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利用井間示蹤劑井間監測技術,通過對目的區塊兩個井組井進行示蹤劑解釋,進一步深化了油藏認識,明確油水井的動態連通關系、注入水的去向、注入水前緣推進速度,及注聚后儲層孔隙結構和物理參數發生的變化情況,并將試驗結果應用指導制定開發方案及實施調整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主題詞】示蹤劑 流線 數值模擬 孤東油田
Abstract: This paper use between Wells tracer between Wells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the purpose of the block two production Wells of tracer explanation,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servoir understand clearly the oil Wells connected relationship, the dynamic of injected water to the front of the injected water, the advancing speed, and after the polymer injection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pplication guide to establish development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justment measure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tracer streaml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GuDong oilfield
中圖分類號:TN9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井間監測技術簡介
示蹤劑是指那些能隨注入流體一起流動,指示流體在多孔介質中的存在、流動方向和滲流速度的物質。井間示蹤劑測試是從注水井注入示蹤劑段塞,然后從周圍生產井中監測其產出情況,通過繪制分析示蹤劑產出曲線,可以判斷油藏在平面和縱向上的非均質、高滲透層或大孔道情況,為油田后期的綜合治理提供依據。
監測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示蹤劑非常重要。通常有以下要求:①本底低,分析靈敏度高;②足夠的化學、生物及熱穩定性,并與被跟蹤的流體特性相似,配伍性好;③在地層中滯留量少;④與地層礦物不發生反應;⑤貨源廣,價廉,無毒、副作用,對測井無影響,安全環保。因熒光類物質具有穩定性好、靈敏度高和檢測限極低的優點,故本次采用熒光類物質BY-1,BY-2示蹤劑,進行井間示蹤劑檢測,并采用半解析方法進行定性分析。
2 現場施工概況
2.1 示蹤劑的注入與監測
按工藝設計要求,實施示蹤劑注入:于2007年11月2日08:50-14:15分別在設計井7-34-155井加入BY-1示蹤劑8kg,7-38-155井加入BY-2示蹤劑12kg,以泵站注入壓力注入,恢復原流程。
樣品分析工作在實驗室完成,BY-1、BY-2使用CRT-970熒光光譜分析儀進行分析檢測。從2007年11月2日注入示蹤劑,開始取樣后監測至2007年12月23日,歷時52天,在每個注水井組對應的油井監測到了示蹤劑產出,監測期間對15口油井,實取樣1141個、分析樣品1141個。
2.2 示蹤劑產出情況跟蹤
①34-155井組情況:該井組10口油井監測到示蹤劑(BY-1)明顯的響應,詳見表1。
表1 34-155注水井組示蹤劑(BY-1)響應基本情況
井號 | 井距(m) | 示蹤劑突破時間(d) | 見示蹤劑峰值時間(d) | 推進速度(m/d) |
7-32-155 | 300 | 5.0,30.0 | 6.5,31 | 60,10 |
7-32-166 | 325 | |||
7-32-175 | 424 | 5 | 6.5 | 84.8 |
7-32-3135 | 325 | 2.5,14 | 3,17 | 130,23.2 |
7-33-3146 | 180 | 3.5,33 | 5.5,36 | 51.4,5.5 |
7-34-166 | 150 | 3.5 | 7 | 42.9 |
7-35-164 | 270 | 3 | 4 | 90 |
7-33-12 | 220 | |||
7-36-3175 | 450 | |||
7-36-146 | 335 | 4 | 4.5 | 83.8 |
7-36-155 | 300 | 2 | 8 | 150 |
7-36-166 | 335 | 2 | 3.5 | 167.5 |
7-36-135 | 424 | 2.5 | 2.5 | 169.5 |
井號 | 井距(m) | 示蹤劑突破時間(d) | 見示蹤劑峰值時間(d) | 推進速度(m/d) |
7-36-155 | 300 | 1.5,8 | 2,8 | 200 |
7-36-166 | 325 | 2 | 4 | 162.5 |
3.1 地質建模
依據油藏靜、動態資料,將實際油藏數字化,建立Ng上54-61砂組30×16×3網格的地質模型,見圖1。
圖1 三維地質模型
3.2 示蹤劑產出擬合情況
在前期建立的地質模型上,根據示蹤劑產出情況,模擬地下可能的井間參數分布情況,得到各井示蹤劑產出時間、濃度進行擬合曲線,如圖2。
3.3 流線分布與流場分布
通過井間水驅方向和流動狀態定性分析和預測,結合監測響應數據與動態資料,計算相關數據,繪制三維平面流線分布圖,見圖3。圖形繪制采用有流動就有流線的方法,流線所占的面積大小能夠大體表示流量的相對多少。
3.4 井間主滲通道參數解釋
從曲線擬合效果看:各井組產出曲線的擬合效果較好,井間流線將監測區域的流動狀態以較好的反應,說明監測結果經軟件處理提供的參數是可靠的。
(1)井間示蹤劑主滲流區孔喉平均半徑。
根據滲透率與孔喉半徑的函數關系,求得主滲流通道的孔喉平均半徑。
R=τ×(8k/φ)1/2 (1)
式中:R為孔喉平均半徑(5~15μm為高滲層, 15~50μm為大孔道, >50μm為特大孔道);
τ為迂曲度。
由計算結果看出,Ng54與Ng55油層為示蹤劑主滲流區發育的主要層位,平均孔喉半徑介于693.27~830.63μm之間,達到特大孔道級別,反應了疏松砂巖儲層經強水洗后粒間結構的巨大變化。
(2)井間示蹤劑主滲流區波及體積
根據解釋結果,結合區塊特征,分析示蹤劑突進通道類型為單元內部強水洗。
4 解釋結果應用
根據解釋結果,提出下步工作建議,并組織實施,見到了良好效果。首先,針對7-38-155井區存在不同的沉積相條帶的解釋結果,對該井區重新進行了地層對比,繪制了新的小層平面圖和沉積微構造圖,并選取7-39-166井點水轉油補孔54+5開抽措施引效,實施后效果顯著。目前,7-39-166井以57×895.6×3.9×3.4參數生產,日液26.7t/d,日油6.2t/d,含水77.3%。
下步還將繼續實施對33-3146井驗封、找水,開展針對性的堵水,促進32-166井注聚見效;對38-3186實施調剖,改善吸水剖面,調整層間矛盾;適度實施非均粒徑顆粒調驅,減緩非均質性的影響;開展油水井壓力系統監測,掌握井組生產動態變化;對部分水井實施調剖堵水,控制大孔道繼續擴大。
【參考文獻】
[1] 張毅,姜瑞忠,鄭小權,等.井間示蹤劑分析技術[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5(2):76-77。
[2] 侯健,王玉斗,陳月明. 聚合物驅數學模型的流線方法求解[J]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 2002,17(3):34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