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17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1980年10月,中共伊春市委、市政府邀請24位抗聯老戰士回訪伊春,初步揭開小興安嶺抗聯根據地的神秘面紗。在此之后,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已查證抗聯重要遺址18處,戰斗遺址、遺跡100余處,基本厘清當年小興安嶺(即今天的伊春地區)作為抗聯重要根據地的歷史面貌。事實充分證明,在長達14年的東北抗日游擊戰斗中,小興安嶺伊春林區發揮了“五地一道”的特殊作用,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
關鍵詞:小興安嶺;抗聯根據地;歷史地位
小興安嶺位于我國東北部,中心為黑龍江省伊春市。東北抗聯部隊及北滿臨時省委在長達14年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小興安嶺為依托,建立起鞏固的抗聯后方根據地,它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是任何地方和區域都不能代替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東北,并以“產業擴張、北邊振興、國土開拓”三大“國策”為目的[1]31-38,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1934年2月2日,中共中央給滿洲省委發出指示信,這一指示信雖然提出許多“左”的主張,但是卻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根據地問題[1]431。
抗日戰爭時期,抗聯將士在小興安嶺深處的湯旺河、諾敏河、呼蘭河、安邦河、歐根河、依吉密河一帶,建立了政治軍事干校、醫院、槍械所、倉庫、被服廠以及后方密營,開展游擊戰爭,進行部隊休整。抗聯三軍、六軍將士們在小興安嶺建立的多處密營,是東北抗聯根據地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保存力量、打擊敵人的有效方法。從伊春林區現已發現的40多處密營遺址的考察認證以及大量史料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伊春林區是抗日游擊區,還是抗日后方根據地。
一、小興安嶺抗日根據地的實踐依據
(一)堅持抗戰的時間最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東北的開始,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這整整的14年間,小興安嶺的抗日斗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戰斗。在抗日戰爭處于低潮的1940年以后,大部分抗聯部隊已化整為零,抗聯各部均已跨過黑龍江入境蘇聯,而以于天放為首的小分隊則繼續活躍在小興安嶺,積極開展游擊戰爭,給敵人以打擊,給人民以希望。抗日將領趙尚志、李兆麟、馮仲云、張蘭生、金策、周保中、崔石泉、夏云杰、戴鴻賓、周庶范、陳雷、李敏、王明貴、張德、于天放、張中學、魏長魁、郭鐵堅、高繼賢、張連科、樸吉松、孫國棟、夏鳳林、于蘭閣、雷淼、金伯文等抗聯將士,將自己不朽的英雄業績銘刻在小興安嶺的綿綿群山,數以千計的抗聯將士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犧牲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長眠在湯旺河、呼蘭河畔的茫茫林海中。
(二)堅持抗戰的地域最廣
小興安嶺地處邊界,與蘇聯接壤,其面積大體占東北三省面積的1/5左右。東北抗聯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由于當時這里地廣人稀,氣候條件、自然條件都極其惡劣,因此日本人不愿意來、中國人沒條件來。當時在小興安嶺活動的大部分中國人都是打皮子的獵人及采伐木材的工人。所以在日偽時期,日本侵略者之所以入侵小興安嶺,其主要目的就是掠奪林木資源。抗戰后期,日本與蘇聯在軍事上形成對抗局勢,為防止蘇聯紅軍的進攻,日本帝國主義在邊境增兵百萬,關東軍最多時達70萬之眾。由于小興安嶺抗日軍民的不懈斗爭和不斷打擊,有效地牽制了日本關東軍主力部隊,致使其無法入關。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的14年里,在伊春市轄區最南部的鐵力市安邦河上游到北部的黑龍江邊,長達325公里,東西最寬處145公里的小興安嶺腹地,到處都是抗日游擊區,到處都有抗聯將士和伊春人民戰斗的足跡。例如,鐵力市的“張家灣戰斗”、鐵力局的“西北河戰斗”、郎鄉的“小白戰斗”、金山屯的“岔巴氣戰斗”、上甘嶺的“奇襲老錢柜”戰斗等,歷經110多次的戰斗,消滅日偽軍數千人,有力支援了全國抗戰,為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巨大貢獻。
(三)小興安嶺是抗聯第六軍發祥地
伊春市中部在抗聯時期,大部分區域為湯原縣管轄。1934年4月,夏云杰受黨的委派在岔巴氣(現伊春市金山屯區)召開各地方武裝會議,宣傳我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并達成共識,決定各地抗日武裝聯合起來,成立游擊總隊[1]240。1935年1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四軍各一部,在趙尚志、李延祿率領下,與湯原游擊總隊會合,湯原游擊總隊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后更名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至此后,抗聯第三軍、第六軍,以及后來在伊春市南岔區浩良河經營所成立的東北抗聯總司令部,都在金山屯的老白山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他們依托地形險要的優勢,經常出其不意打擊敵人。趙尚志率領抗聯第三軍的五團、六團,從浩良河出發西征,一舉攻克舒樂河鎮,經通河到木蘭、東興、鐵力、慶城,所向披靡。李兆麟根據趙尚志在西征途中寫信的指示,奇襲日偽軍重要據點“老錢柜”(今伊春市上甘嶺區溪水公園內),迅速消滅駐扎在這里的日偽軍,使小興安嶺腹地的湯旺河谷完全控制在共產黨人手中,從而小興安嶺根據地更加牢固。
(四)小興安嶺是抗聯后勤供應基地
為粉碎敵人的“三光”政策以及歸村并屯統治的罪惡陰謀,抗聯部隊在深山密林建立起秘密營地。抗聯第三軍、第六軍和第九軍、第十一軍一部及下江留守處的密營就設在伊春市金山屯區的老白山、南岔區浩良河經營所的四塊石;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設在鐵力市安邦河上游的燕窩山;抗聯第三軍、第六軍的被服廠、槍械修理所、后方醫院、物資倉庫和農場遍布在湯旺河谷各地,如伊春市的南岔區浩良河經營所的四塊石,西林區的娘娘宮、小孤山,翠巒區的“老營盤”等地[2]31-78。伊春現已認定的抗聯時期的密營遺址有35處,遍布于伊春21個縣、區、局。抗聯第三軍、第六軍和第九軍、第十一軍一部,都曾在這里集結、休整,補充給養給新傷病員;許多重要軍事會議,如東北抗日聯合軍政擴大會議等,就是在這里召開;跳出敵人聚而殲之包圍圈以及幾次遠征的決定都是在這里做出;抗聯西征鐵力、海倫以及北征佛山、烏云、遜克也是從這里出發[2]85。
(五)小興安嶺是北滿臨時省委誕生地、所在地
1934年年末,東北抗聯與黨中央失去聯系,滿洲黨組織由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直接領導,1935年年末決定中共滿洲省委撤銷,按地區成立四個省委。為適應斗爭需要,1936年9月,中共珠河中心縣委、湯原中心縣委及抗聯第三軍、第六軍黨委負責人在伊春市南岔區浩良河帽兒山三軍被服廠召開會議(歷史上著名的珠湯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會議選舉趙尚志、馮仲云、李兆麟、夏云杰等15人為執行委員,趙尚志為執委會主席,馮仲云為省委書記。此后,中共北滿臨時省委一直活躍在小興安嶺深山密林中,如南岔區浩良河經營所的四塊石、鐵力市巴蘭河谷張木營子、伊春市雙豐林業局安邦河上游的燕窩山、伊春市鐵力林業局的老金溝、伊春市烏馬河區的鍋盔頂等地,均為當年北滿臨時省委、省委機關的秘密營地。不僅如此,中共下江特委也設在伊春市金山屯區的老白山。除此之外,北滿臨時省委的許多重大會議也都是在小興安嶺這里召開。北滿臨時省委曾召開過10次委員會,目前已經確知開會地點的有6次,而這6次當中有5次是在伊春區域內召開的;執委會召開2次,在伊春區域內召開一次半。會議內容主要是研究分析敵我斗爭形勢,對敵斗爭戰略,做出許多重大決策,從而領導北滿抗日斗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六)小興安嶺是抗日救亡歌曲的誕生地
抗聯時期的著名歌曲《露營之歌》,是李兆麟及其戰友們在抗聯西征之前,在伊春市南岔區浩良河經營所的四塊石,以及金山屯區的老白山完成歌曲的前三段,在西征途中完成第四段,唱響西征一路并傳唱至今。除此之外,陳雷在金山屯區的老白山曾創作歌曲《忠貞團結戰歌》,其他抗聯將士也曾在小興安嶺腹地創作出《上山找抗聯》《萬眾一心保家園》等一大批抗日救亡歌曲。這些歌曲在抗聯部隊和小興安嶺游擊區群眾中的廣泛傳唱,極大地鼓舞著抗日軍民的抗日救國熱情,激蕩著中華兒女為抗日救國慷慨赴死的決心。
(七)小興安嶺是抗聯軍政干部的培訓地
1936年4月,由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黨委會議提出,東北民眾反日聯軍軍政聯席擴大會議通過的“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政治軍事學校”[1]240(后改為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在今伊春市伊春區建成,趙尚志任校長,李兆麟任教育長。在趙尚志簽署發表的《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學校臨時簡章》(草案)中記載,該校“以適合于偉大動蕩時代之新的政治知識、軍事戰斗技術,為培養大批軍政干部,以形成有系統之政治領導與軍事領導為宗旨”。學校分軍官班、學生班。教學內容為:政治課授以革命的國際與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科學;軍事課程除了一般的戰略技術、軍事知識以外,“尤以目前之實際游擊戰爭科學,有所教授”[1]263-264。時間分長、短兩種班,長期班6個月,短期班3個月。學員畢業后派回各軍擔任政治、軍事干部職務。政治軍事學校連辦三期,培訓抗日領導骨干250余人。其中著名抗日將領、后任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的王明貴以及張光迪、李云峰、尹錫昌、林國興、張鳳岐等人,都曾在政治軍事學校學習過。除此之外,當時的抗聯部隊還在伊春市郎鄉林業局張木營子創辦了電訊學校,培養了一批急需的收發收報人員。政治軍事學校的創立和開辦為抗聯部隊提供了大批的政治干部和軍事人才,其作用與延安的抗大在本質上異曲同工,在東北抗聯的歷史上留下光輝一頁。
二、小興安嶺在抗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
小興安嶺在抗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非同小可,是東北抗日斗爭最艱苦、最長久、最輝煌的地區,也是東北抗日最穩固的根據地、最廣泛的游擊戰爭區。小興安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地位無與倫比,其作用涉及推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進程,也有力推進了解放戰爭勝利的歷史進程。
(一)小興安嶺抗日斗爭在最艱苦環境下取得重大勝利
小興安嶺因為地處中國北端,無霜期只有80至120天,全年平均氣溫為1℃左右。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小興安嶺地廣人稀。正因為這里的冬季漫長而多風雪,人類在沒有充分條件下無法生存,所以日偽軍的討伐沒有進展,抗聯將士的行動則相對自由靈活。小興安嶺的深山密林沒有道路,但一年當中有近半年的嚴冬把大小河流冰凍封死。因此,以湯旺河、呼蘭河及至黑龍江、松花江為主要流域的大小河流,就成為抗聯將士的平安大道。抗聯將士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以爬犁為主要運輸工具,夏日要抵御蚊蟲的叮咬,冬季要抵御致命的嚴寒。也正是因為條件的極其艱苦,才被稱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三大艱難之一”。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這種艱苦的自然條件、氣候條件,才使得小興安嶺根據地得以鞏固,堅持14年之久。
(二)小興安嶺抗聯根據地的存在為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創造條件,并推進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小興安嶺的腹地伊春有五條國際通道,是抗聯與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聯系之路,是獲得黨中央領導和指導的必由之路。這五條國際通道分別是嘉蔭縣境內的佛山(今朝陽鎮)—薩吉博沃、馬連—拉賓站、結烈河口—卡薩特金諾、通河鎮—加里寧諾、舊城(烏云)—因諾肯基耶夫卡[2]114-118。1936年至1941年8月,先后有北滿臨時省委青年部長朱新陽、抗聯第三軍軍長趙尚志(從蘇聯返回時被中央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北滿臨時省委負責人馮仲云、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李兆麟以及支隊長張瑞麟等人經過這些通道往返于中蘇之間,接受黨中央指示和接收蘇聯的武器裝備。北滿臨時省委轉移到蘇聯后,也是利用這些通道同留守在小興安嶺的抗日部隊聯系,同地下工作者聯系,以此完成偵察任務。1946年8月13日,蘇聯遠東紅軍出兵東北,解放佛山、烏云都是經過這五條通道中的兩條渡江作戰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興安嶺的國際通道,是東北抗聯的信息之路、生存之路、勝利之路。有了這些國際通道的存在,有地下工作者的存在,特別是有長期堅持戰斗在小興安嶺的抗聯小分隊的存在,蘇聯遠東紅軍才如履平地地對日本帝國主義進行大舉進攻,迅速解放東北,也正是由于東北的光復與解放,才有了解放戰爭勝利的曙光,才有了蔣家王朝的徹底覆滅。
(三)小興安嶺軍事地理優勢與自然地理優勢為抗聯根據地的創建創造條件
小興安嶺與蘇聯隔江相望,當時的日本帝國主義對蘇聯的恐懼和防范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存在。抗聯部隊在沿江一帶與日偽軍的交戰中,蘇聯遠東紅軍火力支援抗聯的事情經常發生,抗聯部隊也有許多被迫過江補充給養和彈藥的先例。從1938年抗聯進入艱苦斗爭時期之后,抗聯人員進入蘇聯境內有三種情況:一是因為戰斗失利求得休整與補充;二是希望通過蘇聯遠東軍同中共中央取得聯系;三是由于傷病員求治,尋找抗聯關系等[3]863-866。1940年春,周保中、馮仲云、趙尚志參加的第一次伯力會議與蘇聯達成相互支援與合作的協議,蘇方承諾并允許抗聯部隊在困難情況下可以轉移到蘇境整訓、補充給養。從1940年10月月末到11月月初開始,有些抗聯部隊先后越境入蘇,到1941年年初,先后過界入蘇的抗聯部隊近600人。當時轉戰在小興安嶺的第三路軍減員嚴重,如何保存抗日聯軍的有生力量,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的最后勝利,越界到支持中國革命的社會主義蘇聯整頓隊伍,應該是一種最佳的選擇,或者說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
從一定意義上講,抗聯史是一部悲壯的歷史,其慘烈程度空前絕后。日本帝國主義為牢固占領東北,不斷向東北增兵,1932年總兵力6萬—7萬人,到1938年達20萬之多,到1942年達到76萬人,這還沒有把偽軍計算在內。東北抗日聯軍從無到有,到1937年10月,發展到11個軍、3萬多人,加上尚未加入抗聯的零星抗日隊伍,總數也不過4萬人[3]1044-1046。因此說,東北抗日聯軍是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困難條件下獨立自主地進行著抗日游擊戰爭,14年間,東北抗日聯軍都是處于戰略防御中。也正是因為我們的抗聯戰士擁有頑強抗戰的精神,我們才能堅持14年,成為一支敵人殺不絕、困難壓不倒的英雄群體,從而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起新中國,并一步步從勝利走向勝利,走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
綜上所述,小興安嶺成為抗聯根據地既有其政治因素,也有自然條件,抗聯部隊自身生存很困難,但日軍討伐也困難,也只有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小興安嶺的抗日斗爭才得以堅持14年之久。小興安嶺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座豐碑,它厚重的歷史和滴血的中華豪情將永遠鐫刻在人們心里,激蕩在人們胸中,激勵一代又一代黑土地上的后來者為實現新時代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不斷前行。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三三制”與太行抗日根據地民主政權建設
摘要: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廣泛開展村選,實施“三三制”政策以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階級成份復雜、意識形態差異、群眾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阻礙了政策推行,因此,有針對性的干部訓練、深入的民主宣傳成為發揮“三三制”核心凝聚力的應有之義。更進一步說,抗日戰爭要實現緊擰民族統一戰線大繩必須突破體制僵化、階級隔閡,而“三三制”政策的政權分層架構成為解決障礙的關鍵要素。毋庸置疑,以“三三制”為基底的民主政權體系是中共積極建設的結果,成為中共團結一切抗戰力量取得對日反侵略戰爭勝利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