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1月09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生態建設。五臺山生態修復是黃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晉、蒙等省(直轄市、自治區)全域經濟社會中密不可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明代以來大規模林業開發對五臺山森林植被的破壞直接導致了其生態環境的巨大變遷。
要扭轉當前五臺山面臨的生態現狀,不能僅僅停留在孤立的、局部的修修補補,而應以系統的、全面的、戰略的視野來進行審視,突出五臺山生態修復在晉北乃至于華北生態修復中的全局意義。在經濟方面,五臺山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對文化旅游業體量、項目的拓展意義重大,而且對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意義巨大。所以,應該進一步就五臺山生態修復的問題進行研究,并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戰略規劃。
關鍵詞:生態文明;五臺山;環境變遷;修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理念不斷豐富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同志曾多次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全國各地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取一時經濟的增長。
因此,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全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紅線。作為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五臺山,它不是被獨立于世界之外的個體,五臺山的生態也不是孤立發展的個體,五臺山生態修復是黃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晉、蒙等經濟社會中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空間上來看,盡管五臺山僅僅是一個小點,是中國北方一隅中的一小隅。但它是華北經濟大局與生態格局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點,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
對于五臺山的生態修復問題要從歷史的視野以戰略的眼光來加以開放性的考量。從這個意義上講,五臺山的生態修復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現實問題,更是歷史問題的蔓延。因為“任何歷史問題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點,也是它所在社會中的一環。研究歷史問題,都要從歷史發展長河中和社會全面中去研究,才能深入透徹地理解這個問題。”[1]
一、國內外相關學術研究現狀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生態研究在國內外的形成與發展其實都不太久遠。生態問題之所以于20世紀50年代前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當時全球范圍內環境危機的不斷爆發息息相關。比如,曾經在世界范圍內由于環境污染而造成的“八大公害事件”①,給人們敲響了生態環境保護的警鐘,人類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當然,在這種審視中最具有理性高度與學術含金量的無疑是把生態問題用哲學的視角作為一門新的學科來加以研究,生態哲學就這樣開始并蔚然成風。從國際范圍來看,關于生態哲學的論著不斷推陳出新。在時間分期上,可分為創立期、發展期、成熟期。所謂的創立期是指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即西方生態哲學的創立階段。
有重要影響的著作如施韋澤的《文明的哲學:文化與倫理學》(1923)和《敬畏生命:50年來的基本論述》(1963)、奧爾多·利奧波德的《保護倫理學》(1933)和《沙鄉年鑒》(1949)等。有論者這樣評價施韋澤的著作,“從西方哲學———倫理學發展邏輯的角度來看,講敬畏生命倫理學是西方和人類道德進步的一個里程碑……它是對近代歐洲‘人為自然立法’的主體性倫理學傳統的超越,是20世紀西方敏感的思想家對近代工業化過程的深入反思……”[2]。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立人類對生態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呼吁全社會正確處理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所謂的發展期是指20世紀中葉至80年代,即西方生態哲學發展的階段。其間,代表性的著作如卡遜的《寂靜的春天》(1962)、帕斯莫爾的《人類對自然應負的職責》(1974)、辛格的《動物解放:我們對待動物的一種新倫理學》(1975)、埃利奧特和阿倫·伽的《生態哲學》(1983)、雷根的《根植地球:關于生態倫理學的新綜論》(1984)、羅爾斯頓的《哲學走向荒野》(1986)、塞申斯與德韋爾的《深層生態學》(1986)、泰勒的《尊重自然界》(1986)、納什的《自然界的權利》(1989)、考利科特的《捍衛大地倫理學》(1989)、福克斯的《超越個人的生態學》(1990)以及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等等。
這一時期人們的學術認識不斷深化,學術派系不斷分化。總體上看,初步形成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兩大現代生態哲學流派,其中,非人類中心主義學派又以動物解放或權利論、生物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為主。這些不同的學術流派,圍繞著生態哲學的基本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學術論爭,進而從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推動了西方生態哲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和繁榮。
所謂的成熟期是指生態哲學進入教科書階段,以生態哲學命名的教材、相關論著被大量出版,如“國際環境倫理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EnvironmentalEthics,1990年成立于美國)和國際環境哲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nvironmentalPhilosophy,1990年創立于美國)創辦的《環境價值》(EnvironmentalValues,1992年創刊)和《倫理學與環境》(EthicsandEnvironment,1996年創刊),生態哲學類的教材有《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入門》(1993),米希爾·西默曼等的《環境哲學:從動物權利到激進生態學》(1993)、西爾萬和貝內特的《綠色倫理學》(1994)、羅爾斯頓的《保護自然價值》(1994)、布朗與奎布勒的《倫理學與21世紀議程:全球共識的道德意蘊》(1994)、考里克特與羅切阿的《地球最高倫理:走向重建的后現代環境哲學教育》(1996)、約翰·帕特遜的《回歸自然:一種道家環境哲學》(1997)、彼得·韋克的《原始的荒野:深層生態學與人類主體消失》(1997)、阿提費爾德的《全球環境的倫理學》(1999)、安東尼·威士頓的《環境哲學導論》(1999)與普杰曼的《全球環境倫理學》(2000),等等。”[3]
就國內研究來看,生態環境問題也成為近年來我國創新經濟學研究重要的前沿課題。黃錫疇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生態環境現狀及保護》一文(1981),可以說是國內較早介紹生態學的研究成果。之后的成果除了沿襲國外對生態哲學研究的學術思路外,專題性質的生態研究不斷展開。如2009年12月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張宏武、時臨云編著的叢書《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是這方面研究最早的嘗試,對于創新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景觀生態學研究方面的文章有:金維根的《土壤資源研究與景觀生態學》和肖篤寧等的《景觀生態學的發展與應用》(1988),傅伯杰的《黃土區農業景觀空間格局分析》(1995)、陳利頂《景觀連接度的生態學意義及其應用》(1996)、《黃河三角洲地區人類活動對景觀結構的影響分析》(1996)。此外,郭晉平的《森林景觀生態研究》是中國森林生態研究領域的第一部專著。而1995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徐化成的《景觀生態學》還被列入教材。
臧潤國等人對森林植物種群生態學、森林動態及森林生物多樣性問題也有深入研究。再微觀一點,與五臺山生態密切相關的華北地區的生態研究、華北地區水資源研究、林業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也有一些,如趙慈的《明清時期華北地區水資源過度開發的歷史反思》(2006),安志東《北方林業生態環境的現狀分析及保護措施》(2018),夏軍等的《華北地區水資源及水安全問題的思考與研究》(2004),張兆吉《華北平原地下水資源現狀分析及可持續利用對策》(2011)等。這些研究成果就范圍而言,既有涉及到華北地區的專題研究,也有省域的專題研究。
不過,具體就五臺山的生態而言,國內研究的成果還相對偏少,反映了國內外對五臺山生態保護的關注和研究明顯不足,相關保護理念滯后。關于五臺山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修復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李生祥主編的《五臺山自然風光》和翟旺的《五臺山區森林與生態史》;學位論文主要有馬軍的《五臺山寺廟環境景觀形態研究》、黃曉霞的《五臺與小五臺亞高山及高山草甸的植被生態學研究》、王好的《五臺山與中條山種子植物區系對比研究》、畢晉鋒的《生態哲學視閾下的五臺山文化景觀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刊物上已發表的相關論文有劉鴻雁的《山西五臺山高山林線的植被景觀》、李躍霞和上官鐵梁的《五臺山民族植物的經濟文化價值》、魏松橋和李江海的《五臺山自然環境對佛教發展的影響》、陳新鳳的《五臺山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等。在對相關生態學術研究現狀梳理的基礎上,本文從對五臺山生態環境的歷史分析入手,著力于對五臺山生態修復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期為山西轉型發展和山西生態環境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
二、五臺山生態環境的歷史變遷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在1996年6月26日被世界遺產委員會作為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因為如此,五臺山無疑成為國家生態保護的重中之重。在明代以前,五臺山生態環境良好,分布著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正所謂“自古相傳,五峰內外,七百余里,茂林森聳,飛鳥不渡,國(明)初尚然”[4]。古人概言五臺山七百余里,很大程度上是指五臺山生態影響力的范圍。這種生態影響力使得五臺山及廣大的周邊地區山清水秀,氣候清涼。五臺山生態良好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中后期。正因為此,最高峰北臺“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4]213。
時至明朝萬歷年間,“五臺一山,重崗深樹,恃為內藩。父老相傳,謂兩山之樹,往者青靄相接,一目千里,即為胡馬跳梁,曾不得一騁而去。今砍伐殆盡,所存者百之一耳”[4]51-52。五臺山生態環境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轉折性的變化。這種生態的巨大變遷集中表現為對林木的砍伐。可以說,林業開發對明代五臺山生態的破壞是異常明顯的。從明成祖遷都北京開始,五臺山一帶的森林生態一步一步走向被毀滅性的境地。官員“率軍民采木”,開始大規模砍伐,以供給北京城市建設、國防建設等方面的大量需求。
即便如此,從永樂年間到嘉靖年間,大約經過150多年的砍伐后森林植被仍然“巍然尚存”[5],足見當時五臺山地區森林面積之廣、密度之大。嘉靖后期,五臺山的生態破壞邊界開始逼近森林腹地,嘉靖三十一年(1552)后,政府集中大量采購木材。五臺山龍泉關一帶“往年各山口林木茂盛,難通車馬,稱為腹里。近年以來,林木被人砍伐,道路大通車馬,聽從商販放行”[6]。
據《明高胡二公禁砍伐傳》(一作《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傳》)中記載,當時的山西巡撫上奏朝廷:“爾后諸州傍山之民,率以伐木自活,日往月來,漸砍漸盡。川野既窮,又入谷中,千百成群,蔽山羅野,斧斤如雨,喊聲震山,寒巖隱者,皆為驅逐,奪其居,食其食,莫敢與之爭。當是時,清涼勝境。幾為牛馬場矣。然興廢相尋,無往不復。萬歷庚辰間,東萊順庵胡公來貢,守河東道,視兵雁門,因登清涼,冥識圣境遇,目擊其廢,即有感焉”[4]51-52。
從這些記錄中可以還原出來一幅畫面:當時人一開始先砍伐山腳下平原地帶的林區,然后再砍伐沿河的山谷林區,山下的林木都被砍伐殆盡后,最后又上山展開全面式砍伐的過程。這種滅絕性的破壞使得五臺山地區生態滑坡的“竹子效應”逐步形成,可以說,從嘉靖后期已經進入加速度破壞的時間區間。歷經清代與民國,五臺山的生態變遷集中表現為森林植被的大幅度消失與水資源的枯竭或轉移。這種反差如果將其置于更加久遠的歷史進程中來看更為明顯。明代嘉靖年間官至四川布政史的山西人王道行指出:“環五百里不毛之地,深林絕巘。”[7]
這里的“不毛之地”說的就是五臺山地區由于分布著大面積的原始森林,耕地少、林地多,使得五臺山猶如一個巨大的水庫,潤澤著周邊廣大區域的生態環境。從這種生態影響力的角度來理解古人概言方圓幾百里皆為五臺山的說法則更接近客觀的歷史真實。事實上,古代五臺山影響的生態區域遠遠不止方圓幾百里。
五臺山不僅影響著五臺山所在忻州市,也影響著山西中北部,還影響著包括京、津、冀、蒙等地在內的廣大華北地區。可以說,京、津、冀、晉、蒙所涉及到的海河流域、汾河流域等都在五臺山林區潤澤的范圍之內。當然,說五臺山的生態對華北廣大地區有影響并不是說華北地區的生態系統僅僅包括五臺山,也不是說五臺山是華北地區唯一的生態系統,而是說五臺山是華北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主導性的生態系統。
三、五臺山踐行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境遇
從地理位置來看,五臺山北接內蒙古草原,東毗太行山,西望呂梁山。由于絕對高度,使得五臺山常年飽受大風的吹蝕。五臺山頂部是與青藏高原相似的高山草甸和冰原地貌。另外,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上下致力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不過,近些年來,自國家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以來,加快生態修復,建設綠水青山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許多地方的生態得到了較大改善,森林覆蓋率不斷提升,整體生態向好趨勢初步形成。然而,從全國來看,生態環境狀況與森林分布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人口密集的沿河沿谷等低洼地區與歷史生態基礎較好的山區相對成為生態保護的重點,與之相反,生態基礎與經濟基礎不好且地處偏遠的高丘山梁往往成為國家生態關注的盲區。如華北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原有些地方“窮山沒水”、生態凋敝的情況比較嚴重。這種現實使得當前五臺山面臨的生態現狀不是孤立的、局部的,而是系統的、全面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是明代以來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晉北林地(主要是五臺山林場)的大規模開發。與近幾十年來山西煤炭開發情況相類似,明代以來對林業的開發從一開始“有水快流”型的粗放式、大規模砍伐,逐漸轉變為后來的集約化、有計劃的定量砍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
四、五臺山生態環境修復的實踐探索
毋庸諱言,制高點對于任何一場戰役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中,確定生態保護的制高點對于取得生態文明攻艱戰的成敗具有決定性價值。就華北的廣大地區而言,五臺山無疑是極具重要地位的生態制高點,因為五臺山的“身高”使其雄踞于華北地區的生態系統中最顯眼的位置。
五臺山海拔3061.1米,號稱“華北屋脊”,這種絕對“身高”的優勢使得五臺山無愧為華北地區的生態制高點。就目前的生態修復實踐來看,近年來,受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影響,五臺山對于生態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深入人心。國家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趨勢,不斷促進五臺山生態朝著良性恢復的趨勢發展。但是,目前的生態修復仍處于相對狹隘、分散、封閉的狀態,亟待以更加廣闊的視野與全局的戰略性高度來謀劃。所以,對于五臺山生態修復問題,要以系統思維、全局觀念來看待五臺山的生態制高點地位。
五、推進五臺山生態環境修復的補償性建議
近年來,華北地區山區來水量減少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華北平原地區地下水嚴重枯竭,海河流域形成大面積的地下漏斗,地下水儲備嚴重不足,影響著“陸地—大氣層—陸地”的水循環過程,影響著“水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追根溯源,產生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五臺山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過低直接導致了“山區徑流量—干旱發生率—平原水資源循環”等一系列效應。換言之,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系統性生態問題、水資源問題,如果僅僅依靠南水北調、引黃入京跨流域調水等非自然水資源循環,只能是局部地、暫時性地解決燃眉之急。要從根本上解決華北地區的生態問題,離不開確立“大氣圈—水資源圈—生物圈”與“土壤水—地下水”的自然良性循環。
而要形成這種自然的良性循環,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山西、特別是在五臺山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生態修復。五臺山生態修復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與復雜性。五臺山山體巨大,修復的第一步即整體實現森林大面積覆蓋的工程總量巨大,而且,現在森林植被的空白地帶往往是含水層轉移或窄化后的缺水地帶。對于這些區域,要想植樹造林并保證其成活率是十分困難的。
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需要現代科技的支持。所以,對于五臺山的生態修復不能僅僅停留在保守型的保護層面,而應該以進取精神來盡快使五臺山的生態恢復到較高水平。首先,要將五臺山小范圍的生態修復發展規劃與國家生態建設的宏觀發展戰略有機結合,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的支持。因為,就生態修復的受益面來看,五臺山的生態修復工程的受益面不僅僅覆蓋山西省,更多是澤及京、津、冀等地的廣大地區。另外,五臺山的生態修復工程耗資巨大,僅靠五臺山所在地忻州市甚至山西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托國家的力量。
加之,從生態修復的特點來看,投入多、無產出、見效慢、周期長,直接受益微乎其微。這種公益性特征突出、長線價值投資性質鮮明的宏圖偉業,必須由國家出面,進行全面統籌。所以,要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爭取設立國家專項治理資金。其次,五臺山生態修復要兼顧直接利益與間接受益的有機結合、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有機結合,實現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的雙向推進。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基礎上,積極采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的滴灌技術對森林生態系統進行積極修復。
目前,林業部門著力修復人口聚集的低洼谷地產生的是直接效益、眼前利益,但也是局部利益。這種局部利益必須有一個大的項目來加以統攝、整合與牽引,才能使之產生新的合力,創造出集群效應與整體效果。這樣才能有利于以整體與全局觀念來布局生態修復。總之,作為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五臺山,其生態要恢復到解放前乃至于明代以前環境較佳的歷史水平,這項工程任重而道遠,具有長期性與艱巨性。但是,只要我們實現了精準定位,明確了目標,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規劃,就能以高定位的戰略規劃加速五臺山生態環境的修復。
參考文獻:
[1]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1.
[2]陳澤環.敬畏生命:阿爾貝特·施韋澤的哲學和倫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
[3]畢晉鋒.生態哲學視閾下的五臺山文化景觀可持續發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12.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生態文明與經濟倫理
摘要:生態文明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由生態文明延伸的生態經濟是在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進行的經濟行為,從而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在發展生態經濟的過程中自然離不了經濟倫理的指導和制約。經濟倫理可以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防止出現違背生態文明的經濟行為。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換的過程中經濟倫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態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