行植物配置
居住區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的環境,植物配置應該有四季的季相變化,使居民在直觀上感受居住區內不同的季節變化。春則繁花似錦,夏則綠蔭暗香,秋則霜葉似火,冬則翠綠常延。居住區內應四季皆有景,景景各不同。在設計主題上可以以四季為主題進行居住區綠化設計,不同的景區以突出某個季節為主,增強居住區的主題性。
結語
綜上,居住小區綠化和植物陪孩子應達到一步一景,景隨步移的效果,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同時還要滿足居民各種活動的需求,為居民創造多種戶外活動的綠色空間,便于居民的活動、休閑、交往,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
參考文獻:
[1]湯艷.淺談居住區綠化種植設計[J].北京農業,2007.5.
[2]何佳明.居住區園林景觀建設中鄉土樹種應用淺析[J].現代園藝,2011.13.
[3]陳西紅.居住區綠化的植物配植[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