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1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城市綠地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安航天基地綠化為載體,從生態、景觀、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對基地綠化規劃設計優化提出建議與思考。
關鍵詞:景觀設計評職論文發表,期刊征稿,城市綠化,綠地景觀,規劃設計
城市綠化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們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綠地景觀在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的同時,其景觀效果也直接影響著整個城市的形象。近年來,西安航天基地綠化有了長足的發展與提高,在綠化水平高速發展中對航天基地綠地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并對基地綠地進行梳理分析,提出對基地未來綠地規劃設計優化的建議,也顯得更為迫切。
1. 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綠地系統發展現狀
1.1 區域建設背景
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位于西安市城南,一期規劃面積約二十三平方公里,是中國西部最大的航天產業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包括老城區與新建城區兩部分,新建城區部分地區依然在建設中或待建設。
1.1.1 自然條件
西安航天基地屬暖溫帶半濕潤的大陸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干冷。年平均氣溫13.1 攝氏度,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0.7攝氏度;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6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60.6mm,年平均日照209.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7天。長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南風,多年平均風速2 m/秒,最大風速24 m/秒。
1.1.2 地形地貌
整個基地屬河谷沖積平原一、二級階地和一、二級黃土塬區。基地地勢總體較高,平均海拔505m左右,最低點431.4m,最高點為577 .1m,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平緩抬高。
1.1.3 人文歷史
航天產業基地周邊及基地內文物古跡豐富,自漢宣帝至清代中期,先后有八個朝代的近百位身分顯赫的人物葬于這一地區,現存60余座古陵墓。西康高速以東的漢宣帝陵遺址于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文保遺址,其中包括位于神舟五路與神舟大道之間的明秦藩王中宣王朱懷堵墓等。
1.2 航天基地綠化發展現狀
截止2012年底,西安航天基地綠化面積約118萬平方米,包括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等。目前園區依然在建設中,未來綠化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2. 存在問題
2.1 景觀綠化整體性規劃體現較弱,綠地系統整體性有待加強。
2.2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現不足
3. 建議
希望通過基地綠化建設,將航天基地的臺塬地貌,新區現代綠化、傳統人文歷史等特色資源緊密結合,建設特色的航天基地景觀、特色的風景綠色長廊等,打造一座具有綠化特色的生態航天基地,讓生態環境與科技經濟發展共贏,進一步提升基地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建議重點加強基地公園綠地,城市街頭綠地,道路綠地,企業居住區綠地建設。在基地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與基地綠化現狀相結合,提出對基地綠地規劃設計優化的一些想法:
4. 基地綠地系統分類
通過對基地綠地系統總體梳理,將其分為三大部分:
4.1 以城區綠地、臺塬森林、平地防護林為主體綠化,建立點、線、面、網相連接的生態保障林體系,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長期穩定的保障,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改善人居環境的需要。[1]
4.2 以森林旅游與基地苗木、花卉等優勢產業結合的方式,拓寬綠化富民渠道,穩固生態保障林體系,促進城市包括綠化在內的綠色產業發展;
4.3 以森林公園、名勝古跡、城市園林、古樹名木等為主,人文與森林景觀相結合的文化傳承林體系,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傳承城市歷史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5. 空間布局
在空間布局上,加強綠化生態網絡體系,點、線、面結合一體建設,以城區為核心,以建設城市綠地為重點,結合文物綠地的保護與恢復,全面整合臺塬、平地,道路、水系、各類防護林、花卉苗木基地、城區綠地等,建立山地森林相輔,生態廊道相連,城市綠化鑲嵌,全市一體的綠化景觀生態網絡體系,實現基地綠色資源空間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根據航天基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特征和資源利用的分異性,以及城市綠化景觀建設與發展對綠色空間的拓展性趨同存異等要求,結合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景觀總體規劃,提出航天基地城市綠地建設空間布局為:
“一核多點、經緯兩軸、兩廊道”
5.1 “一核多點,多點帶面”----主城區綠色福利空間建設
5.2 “經緯兩軸,林路相連”:----城市道路綠化結構
5.3 “兩廊道”----基地綠色屏帳
6. 具體分析
6.1 “一核多點,多點帶面”----主城區綠色福利空間建設
以星河中央公園為基地的綠色核心,結合城市空間的整體布局,圍繞城市綠心組團式發展綠地,在基地內建設星河運動公園等,增加廣場綠地、街旁綠地等,同時增加居住區,單位綠地面積,多點帶面,整體提高基地綠地面積,提高基地園區環境。
6.2 “經緯兩軸,林路相連”:---城市道路綠化結構
以東長安街、航天中路等為代表的橫向道路綠化軸線
以雁塔南路、神舟四路等為代表的縱向道路綠化軸線
結合總體規劃道路布局、城市四界用地和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提出以縱橫兩軸的道路綠化結構,首先,規劃以東西向的東長安街和航天大道為標志的科技文化主題軸線景觀迎賓大道綠化,和以南北向的雁塔南路和神州大道為標志的歷史文化主題軸線景觀迎賓大道綠化,形成兩軸四條城市主要干道,提升城市交通綠化環境和城市綠化效果;
其次,以城市輔道為基礎,提出“一路一景,縱橫有別”的城市形象綠化概念,在城市道路綠化主干樹種的選擇上結合整體南北文化軸和東西科技軸,通過綠化配置的區別達到南北有別的設計目的,提高城市交通的方向性;形成“林路相連”的城市道路森林生態網絡。[2]
6.3 “兩廊道”----基地綠色屏帳
以基地南側臺塬地帶為基礎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閑走廊景觀帶
以基地東側西康高速沿線防護林地帶為基礎的漢陵生態文化休閑走廊森林景觀帶
建立以牛頭寺、華嚴寺、杜公祠和興國寺為代表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閑走廊景觀帶;以杜陵為代表沿西康高速形成漢陵生態文化休閑走廊景觀帶兩大城市廊道,形成城市防護林帶與城市休閑旅游林帶的結合,并最終形成新區城市周邊生態向城市滲透的整體綠化景觀格局,結合城市綠化廊道與城市綠化斑塊共同構成的航天基地新型的城市綠化休閑體系。
兩廊道是基地范圍內十分重要的水、熱及生物多樣性之源。規劃將大大提升區域內森林的防護功能,增加生物多樣性。使其成為基地范圍內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抵御災害性天氣的大型“綠肺”。
6.3.1 基地東側西康高速沿線地帶為基礎的漢陵生態文化休閑走廊森林景觀帶
沿西康高速公路兩側,北起航天大道,南至航天基地南邊界,根據實際需要,沿路種植防護林帶,該景觀防護林帶全長約4800米,規劃綠地64萬平方米。
6.3.2 基地南側臺塬地帶為基礎的森林、宗祖文化休閑走廊景觀帶
少陵塬(航天基地南側臺塬段)直觀坡面綠化,西起北長安街,南至神舟大道,呈東南-西北走向的長條狀黃土臺塬,全長約4200米,規劃綠地61萬平方米。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綠化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地綠地建設需要我們系統性考慮,綜合考慮園林的生態、景觀、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加快基地綠化建設,從而通過綠地系統的提升,提升整個基地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楊新兵,魯紹偉,靳芳,余新曉,陳麗華.我國城市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005,20(1):66-69.
[2]鄭西平.北京城市道路綠化現狀及發展趨勢的探討.中國園林 ,200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