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9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草履蚧以若蟲和雌成蟲聚集在腋芽、嫩梢、葉片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因成蟲頗似草鞋,故得名草履蚧。其幼蟲、成蟲的蟲口密度較高,往往群體遷移,爬滿附近墻體和地面,甚至鉆進居民家中,影響衛生,令人厭惡,下面小編介紹一篇關于草履蚧的農業論文。
摘要:介紹草履蚧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及其在徐州地區的發生規律,并從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總結了楊樹草履蚧的綜合防治措施,以期為當地楊樹草履蚧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草履蚧;綜合防治;徐州地區
徐州地區楊樹多分散承包經營,由于林農對草履蚧危害程度認識不夠,致使草履蚧時有發生,給楊樹生長帶來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綜合防治草履蚧十分重要。
1形態特征
草履蚧雌蟲體長7~10mm,紅褐色,體被白色臘粉,腹部有橫皺褶和縱溝。雄成蟲紫紅色,體長5~6mm,有前翅1對。
2生活習性
一般1年發生1代,以卵囊在根際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開始孵化(氣候適宜,會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蟲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隨著氣溫的升高陸續上樹,3月中旬開始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脫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脫皮,雄若蟲不再取食,下樹尋找疏松土層或磚石縫處結薄繭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蟲第3次脫皮與雄蟲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為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樹入土分泌白色綿狀卵囊,在其中產卵并越夏越冬。若蟲的取食特點是初齡若蟲大部分選擇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為害,通過2次脫皮后刺吸能力增強,樹體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還爬至突出地面的樹根部為家。雄若蟲下樹化蛹和雌成蟲下樹產卵,均是直接從樹上落下,再尋找適宜場所。
3綜合防治措施
3.1農業防治
(1)樹干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阻隔若蟲上樹法。于若蟲上樹前(2月10日之前)給樹干扎塑料布或纏膠帶。將樹干環刮老皮至光滑,寬約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為佳),用訂書機固定環扎于刮皮處,阻隔率可達98%以上;再人工撲殺,效果明顯。
(2)樹干基部周圍培松土誘集雄蟲化蛹和雌蟲產卵法。以樹干基部周圍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蟲、雌成蟲下樹后鉆入松土內,扒開后集中消滅。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敵種類很多,如大紅瓢蟲、紅環瓢蟲、紅點唇瓢蟲、草蛉、螞蟻、鳥類等。天敵是控制草履蚧種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敵不失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徑,在生產中楊樹種植戶應當注意藥物的合理使用,盡量做到充分保護天敵昆蟲和鳥類。
3.3化學防治
(1)樹干注干機注藥。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進行,在樹干基部周圍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達木質部,選用40%氧化樂果和40%久效磷殺蟲劑,春季可用原藥,夏季用3倍液(原藥對水3倍),然后用濕土封堵注藥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殺蟲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與樹干注射機注射防治相同,選用氧化樂果或久效磷原液,總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間。
(3)藥劑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蟲孵化上樹前(徐州地區2月5日),采取剝皮涂藥和直接涂毒環的方法。前者選二至四年生以上楊樹,后者選一年生樹苗或泡桐等樹干較為幼嫩的樹。選用40%氧化樂果或40%久效磷殺蟲劑原液,或用敵殺死對廢機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廢機油1.1kg+石油瀝青1kg,加熱熬成粘蟲膠涂干,寬度為10~15cm,此辦法可以結合樹干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阻隔若蟲上樹法實施,效果更佳。
(4)農藥噴霧法防治草履蚧1~2齡若蟲。在草履蚧1~2齡若蟲期(徐州地區4月20日之前),可選用50%久效磷1 000~1 500倍液、40%氧化樂果1 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殺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顆粒劑根施,用藥量根據樹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噴藥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4總結
(1)對草履蚧的防治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應當準確的確定用藥時間,選擇最佳時機,不僅對天敵危險性最小,還能節約用藥成本;②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內吸劑農藥;③掌握用藥濃度,以保護天敵。
(2)從草履蚧發生規律上看,該蟲危害期雖短,但對林木危害程度極大,特別對蘇北地區楊樹速豐林的生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3)徐州地區楊樹種植戶若能高度重視,采取上述綜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滅的。目前,最佳、最為有效的途徑是采用阻隔和化學防治相結合,防治效果可以達到98%以上。
參考文獻
[1] 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習性與防治方法[J].安徽林業,2007(1):35.
小編推薦優秀的農業期刊 《山西林業》
本刊為林業刊物。交流林業改革和林業建設經驗,普及林業、園林科學技術知識,宣傳林業建設先進集體和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立足山西,輻射華北,面向全國,服務于林業建設、園林綠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小康林業建設、花卉種植等與森林樹木有關的行業。歡迎林業工程技術人員、專家、學者為本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