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21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精準扶貧戰略為我國農村擺脫貧困指明了道路,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積極意義。發展農村電商有利于擴大銷售渠道,吸引更多的市場資源,促進農村貧困地區經濟和產業的協同發展,提升了貧困農戶的生活質量水平,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是對農村的貧困地區而言,農村電商扶貧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電商扶貧的對策政策不夠完善,監督力度不夠;缺乏電商扶貧相關的人才資源;農村網絡設施不完善,物流系統還不成熟以及農產品質量標準有待提高,缺乏推廣宣傳意識等問題。這就要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全面完善電商扶貧相關配套政策,加強監管力度;讓電商技術人才發揮帶動作用,投入一定的資金全面完善農村的基礎建設;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積極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隨著電子商務和精準扶貧的相互融合,應當抓住電子商務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探索電商扶貧的路徑,不僅讓貧困農戶擺脫貧困的現狀,更要讓他們富起來,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關鍵詞:精準扶貧;電商扶貧;電子商務;問題建議
“精準扶貧”源自2013年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作出的重要指示,但是截至目前,精準扶貧工作有待完善,相應的制度保障和解決問題的措施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電商論文范例:“互聯網+”下農村電商發展研究
在如今互聯網盛行的浪潮之下,“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廣泛影響力以及各種優勢發揮其在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為全面脫貧的目標注入新鮮血液,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根據我國的國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主要集中在農村的貧困區域,要想順利完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必須以新的扶貧方式取代傳統的扶貧方式,讓精準扶貧和電子商務相結合,這是農村貧困區域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農村地區一直貧困的原因在于市場資源匱乏導致農民收入低下,所以要解決農民脫貧問題,就要首先發展農村經濟,光靠救濟和輸血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對此,農村電商扶貧不失為有效的解決之道[1]。
一、農村電商扶貧的含義以及制約因素
農村電商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業生產銷售信息化,通過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物流的集約化管理和運作,進行農村各種產品的銷售和服務來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電商扶貧能順利發展的基礎是農村貧困地區電子商務的普及,能夠使電商持續發展的動力支撐則是現代人消費觀念和方式的改變,普遍接受了電子商務購物的新模式。
由此可見,電商扶貧是以“互聯網+”為平臺,以此來推動精準扶貧工作,鼓勵農村的貧困人口積極參與到精準扶貧的項目中。電商扶貧能夠因地制宜地結合農村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方式,具有針對性地促進農產品的銷售,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向實現脫貧的目標又跨越了一步。同時,農村電商扶貧也存在著很多制約因素,要想解決問題,了解制約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也尤為重要,雖然貧困人口正在逐年減少,為了推進穩定脫貧,需要關注以下幾點制約因素。
(一)綜合素質不高,人才技術外流農村貧困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資源條件有限,容易導致高素質人才外流,進而帶動一系列的技術、人力資源向外界流失,留下來的老年人、家庭主婦等群體難以在扶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反貧困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要提高農村貧困地區農民的綜合素質,從而對脫貧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貧困戶往往與外界交流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低,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低,從而思想觀念較為傳統古板,提高脫貧的能力有待加強。
(二)貧困地區交通不便,與外界缺乏溝通貧苦村落大多數集中在偏僻的山區,往往生活環境較差,由于地形等地理位置的原因,交通不夠便利,容易脫離市場循環的軌跡,與外界的溝通交流較少,不能從外界獲取農產品供應和銷售方面的有效措施[2]。政府在考慮扶貧政績考核取向時,由于扶貧開發難度較大,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所以更偏向于向交通較為便利的農村地區承接扶貧資源,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環境差且交通不便地區的扶貧工作。資源的缺乏也會加深貧困程度,不利于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種類單一,價格不穩定,不利于產品銷售。
二、加快農村電商扶貧發展的意義
(一)為鄉村振興打下基礎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產業發展,但是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鄉村經濟發展。實現產業興旺離不開電商扶貧項目的開展,這不僅可以促進鄉村發展農產品銷售新功能,而且能夠培育農村的新興產業,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基礎。從長遠來看,農村電商扶貧項目有利于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等,對未來發展現代農業具有很大的幫助,將加快傳統農業方式的變革,縮小城鄉差距,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為鄉村振興打下經濟基礎。
(二)擴展農產品銷售途徑對廣大農民來說,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賣出農產品的收入,但是常常因為天氣、交通不便等因素,出現農產品賣不出去等問題,尤其是新鮮的瓜果蔬菜會因為時間的累積而降低產品的新鮮度,導致銷售困難,即使大幅降價也無濟于事。要想增加農產品的銷量,必須適當擴大農產品的銷售途徑,農村電商可以將農戶和外界的市場資源相連接,使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成為可能,拓寬銷售的渠道,改變傳統農民銷售產品的方式[3],不僅農產品賣得更多,而且農產品的銷售效率也將提高,解決農民農產品堆積、生活資金來源不足等問題。
(三)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電子商務的出現,不僅為農民銷售農產品帶來了益處,還為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農村電商扶貧的地區往往經濟落后,較為偏遠,交通不便,農民群眾購買生活用品有時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然而,電子商務出現后,農民可以在網上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還可以通過同類商品價格的對比,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優惠的商品,從而降低了生活的成本,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電子商務平臺將農產品銷往各地,帶動著產業經濟的發展,在增加經濟收入渠道的同時,也為農民增加了就業的崗位,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4]。
三、農村電商扶貧為精準扶貧提供新動能
(一)有助于了解市場需求,實現精準脫貧要想達成精準扶貧的目標,首先要了解市場需求,將產品銷售到真正有需要的地區。但是,貧困地區的銷售方式較為傳統,加上市場資源的短缺、村民購買力有限、獲取信息能力較弱、交通限制等因素,會影響扶貧的效果。銷售一定要深知市場上群眾的需求,了解市場的行情信息,才能將產品賣得好,達到脫貧的目標。電子商務可以幫助貧困農民了解到準確的信息,幫助農民更好地生產和銷售,降低商品交易的成本,最終實現精準脫貧的目標[5]。
(二)擴大銷售市場,克服外在因素國內學者對貧困問題的關注開始于對貧困的原因分析,進而對貧困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貧困問題采取不同的措施。造成貧困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外在因素以及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地區資金投入不足、社會分配的不公平現狀、自然資源缺乏、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內在因素主要有自身文化素質低下,缺乏看待事物的遠見和技術等。對貧困的農村地區來說,外在因素的缺陷不是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就能夠解決問題,需要一定外界的力量去克服。通過發揮互聯網在資源的優化和配置作用,電子商務可以適當擴大銷售的渠道,打破貧困地區的銷售的狹小市場,充分挖掘產品的價值,擴大銷售范圍領域,努力克服導致貧困的外在制約因素[6]。
(三)提升貧困農戶參與市場的積極性長期以來,貧困農戶和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農戶的收益也并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政府對貧困農戶的規劃和扶貧項目可能并沒有使得貧困農戶獲得很好的收益,這也會影響貧困農戶參與精準扶貧的信心。因此,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讓貧困農戶找到更大的市場盈利空間,借助于市場等多種渠道來激發農村貧困地區的潛力,創造新的產業經營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內在因素的貧困問題,提升了貧困農戶參與市場的積極性。
(四)提高效率,加強風險意識互聯網在時間和空間上較為自由,可以改變以往傳統銷售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從而節約時間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通過電商平臺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發現更多潛在的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將產品從偏遠的貧困地區銷往更為廣闊的市場。相對于傳統的信息而言,通過互聯網獲得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可信度也更高,具有一定的風險管控的優勢,貧困農戶沒有特別高的素質文化,利用大數據來分析銷售情況,建立風險評估的系統,對貧困農戶避免詐騙、損失利益的問題也有一定的作用[7]。
四、農村電商扶貧的模式
隨著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農村電子商務平臺也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使交易成本降低,收益也較高,風險系數也比傳統的交易小。農村電子商務的形式主要有貧困農戶在線上銷售商品,顧客選擇在線上購買產品,利用委托交易商進行產品的宣傳,進而賣出貧困農戶的產品。
(一)政府主導的電商扶貧模式政府在脫貧攻堅的戰略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扶貧的任務只有在政府的支持和參與下才能高效進行。政府應該加大宣傳,使貧困農戶認識到電商帶來的利益,讓貧困農戶積極參與到電商扶貧的項目中,政府要給予貧困農戶一些積極的政策優惠,鼓勵電子商務扶貧中收益較多的企業,帶動新的企業,以先富帶動后富,才能使農村經濟得到總體發展[8]。
(二)貧困戶參與的電商扶貧模式以農村貧困戶參與的電商扶貧新模式,雖然模式較為自由,沒有太多的約束,但是對貧困戶的文化素質要求和技術方面有較高的要求。電子商務平臺需要經營者去學習平臺的相關操作技能,并且親力親為地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技術參與到電子商務平臺的銷售中,電子商務的銷售新模式對知識水平較低的貧困農戶來說要求較高,貧困戶的參與度并不高。
五、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電商扶貧的政策不夠完善,監督力度不夠從整體層面來看,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較為完善,但是從局部來看,農村地區的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還有待完善。農村貧困戶普遍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再加上農村醫療政策不完善,農民醫療費用報銷少等問題,農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滿足,扶貧的效果也難以跟進。精準扶貧背景下的農村電商扶貧資金使用制度不完善,缺乏公開和透明度,加上監管力度不足,容易滋生貪婪腐敗現象的產生。
截至目前,《電子商務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以及《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等政策文件的發布促進了農村電商的發展,但是政府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具體實施細則卻沒有精準地落實,相關針對農村電商扶貧相關的優惠政策也沒有很好地落實,農村電商扶貧的相關配套政策不夠完善。并且,農村電商的發展僅靠政府的指引和鼓勵也是不夠的,還需要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農村貧困戶往往資金缺乏、文化素質較低,政府對貧困戶的資金支持、專門對貧困戶的優惠政策的實施等方面還有待改進[11]。
六、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的對策
(一)全面完善電商扶貧相關配套政策,加強監管力度電商扶貧項目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15],需要政府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電商扶貧的相關配套政策和監督管理體系。正確的政策不只在于制定,還在于嚴格執行,在落實政策的同時加強監管力度,這樣才能使政策有效地執行。第二,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電商扶貧的項目中來。電商扶貧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第三,確定考核目標,確保每個政府部門都能在農村電商扶貧中發揮一定的作用。第四,給予電商扶貧相應的專項資金支持。只有資金到位,電商扶貧項目才能更順利地進行。
(二)加強培訓,讓電商技術人才發揮帶動作用讓農村電商扶貧長期穩定地發展,電商技術人才的引領作用必不可少[16]。首先,積極重視貧困地區人才短缺的問題,加強對農戶的培訓,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針對農村貧困戶,給予網絡自費補貼,增加網絡的覆蓋率,讓需要培訓的用戶在家里的電腦就可以觀看培訓的視頻,這樣既節約成本,又能讓農戶學習知識和技術等[17]。
其次,政府針對貧困地區要采用積極的政策方案吸引電商專業人才,并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高端人才的引進提供舒適的居住和就業環境,為農戶進行定期的培訓,對農戶學習相關電商知識加以幫助,確保電商扶貧有序運轉。最后,根據當地實際發展情況,對返鄉后帶動農民進行培訓或者增加技術和收入的人才,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建立健全相關的培訓體系,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深度考察,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適合農村電商扶貧的方案,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同時提高農戶的知識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全面完善農村的基礎建設交通不便、網絡覆蓋率低且信號差、物流不發達是阻礙農村電商扶貧發展的重要因素,應該進一步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18]。針對交通不便問題,政府應投入一定的資金到農村道路的建設上,升級交通道路設施,對于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路線最好能與村落之間相連通,優化配送的路徑,以利于提升物流運輸配送的能力。同時也要擴大籌資來源,社會集體的捐贈也是資金來源的渠道之一。
針對物流基礎建設不完善的情況,應該加強農村物流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物流成本。面對農村網絡覆蓋率低且接入困難的問題,應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第一,可以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代替寬帶網絡,移動終端設備受地理位置約束條件較少,容易入門操作方便,價格也在農戶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相對于網絡寬帶,智能手機的便捷更容易被農戶接受。第二,寬帶是農村偏僻地區了解市場信息和各種資源的重要設施[19],提高農村地區的寬帶普及率是信息時代發展電商扶貧的條件之一,將農村地區的寬帶建設作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之一,適當投入資金,對安裝寬帶的農戶實行優惠或者補貼政策[20]。
(四)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積極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
農村地區應該因地制宜,結合本土特色,培育出具有個性化的本土產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品品牌,加強對特色農產品的宣傳[21]。農戶們應該積極樹立創品牌效應的理念,通過品牌的影響力來帶動經濟規模的擴大。顧客消費需求的提升也迫使農產品加快品牌化建設的節奏,農產品往往會增加更多附加價值實現產品的增值,農村電商有了獨特的競爭力才會使產品更具有吸引力,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建立并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凈化農產品銷售的網絡環境[22]。
政府針對農產品的質量問題,應該將產品進行檢查后附帶產品合格證書,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農產品的質量,完善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體系。對于附加值較低的產品,可以適當提升包裝的精美度,設計出符合產品要求的包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的外在價值。農戶可以適當增加農產品銷售的種類,一定要把側重點放在質量上,而不是農產品的數量上[23]。適當地進行調研工作,根據群眾的市場需求來調整產品結構,防止農產品出現滯銷的問題。在農村電商平臺宣傳方面,應該重點突出地區對農產品的種植優勢,讓更多的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了解到產品的特色,加深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印象,從而強化品牌效應,為提升當地電商扶貧的水平。
總之,農村地區雖然自然資源豐富,農產品成本低且質量高,但是交通不便和市場資源匱乏導致了易產難銷的問題,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為農產品提供了進入城市的渠道,不僅擴大了農產品的市場,還提高了銷售水平,是解決農產品產銷不匹配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電商平臺,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可以吸引城市居民的注意,從而增加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銷量。電子商務平臺不僅促進了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貧困戶的生活質量。
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的新模式擴大了農村偏遠地區和大城市的交流范圍,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也為文化素質高的年輕人走出去發揮自己更大的價值提供了機會,雖然會導致人才向外流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縮小了貧富差距,實現經濟的互助共贏[24][25]。在精準扶貧的戰略下,政府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政策引導、推廣信息技術、建立電商人才體系等方面,為農村貧困戶找到一條真正適合的電商扶貧發展道路,提升農村貧困戶的生活質量,讓他們真正享受到電商扶貧帶來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楊友林,楊指榜,李發明.農村精準扶貧的根本困境和出路[J].農業經濟,2019(3):71-73.
[2]陳巖,王文會.農村電商何以精準扶貧[J].人民論壇,2020(15):106-107.
[3]葉詩凡.試析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關鍵問題與政策走向[J].全國流通經濟,2018(26):12-13.
[4]張巖,王小志.發展農村電商對貧困地區扶貧減貧的重要意義[J].經濟研究參考,2016(71):26.
[5]林廣毅,王應寬.涉農電商對產業扶貧的作用及相關措施探討[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2):122-128.
[6]周婕.精準扶貧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思考[J].農業經濟,2019(2):137-138.
[7]岳婭,王國賢.云南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的對策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8(7):73-78.
作者:徐婷婷范君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