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20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知名純文學雜志《大家》,近日被媒體爆出“理論版”一號多刊收取版面費,云南省新聞出版局已責令《大家》雜志停刊整頓。
雖然這類似于這樣的報道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但關于這一事件的報道和新聞還比較多,在正規期刊中也的確需要注意,避免再因此問題而被停刊,從開始的期刊征稿,到最終的論文發表都需要各期刊雜志社格外注意。
曾在上世紀90年代文學轉型期引領風騷,在文學青年手中炙手可熱的《大家》雜志,卻身陷斂財“風波”,亂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內幕?如何保住這份即將繼續虧損的純文學刊物,走出困境繼續發展?
《上海文學》雜志社社長趙麗宏:因為文學期刊代表國家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名片,尤其是地方性純文學期刊,擔負著豐富地方文化生活、培養地方作家的重任,如果它們和時尚刊物一樣推向市場,刊物的方針也許會被迫轉向媚俗,那將是文學界的損失。為此,對純文學期刊應予以政策扶持,即實行適當的扶持和保護性政策,比如在稅收政策上對其實行免稅或減稅。此外,國家和地方財政能夠撥出專款用于扶持純文學期刊。
媒體人沈仰佑:一些純文學期刊早已不是什么襁褓中的嬰兒了,它應該而且必須勇敢地走向市場,自闖天地。政府固然可以適當扶持,但決不能老是“抱”著它走,更不能越俎代庖。因為弄得不好,不僅會影響其自立自強,反而會減弱它的勇氣和活力,乃至折短它的壽命。2010年,出版單位轉企改制,這對純文學刊物的出版者來說,確實面臨生存危機的緊迫感。那么,如何保護純文學刊物?主要有兩條:一是增加稿酬,這是對作家文學創作的尊重;二是不要一刀切地將文學刊物推向市場,因為這是不利于生存的一招險棋。
時評人魏英杰:文學雜志做得好的并非沒有,如《收獲》,這些年來就搞得有聲有色,難道這本雜志就不文學、不理想了嗎?還有不少文學期刊,雖然也都是在苦苦支撐,但也不至于淪落到靠出賣靈魂維持生存的地步。一號多刊事涉違規不提,辦雜志這么可憐兮兮的,還不如關門大吉。
文學雜志主編助理周立民:既然現在都在說文化體制改革,文學刊物的體制可不可以改一改?我贊成像二三十年代,魯迅、胡適、巴金、靳以等前輩那樣辦同人刊物,現在社會閱讀趣味分化極其嚴重,還去搞那些包羅萬象的刊物恰恰是文學刊物的自殺之路。為什么郭敬明、張悅然辦的刊物就有那么多讀者?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應當全面研究。從文學刊物而言,哪一份有風格有特色的刊物不是同人刊物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