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文學遺產中,古詩詞是重要組成部分,故在小學教學中強化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必要。同時,新課改后,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要對學生鑒賞詩歌的興趣進行培養,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其文學修養的提高;诖,本文主要圍繞如何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進行了探討、分析,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
中國文明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詞就是眾多文化遺產中最為璀璨、耀眼的瑰寶之一。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均具有郎朗上口、易于傳誦的特點,充分發揮著文學載體的作用,故教師就需認識到培養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重要性,教學時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這也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1.收集資料,了解古詩詞的寫作意圖
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教育時,對于詩詞課程的學習,初期教師就要進一步對詩詞作者的歷史環境、創造背景等進行調查、了解,要深刻的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以不斷豐富自身的詩詞文化素養。值得注意的是,受詩詞人個性差異、人生際遇等因素的影響,其寫作風格也存在較大的不同,所形成的詩詞類別也就較多,如送別詩、哲理詩、山水田園詩等,故在強化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過程中,就需在基于了解作者性格特征等情況下,對詩歌的意象及思想予以理解,領悟到詩詞中所抒發的感情,對詩歌主題進行明確。例如,在教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時,教師就需為學生描述作者寫這首詩的靈感,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到作者的創作時代背景,增強學生的畫面感[1]。
古詩詞論文范例:淺析高中古詩詞閱讀中的章句解讀
2.重視朗讀,把握古詩詞的字音節奏
在社會文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漢字發音也有發生變化,在提高小學生古詩詞賞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就需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讓學生準確的把握字音,在基于教師泛讀、學生自讀及齊讀等前提下,促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古詩詞字音。值得注意的是,古詩詞具有一定的韻律性,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注意重讀和尾音的拖長,如五言詩及七言詩單數行最后尾音拖長與下一句基本上連起來,其中五言詩要重讀第三個字,而七言詩則需重讀第五個字,此方法有利于學生讀古詩詞時能夠朗朗上口,有利于學生抓規律。
3.優化方法,重視古詩詞的形象教學
針對古詩詞而言,均是在基于高度濃縮及概括語言的前提下,來實現對事實的述說、場景的描繪等,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但有不缺乏生動形象及趣味。在培養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過程中,如若只是單純的讓學生自己感知,抑或是憑空理解,效果往往難以達到理想化,故語文教師就可采用強化形象的教學方式,通過圖畫實現古詩詞語的形體化,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清晰的對詩意進行理解,領域到其中所蘊含的哲理。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詞的理解,教師就需為學生提供廬山的正面圖、側面圖,讓學生自己觀賞、比較,之后在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詩句,通過圖文的結合,實現對詩詞的揣摩與推敲,有利于學生從多角度、多視野來觀賞廬山,了解到廬山面目的不相同[2]。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悅容,有時悅耳更加重要,兩者具有緊密的關系,可以說是不能悅耳就不能悅容,尤其是對于古詩詞的教學,教師在教授時就需體現出語言的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為學生講解古詩詞中的內容,并合理的應用態勢語言,刺激學生的聲感及形感,促使冰冷呆板的文字法轉變為活化,這在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3]。
4.妙用情境,強化古詩詞的鑒賞感受
針對古詩詞的鑒賞來說,把握意境極為關鍵,通過對古詩詞中所體現的意境進行準確的把握,可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魅力,這也是促進古詩詞鑒賞教學簡潔、高效的有效手段。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教師就需在基于電腦課件、掛圖等形式的前提下,將有關資料展示出來,讓學生閱讀、欣賞這些資料,當學生有初步認知后,讀順詩文就較為簡單,有利于學生將詩句的輕重緩急讀出來。
其中,資料內容可包含詩人的生平、詩作背景等,同時也是疑難字、詞、句的注解。以《詠鵝》為例,教師可讓學生對白鵝鳴叫的神態、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等進行觀察,在潛移默化下,學生就能自然的領悟到詩中之意。同時,教師還可著重的對“白毛”、“紅掌”等色彩鮮明的詞組進行注解,讓學生有感知到更加鮮明的視覺形象,并理解詞組的上下互相映襯,充分的體現出駱賓王對兒童時代對事物觀察的能力[4]。
5.結合畫面,品味古詩詞的情感意境
一般而言,事物的產生及發展與情感的鋪墊及生成有著直接的關系,古詩詞教學及欣賞過程中,重視詩情的領域極為關鍵,其是揉和時代背景及作者情感的文學產物。值得注意的是,古詩詞不僅具有情景交融的文學特點,且還具有生動鮮活的畫面情景,圖畫可更為直觀的將學習手段顯現出來,可為古詩詞的理解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中收編的古詩詞往往都備有課文插圖,確保圖畫的直觀性,可將作品情景進行有力的渲染,促使學生能夠快速的走進古詩詞的文本學習中。在此過程中,要讓學生根據詩句,來欣賞畫面,相較于散文,抑或是其他文學作品,古詩詞具備明顯的特點,即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在學習古詩詞時,教師要不斷的挖掘學生欣賞詩詞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接住注釋等方式讓學生對古詩的大意進行理解,學生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字面意思,無法進一步的了解、了解詩詞的思想內涵及情感意境。因此,教師就需在基于適當畫面欣賞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感觀能力進行調動,不斷的刺激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借用畫面的沖擊力量,實現對形象體驗的擴展,有利于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作品情感,感知到詩詞意境。以杜甫《絕句》為例,教師就需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黃鸝鳴叫、白鷺飛翔等動態畫面演示出來,以到達對學生視覺神經刺激的目的,有利于學生自然地融入故事的文本學習中,從而潛移默化下學生就能生產對古詩詞的情感,把握古詩詞的意境[6]。
6.結束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是重要教學目標,精悍短小的詩詞是我國歷史的璀璨明珠,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及優美畫卷。近些年來,隨著課程的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逐漸得到重視,強調在古詩詞中尋找意境美、語言美等,以熏陶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挖掘古詩詞意蘊。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古典文化喜愛之情的激發,不斷促進學生審美意境的提高,促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對古詩詞的久遠文化進行了解,有利于為學生的語言發展提供保障。同時,教師可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優化,不斷的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參加相關交流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且還能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知到古詩詞的意境美、形象美等,實現古詩詞的傳承與弘揚,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13):267.
[2]王莉莉.創設情境,教好古詩詞[J].文教資料,2017(16):321-322.
[3]余忠淑.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探討[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8,(3):99-100.
[4]唐舒敏.品味古典詩詞意蘊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從傳統文化視野談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2):342-343.
[5]王文明.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8,(1):33-99.
[6]鄭朝林.傳統文化視域下小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9(24):456-457.
作者:彭浩林