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4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中華文化論壇》發表的一篇文學論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光大民族傳統美德、繁榮社會科學研究,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辦刊宗旨。本刊為一本有相當理論深度、集全國眾多學者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前沿性的專業學術參考書、對于廣大文史、哲學愛好者來說,本刊又是一本內容廣泛、可讀性強的好書。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獨特而豐富的休閑思想內涵和表現形式,主要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而中國古代詩歌辭賦中滲透著休閑所獨有的文化意蘊。本文將從休閑的視角探討陶淵明作品中的休閑思想內涵,希望對豐富和拓展現代休閑學的研究有所裨益。
關鍵詞:傳統文化;休閑思想;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休閑思想內涵。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閑觀。中國的休閑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特別是以士大夫文人為主的休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1]中國休閑文化有其獨特而又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從詩詞歌賦到詞曲小說,從琴棋書畫到茶道酒道,從山水園林到隱士養生,無不滲透著休閑所獨有的文化意蘊。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休閑持有的特殊認知和體驗方式。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度重視中國古代的休閑思想,充分挖掘古代休閑的意蘊價值,不斷尋求中國傳統休閑的現代移植和文化轉換,是當代休閑研究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義務,也是當今休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歷史上是社會政治動蕩不安的時期,文人士大夫為了遠離政治迫害,紛紛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對政治不聞不問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態度。這些文人士大夫們特別崇尚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間,追求一種清凈無為的生活,美麗的山山水水成為文人、士大夫們從事休閑娛樂、審美靜觀的消遣對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閑意識比以往更加成熟,人們在游玩山水中領略玄趣,追求與道冥合的境界,力圖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狀態之中去。當時社會政治動蕩不安的現實和文人、士大夫們那種崇尚自然、田園生活的純潔的心態,也直接促成了這一時期休閑思想的逐漸成熟。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曾對魏晉南北朝的藝術作了一個概括的描繪:“漢末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P.208)魏晉南北朝是一個藝術的自覺的時代,也是一個美學的自覺的時代,也是一個人的自覺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可以被視為我國古代休閑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為休閑思想的產生提供了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源泉。這一時期的休閑思想主要體現在日益興起的山水詩及田園詩的創作之中。登山玩水這種休閑方式很早就成為士大夫及貴族階層享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這些士大夫們將懷才不遇和悵惘之情凝聚于詩文之中。游山玩水這種休閑方式也常常使他們忘卻胸中的苦悶與煩惱。因此,旨在描寫山水之美的山水詩以及歌頌美好田園生活的田園詩便成為此時文學作品中最主要的創作素材。這一時期的著名的山水詩人的主要代表有謝靈運、鮑照、謝朓等人,他們是開創山水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酈道元、楊衒之的游記散文,不僅生動地描繪了自然景觀,而且還描寫人文景觀,都是很有學術價值的佳作。而東晉末年的陶淵明,則另辟蹊徑。他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便轉而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特別向往隱逸生活,“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他開創的田園詩充滿了對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園生活的熱愛。而他寫的《桃花源詩并記》,勾勒出一個靜謐、淳樸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境界,實在令人神往!而酈道元與陶淵明不同之處在于它注重紀實的創作手法,陶淵明則注重對理想生活的描述。他們不僅為中國古代休閑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對近現代中國休閑思想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杰出的詩人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充滿了對純潔田園生活的熱愛。他的散文作品《桃花源記》為我們勾勒出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中國傳統隱逸文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歷代文人名士和布衣百姓在喧囂的塵世中都希望尋覓到能夠隱逸的“世外桃源”,并以這樣的理想社會形態作為獨善其身的精神寄托。陶淵明撰寫的辭《歸去來兮辭》、詩《飲酒》等對倘佯逍遙、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發自內心的贊美。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陶淵明作品中的休閑思想內涵,希望對豐富和拓展現代休閑學的研究有所裨益。
陶淵明,(約公元365—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六十三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辭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他的詩歌創作開創了中國古代田園詩的典范,為我國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沖淡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
陶淵明的休閑思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繼承了漢魏以來抒情言志詩歌的傳統等特點,他所撰寫的《歸去來兮辭》、《飲酒》、《桃花源記》等“隱逸詩”,對倘佯逍遙、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發自內心的贊美。流傳千年的《桃花源記》構思出一個寧靜安謐、純樸自然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是在令人神往!并以這樣的理想社會形態作為獨善其身的精神寄托。二是反映隱逸生活的田園詩(山水詩),后人常用質樸、平淡、自然來評價陶淵明田園詩的風格。隱士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間,擁抱美好的山川、贊美大地,形成了大量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詩。與唐詩、宋詞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詩更多了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遙自適的心情,詩風顯得更加輕靈、飄逸,文筆則更加雋永,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下面我們就對陶淵明作品中的休閑思想內涵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組詩共五首,寫于其歸隱后的第二年。其中第一首詩集中表達了他那種擺脫無聊的官場生活后的喜悅之情,以及歸隱田園生活后所帶來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及休閑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歸園田居》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P.380)
《歸園田居》第一首,詩人只用了短短幾句,就表達了他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我們在這里看到的不只是榆柳桃李中的幾間草房、村落中的幾縷炊煙,聽到的不只是深巷中的犬吠、樹頭的雞啼,所有這些還構成一種境界:寧靜安謐、淳樸自然。詩人的田園詩并不僅僅在于客觀地描繪了美好的田園生活,更主要的是強調和表現這種美好田園生活中的情趣,他把那些生活中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鳴的東西表達出來,充分表現了詩人那種熱愛自由、淳樸的鄉村休閑生活、蔑視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活的情懷。在飽嘗羈絆之苦后,一旦回到自己的田園,感到所有這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那么美好。因“質性自然”、“本愛丘山”,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心境自然也是悠然自得的。這種守拙返樸的田園生活與丑陋的世俗生活恰好成了鮮明的對照。而且能看到一位灑脫詩人對著這寧靜的田園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聲。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P.380)
《歸園田居》第二首,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先是從正面寫“靜”。生活在偏僻的鄉村,極少有世俗的交際應酬,也極少有車馬貴客造訪。正因為沒有俗事俗人打擾,所以“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那虛掩的柴門,那幽靜的居室,已經把塵世的喧囂俗念都遠遠地隔絕了。
不過,柴門也有敞開之時,詩人“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常與鄉鄰們共話桑麻。然而在詩人看來,與純樸的農民“披草共來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話桑麻,也不是“雜言”。與充滿機巧虛偽的官場相比,這里別有洞天。
鄉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樂悲歡。“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令人喜悅;同時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這一喜一懼,并非“塵想”雜念。相反,這單純的喜懼表示著鄉居勞作使詩人的心靈明凈了,感情淳樸了。
詩人或從正面說,或從旁說,讓讀者去領略鄉村的幽靜和自己心境的恬靜。元好問曾說:“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詩人在這里正是描繪了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如今,城里人到農村旅游,不也是厭倦了人事的應酬,緩解工作和學習壓力,想到農村放松心情嗎?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P.380-382)
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句詩為農家披星戴月的艱苦勞作增添了濃濃的詩情畫意。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讓人感覺到一幅耕種之暇享受鄉村生活的悠閑樂趣。如今城里人到農村旅游,從事各種各樣的休閑活動,如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兒同樣可以體驗田園生活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