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產學研結合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19年10月24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作為計算機學科延伸專業的網絡工程專業,近些年取得了一些發展,但是如何更好地與工程實際接軌,本文從網絡工程專業性質、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等角度出發,總結探討了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在開展產學研結合的網絡工程

  摘要:作為計算機學科延伸專業的網絡工程專業,近些年取得了一些發展,但是如何更好地與工程實際接軌,本文從網絡工程專業性質、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等角度出發,總結探討了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在開展產學研結合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過程和方法,并對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這一模式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產學研結合;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一、網絡工程專業概述

  網絡工程是以工程學的思想、方式、方法,針對計算機網絡需求,進行設計、研發和解決網絡系統問題的工程。我校的網絡工程專業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熟悉計算機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掌握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按照工程學去分析網絡工程問題,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能去解決相關的網絡工程實際問題。

  在培養的過程中,我校的網絡工程是以網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注重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突出計算機軟硬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網絡安全技術和網絡管理技術。

  二、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網絡工程專業的目標是能夠掌握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運維、安全保障和應用開發的實踐能力與知識創新能力,具有團隊合作意識的綜合性網絡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從網絡工程的實際需求出發,側重在網絡管理、網絡信息集成和網絡安全等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使網絡專業學生具有適應網絡通信和計算機兩方面專業領域的工作能力。這樣才能夠熟練進行網絡設計,網絡實施、網絡維護等實踐操作,并且需要掌握計算機網絡領域最新的概念和技術,從而完善自己的網絡設計,滿足客戶需求。

  三、人才培養創新模式介紹

  我校的網絡工程專業,創新了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采用“產學研結合”模式,推動了網絡工程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一模式依托于長春工業大學的“卓越工程師”計劃而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構建生產、教學、科研融合機制,通過企業的網絡工程項目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通過企業的網絡工程項目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通過校內學習與校外實習,推動學生的知識進步和技能提升,通過教師的科研項目,吸引企業興趣,營造企業與學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所謂“產”,主要是指網絡工程企業。我們為學生遴選了一些網絡工程企業,并幫助學生聯系企業為各個年級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實習機會,并充分利用認識實習、假期實習、生產實習等機會,幫助學生走進生產第一線,熟悉網絡工程企業的項目開展模式和項目實施過程,解除學生對網絡工程專業就業的困擾,幫助學生梳理職業發展方向。同時,我校的網絡工程專業還與網絡工程企業建立了工程師與教師溝通的橋梁。

  所謂“學”,主要是包括學生的校內理論學習,教師的校內教學,專業的教學平臺建設。在教學過程中,首要目標是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計算機理論和網絡原理的基礎,這個部分主要通過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完成;其次,強調創新意識和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分析引導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再次,強調工程的理念,所謂工程的理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工程師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最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在課程設計和綜合實驗的科目中,開展項目化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所謂“研”,主要是指教師的科研和企業的攻堅。高校教師的特點之一就是科研,作為網絡工程專業這種強調實踐、強調工程的應用型新專業,我們鼓勵專業教師將個人的科研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鼓勵專業教師走進行業,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技術難題,了解企業的生產難點,將這些難題與個人的科研相結合,利用科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培養專業教師的“雙師型”人才。

  產學研結合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最終達到通過“產”引導“學”,通過“產”促進“研”,通過“研”帶動“產”,通過“研”激發“學”的目的。通過構建“產”“學”“研”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構成一個封閉的反饋環,達到產學研三者互相支撐的目的。

  四、實踐過程

  1.充分調研,圈定企業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專業教師根據生產企業的網絡工程相關資質、企業規模、企業效益、主業方向、運營誠信度、工程規范化等方面,對網絡工程相關企業進行比較,并對部分重點圈定企業,進行實地走訪,重點了解,最終確定吉林省濤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吉林省思貝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長春市藍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網絡工程專業產學研結合試點對接單位。

  2.合作雙方,簽訂協議網絡工程專業與已圈定的生產企業簽訂產學研試點合作協議,協議中約定了專業、學生、教師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生產企業應該具備的網絡工程資質、應該為學生提供的學習崗位、實習崗位類型、學生實習待遇、學生實習要求等內容。并約定雙方充分合作的方案和溝通渠道。

  3.學生實習,企業指導根據學生的年級不同,開展不同形式的工程實踐活動。在學生的大一階段,以認識實習的形式,由專業老師帶隊、企業派人,引導學生們了解網絡工程行業發展情況和企業發展現狀,并通過邀請高級工程師開展講座的形式,為網絡工程專業的一年級新生講解行業熱點和行業發展趨勢。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對網絡工程形成系統概念,因此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的本階段任務以介紹引導學生,拓展學生視野、吸引學生興趣為主。

  在學生的大二階段,以專業老師的科研項目團隊形式,為學生構建學習團隊,在學習團隊中,由高年級學生指導低年級學生協助教師開展企業交托的一些生產任務和工程項目的開發工作。這一階段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基礎知識,所以產學研培養模式的本階段任務,是培養學生養成工程師的思維模式,具備工程師的基本素養、促進團隊合作意識的萌芽。

  在學生的大三階段,以生產實習和綜合實驗的形式,由企業擬題或者專業教師擬題,學生自由組隊,協作完成小組課題的分析、設計、開發、實現全過程。這一階段是檢驗產學研培養效果的一個階段性里程碑,既考察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檢驗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學生的大四階段,由企業高級工程師指導學生完成企業分配的特定工程課題,并可以通過專業課程學分置換的形式,在生產企業完成特定課題的同時,獲得學院要求的可以供置換的實踐環節學分。

  4.技術難關,教師攻克

  通過與企業定期開展技術交流,網絡工程系專業課教師能夠獲得產業發展最新趨勢,企業也能夠將一些技術難點與攻關項目交給教師完成,教師通過研究課題的形式,完成技術攻關,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實現雙贏的目的。

  5.培養成果,三方檢驗

  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施過程中,為了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由網絡工程系教師和生產企業工程師,共同負責對學生的培養工作。同時,將選擇生產企業的主動權充分賦予學生,讓學生主動了解生產企業,在生產實踐中,主動獲得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充分享受學習過程,從而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辨別能力。

  五、結語

  通過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拉近了學校、企業、學生、教師之間的關系,對于網絡工程系的學生而言,促進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推動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同時使得學生積累了一些工程實踐經驗,使得學生在擇業時更具有競爭力,并且能夠迅速適應就業單位的環境,提前進入網絡工程師的角色。對于企業而言,通過參與學生培養,能夠宣傳自身,還能夠提前發現有潛力的好苗子,為企業的人才儲備提供幫助。對于專業系和學校而言,產學研結合模式能夠適應“卓越工程師”計劃,同時與“工程教育”認證等環節相互契合,促進工程學相關專業的發展。

  六、不足與展望

  目前,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合作企業數量不多,學生的可選企業有限由于地域限制,在尋找合作的生產企業過程中,我們仍然以本地企業為主,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本地的網絡工程相關企業不多,能夠提供一些合作的企業更少,這就需要后期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去經濟發達的北上廣深等城市,尋求產學研合作企業。

  2.學生的能力與企業的需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通過與合作企業的溝通,企業普遍反映學生存在基本知識牢固,但實踐能力偏弱,這也反映了目前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與弊端。通過與企業的交流,后期擬采用實習中的崗前培訓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在教師和企業的研發方面,合作較為薄弱在專業教師幫助企業完成技術攻關方面,合作的層次仍然較淺。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的網絡工程項目往往工期緊湊,導致企業不愿意在科研合作上犧牲項目時間和項目成本。通過與企業的進一步交流,后期擬采用提前切入行業熱點,針對網絡工程的一些熱點問題,與企業共同開展前期研發,使得研究走在生產的前面,從而提升雙方在研究領域的合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范海健.“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5).

  [2]張靜.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9(4).

  [3]胡元闖.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9(4).

  [4]顧佩華.新工科與新凡是:概念、框架和實施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

  教育方向論文投稿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國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國性權威學術期刊。1982年由教育部黨組決定創辦,1983年創刊。以其工程應用性、學術前沿性的鮮明特色,深受我國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評——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