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淺談高校英語專業英語語法學習存在的漏洞 推薦本站受關注的英語雜志:《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雙月刊)是由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外語教學研究協作組和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主辦,面向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及綜合院校的外語教育專業的廣大師生和外語教育專家、學者及科研人員的學術期刊。
摘 要:由于英語語法的多樣性,導致學生產生英語學習障礙,由于教育體制的應試性,導致學校和學生出現輕視語法的思想,由于教學理念的不完整性,導致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不濃,要加大對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視程度,要結合教育體制改革調整教學方案,要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自覺性。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語法,教學
語法,簡單的說就是語言的規則,是語言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而總結出來的語言的普遍性和有規律性。英語語法就是英語的規則,作為高校英語主課之一的英語語法,一直是學校和學生最關注的課程,歷來被認為是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的基礎,對培養專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起著作用重大,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害怕學語法,甚至由于語法學習導致語言的石化和英語水平的下降。筆者經過研究,認為大學英語語法學習主要有三大問題。
1.由于英語語法的多樣性,導致學生產生英語學習障礙。在英語學習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受母語的影響,英文和中文作為人類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產物,有很多相同之處,但由于文化的差異性,也有很大的區別。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英語重結構,漢語重語義。英語有很多長而復雜的句子,特別是考研英譯漢試題,有很多都是幾個并列句組成的長句子,但譯成漢語后,句子并不長。同時,由于母語學習形成的思維定勢,又增加了英語語法的學習難度,比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通過月、柳、人、黃昏的描述,表達相戀之人約會時的美好情景用英語就很難表達出來了。
2.由于教育體制的應試性,導致學校和學生出現輕視語法的思想。由于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中學教師教學時理論研究不深入,僅僅是圍繞考試需求進行填鴨式教學,局限于對語法相關項目的分析闡述和通過各種考試的手段,沒有從文化的、流派的角度幫助學生學習和研究語法,學生也只是死記硬背,對語法理論的來龍去脈、發展走向等相關背景知識缺乏,更無語法理論流派方面的知識了。這些學生到大學后,只有重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但在授課中由于他們對于英語語法專業術語陌生,無形中又給學生造成了準確理解語法概念的障礙。
3.由于教學理念的不完整性,導致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不濃。在教學中,我們往往要求和提倡學生在學習簡單的語法后,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聽說學習和領會語法,強化對語法理解的深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發現經過反復的閱讀和聽說后,的確可以提高對語法的理解,于是就認為語法學習用處不大,大量的聽說中就能學好語法。而實際上,這種教學理念是不完整的,如果僅僅依靠大量的閱讀和聽學來學習,一些簡單的語法可能可以融會貫通。但由于沒有系統的學習一些深層次的理論,學生往往將目的語的語法規則錯誤地應用到其它語境中,越學越錯、一用就錯。
以上問題及其原因,造成學生學習語法的效果不理想,同時影響了英語其他各環節的學習,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
1.加大對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視程度。當前,雖然大學教師很重視英語專業語法課程的學習,但由于重點學習的科目太多,一定程度上削減了語法課程的教學時限。同時,語法教學的定位還必須從學生學習專業的實際出發,比如師范學校就應從學生將來要進行了教學出發,幫助打好語法基礎,幫助建立語法體系,其他院系則可以以應用為主,進行具體的教學。
2.結合教育體制改革調整教學方案。英語教學中,要改變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還需要很長時間,但要逐步進行調整。特別是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立足于社會的需要,幫助學習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掌握了解并靈活運用所學語法知識,如果忽略了語法的語用功能,就無法滿足學生對提高口語交際的需求,也不能對今后的實際運用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3.要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自覺性。語法教學中,需要英語老師有過硬的英語專業水平和比較高的漢語文學水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于兩種不同的語言結構進行分析和對比,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使學生可以更好更深刻的理解英語句子的結構。同時,要改變理論灌輸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自己歸納總結語法規則,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必須精講多練,在教學中把語法現象講透徹、講明白,同時依靠學生自身不斷的練習,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樣才能樹立學生起重視語法的觀念,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文集》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1
2.王華民.專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及對策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
3.楊曉春.20世紀外語教學法的回顧暨思想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