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5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目前各國的傳統媒介逐漸面臨著危機,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介的形態也在不斷的演變,下面文章以《人民日報》為研究對象,分析各平臺新聞報道的相同與差異,也論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報道面臨的變化,媒介融合對于《人民日報》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這也是提升了《人民日報》的影響力。
關鍵詞 :《人民日報》,媒介融合,新聞報道
在國際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媒介之間相互交融,科技飛速發展,進而媒體形態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同時,各種媒介不可避免的存在各自的優缺點,這些將會附著在所攜帶的信息上。伴隨互聯網文化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時代的顯著特征將會變為碎片化、淺濕化、圖片式的閱讀。要想在此環境中繼續“生存”,就必須迎合時代變化,打造出符合媒介融合環境的新特征。
1 各平臺新聞報道的相同點
1)各平臺的資源共享。就當今媒體融合的發展狀況而言,門戶網站、社交的媒體平臺和其它終端可以在紙質版以外的地方,運用自由組合的方法,從而進行進一步深入結合,其中主要有生產平臺的原創內容和由紙質版提供的公共稿庫中的某些重要內容,然后內容產品在重新定向環節制作的過程中展現出來。
因此,對某一個事件的報道而言,《人民日報》中每個平臺會在自己的原創內容中自行添加一部分共享資源進行利用。就像“兩會e客廳”就是一個報道2015年兩會相關的特別節目,主要是《人民日報》和人民網攜手共創,這3個媒體分別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對其進行闡述,最具代表性的是對烏魯木齊暴恐案件的報道,其中的《“零容忍”鏟除暴恐分子》在這3個平臺上分別有所報道。
2)標題形式以單一型為主,較少使用修辭手法。之前傳統的報紙對兩會的報道,大約僅僅有10%的標題中運用了修辭手法,在微博中有修辭手法的大概是14%的標題,微信中稍微居多,可達16.7%。最具代表性的,比如對烏魯木齊暴恐案的報道,傳統的報紙標題中僅使用了一條修辭手法,微博和微信也僅有量條使用了修辭。
3)語言風格相似的傳統報紙和官方微信。微信中對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大部分還來源于傳統的報紙,因此,就引用原文來講,其語言風格也有較高的相似度。傳統報紙對新聞的報道,一般是謹小慎微,但是微信和其略微不同,它在報紙的層次上,摻進了互聯網派頭,產生了就像是睡前讀物一樣的一些心靈雞湯類的東西,雖然如此,依然沒有改變其說教的本質。2015年對兩會的報道中,微信和報紙在準確性、莊重性、嚴肅性、深刻典雅性和積極樂觀性等方面的比例相似。微信中對烏魯木齊暴恐案的詳細報道包括語言風格大約50%都來自于當天報紙的報道相關報道。
2 各平臺新聞報道的不同點
1)傳統報紙的特點。
(1)原創率最高,以純文字形式為主。報紙、微博和微信對新聞的報道各有特點,其中,報紙的最大特點是新聞數量最多,微博則是在發布時間上契合與我們常人的作息規律,微信的特點就是每天按時推送3次,時間不固定,每天的報道數量相對比較穩定,篇幅長度大都不會超過半版。我們都知道,報紙主要是以記者采訪的形式對新聞進行報道,微博的報道來源最廣泛,主要渠道有通訊社、各個網站、個人的微博賬號。微信主要依賴于報紙的內容等。
(2)報紙最注重對政治議題的報道。談及《人民日報》,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政治議題,相對于軟新聞來說,更傾向于硬新聞的報道,特別是娛樂新聞幾乎為零。以2015年為例,上半年的相關報道得出,政治議題的所占比重達到了最高。從報道時間方面分析,報紙、微博、微信對2015年兩會的報道分別為20天、兩天、幾乎沒有任何熱度甚至報道。并且就報紙而言有大約30多個欄目對兩會進行詳細報道,反觀微博和微信,僅僅安排了兩三個相關欄目。
(3)語言最淡定從容,穩重大氣。距離傳統報紙的誕生已經有60年之久,對各種新聞報道的經驗豐富,每一個報道都能一一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特別是對兩會這樣的政治事件的報道,更是充分展現了其相當嚴謹的風格前行,其實報紙對政治事件的報道實現了從說教式向簡單機械式的跨越性轉變。雖然突發事件無法預測,但是,人民日報面對這樣的情況面不改色,不像微博和微信那樣充滿感情色彩。
此外,媒體尤其是人民日報對于人生和財產安全報道的主基調是嚴肅和莊重,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自己的一貫作風,切實報道群眾關心的問題,把改革的成果更好的以這種方式傳達給人民,始終以正義的立場來面對恐怖分子,也正是因為這些,難以避免的給人留下呆板、不留情面的印象。
2)官方微博的特點。
(1)突發事件中的時間優勢。就烏魯木齊暴恐事件而言,微博和微信在事發后立即對此次事件進行了詳細報道,因此與傳統報紙相比,在時間上占有了絕對優勢,同時,可繼續發布和不斷更新信息的載體,還包括網站、網友和通訊社。相比較而言,雖然微信也在當天對此事件進行了相關報道,但是主要內容側重于對多篇報道的總結發布,從而,信息的時效性就顯得沒那么明顯。
(2)重大事件中直播優勢的展示,也存在碎片化。關于兩會報道的過程中,微博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網絡對央視的直播進行截圖,例如對政協常委的工作報告和記者會等相關內容進行整合,排版到直播;其中,在報道兩會e客廳時,不僅有人民網的共同參與,同時還專門附有相關鏈接,從而我們可以觀看完整的視頻。
(2)對互聯網娛樂精神和真性情的把握。在2015年對兩會的相關報道中,報道側重于代表履職故事的敘述,對現場代表委員的突出事跡進行強調報道,對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行為進行贊揚,另一些則是對兩會和深化改革的相關報道,大都以贊揚為主,“報喜不報憂”的立場顯而易見。相比之下,官方微博并沒有像報紙那樣對代表大加贊揚,更進一步報道了兩件負面事件,正是微博這種敢于實話實說的做法,才讓我們對兩會的相關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官方微信的特質。
(1)對新聞的宏觀把握。在2015年兩會的相關報道中,報紙和微博的共同點是較多的從代表委員的角度出發進行報道,主要側重于微觀的、細節上的報道,但是微信,報道的內容則比較宏觀,粗略的涉及改革內容、會議和相關報道等。
(2)對《人民日報》等依賴過多,導致創造性欠缺。微信在報道的過程中,經常把當天報紙的內容直接照搬,然后通過對某些文字的形態或顏色進行改動來突出主要信息的行為屢見不鮮。就比如隨機調查發現,微信中來自傳統報紙和官方微博的信息分別高達52.4%和13.6%,在對兩會的相關報道中,就有50%均來自于當天的報紙,偶爾也會有少部分摘自人民網。
3 媒介融合對《人民日報》的影響
1)適應形勢的過渡手段。微內容在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的促進下快速的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正是由于微內容使受眾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受眾慢慢的接受并選擇了這些新媒體,想要在快速閱讀時代讓讀者找到一個“入口”吸引他們讀下去,就需要更少的文字,更多的圖片,更有趣的標題跟小型的版面。
2)不同平臺的自我展示。縱觀媒介發展的歷史,舊媒介一直都是新媒介里的內容,同時新媒介也是舊媒介的來源途徑,比如報紙可以作為互聯網的內容,互聯網同時是報紙獲取內容的途徑之一;這兩種媒介是相互發生作用的,往往是舊媒介在新媒介上汲取所需的內容同時做出符合自己的變化,進入小范圍傳播的形式或者是藝術化的生產形式。這種就是傳統的報紙從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中汲取所需的一部分內容,同時微博和微信通過報紙的內容來報道自己的新聞。
在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報紙的價值觀、形象和媒體職能一直在微博、微信等媒體平臺上延續著,但是這些新媒體平臺又進行了革新,比如在新聞報道方式和話語系統上做出了改變。官方微博在新聞發布中以更貼近大眾的姿態來進行對話,對新聞報道通過不同的媒體形式來報道,這種方式比單一的讀圖讀文字的方式更具優勢。
3)應對競爭對手。傳統報紙和新媒體在競爭過程中,傳統報紙的最大弱點就是時效性,即不能迅速有效的進行發布報道。為了讓大眾及時了解信息,新媒體的創新點在于及時對新聞資源進行開發報道,因此在微博和微信上關于黨報的很多報道內容都和傳統報紙有所不同,在互聯網上迅速有效的獲取其他平臺上新聞資源,體現出了信息來源的多樣化。
如今傳達國家政府頒布的政策指令等原來的新聞傳播職能依舊保持著,并且各種新聞的報道和評論在新媒體平臺上出現的也很頻繁,通過觀察微博的粉絲數和評論量,人民日報在輿論界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它依舊有很大影響力和話語權,并沒有被邊緣化。
參考文獻:
[1]孫玉雙,孔慶帥.中國媒介融合的現狀、表現形式與未來[J].科技與出版,2011(4):71-76.
[2]劉穎悟,汪麗.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與內涵解析[J].傳媒,2012(1):73-75.
相關閱讀:廣播電視新聞學畢業論文如何選題
廣播電視新聞學畢業生論文選題要求應依據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程體系,標題立意要新,下面論文發表網站編輯給大家提供部分選題方向,僅供參考,希望想發表論文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