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26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入藏圖書日漸增多,作為圖書館基礎業務的圖書采購驗收、分類編目、典藏管理等工作愈加繁重。為減少采分編工作的人工成本、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文章重組采分編工作流程,綜合采用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等技術,設計適用于圖書采分編業務流程的智能作業系統。該系統的落地將實現自動機械化操作替代重復的人工操作,完成自動驗收、智能化分類編目等信息化數據處理,以降低圖書館員勞動強度,提高服務效能,深化智慧圖書館理念,打造“智能化編目”新業態,為未來圖書館業務優化提供創新方案。
關鍵詞:圖書館自動化;工業自動化;圖書分揀;智能圖書分編;智慧圖書館
0引言
圖書的采購驗收、分類編目、典藏管理(以下簡稱“采分編”)一直以來就是圖書館的基礎業務,而且作為圖書館的核心業務之一,采分編業務也是圖書館眾多業務中最早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和網絡化的。比如,《文獻著錄總則》[1]、《中國文獻編目規則》[2]等標準的發布,實現了采分編業務的標準化、規范化;《中國機讀目錄格式》的普及應用和聯機編目的實用化[3]也讓各館在網絡環境下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成為現實。
得益于圖書采分編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相關業務外包逐漸盛行,帶來了文獻編目加工周期縮短、效率提高的便利,而由此造成的編目數據質量下降[4]、編目館員需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數據校對和修正[5]等問題較為突出。可以看到,盡管這些標準規范和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圖書采分編效率,但客觀上圖書館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僅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以下簡稱“廣東省館”)為例,作為廣東省文獻編目中心,該館采編部門每年新增編目數據便有10余萬條,還需向廣東省內成員館提供分編圖書、回溯建庫等服務,任務繁重[6]。
更具體來說,廣東省館2019年新書采購量約10萬種30萬冊,采分編流程包含拆包驗收、系統收單、館藏分配等10多道工序,僅就圖書搬運一項來計算,完成30萬冊圖書的所有采分編工作至少需要搬運300萬冊次,其工作量之繁重可見一斑。如何進一步降低編目館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圖書采分編工作效率這一實際問題擺在眼前,亟待解決。近年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圖書館業務管理、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等相關環節均已充分應用新技術手段進行革新,實現了圖書館服務的網絡化、智能化。伴隨著物聯網技術(RFID、NFC、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物流技術、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7]等相關技術日漸成熟,其在圖書館領域的應用探索方興未艾,這些探索集中在讀者服務的前端應用,如自助借還[8-10]、送書上門[11]、智能圖書盤點機器人[12]、圖書自動存儲系統[13]。
而在圖書館業務管理的后端,盡管已有學者對自動標引展開討論[14-15],但鮮見相關理論探討的落地和實用化案例,更未見到將新技術手段整合運用到圖書館采分編業務流程的實踐案例。事實上,此前已有的圖書采分編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基礎,理論上已經為進一步利用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實現智能采分編作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對相關技術的整合研發和系統探索時機已然成熟。
本文以廣東省館研發中的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系統為例,對如何構建一種應用于圖書館圖書采分編基礎業務全流程的自動化作業系統進行研究和說明。該系統能夠利用自動機械化操作替代重復的人工操作,通過精準的圖書識別實現自動采購驗收、智能化分類編目等信息化數據處理,以極大地減輕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圖書采分編效率。
1研發內容和系統構建
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系統擬通過綜合采用物聯網技術、圖像識別、工業自動化處理、自動分揀等等技術,研究和設計圖書館圖書采分編穩定高效的全流程智能化作業,以極大地提高圖書館,尤其是大中型圖書館圖書采分編效率,減少重復的人力勞動,打造“智能化編目”新業態,為未來圖書館業務優化提供創新方案。
1.1傳統作業與智能作業的匹配
為實現圖書館采分編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一方面需要對整體的傳統業務流程進行拆分和邏輯歸類,確認各個作業環節的可行性,并根據拆分出來的各環節業務特點匹配相關的自動化方案;另一方面需要重點對現有圖書采分編加工流程進行再造,從能否實現原有加工要求、能否滿足效率以及能否適應各類型圖書的通用性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未來全智能化作業的模式。傳統的圖書采分編加工流程繁多,以廣東省館為例,通常包括拆包驗收、系統收單、館藏分配、圖書封邊、蓋館藏印章及貼條形碼、編目及校驗、索書號分配、書標打印、出書登記、貼書標、覆保護膜、加裝RFID標簽、RFID標簽數據寫入、圖書分揀及配送等。
為此,系統根據現有工業自動化技術、機器視覺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的特點和功能,在保證滿足現有圖書采分編工作規范的情況下,設計了整個智能作業流程的總體框架,有重點、分階段地實現圖書采分編全流程智能化作業的目標。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系統總體上分為圖書驗收及編目前加工模塊、圖書分類編目模塊、圖書典藏加工及分揀模塊3個部分。
其中,圖書驗收及編目前加工模塊重點實現圖書編目前的采購驗收和規范化的物理加工;圖書分類編目模塊初期的重點是以人機協同的方式實現線上“無紙化編目”,后期將逐步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實現文獻自動標引;圖書典藏加工及分揀模塊負責處理圖書編目后圖書的典藏標識加工、入庫分揀等操作。上述3個模塊將搭建在同一流水線工序上,擬實現圖書的一次流轉便完成圖書采分編的全流程作業。
1.2圖書驗收和加工到館圖書在進入編目環節之前,需要完成驗收、蓋章、貼標加工等繁瑣工序,系統利用工業機器人自動控制技術對圖書進行規范化的物理加工,替代人工操作,同時完成進館圖書信息數據的核驗校對和補充修正,以提高圖書加工的效率和準確率。這一環節又可拆分為3個主要部分。
(1)圖書自動分離,這是后續圖書加工的關鍵步驟。當前系統將圖書自動分離設計為圖書堆疊和分離兩個環節。首先是圖書堆疊部分,該步驟采用工作人員批處理的方式,將書商運輸到館圖書按批次疊放到供件臺的圖書提升機處,作為待處理圖書等待進入工作流程。其次是圖書分離部分,該部分采用提升機加負壓機械手抓取方式,負壓機械手的抓取位置為圖書的書脊位置,保證被抓取圖書不會損壞。
圖書提升機的頂端與負壓機械手交接的部分設置有光電感應系統,可以自動檢測當前圖書堆的高度,確保每次圖書被抓取后,下一本圖書可以被提升至準確的高度以備再次抓取導入。通過依次將待處理圖書單本分離并投入后續的自動化流程,保證分離后的圖書無重疊、無堆積,實現系統可以進行后續處理的單本分離狀態。此外,在圖書自動分離系統預設人機交互設備,實現基礎數據的實時顯示,便于館員了解和回溯系統歷史處理效率、處理量等信息,同時,系統預留軟件接口,供調取各種統計數據做大數據分析使用。
(2)圖書自動驗收,該環節用于新購
圖書的核驗處理。在圖書館以往采購的新書驗收過程中,無論是手工驗收還是計算機驗收,或是兩者結合的方式,通常都需要館員用條碼機掃描每本書信息,再一一與書單的字段進行匹配,不僅耗費大量館員精力,還可能因為手工驗收而出現驗收疏漏。而在智能作業系統中,系統會對流轉過來的已分離單本圖書進行自動采樣識別,通過對封面、書脊等位置的圖像掃描,獲取識別包括題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并將其與書商提供的送貨單進行一一比對,完成圖書的自動驗收工作,并將其流轉到下一步驟。在研發后期,還擬加入了人工智能識別圖書一環,通過對圖書封面、書脊等位置圖像信息的掃描和識別,推進機器學習和訓練,保證對圖書的自動識別和處理,完成部分圖書數據的校驗,補充完整圖書信息。
2技術路線和關鍵問題
本系統將采用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等技術,輔以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及相應定制軟件的開發實現,涉及到工業自動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圖像識別、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的整合集成及應用。現結合系統實際需求對各個技術節點的實現方式進行探討和考察,進一步確認各技術節點落地可行性并進行風險評估,其中的技術路線和關鍵問題包括:
(1)基于機器視覺的圖書外部特征識別。系統中對圖書外部物理特征的識別是機器視覺技術基于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在細分行業的開發應用,以便讓智能作業系統“看到”圖書,包括圖書的大小、位置、方向、正反面等都是后續一系列自動化操作的先決條件,幾乎是直接影響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的全流程。
(2)基于工業機器人自動控制的圖書姿態整位。系統采用直角坐標型數控工業機器人技術來完成作業過程中圖書的姿態整位,即讓智能作業系統“拿起和翻動”圖書,包括單本圖書分離、調整圖書的左右和前后位置、翻轉圖書的前后方向、翻轉圖書的正反面、圖書翻頁等多種姿態處理動作,需根據圖書的不同類型及各個動作的復雜程度采用不同形態的機械手設計和非標開發。對圖書姿態的標準化調整,是自動貼標加工等步驟的關鍵過程之一。
3預期效益和風險評估
在實踐應用方面,廣東省館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系統的圖書驗收和加工模塊目前已經完成一期設備的安裝并進入調試運行階段,系統實施的最初目的就是解決圖書館編目工作人員的勞動力釋放問題,提高圖書采分編工作效率。系統的落地和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圖書館采編運轉方式和行業鏈生態。對大中型圖書館而言,傳統圖書采分編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復勞動,但通過圖書采分編全智能作業,基本上是實現了圖書采分編“一條龍作業”,理論上每冊圖書只需在作業系統上流轉一次,便可完成所有采分編加工工序。
圖書館方向論文范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研究
與此同時,本系統各項功能的實現涉及物聯網技術、圖像識別、工業自動化處理、自動分揀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多重技術的組合本身便有可能增加系統整體實施的難點和風險點。在此之中,除RFID技術、自動分揀技術的圖書館應用相對成熟外,其他相關技術在圖書館行業中應用的可借鑒案例和經驗并不多,因此該系統設計在實現上具有相當的復雜度,在實際實施上可能會有一定不確定性,這都是應當考慮在內的。
參考文獻
[1]孫更新.我國文獻信息編目工作標準化發展述略——紀念《文獻著錄總則》頒布20周年[J].圖書館雜志,2003,26(8):2-5.
[2]段明蓮.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32(3):82-86.
[3]吳昊.關于區域性編目中心建設與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5,25(3):161-163.
[4]周莉.圖書館編目外包未來走向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2(6):81-84.
[5]陳琦,馮亞惠,吳旻,等.轉變與突破——國內公共圖書館編目工作調查分析報告[J].圖書館論
作者:王惠君,吳昊,潘詠怡,錢海鋼,陳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