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7月22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的經濟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每個國家都會有對外貿易,這也給各個國家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本文是一篇文化產業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分析。
摘要:在世界貿易全球化及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我國社會經濟的水平日益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要求愈來愈高。21世紀信息化時代的全面到來及新興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了現代科技產品的層出不窮,賦予了消費者更多新鮮體驗與內涵文化的實質性追求,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作用愈來愈凸顯,社會市場上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廣電與互聯網視聽的持續走紅、移動媒體的出現、動漫網游等公共文化的傳播,這些新趨勢都表明了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好前景與未來發展的趨勢。但同時,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存在了較大的問題,如針對國內企業而言,科技創新并沒有與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進行全方面的融合,也忽略了科技創新能力對于文化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又如針對文化產業而言,其還未建構出完善的科技創新能力體系,文化產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根據以上情況,我國必須跟上國際市場中文化產業發展的前進步伐,針對存在的問題多層面地采取解決措施與革新手段,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以此最大程度上推動文化產業在我國社會市場中的發展。本文就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基本含義進行介紹,主要針對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進行批判,最后對其如何革新提出具體的路徑。
關鍵詞:文化產業,基本含義,科技創新能力,現狀研判,革新路徑
文化產業的概念建立在2000年左右,其在國內早期的使用主要是以娛樂產業為主,即歌舞廳、網吧等公共場所的娛樂性質活動,常常與文化事業發生概念性的混淆。在黨的十六大會議中明確地對公益性文化產業與經營性地文化產業進行了區分,主要體現在文化體制的相關改革中,極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產業的娛樂范圍,使其作為一種獨立性的產業進行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雖然于2004年被納入了國家產業的統計體系,文化產業發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其試行過程中,國家頒布的統計標準里并沒有牽涉到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較為落后,社會生產程度較低且文化產品的生產規模小。故如何提高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其在社會市場中的經濟實力,成為了現階段我國政府與文化產業經營者急需要探討與解決的問題。
一、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基本含義
根據近些年來國家頒布的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文化政策中包含科技創新的相關詞匯數量較多,與科技創新方面有關的政策達到40項以上,體現了我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的高度重視?萍紕撔,實質上是一種“人為創造型的加工與破壞”,其中科技創新與技術創新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技術創新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主要體現,技術創新能力也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點,簡單來說,科學創新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相互融合,才產生了科技創新能力,也是現代科技技術條件下展現的科技觀。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主要指,有效融合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及其他一些多元化創新因素后產生文化產品與文化產業新生態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三個層面,微觀、中觀與宏觀。微觀層面主要指,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下文化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包含了文化企業對于科技創新的經濟投入力度、對于文化產業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企業內部的科學技術研發情況與科技創新產品的生產情況,這些都屬于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中的關鍵因素。中觀層面主要指,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下文化產業任一行業中把科技創新的要素與文化創造、文化產品生產、文化市場運行、文化生產及產品銷售等產生融合、滲透,這都屬于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中的外部因素。宏觀層面主要指,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對社會文化資源、科學技術資源、文化政策資源及文化產業內部資源的有效運用,這些屬于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中的影響因素。將這三個層面進行有機融合,便建構起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由外部到內部及由上下到左右的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體系。
二、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分析
根據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社會市場中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呈現出持續上升的狀態,但因各地文化差異、經濟基礎與地理資源上等影響因素的不同,導致了我國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存在了大量的問題。1.良好趨勢: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有所提升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一方面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另一方面隨著文化企業對于科技創新意識的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總體發展。主要體現有: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花費時間縮短,文化生態的日益顯現?萍紕撔滤俣茸鳛榭萍紕撔履芰Φ年P鍵,其創新速度越快,則產生新陳代謝功能的能力也愈來愈明顯,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愈來愈快。以時間緯度為參考指標,我國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花費時間由起初的30年不斷縮減到現如今的1到2年,如此不但帶動了社會市場中網絡游戲與動漫、數字出版、網絡試聽等文化新生態的發展,而且最大限度上提升了科技創新能力的水平與效率。除此之外,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還表現在文化產業科技產業園的層出不窮,文化產業中集聚效應與協同效應的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園自身具有獨特的科技創新特點,是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主要基地。從2004年起,我國社會市場上已建立了兩批34所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科技融合示范研究所,以此不僅能夠加強文化科技產業鏈的深化功能,提快文化產業科技創新水平與科技創新的速度,有效縮短了科學技術的改革時間,優化與整合了文化產業中科技創新的整體環境,而且在最大限度上推動了網絡游戲、網絡動漫、數字信息出版與移動互聯網文化等其他行業在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園內的生存與發展。2.存在問題: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陷入困境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高、速度快的國家進行對比,發現我國現階段的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如科技創新水平不高、文化科技創新產品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實力不強、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設施與制度相對落后、科學技術濫用現象明顯、文化產業中盜版問題與侵權形象嚴重等。具體分析如下所示。(1)文化行業中科技型市場占有成分較低,文化企業內部結構不夠合理規范。雖然我國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整體的發展水平較高但與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明顯差距。如國外的文化產業結構合理規范,其發展重點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動漫及電影等這些科技水平含量高、創新思維豐富的全新領域,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為,知識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及內容創意型。反之我國社會市場中的文化企業雖然關于科技創新的能力與水平高,但從事內容生產的文化企業數量較少。再加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優勢集中在傳統型新聞出版、廣播與電視、文化產品、生產文化設備等領域,但是針對科技創新而言,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整合的結構仍停留在表層,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文化產業的原創水平不足,企業生產規模小、社會市場競爭能力差且文化資源分散發布的困境,也阻礙了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2)文化企業創新動力不強、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扶持力度不夠。促使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制度的不完善與缺陷。首先,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制度的落后,制約了科技創新的發展步伐及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國家制定的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法規沒有跟上科學技術創新的前進步伐,也無法做出調整,這樣便導致了文化產業的舊制度無法與科技進步進行融合,而新制度存在的缺陷也使得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無法更進一步的提高。舉例說明如,科技創新雖然推動了數字化出版與網絡出版的發展,但若沒有設置針對性的網絡版權制度,不但使原創作者的相關經濟利益無法獲取到一定的保障,而且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原創作者進行創新工作的積極性與創新熱情。除此之外,現階段的文化產業政策扶持重點在于大型文化企業,忽略了中小型文化企業的發展,這樣導致了文化市場中85%的中小型企業對于風險系數高的科技研發產生了漠視心理或者是無能為力,對于科技研發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也使得文化企業對于科技創新能力較低的問題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革新路徑分析
文化產業進行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逐漸涌現了多元化與個性化的創新主體,并且以較快的創新擴散速度作為呈現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體力與建構一套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體系已并不是一項單一化與獨立化的文化企業科技創新問題,也不是政府制度設計的單向問題,而是作為一個多元因素共同參與下的系統化、合理化與科學化的科技創新體系,一方面需要以頂層文化科技管理的體制作為基礎,優化整合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環境,另一方面也要推動文化企業生成技術創新與擁有知識產權文化產品的發展,要求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園區及文化行業協會構建并不斷完善文化行業科技資源的共享平臺,以此能夠整體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革新路徑,主要有以下。1.提升文化產業科技管理的制度創新水平,構建一體化網絡平臺。因科技創新與科學體制創新本身帶有的不協調性,需要不斷加強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提升文化產業中關于科技管理的制度創新水平,最終構建一體化網絡平臺。首先,國家相關部門應不斷推動科技創新能力和制度的整合優化,可制定出多元化符合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文化科技政策,引入規模更大、數量更多的社會力量來參與到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整體工作中。與此同時,還可以提升建造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培育速度、關注文化產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其次,文化產業可以以國內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為依托,借助高校內部科技人才的作用,與文化產業不斷融合統一,最終構成以文化企業科技創新為核心,其他高校與科研機構為輔助,覆蓋廣播與電視、新聞出版與網絡文化等多個領域,實現文化資源相互整合的目的,最終促進文化產業與科學技術不斷進行融合與協同發展。2.引入高效性與復合型文化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創新的整體能力。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主要是以創新為核心,本身帶有復雜性與多重性特點的能力組合,人是一切生產活動與生活活動的主體,故文化科技人才便是推動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的決定所在。引入高效性與復合型文化科技人才,能夠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主要途徑有:一,以高校與科學研究所為根本立足點,以文化企業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培養出一批具有多門學科背景、多門學科技術,同時還具有豐富創新能力與經營管理能力的高效性與復合型人才。二,文化企業應該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引進與培育,使自身成為重視并鼓勵科技文化人才發展的企業,以此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不停變化與激烈競爭的市場需求。
四、結論
總之,本文主要是對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基本含義做出闡述,對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進行研判分析,在最后對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出了革新路徑。除此之外,還需要求國內的文化企業積極探索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文化產業運營形式,借助網絡媒體的優勢來實現文化產業蘊含高科技含量的發展模式,同時還需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增強其在競爭市場中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解學芳,臧志彭.制度、技術創新協同與網絡文化產業治理———基于2000—2011年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03:31-41.
[2]本刊編寫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綜述[J].職業技術,2014,Z1:5-73.
[3]劉志迎,俞仁智,何潔芳,何菁.戰略導向視角下組織文化變革與雙元能力的協同演化———基于科大訊飛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14,03:195-207.
[4]劉明福,王忠遠.習近平民族復興大戰略———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的體會[J].決策與信息,2014,Z1:8-157+2.
文化產業論文投稿期刊推薦《文化月刊》(上旬)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文化刊物,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使命,以報道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現狀與發展為宗旨,內容涉及文學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游、文化創意、民俗風情、書畫鑒賞、民族品牌、老字號、動漫游戲等,突出建設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辦刊特色,致力于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專業性國家級文化綜合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