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3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文化月刊》發表的一篇文學論文,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文化刊物,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使命,以報道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現狀與發展為宗旨。
摘 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擁有豐富的服飾文化,民族服飾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發展的無字史書活化石,同時也反映著社會時代的風貌和變遷。由于少數民族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使其產生了獨特身體裝飾文化。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少數民族身體裝飾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本文著眼于分析其變化方向,透過對身體裝飾的研究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精神內涵,從而更好地保護、繼承和發展民族服飾文化。
關鍵詞:少數民族;身體裝飾;變化
一、我國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概況
我國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的習俗由來已久,這是因為大多數少數民族聚居在偏遠的欠發達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物質條件匱乏,這種特定的生存狀況致使部分少數民族只能通過多種方式對自己身體進行裝飾來體現本民族的審美情趣和精神文化內涵。身體裝飾習俗在我國各民族中都有不同的記載,直到現代,一些民族中仍流行著身體裝飾的習俗。身體裝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對于美的追求,更是對本民族社會文化的集中體現。
所謂身體裝飾(裸態裝身),即用各種方法直接對人的肉體進行裝飾。其方法可以分為彩色畫身、文身和身體變形三種。[1]
用各種礦物質顏料或植物顏料拌上油直接涂抹在肉體上的方法稱為彩色畫身。這種形式的身體裝飾多出現在少數民族祭祀活動中,象征著民族圖騰信仰。
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有文身、文面的習俗。文身(文面)是用針一樣的尖銳工具刺扎肉體,讓顏料通過傷口滲入皮下,從而永久固定在人體上的一種身體裝飾手法。所文圖案作為一種原始藝術和民族文化,體現了少數民族原始的審美觀念和宗教意識,這對于我們認識和研究少數民族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身體變形即用各種方式改變人體原有的形態,其方法更加多樣:有的在鼻、耳和口唇上穿孔,有的把牙齒打掉或涂黑等等。
二、當代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現代文化的影響,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習俗文化的傳承也在悄然的發生改變,傳統的身體裝飾習俗也呈現出向以下不同方向的發展:
1.繼承
少數民族多樣的身體裝飾習俗為我們了解和研究民族服飾文化發展進程提供了生動史料,雖然經歷了時空變遷,但像彩色畫身等對身體傷害較弱的裝飾形式隨著民族祭祀活動一代代的流傳下來,這種習俗的傳承充分體現在彝族的祭祀活動中:
彝族人民視火為本民族的圖騰。彝族阿細人為了紀念傳說中鉆木取火的“火神”,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三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彩色畫身的身體裝飾習俗伴隨著祭火節沿襲了下來。祭祀當天,壯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童會用由本地土制
成礦物質顏料在身上繪制象征本民族崇拜的動物圖案和象征對土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大自然崇拜五色連環圖案,顏色大多以紅、黃、白、黑、褐五色為主,他們把這些五顏六色的顏料,按照各種圖案涂抹在全身上下,同時用各種不同肢體語言來表達對“火神”的崇拜,以這種虔誠的傳統祭祀方式來再現古代先民生產、生活過程,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祈求。
2.轉變
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少數民族人民也逐步擺脫物質條件落后的狀況。南方少數民族所在地區氣候溫和宜于種植棉麻,自織麻布和土布是服裝的主要用料,同時為了減少身體裝飾對身體的傷害,這些存在文身習俗的南方少數民族將彩色畫身或文身圖案逐漸演變成服裝的紋樣裝飾,成為對服裝的補充和延續。由此衍生而來的在服裝門襟、領口、袖口、衣擺等部位繁復的裝飾紋樣、圖案,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身體裝飾圖案的延續和替換。在服飾發展進程中,這種獨特的轉變為少數民族的衣著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使我們現在還能欣賞到如此豐富多樣、精美絕倫的衣飾紋樣。
上文說到的彝族獨具特色的火文化,火的印記在彝族人生活到處都有生動的映證。涂抹在身上的祭祀圖案被人們裝飾在肩頭、袖口、后擺等處,轉化成為大量的刺繡火焰紋,另外彝繡中的火石紋、火鐮紋等也十分常見,成排、成堆的火焰紋組合在服飾上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焰,同進行彩色畫身的祭祀一樣,服飾的圖紋中同樣折射出彝族人民對于紅火生活的向往。而畫身的紅、黃、白、黑、褐五色也被運用到彝族漆器的繪制中,配以抽象化的民族圖騰圖案獨具形式美感。(圖2)除此之外獨龍族和珞巴族以點狀幾何結構的排列的文身也被充分運用到服飾裝飾上,無論何種紋樣裝飾都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少數民族的原始情感,作為一種視覺語言表達出本民族歷史傳承力量。
3.消亡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及現代文化的影響,信息化輻射到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各個方面,加大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沖擊,少數民族群眾接觸到先進的文化和思想,使人們對本民族文化價值的認同感趨向淡化,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傳統民族身體裝飾習俗正在消失。
獨龍族女子向來有文面習俗,她們認為文面是一種美的象征;是劃分各個氏族、家庭集團的標志;可以避邪;以防止藏族土司搶奪為奴。但隨著社會制度變革,民族平等,擄掠惡習的禁行,獨龍族女子文面習俗在建國后逐漸消失,年輕的女子們不再以文面為美,僅存的文面老人的去世使其人數越來越少。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海南彝族婦女文面、文身傳統上,這樣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即將走向末路。
文面女是獨龍族的一種象征,被稱為獨龍族的活化石。現代文化對民族傳統身體裝飾文化傳承的沖擊,導致少數民族服飾日益呈現出無可逆轉的衰落趨勢,面臨這樣的現狀,如何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服飾獨特習俗,發揚服飾文化魅力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
三、關于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現狀的思考
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的身體裝飾是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它將人們所生活的自然、勞作、人文,甚至精神信仰都通過各種形式的裝飾手法銘刻在身體上,成為人外在形象上最直觀的標識。從當代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變化來看,它傳達出的是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民族的價值觀念。
那么,如何保護逐漸消失的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像文身或身體變形這類對人體傷害較大的習俗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少數民族群眾的審美要求,是落后的舊習,不應當再加以保護。而另一些民俗研究專家認為這些習俗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必須不遺余力的進行搶救、發掘。
面對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我們更應清醒的來看待民族服飾文化的保護問題。少數民族身體裝飾習俗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宗教信仰和社會組織形式,是珍貴、獨特的人類文化遺產,為我們全面、深入、系統地研究民族服飾文化提供扎實的科學依據。保護身體裝飾文化可采用多種復合形式,例如在保護文身文化時,并不是鼓勵少數民族年青人再去文身,而是用文字、圖片和音像等形式去完整地保存記錄文身資料,繼續研究其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另外,不能單一的關注某一種文化習俗現象,而應充分梳理民族服飾文化產生的起源、發展的過程及其變化的形態,對影響民族服飾文化所有相關環節都應該給予重視和保護。這樣,通過全方位的和歷史的歸納總結,才能挖掘蘊藏在民族服飾文化背后的豐富物質與精神內涵,豐富少數民族服飾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
[1]李當歧.服裝學概論[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
[2]楊發順.歷史的印痕:最后的文面人[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6.
[3]楊源.中國少數民族身體裝飾[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4]段梅.東方霓裳:解讀中國少數民族服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畢研韜.用信息顛覆世界[C].香港:合一文化出版社,2007: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