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1月14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這篇人力資源雜志投稿發表了新農村條件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與發展趨勢,農村人力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做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可以催生新農村建設的新面貌,論文針對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人力資源雜志投稿,農村人力資源開發
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并且大多數勞動力資源都在我國農村。農村人力資源的價值在新農村的建設背景下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如何提高農村人力資源,利用好農村人力資源,將會對新農村建設產生巨大作用。“三農”問題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民問題。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是豐富的人力資源,通過對農村人力資源進行開發,促使農民一部分轉變為產業工人,而另外一些就成為新型的農民,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推進新農村建設。
1 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重要意義
1.1 催生新農村建設發展新面貌。
要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幾個目標,最需要的不是政府以及外界的支持,而是農民自身建設新農村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我們就需要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他們有高層次的文化和較高的技術水平來適應現代化農業;他們通過學習,增強了管理企業的能力。通過加強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使他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得到優化,調動一切勞動或者非勞動的人力資源,有力推動農業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2 和諧新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農村人力資源。
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是整個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力量,只有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才有可能更好的建設新農村。建設新農村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只是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是所有資本中的最重要的資本,凌駕于其他資本之上。通過對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改變他們的陳舊思想,接收新的觀念以及新的生產技術,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建設新農村這項工程中去,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進步。
1.3 有效推進和諧新農村的構建。
眾所周知,我國的人口大部分都在農村,要建設和諧農村離不開農民的努力創造,就是要將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口資源,將劣勢轉化為優勢,并通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雖然建設新農村這一重大決策已經提出很久,許多地區也得到了新的發展,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仍然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農村人力資源的作用,許多閑置的人力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 有效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措施
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都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它需要從優化人力資源分布結構、健全農村人力資源的培訓機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完善農民眾多權益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各方面促進和諧新農村的建設和長足的發展。
2.1 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主力軍———具有勞動能力的農民。
2.1.1 加強農村人力資源的本地化有效利用。人力資源的開發的對象就是地區的農民,要把他們充分的利用起來,就需要對他們進行結構性的調整。我們在轉移剩余勞動力的同時也需要吸引一些有較高能力的農民留下來建設自己的新農村;另一方面,對能夠調動的一切人力資源進行分化,找出他們的能力所在,最大化的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2.1.2 塑造農村人力資源新觀念。自古以來,農民的小農意識非常濃厚,存在一定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思想。如果要通過他們來建設新農村,就必須先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通過多種渠道慢慢除去他們的傳統思想,樹立科學的、現代的新觀念,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創新建設新農村的思路與方法,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才是建設新農村的主人,從而更加積極的去建設。
2.1.3 健全農村人力資源的培訓機制。健全和完善農村人力資源的培訓體系,讓培訓體系能夠更加靈活的面對新農村建設的需求。這個體系可以由農村人力資源培訓聯合會,培訓中介組織,培訓學校,教育行政機關等多種教育主體、教育形式組合而成,可分為以下四個類型:①綜合文化素質培訓:對農民進行思想建設,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念,進一步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質。②農業技術培訓:充分利用國家建設的農機站,技術工作人員下鄉面授指導,讓他們在掌握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后,能夠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③就業技能培訓:將農村剩余勞動力組織起來統一培訓,通過多種手段,結合培訓對象自身的特長和愛好以及市場的需求,分門別類的培訓。④專業農民創業培訓:這類培訓對象主要是針對年紀比較輕、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敢于創新的新一代骨干農民。[論/文/網LunWenData/Com]
2.2 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奠定人力資源開發的智力基礎。
2.2.1 增加政府經費投入,拓寬辦學籌資渠道?煞e極探索多元籌資渠道,特別是建立義務教育捐資激勵機制?梢酝ㄟ^鼓勵社會力量,讓更多的人和物投入到農村的義務教育事業中去。各級政府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規范化、系統化助學制度體系,鼓勵并幫助那些家境貧困的學生順利完成義務教育。
2.2.2 規范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通過加強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真正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同時也向外引進高素質人才,逐漸改變教師隊伍的低學歷、低教學質量的現狀;以及在考核教師學歷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其教學水平。
2.2.3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大力改變傳統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高度重視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新型培養方法,爭取做到培養出來的技能人才正是市場上所急需的。不僅能優化人才資源體系,也減輕了就業帶給人們的壓力。
2.3 強化政府職能,完善農民社會權益保障,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
各級基層政府要為本地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擔負起社會管理職責,為鄉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創造良好的環境。
2.3.1 增強政府就業服務職能,保障農民就業權益。政府應加快完善農民的就業權益,將被閑置的勞動力有效利用起來,整合人力資源,實施“陽光工程”,讓農民能得到很好的再教育、再培訓,增強自身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在農民進城務工方面,政府應該積極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促使農民工順利就業。
2.3.2 完善農民子女受教育的保障體系。政府應切實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投入,提升農民子女的人力資本價值,為后繼人力資源的開發減輕壓力;讓下一代農村人力資源能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為樹立新思想、新觀念做好輔助。不僅加大了農村勞動力后備軍的教育和培養,也減輕了農民的經濟壓力,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更加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3.3 推進農民權益保障,為人力資源開發掃除障礙。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農民的積極參與。應當切實保障農民的政治權益和民主參與權利,維護農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只有這樣,農民才能在一個公平競爭的世界里,發揮自己的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這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好的發揮自身潛能,促進新農村建設。
3 農村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對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我們最終可以有方向性的培育出以下幾種新型農民:
3.1 人才型農民。通過注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育,極大的壯大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他們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在實現個人增收致富的同時,也輻射帶動了其他人,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3.2 市場型農民。通過對他們進行宣傳教育、經驗交流、組織參觀等形式,培育出他們具有先進的理念、寬闊的視野、較強的致富能力,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經營項目,發展特色產業,利用經濟手段追求高額利潤。尤其是在網絡信息相當發達的當代,讓農民及時掌握最新市場信息,從而找準致富的路子是關鍵。
3.3 文明型農民。在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通過對農民思想觀念的再教育,大大提升了農民的文化素質,把他們從傳統思想里解救出來,讓他們樹立科學文明的新觀念,成為新時代的新型農民,可以很好的實現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中的鄉風文明。為建設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秩序做出了很大貢獻。
推薦閱讀:經濟論文發表價格人力資源會計理論
現代產業革命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創造了社會條件。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使企業的人力資源投資迅速增加,在人力資源投資的數量和質量日益受到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日益科學化、系統化、數量化的同時,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加以反映和計量尤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