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7月14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這篇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體育文化資源,傳統遺留下來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不加以保護就有可能被取代,對于川西民族體育資源來說也是一樣的,論文分析了該地區的民族特色體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探索了更多的開發途徑,促進了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體育資源,開發
現代社會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全球經濟文化也飛速交融發展,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有被融合取代的可能。這些年,我國政府出臺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政策方案,為合理地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依據和幫助。川西少數民族特色體育資源是川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川西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獨特,地域相對比較封閉,保持了傳統的少數民族特色體育資源的原真。同時,由于發展空間狹小,傳播推廣的范圍有限,加上當地居民外出務工會受到西方健身方式的影響,很多傳統體育項目慢慢被現代體育項目取代,傳承非常困難,有可能最終走向消亡,不利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所以,合理地開發利用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體育文化資源,可以有效保護川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原生態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資源進行創新式的重新整理和開發利用,為保護和傳承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1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發展由來
四川西部地區與西藏交界,位于青藏高原東南方向的橫斷山脈,包括1個縣級市和4個民族自治縣,其內有藏族、羌族、彝族等14個少數民族居住,康巴藏族文化、茶馬古道文化、羌巫文化等在這里交融傳承,地理位置非常獨特,蘊含深厚的少數民族人文情懷。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等紅軍長征途中的知名河流,都從其區域內縱穿而過,還有貢嘎雪山、巴郎雪山、邛崍山脈等眾多非常著名的高山雪域[1]。川西地區居民主要以藏族、羌族和彝族為主,其他民族為輔,相互雜居生活,并保有各自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巫教、道教等,少數民族特色體育活動一般為祭祀祈禱活動、當地節慶日特色競技體育娛樂活動為主。
1.1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的主要項目
川西地區內高原冰川峽谷等特殊的地域環境造就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少數民族特色體育資源,川西地勢相對平坦的農業種植區的居民,開展的體育娛樂項目對場地條件要求不高,體育器材制作簡單,居民能廣泛參與,主要開展比如抱青稞、賽跑、格吞等適合農區的體育娛樂競技項目。牧區一般都是高山高原地域,主要以放牧牛羊畜牧為生,牧民非常喜歡賽馬、賽牦牛、斗羊、跑馬射箭等與動物相關的體育娛樂競技項目;而川西城鎮地區由于受到現代體育文化理念的影響,民族特色體育活動極少舉辦,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少,僅有少部分參與耍壩子、登山、放風箏等休閑娛樂性的體育活動。相較而言,川西廣大的農村少數民族地區還延續開展如扭棍子、羌族跳莎朗、磨秋、毛古斯等頗具少數民族生活和宗教祭祀氣息的體育競技比賽活動[2]。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特色體育具有非物質性、獨特的文化生存空間、人本性等基本特性,除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還具有體育競技特征,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1)
1.2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特點
川西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著這些少數民族居民,少數民族特有民俗習慣、節慶、祭祀儀式形成了民族傳統特色體育活動,擁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和民俗背景。特定民俗、時間、空間才能促使少數民族特色體育活動獨一的開展,如涼山彝族的跑罐子、飛石索等獨具當地民族特色的體育休閑活動[3]。川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居民的性格一般比較粗獷淳樸、勇敢善良,由于所處的特定社會地理環境,當地居民喜歡通過民族文化生活來追求全身心健康和抒發內心情感、釋放壓力。而開展傳統特色體育還能促進當地的居民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并能強身健體、增強社會凝聚。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以其特有地方少數傳統特色,應大力的發展和外界推廣,吸引來自國內外民眾的關注。目前,隨著現代社會的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更多的民眾喜愛外出旅游觀光,而川西少數民族地區擁有的高原山區美景如畫,可以吸引大量的世界各地的游客來此游玩。地方政府可以在開發景區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把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向前來觀光的游客展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推廣,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和居民的收入。
1.3川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發展潛力
傳承和開發川西少數民族地區特色傳統體育項目、少數民族特點、傳統體育歷史文化,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川西政府部門為促進當地的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會定期組織當地民眾參加省級以上級別的大小型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活動,押加和民族式摔跤等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受到了廣大民眾的熱捧,體育部門還會經常組織當地的少數民族運動員長期進行訓練和比賽。除了政府極力宣傳和發展當地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以外,一些民間旅游企業、組織和宗教系統會盡可能的開發利用當地少數傳統民族體育活動和宗教祭祀活動。每當各少數民族進行重大節慶日時,如彝族火把節、藏族的轉山會等,當地民眾一般會自行組織和參與,他們以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為目的,按照當地少數民族的習俗,牽著自己圈養的賽馬,聚集在體育比賽場地。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傳統體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有效地傳承了我國少數民族特色體育文化,如每年五月阿壩州曲谷鄉西湖寨羌族組織的歌仙節,目前已被列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期間,羌寨所有老幼婦女都會前來進行表演唱歌、跳羌族舞蹈等活動,羌族的母系民俗和羌族歌舞、羊皮鼓舞等傳統特色體育文化通過這些體育活動得到了傳承[3]。
2川西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目前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2.1政府行為主動性不足,法制規范力度不夠
川西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需要當地政府的積極主動參與、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支持、社會民間組織等一起協同努力,合理規劃、持續良性發展。我國政府除了制定相關完善的政策法規,設計出整體的規劃藍圖,還應引導廣大的社會民眾積極的參與。據調查,我國大部分的政府部門十分重視社會競技體育的發展,但僅有少部分專門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和法規,來促進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導致地方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的發展無法可依,從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法規保護,不能有效的深挖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資源的發展潛力,更談不上自主創新。
2.2部分少數民族群體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
由于川西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性特點,其發展會受限于社會環境和當地少數民族居民的思想觀念改變,部分少數民族群體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導致其隨著傳承者的日益減少面臨消亡的窘境。川西地區少數民族居民受外界價值觀的影響,對本民族體育文化的內涵缺乏深刻認識,很難承擔起傳承和維護川西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使命。而一些旅游企業宗教組織沒有從深層次認識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的文化價值,缺乏社會責任感,開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過程中,只是片面的追求經濟利用價值,忽略了對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文化資源的保護。
2.3開發利用度低,體制創新不夠
經調查,很多負責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傳統體育文化資源開發的旅游企業負責人,不能完整的認識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文化資源的價值,僅依托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的優勢,把登山、騎馬、表演、定向越野等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作為主打開發項目,反而忽略了如鍋莊、押加、賽馬等當地少數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使游客慕名而來、掃興而歸。企業缺乏大體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思想理念,沒有從多樣性共同發展的角度深挖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潛力,缺少文化、旅游、民生的創新發展機制。
3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特色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發展對策
3.1政府應充分利用其行政職能便利,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
川西當地政府應充分利用其行政職能便利,根據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色,制定相對較完善的政策法規促進川西少數傳統特色體育文化的發展。深入的發掘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發展潛力,鼓勵和保護相關的科研立項成果,通過媒體大力宣傳,提升當地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文化資源的知名度,讓更多的民眾了解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發展現狀,并參與其中。同時,地方政府還應想辦法解決當地一些貧困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人的生活問題,了解目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狀;通過與教育部門的合作,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人請到學校,把寶貴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少數民族文化自信心,鼓勵青少年成為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中堅力量,使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特色體育文化發展后繼有人,從而持續性的向前發展。轉變經營模式,不過于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利用川西少數民族地區豐富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優勢,重新評估整合,使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其中,相互接觸了解和融合,讓游客充分感受當地的人文景觀和獨特體育文化特色資源。
3.2提高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利用度
從川西少數民族地區豐富體育文化旅游資源中挑選一些游客參與度高、競技性和趣味性強的項目進行適當的修改,創新發展、與時俱進,把擁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族特色體育項目和現代競技體育相互結合,打破少數民族傳統界限,促進全民共同健身娛樂。采用保護性手段,轉變功能,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體育項目進行重點包裝宣傳,并大力推廣,樹立川西獨有的特色品牌,進一步促進川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發展。
3.3加強學校教育的宣傳和推廣
宣傳和推廣川西少數民族地區體育項目,可以先從學校教育入手,當地教育部門可以嘗試把一些競技性、趣味性強的川西少數民族地區體育項目,統一編入學校的日常體育課程中,豐富學校體育教學的同時,也向學生普及當地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學生也會把自己喜歡的傳統體育項目帶入家庭和日常休閑生活,并介紹給朋友和家人,有利于川西少數民族地區體育項目的傳播和延續。
4結束語
伴隨全民健身運動和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中。應創新發展川西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鼓勵更多參與者共同參與,把霸王鞭、秧歌等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改編創新,更加簡單易學、旋律優美,把體育的競技性和娛樂性、趣味性完美結合,觀賞性更強,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川西地區的民眾參與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增添民族特色和自豪感,吸引更多其他民族和地區的民眾共同參與,使我國社會更加的和諧繁榮。
參考文獻
[1]倪依克,胡小明.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保護[J].體育科學,2006,26(8):66
[2]王鐵新,常乃軍.我國民俗體育研究綜述[J].體育文化導刊,2009,32(4):24.
[3]周文秀,孫沖等.峨邊彝族自治縣農村彝族與漢族家庭結構對比[J].川北醫學院,2010,5(25):467-469.
[4]陳永輝,白晉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角下我國少數民族民俗體育文化資源開發[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4):20-22.
[5]董亮.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四川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問題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34.
[6]任軍,楊健.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控制淺析[J].川北醫學院,1995,2(10):64-66.
作者:陳文剛 單位:川北醫學院體育教研室
推薦閱讀:《湖北文史》是湖北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辦,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收錄,是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