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26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生態文明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大學生群體的生態文明觀培養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本文圍繞著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核心理念闡釋了生態文明觀的主要內涵,針對當前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存在的大學生與自然關系的異化、大學生消費物化現象,從哲學層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進而提出了構建“生態人”道德人格這一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培養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哲學思考
習近平同志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1]因此,在當前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中,大學生自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群體,他們的生態文明觀正確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發展。然而,當代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觀現狀卻不容樂觀。為此,本文主要從哲學層面對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內涵,以及影響當前大學生正確生態文明觀確立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行分析思考。
一、何謂生態文明——從“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后一種新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的根本在于實現人與自然關系范式的轉換,即從“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發展歷史中的基本關系,也是哲學家們最關注的命題。“自然的人化”由黑格爾最早提出,他說:“人把他的環境人化了”[2]。馬克思揚棄了黑格爾這一思想的唯心主義基礎,提出了人與自然的對象性關系,揭示了人類創造歷史的過程是自然向人生成的過程,即“自然的人化”。
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是一種對象性關系。人是主體,自然界是客體,實踐是連接橋梁,人類通過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來實現其基本力量的對象化。“自然的人化”起初體現為很大的積極意義。在蒙昧時期,由于實踐能力低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此時人類匍匐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對自然的神秘性頂禮膜拜。
伴隨著近代科學的產生和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漸增強,自然環境變得越來越適應人的需要,體現“人化”的特點。隨著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自然的人化”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利益。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理性的覺醒,“自然的人化”進入到異化階段。伴隨著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的不斷增強,人類開始變得驕傲、藐視自然,儼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他們在自然界到處留痕,陶醉于一次次對大自然征服的勝利。
從此,人類中心主義盛極一時,人與自然關系走向對立,人們滿足于對自然的統治。恩格斯告誡:“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3]法蘭克福學派則深刻地指出,人在對自然進行統治的同時其實也是對自身的統治,精確的技術與嚴密的科學規定著物的運行的同時也規定著人,規定著他的肉體與靈魂,體現為人主體性的喪失。
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越來越迫切,空氣、河流被污染,動植物數量銳減,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從“自然的人化”進入到“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指的是人與自然形成的和諧相處、相融共生的狀態,也就是中國哲學所追求的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不能是人對自然一味地進行征服。從“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體現的是人類文明形態的發展歷程。大學生是新生事物吸納和傳播的重要載體,在生態文明理念的確立和傳播上理應率先而為,成為一面旗幟。
二、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與自然關系的異化
馬克思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的同一性關系,認為自然是人類生存的“根”之所在。他說:“自然先于人而存在,自然是人之母”“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4]也就是說,自然界孕育了人類,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須與自然保持持續不斷的聯系性,從自然中獲取發展的動力。
然而現代社會,由于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將大量勞作交予機器,通過勞動接觸生態自然并從中獲得感性體驗的機會越來越少。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則讓更多的人從農村搬到了城市,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人們幾乎與自然隔絕。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人們的心靈變得麻木、粗糙,人們對大自然的情感日益淡漠,仿佛失去了愛的本能。
由此,人類正在失去與自然原本的那種親緣關系,人與他的勞動對象甚至整個勞動過程都體現為一種異化,人正在逐漸喪失大自然曾經賦予他們的那些能力與各種稟賦,失去了與自然的直接性和同一性關系。當代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城里的孩子就不必說了,即便是農村長大的大學生,也很少去接觸并用心感悟純粹的大自然。
從幼兒園到學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都是封閉的人造空間,加之對手機的嚴重依賴,大學生的生活方式非常不“生態”。他們正逐漸喪失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某些稟賦,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在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培養的過程中,理論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時實踐也是不可或缺的。單純的理論會使教育過于抽象而流于虛幻,注重實踐教育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因此,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改變大學生目前這種脫離自然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真正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可以進行一些具體的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實踐形式,如郊游、領養樹苗植樹、參加撿拾廢棄物環保志愿活動、負責承擔一塊綠化地、參加各種具體勞動等等。
總之,通過這些身體力行的實踐活動來加強大學生與自然的聯系。久而久之,大學生就能夠通過這些生動具體的實踐活動真正體會并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同一性關系,善待自然、保護自然,逐漸養成生態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大學生消費的物化現象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要的消費群體,是社會的消費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領者,因此,他們的消費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養問題。然而,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物化現象十分突出、令人憂慮,具體表現為過度消費、時尚消費和占有性消費。
過度消費,指的是大學生的消費嚴重超出了消費的本意。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消費是對商品的使用價值的消耗,是用以滿足人們基本需要的活動。一件商品只有最終被消費了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實現了它的價值。
但許多大學生對自己的消費行為不加節制、非常任性。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去買,不論這個東西是否實用、是否真的需要,也不論自己是否實際已經擁有很多類似的物品。過度消費不僅造成了極大的物質浪費,還加重了生態環境的負擔。時尚消費,指的是大學生追捧時尚、跟風攀比的一種消費行為,是目前大學生各種消費中最有影響力、也最有吸引力的。
大學生容易受各種消費主義的影響,特別是熱衷于時尚的人,他們會盲目跟風,攀比消費,喪失判斷力和理性,認為“只要時尚的就是最好的”。其實,時尚消費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人們消費的并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在消費它的符號價值。
時尚消費是大學生標榜個性、展示身份的重要表現方式,他們追求時尚,一擲千金的目的,與他們想得到社會承認的利己主義愿望是一致的。占有性消費,是一種形式體現為占有的消費行為,這種占有和消費在本質上是物化關系。人們消費一件東西,可能不是想使用它,只是想占有它。如一些人可能會買名貴的畫作,但其實他們可能并不具備鑒賞的能力,而只是滿足于對它的占有。
大學生的占有性消費就是這樣,其實他們或許根本就不需要,但禁不住各種誘惑購買,尤其是對一些明星代言的產品和奢侈品執迷不已。只要商家推出所謂的新品就會不顧一切地買買買,即使商品價格昂貴,他們仍顯示出驚人的購買力。這時大學生的消費就不再是滿足基本需求,更多地是為了占有,是為了享受這種占有的快感。
以上大學生的消費形式實質是一種“物化現象”,是一種不正常的消費異化現象,不符合生態文明對消費的基本要求。物化理論,由盧卡奇首先提出。他認為資本主義對商品經濟的推崇使得人和物的關系發生了逆轉。人發明了機器、制定了規則制度,創造了物,按道理人應該是萬物的主宰,但恰恰相反,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物”卻逐漸成為一種支配人、控制人的存在。
人與人的關系也變成了物與物的關系,整個社會到處滲透著物化現象,這種物化已經內化到人的生存方式之中,形成物化意識。馬爾庫塞則在《單向度的人》中對盧卡奇的物化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發展。他認為,人如果對物過分地追求,就會逐漸被物控制,喪失自身的本質,喪失反思批判進而超越的主體性維度。
人的存在就會體現為占有物的存在,成為一種背離自身本質的物化的存在,正如他深刻地指出:“讓人們在他們的商品中識別出自身,在他們的汽車、高保真音響設備、錯層式房屋、廚房設備中找到自己的靈魂。”[5]生態文明的消費觀倡導節約的生活方式,對物的需求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尺度,夠用就好,堅決反對奢侈浪費。因此,大學生必須合理約束內心對物的占有欲,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為推動新的消費時尚擔負起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三、大學生“生態人”道德人格的構建
生態文明的問題究其根本仍然是人的發展問題,所以大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應該上升到倫理道德高度,才能使其踐行生態文明的行為變成一種道德自覺,即要從人性高度來探討生態文明觀,實現從“經濟人”到“生態人”人性假設范式的轉換,推動大學生養成理想的道德人格模式。“經濟人”是亞當•斯密首先提出的一種人性假設。
這種人性觀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人在本質上是自私的、功利的,把人看作純粹的經濟動物。在“經濟人”人性觀支配下,資本主義生產獲得迅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爭得自己的階級統治地位還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產力卻比過去世世代代總共造成的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6]
但似乎噩夢才剛剛開始,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卻是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大氣污染、霧霾、粉塵、水污染等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質量。人們開始意識到:不能再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人類的生存環境,以犧牲生態來發展經濟的模式不足取,“經濟人”的人性假設日益受到了挑戰。人們在深刻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中提出了“生態人”的人性假設。所謂“生態人”,是指順應生態發展規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自身和諧共生并協同進化的道德人[7]。
“生態人”具有強烈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以和諧共生為價值準則,追求人的生態性存在價值目標。“生態人”是比較理想的道德人格模式,它反映了人關于社會和自然的本質要求,人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是社會的也是自然的,因而在本質上人是物質與精神、社會與自然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生態人”的人性觀就是將人的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融合,基于人的本質形成,是大學生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所應具備的內化于自身的道德人格。
這種人性觀的倫理價值在于它由內而外地促進了人與自身、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解,在保護生態環境中體現出自律性。這樣,在生態保護中就為確保人性與制度和諧提供了內在動力,從而基于人性基礎推進了人為自然立法向人為自身立法的轉變。讓人在自身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高度融合之中,通過道德自覺性與自律性的內在制約與動力,在倫理道德層面實現對自然生態的保護。
塑造“生態人”道德人格的現實路徑,重在通過道德教化培養大學生的生態人格、社會人格、生態道德人格。讓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觀不再只是某種單純的概念,或是不得已的從眾經濟行為,而是內化為一種自覺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與道德人格。通過將自然之道與社會之道的高度融合,使“生態人”人格成為現實人格。這樣,大學生在社會與自然、人性與制度、道德與實踐的辯證統一中真正實現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形成正確的生態文明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2]黑格爾.美學:第1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56.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4]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生態文明與經濟倫理
摘要:生態文明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由生態文明延伸的生態經濟是在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進行的經濟行為,從而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在發展生態經濟的過程中自然離不了經濟倫理的指導和制約。經濟倫理可以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防止出現違背生態文明的經濟行為。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換的過程中經濟倫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態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