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1月19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臨清中洲運河古城歷史文化悠久,文章以其傳統民居建筑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建筑的空間形態及其活力現狀,并提出相應的活力再生設計策略,以期對傳統民居建筑的活力再生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活力再生
傳統民居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與研究意義。近年來,由于“鄉村復興”“文化自信”等新政策新理念的提出,使人們對傳統民居建筑的研究熱度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之下,對于其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對其進行研究,可以激發人們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熱愛,煥發傳統民居建筑新的生命活力,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信。
一、臨清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建筑現狀
臨清中洲運河古城形成于元末明初時期,由元代運河、明代運河和衛運河交匯環抱形成,至今保留著原有的街巷布局,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現留存有運河鈔關、鰲頭磯、清真寺、會通橋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具有冀家大院、汪家大院、趙家大院等相當數量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大寧寺、縣治遺址等重要的古建筑遺址,對于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1.現存傳統民居建筑空間的基本特征
明清時期,中洲運河古城成為當時最為繁華的地方之一,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的美譽。得益于京杭大運河漕運的發達,造就了傳統民居建筑形式的多樣。現存的傳統民居建筑主要有冀家大院、汪家大院、孫家大院、趙家大院等,均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由于自然環境條件以及傳統封建禮教思想的影響,中洲運河古城現存傳統民居建筑多以北方合院形式為主,建筑對稱設計,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建筑整體布局上基本都是坐北朝南而建,北屋為正房,是主人的居室,子女分別在廂房,長幼有序,尊卑明顯,是傳統儒家思想的典型體現。建筑結構多為磚墻、木質梁架、方磚鋪地。建筑裝飾上木雕、石雕、磚雕隨處可見,工藝精湛,典雅美觀,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宅院整體布局上主次有序,緊湊規整,對于明清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現存民居建筑空間的活力現狀
臨清中洲運河古城現存傳統民居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解放后,由于歷史原因,曾遭到多次破壞、拆毀。近些年來,由于城鎮化不斷加快以及西方現代設計理念的不斷滲入,中洲運河古城現存傳統民居建筑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呈現出建筑空間活力低、街區破爛不堪的現狀。從建筑空間的整體活力現狀來看,現存傳統民居建筑空間活力衰退主要包括物質性衰退與非物質性衰退兩方面。
物質性衰退主要包括建筑結構的損壞、傳統建筑裝飾語言的丟失等,導致出現年久失修的狀態;非物質性衰退包括由于城市更新速度的飛速發展導致場所精神的丟失,人們難以融入其中,只能置身于外感受外在的氛圍。
二、臨清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建筑活力再生策略
1.開發保護,有機更新
傳統民居建筑做為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類型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該地域的文化價值以及美學理念等。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和研究意義。
對不同地域傳統民居建筑風格與理念的保護研究,可以進一步為現代建筑的創作研究提供借鑒。在對其進行改造利用的過程中,我們應遵循“開發性保護”與“有機更新”的原則,盡量把傳統建筑的原貌保留,少做破壞性的改造。與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相結合,巧用地方特色材料反應地域風格。20世紀90年代初,吳良鏞教授從城市的“保護與發展”角度提出“有機更新”理論。
1987年“有機更新”理論在北京菊兒胡同改造中得到實踐,其總結道:“所謂有機更新,即采用適當規模、合適尺度,依據改造的內容與要求,妥善處理目前與將來的關系,不斷提高規劃設計質量,使每一段的發展達到相對完整性,這樣集無數相對完整性之和,即能促進北京舊城的整體環境得到改善,達到有機更新的目的。
1”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建筑空間的有機更新就是要把其做為一個有機體,一個不斷生長的過程,它雖然有些地方破舊,但經過更新,能夠重新煥發其活力,通過有機更新,讓文物古跡“活起來”,再現其千年古縣的風采。
2.挖掘特色,文脈延續傳統民居建筑是特定歷史文化的產物,是不同社會歷史文化條件下人們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從文化整體來看,應屬于器物之列。但就其自身而言,它既涉及工藝器物,也涉及禮儀綱常。目前我國對于傳統建筑更新改造的重點放在對原有建筑的風格模仿上,大部分采用的方法是盲目拆改與重建,既毀壞了原有建筑的風貌,又失去了對傳統民居建筑改造的意義,得不償失。
中洲運河古城歷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特色明顯,在對其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我們應深入挖掘其優秀的傳統文化(如運河文化等),發現其鮮明民俗特色,進而能夠更好的繼承發揚其優秀的傳統民居建筑文化,保持其可持續性發展的態勢。在更新改造時應采取科學的方法使文物建筑原貌得以恢復,切忌只是物質形態的更新改造,而忽視了對非物質性形態的重視。突出其特有的自然景觀及文化景觀,通過對比形成鮮明的地域個性和濃厚的吸引力,進而形成其特色文脈的可持續性發展。
3.以人為本,和諧共融
吳良鏞教授在《廣義建筑學》中提出建筑的人本時空觀,“建筑師要研究人,了解人,但它的重點是研究人與環境的關系,目的在于努力切實地解決不同人們的多方面生活、生產活動的需要2。”民居建筑是居民生活的載體,是與人接觸最為親密的建筑類型。活力再生的原動力來自于居民本體,在對其更新改造的過程中,應該更為細致的考慮到人的因素,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從居民的現實生活需要為切入點進行。切忌采取非主觀、強制性一刀切的改造模式,給居民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具有充分選擇余地的改造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到人與建筑的和諧共融。
除此之外,對于建筑改造材料的選擇上也應認真考慮,在繼續使用原有傳統建筑材料的基礎之上,也應考慮到現代建筑材料的引入,通過新材料新設計理念的使用,達到人、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融。中洲運河古城傳統民居建筑的文化價值無法替代。它的數量始終是有限的,我們需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合理的對其進行保護與開發利用。
在保護與開發過程中,不只是對其裝飾元素的簡單堆砌,而是應該結合其文化因素深入研究,尋找一條保護與開發傳統民居建筑的合理路徑,通過保護與開發,喚醒其民居活力,激發人們對于傳統民居建筑的熱愛。作為青年設計師的我們,應該學會創新,不只拘泥于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學習,更應該了解中國傳統的設計理念。與此同時,對于現代民居建筑的發展,也應該借鑒傳統民居建筑的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新民居建造理念。
建筑方向論文范文閱讀:建筑論文發表吉林民居的建筑布局
這篇建筑論文發表了吉林民居的建筑布局,中國居民建筑種類越來越豐富,現代住宅的設計要能適應新時代的居民生活,論文探討了吉林概況和居民建筑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