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9月30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以世界上百分之五的土地養活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增加糧食產量將是一項持久戰,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逐漸成熟,其對于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提升農作物的品質、防治病蟲害等效果顯著,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技術。主要針對生物技術中的生物防治病蟲害、組織培養技術、轉基因技術、雜交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提岀了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上的推廣和應用提出了初步方案。
關鍵詞:生物技術;農作物種植;推廣應用
0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作物在技術方面也進行了突破改進。僅僅是吃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人們對農作物的品質提岀了更高的要求。在未來一段時間,農作物增產與提升品質將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生物技術的應用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1農業種植中生物技術的重要性
民以食為天。習近平同志曾經說過“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問題已經伴隨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生物技術的出現使改進農作物生產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生物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而且對環境保護,土壤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生物技術已經發展的逐漸成熟,降解土壤污染物的能力更為突出。在農作物培養方面,生物技術在組織培養、生物農藥、轉基因技術等領域也越發成熟,為農業市場提供了品質更佳的農作物。
2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2.1生物技術在防治病蟲害方面的應用
防治病蟲害一直是農作物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處置病蟲害的效果將直接影響糧食產量,中國最近幾十年來農作物產量的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農藥的使用,在過去幾十年里,農藥在完成防治病蟲害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因此養活了中國眾多人口,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民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提高,農藥的副作用也逐漸顯現出來甚至逐漸被放大,其對自然環境和土壤的破壞性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尋找一種新型的農藥替代技術已經迫在眉睫,其中生物防治就是其中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利用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制成生物農藥,這種生物農藥既保留了傳統農藥對病害蟲的防治,同時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其對病害蟲作用后的產物容易被降解,使土壤可以可持續利用,同時也避免了對水源的污染,提升農作物品質的同時有利于美麗中國的建設。第二,培育有特定遺傳病的害蟲釋放到自然界中,與農作物上害蟲繁殖后的子代將會因遺傳病的存在而死亡。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殺死害蟲而且避免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2.2組織培養技術
中國用世界上5%的土地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雖然我們已經解決了溫飽,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提升作物產量依然是一項必須重視的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培育更多的農作物一直是農學們的研究方向。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培育出更多的農作物。組織培養技術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細胞或幼苗在無菌環境下培育,其中培養液的配置至關重要,應當根據作物對氮、磷、鉀等元素的需求以及pH值、滲透壓并結合當地溫度、濕度、光照因素合理配置。組織培養技術具有培育周期短,空間利用率大等優點。
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可以上下防治多層,尤其是擺脫了對土壤的依賴,可以在原先不適合作物種植的區域進行農作物養殖。另外,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培育的農作物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界中外部細菌的感染,更好地提升農作物的品質。
2.3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轉基因技術主要是指根據人們的需要對作物特定基因片段進行復制、剪裁、基因重組等操作,獲得抵御病蟲害能力更強、營養價值更高、產量更高的品種,如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等:不同于雜交技術,轉基因技術突破了不同種類生物之間的界限,甚至可以將動物基因編輯到植物基因中。
例如目前已經成功的將深海魚抗凍基因編輯到植物上,使植物獲得了抗寒性狀。目前轉基因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成為科研前沿技術,很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轉基因技術,我國字20世紀以來已經研發出二十余種轉基因作物例如在西紅柿中加入抗成熟基因,能夠使西紅柿的變質時間大大延長,更方便中途運輸和貨架存放。
在農作物中加入對人體無害但能夠有效殺死害蟲的基因,能夠有效防治蟲害,還可以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率,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尤其是轉基因棉花已經開始大面積種植。但是轉基因技術目前仍面臨著兩個方面的難題,一個是技術層面,目前的技術不能做到對任意基因片段的切割和重組,導致對需要的優秀基因片段束手無策。
另一個方面是道德輿論方面,轉基因技術發展至今并不成熟,其是否對人體有害也尚未得到證實,前段時間轉基因大豆引起網絡討論也證實因為這個原因。但是轉基因技術對農作物產量及品質的提升是不可忽視的,其他技術很難達到相同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轉基因技術會越來越成熟,其是否有害也終將得到證實。
2.4雜交技術的應用
雜交技術不同于轉基因技術,是已被證明無危害且廣泛使用的技術。雜交技術主要包括同一物種兩親本間授粉繁殖后代以及不同親本間的體細胞融合,雜交技術在農業種植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雜交作物的種植。
例如,提到雜交技術我們首先會想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雜交水稻的出現讓是中國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以多養活幾億的人口,如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研發的超級雜交水稻還在不斷刷新著畝產紀錄。雜交技術在古代已開始存在,歷經幾千年的實踐和已經趨于成熟,其操作簡單,且被證實對身體無害,因此已被人們普遍接受,雜交技術在我國占有重要地位對我國農作物產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
3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生產中的推廣
3.1加大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生產上的研發力度
雖然生物技術在很多領域已經廣泛應用,但是人類對其掌握還只是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如轉基因技術,由于缺乏萬能的載體,人們對基因編輯還有很多的無奈,很多優秀基因片段不能轉移到受體上,而且操作成率低,成本高等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尤其是應用在農作物上,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證明,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態度也處于兩個極端,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等產品自上市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爭議。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轉基因技術不夠成熟,人們對其安全性并未得出確切的結論,只有加大科研力度,將轉基因技術研究透,對其安全性給蓋棺定論,才可以停止人們對轉基因產品的爭論,轉基因農作物也才有一個正確的用途。
3.2加大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生產種植中的宣傳力度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農耕時代,雖然生產工具一直在不斷進步,各種大型現代化的設備也基本普及使用,但是生物技術是最近這些年才應用到農作物生產中的,農民朋友對生物技術在農作物中的應用基本上并不了解,因此必須加大對生物技術的推廣。當前生物技術很多已經在實驗室中反復驗證,對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和病蟲害的防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生物技術在農作物應用上的這些優點需要讓農民朋友了解并應用到現實生產中。為此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生物技術的宣傳和推廣,讓農民朋友從心理上接受這項技術。
3.3定期進行農作物生物技術培訓指導
由于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種植中的應用尚未得到普片實施,而且操作具有一定難度和專業性,因此政府必須合理安排人員對農民朋友進行培訓和指導,做到對生物技術在農作物上的應用足夠熟練,才能切實發揮生物技術的作用。在培訓過程中讓農民朋友充分認識到生物技術的優越性,一傳十,十傳百,從而建立起一支龐大的專業性隊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上升一個大臺階,這樣才能是我國農作物的產量不斷增加,品質不斷提升。
4結語
生物技術在農作物生產中已經逐漸得到推廣,對于提高糧食產量,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培育優良品種等方面有著傳統農業生產不可比擬的優點,尤其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可用土地的不斷減少,推廣生物技術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只有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成熟,使用逐漸普遍,我國才能始終成為農業大國。
參考文獻
[1]劉雙云.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7,(3):25.
[2]李玉玲.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6,(12):170.
農業方向刊物推薦:農技服務是由貴州省農業廳主管、貴州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科技普及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