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22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提要】荷文化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改善濕地環境,與其他植物的配置也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園林中,植物之間的組合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搭配需要,每種組合方式都能體現不同的藝術效果,荷花在與其他植物的配置中不僅要注重景觀的自然美,還要融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和美學理念,使園林呈現出不同的意境美和協調美。
【關鍵詞】荷文化園林意境協調
荷花作為濕地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凈化水質、保護濕地的生態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水體的修復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使我國生態環境呈現出積極的發展趨向。”荷花作為濕地生態的重要載體,其歷史悠久。“城市水體的地理環境與植被環境之間存在內在關聯,二者不僅互相賦予彼此特殊的機理,而且相互發生作用。”中國園林以“雅”為主,“典雅”“雅致”,園林中的植物不僅要美觀,還要“采取相互依存的態度,堅持順應自然共生理念。”
園林工程評職知識:園林論文怎么投稿sci期刊
一、園因荷美的意境美
“生態審美觀要求在人與自然的無功利相處關系中感受自然界無窮無盡的豐富性。”園林美主要是天然與人造的結合,源于自然卻在自然之上,通過不同方面都可以體現園林美。園林造景主要是將不同的植物進行一個高度的配置,“人開始作為審美主體,對自然產生審美心理活動。”通過這些自然景觀,寄予某種情感,然后再不斷深化,“現代人的情感表達也往往通過一種意象引發回憶。”使得人們在觀賞這些景觀時候,能夠因景而生情,產生主體的共鳴,給人更多的遐想。最能體現園林意境美的主要還是在于園林中的植物美,植物的美不僅體現在可觀的外表,還體現它的內在精神美,包括植物的不同寓意,和植物文化所形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內在的植物文化美,需要通過外在的結構與布局加以表現,所以園林配置中要體現出“情”與“景”的相互交融。“我國自古以來對自然景物就有‘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等傳統。人對自然的鑒賞也往往成為人對自然人格化象征對象的欣賞。”
在園林景觀中,園林的門、給人們休息的亭子、還有拱橋等,在這些上面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弘揚豐富的荷文化。《紅樓夢》第十七回中,賈政說道“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所以,用這些途徑來增添園林中的文化氛圍,也是更好地營造意境氛圍的方式。園林中荷花景觀的題名不僅方便了游人,同時也起到了突出園林意境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園林的文化品位。隨著現在荷花產業在我國的快速發展,荷花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深圳的洪湖公園,以荷花為主題的公園,通過不同的途徑體現著豐富的荷花文化,公園的大門是以抽象的荷花造型的柱子聳立于門的兩側,進入里面有荷花工藝品、荷花圖片展、荷花雕塑等,形成了濃厚的荷文化氛圍。各種文雅的題名,不僅方便了游人對園林荷景的審美,也讓游人體會到造園者所想傳達的深層意境。“文化‘上墻’這種將文明文化形于墻的形式對建設美麗鄉村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在開發過程中,還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開展保護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開發模式。”園林的自然生態美與荷花的文化寓意相融合,讓園林的內外都更富有意境美。
二、荷以園艷的協調美
中國園林中各個景點之間、各個空間之間是與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組成的綜合的一個景觀體。園林藝術屬于空間藝術,“各造園元素不僅自身具有造型美的形式,還應在群體和空間中與其他元素和周圍環境取得和諧的關系,創造出特定的空間形象和群體之美,給人以視覺美的感受。”
荷文化除了體現在匾額、楹聯等地方外,荷花在夏季的嬌艷姿色也為炎熱的夏季帶來了一絲絲清涼。酷暑難耐的夏天,園林里綠油油的樹木能夠遮擋陽光,帶來蔭涼,給人一種清涼安靜的感覺,園林里除了濃綠的色彩外,還有色彩繽紛的開花植物,為夏季的沉悶增添了活力。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園林中亦是一樣,園林之所以看上去美觀壯麗,是因為園林中種植大量的植物,且不同的植物有著獨特的外貌,從空間的布局、顏色的變化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植物的群體美是相對于個體美而言的,除了需要不同的植物之間搭配的形式美,單一品種廣泛的群植也能呈現出群體美。荷花呈現給人的“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麗美景是因為荷花的數量多,人們所看到的是荷花群體給予觀賞者的一種震撼的力量,如西湖的曲院風荷、武漢的東湖等,人們走入這樣的湖中,看到接天蓮葉的荷景,感嘆大自然的節奏與群體美。
荷花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很廣泛,荷花、水草、竹子、楊柳等相映相合,依山傍水形成了一幅美景圖。岸邊山石中種植的翠綠的竹子與池中片片高潔之荷交相輝映,使游人心曠神怡。“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飯香,想得熏風端午后,荷花世界柳絲鄉。”以荷花為景中的主體花卉,配以柳樹,荷花和柳樹的完美融合,一方面不僅突出了荷花的嬌艷,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園林整體配置的群體之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形象地描繪了這樣的群體之美。另外,江南的園林中,很多都設有觀荷的建筑,例如亭子或者長廊等,配以翠蓋清漪,疏密相間的荷花,將它在園林造景中最美的一面呈現出來。水是園林的靈魂,如果把水景運用好,園林整體的生態效果、群體美就體現出來了。
園林中,植物之間的組合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搭配需要,每種組合方式都能體現不同的藝術效果,叢植依據形式美原理,既可表現處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群體美,又可突出個體特色,同時又形成了色彩繽紛的季相景觀,給人壯闊簡潔之美感,人們觀賞后回味無窮,“審美回味是審美實現的延續,主要是審美通過細細品味、揣摩反思等心理活動來展現。”其節奏感和深遠感給人以整齊壯闊的藝術享受。
“人作為主體具有自然屬性,應符合自然客體的生態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則會遭受禍患。”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會發現,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填湖造陸,濕地越來越少,人類“住在城市里的居民越發地渴望走出城市,渴望擺脫城市的壓力焦躁。”十九大報告提出人們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一個國家休閑文化發展的程度,也正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的標尺。”大量的荷花種植,園林對于生態環境有了改善,“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也對我國進行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讓高樓林立的城市有了更多的審美體驗,增加了城市的宜居性。
現在的荷文化還是一種文化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種生態產業,不僅帶動了經濟的增長,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二十世紀末,每年夏天很多地方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荷花節,其中淮安金湖的荷花節就比較隆重,金湖也被稱為“荷文化之鄉”,“中國荷文化傳承基地”。“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趨勢下,特色小鎮、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等建設成為近些年實現鄉村振興的可能路徑和載體。”荷花節的打造不僅會帶動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游客吃農家菜,購買農家特產和賞民俗風情等,同時也寄托了農民的美好祝愿,也表達出了對天地的敬畏和對大自然的感恩。
參考文獻
王其超、張行言1982《荷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陳業偉2009《豫園》,上海文化出版社。
周碧琬、王全權2018《論宗炳“澄懷味象”的生態美學思想》,《廣西社會科學》第3期。
周碧琬2018《對牡丹文化生態旅游發展的思考》,《經濟研究導刊》第26期。
王全權、周碧琬2018《論國產動畫電影中傳統文化的美學價值及其影響——以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為例》,《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王全權、張衛2018《我國生態文明的對外傳播:意義、挑戰與策略》,《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作者:陳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